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無德老師動不動就「請」家長

2020-09-18 作家李文豹

部分無德老師動不動就「請」家長

文/肥豬滿圈




孩子的自尊,在某些老師眼裡,簡直是一文錢都不值!

孩子的人格,在某些老師眼裡,也簡直是不值一提!

你是我的學生,你在我班裡,你就得絕對歸我管!

啥叫歸我管?就是絕對服從,讓你幹啥你幹啥!

而且,你還別和我牛,別和我講道理,我和你,沒道理可講。你敢不服嗎?我把你媽叫來,不信你就看看,你媽來了是打我,還是揍你?

我就不信,真的,小兔崽子,我治不了你?

其實這就是,今天一部分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貌似敵我關係,貌似交戰關係,貌似仇人關係。就差沒到——分外眼紅的程度了。

今兒一視頻,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有,據稱,事發於漢。1男生在教室和其他2名同學打撲克,結果被班主任發現,班主任把3位打撲克的家長請到學校,配合「管教」一下。

首先,我不明白,打個撲克,有什麼啊?

結果這位同學的媽媽也很生猛,上來就給兒子倆大嘴巴了,是在走廊,當著很多同學的面兒。

我說不說了嗎?孩子的尊嚴、臉面、自尊,在這些家長和老師心裡眼裡,可以說狗屁都不是。

被媽媽打的同學遲疑了很短的時間,應該是越想越生氣,越想越憋屈,越想越委屈,結果爬上窗戶,一躍而下,撒手人寰了。

5樓!

搶救無效,孩子死了!

同學時年,14歲。

其實正是青春期,叛逆期,你說東他非往西的年齡。

這件事,家長和老師都有責任,但是責任更大的,我認為是老師。既然孩子交給你了,你就負全責,幹嘛啊今兒叫家長明兒叫家長的?家長是你的碎催啊?

跳樓小男孩的那倆同學也夠傻的,這種孩