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學生寫好看圖寫話是小學生打下良好寫作基礎的前提。
以下四步即可培養小學生的看圖說話、寫作能力:
一、認真看圖,訓練觀察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因為低年級學生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或家長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這樣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隨意性。任務必須具體,以利於學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教師要善於運用看圖寫話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的目的性。
其次,引導學生觀察圖時指導他們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麼,或誰在幹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導學生細緻觀察,合理想像,敘述圖意。要弄清「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圖上有誰?」「在幹什麼?」
再次,要讓學生有步驟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就順序來說:在低年級指的是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後、裡外四組。一個人他怎麼看就怎麼說,怎麼說也就怎麼寫。他如果看得沒順序,說得也就沒順序,這篇文章寫下來就談不上條理性。所以在低年級,培養學生按照順序觀察圖畫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在看一幅圖的基礎上過渡到看幾幅圖。要讓低年級學生先連續觀察幾幅圖,因為這幾幅圖連在一起就交待出一個完整的情節。先把這幾幅圖連在一起看,把表達的大概情節抓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後再一幅一幅具體細緻地看。這樣練習才能掌握觀察幾幅圖的方法。
二、邊看邊想,培養想像能力。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後,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像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可以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想像力的培養。
1、看圖想像。
即用貼近兒童生活的形象直觀的圖畫,啟發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合理的想像。如在《花傘該借給誰?》時,圖上畫了一隻小花貓在屋裡拿著傘,思考花傘該借給從門前經過的哪個小動物:青蛙、小烏龜、鴨子、公雞。很多孩子就不知該從何下手,可以引導他們想想生活中哪些小動物是不怕水的,學生很快得出結果:花傘該借給公雞,從而正確掌握了圖意,展開合理想像。
2、看圖編童話故事。
看圖編故事要從「異」字著手,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指導學生說話時,要力求避「鸚鵡學舌」,要鼓勵學生與他人想得不同,說得不同。
如《狼和小羊》這課,讓學生續寫故事,鼓勵他們展開想像,不要限於小羊被吃掉這一種結局。於是孩子們便想出了很多種情況,而且充滿童真,富有童趣。有的是小羊被朋友救了,有的是小羊分散狼的注意力逃脫了,有的是小羊想方設法把狼引入了圈套……
三、大膽表達,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慾強,善於模仿,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或重複羅唆,有時帶有語病。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
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
要分層次地說。低年級同學主要是形象思維,而且跳躍性很大,因此,他們表達事物時常常雜亂無章,所以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時,要教會他們按順序的分層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們看「細」,看「全」,看「深」。在觀察中除訓練他們有序地看,還要訓練他們有根據地想,有條理地說。總之,說話訓練要有層次地進行,要大面積練習。
鼓勵有獨到之處的語言表達。
四、下筆成文,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1、寫完整
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
2、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活的能力,其觀察、想像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如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麼,有什麼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繫,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1、練寫「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2、練寫10種句式 (句式 例句)
(1)……有……
山坡上有一片果樹林。
(2)……在……
同學們在操場上做遊戲。
(3)……聽……
我聽見了一陣敲門聲。
(4)……看……
我看見他把地上的紙撿了起來。
(5)……是……
我是小學生。
(6)……把……
老師把作業改完了。
(7)……被……
艾樂樂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8)……感……
今天聽寫我全對,我感到很高興。
(9)……想……
我心想:我們班一定要得第一呀!
(10)……說……
老師說:「咱們班的同學真棒!
仔細觀察圖中的畫面,這位小朋友在哪呢?她遇到了什麼事呢?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呢?請結合圖中的簡單對話完成一篇寫話吧!
下面提供寫作提綱
時間:某一時間
地點:十字路口
事件:扶盲人爺爺過馬路
對話:————
心裡怎麼想的:—————
總結 伸出友愛之手,讓世界充滿愛
扶盲人爺爺過馬路
周五的中午,陽光明媚,天上飄著朵朵白雲。我高高興興地走在放學的路上。回家要經過馬路,我正要過馬路的時候,看見旁邊有一位戴著墨鏡、拄著拐杖的老爺爺,他也正要過馬路。
我心裡想:馬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的,老爺爺又看不到,多麼危險啊.於是我對盲人爺爺說:「老爺爺,我扶您過馬路吧?」 老爺爺笑著說:「好孩子,謝謝你。」 我看到綠燈亮了,沒有車經過時,趕緊扶著盲人爺爺小心翼翼的走過去。我和盲人爺爺安全的過了馬路,分手時,爺爺直誇我是個小雷鋒。我蹦蹦跳跳的往家裡走,看到路邊的小樹枝搖來搖去,它們好像在說:小朋友,你真棒!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讓我們一起伸出友愛的雙手,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吧!讓我們的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愛!
《動嘴美術課》,圖中的老師手裡拿著什麼?一群小朋友在做什麼呢?按照順序觀察一下上面的四幅圖,展開想像寫一寫吧!
下面提供事件過程
圖1:老師拿著餅乾來到了教室
圖2:老師給小朋友做演示——咬餅乾
圖3:老師咬出了一件衣服,同學們很高興
圖4:有的同學咬出了火箭形狀
總結 動嘴美術課多有趣呀!
今天上美術課,李老師提著一包餅乾走進教室,說:「今天,我們上一堂動嘴美術課。」說著,李老師從包裡拿出餅乾,發給每人兩塊,卻不讓吃,她讓大家先看她示範,只見她咬了一口,餅乾變了形,在餅乾上出現了衣服的領子,又咬了第二口,第三口,餅乾又變出袖子、身子了。她這裡咬咬,那裡咬咬,一件衣服做成了,真像!這時候,在笑聲中,李老師又把餅乾咬出了手槍,蘋果等。接著,同學們按照李老師的要求,拿著兩塊餅乾,邊動腦邊動嘴,學著她的樣子咬,我決定咬成火箭。一會兒,一枚火箭咬成了。動嘴美術課多有趣呀。
仔細觀察一下上圖的四個畫面,每個畫面就是一個場景,想像一下每個場景裡都發生了什麼事?
場景一 小鴨子在坑裡,小猴子拿著一根長杆子
場景二 小熊用小桶往坑裡倒水
場景三 大象伸出長鼻子注水
場景四 小鴨子上來了
小鴨子得救了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小象、小熊和小猴在森林裡玩耍。忽然聽到有小動物喊救命的聲音。
它們沿著呼叫聲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小鴨子掉到一個大坑裡了。它們馬上想辦法,小猴拿來一根長木棍,可是小鴨子沒有手,怎麼也拉不上來。
小熊拿來一個小桶,它想把坑裡注滿水,這樣小鴨子就可以浮上來了。於是它把小桶裝滿水倒到坑裡,但是桶太小,走了好幾回都沒裝滿坑。
小象說:「讓我們一起來倒水吧!」只見它用鼻子用力地吸了一口水,往坑裡噴,小猴也拿來小桶倒水,它們三個一起往坑裡倒水,不一會兒坑就注滿了水,小鴨子遊上來,得救了。
小鴨子說:「謝謝你們幫助我。」它們仨說:「不用謝,人多計謀廣,團結力量大。」
圖中是哪個季節?都有誰呀?他們在幹什麼呢?請你仔細觀察,寫一段話吧!
堆雪人
冬天到了,下了一晚上的大雪,大地好像鋪上了厚厚的地毯,房屋、大樹都披上了銀裝,到處一片雪白,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裡。
小紅和小夥伴們來到花園裡玩雪。他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戴著帽子,圍上了圍巾,拿著工具,來到了花園。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山坡上滑雪,還有的在堆雪人。
小紅和小明一起滾了個大雪球,做成雪人的肚子;小亮滾了個小雪球,做成雪人的腦袋,接著把小雪球放到了大雪球上。他們用胡蘿蔔當雪人的鼻子,用扣子當雪人的眼睛,還給雪人戴上了高高的禮帽,圍上了一條紅圍巾,最後他們讓雪人握著掃帚,這個獨特的雪人堆好了,遠遠看去真可愛呀!
圖中的四個畫面裡面都有誰?都發生了什麼故事?你發現裡面的危險了嗎?雞媽媽是怎麼保護她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觀察,寫一段話吧!
勇敢的雞媽媽
今天,陽光明媚,雞媽媽帶著小雞們去綠油油的草叢裡找食物。小雞們高興極了,個個手舞足蹈。可是,貪玩的黃黃不想一起去,他偷偷地獨自跑到大樹底下玩了。這時,一隻小貓看見了她,就在大樹底下躲躲藏藏,小貓想:「今天的午餐有著落了,可以美美地吃一頓嘍。」他猛撲過去,一把把小雞黃黃捉住了。小雞黃黃大叫:「救命呀!」雞媽媽聽到了黃黃的喊聲,像離弦的箭一樣跑過去救黃黃。雞媽媽扑打著翅膀,羽毛直直地豎起來,不顧一切地衝向小貓,用自己的尖尖嘴狠狠地去啄小貓。小貓看到這陣勢,嚇得撒腿就跑。勇敢的雞媽媽打跑了小貓,小雞黃黃得救了。這時小雞黃黃已經嚇得渾身發抖。雞媽媽撫摸著小雞黃黃,對他說:「孩子,大家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要離開我們這個大集體,否則會很危險的。」於是,小雞黃黃和小夥伴一起又跟著雞媽媽捉蟲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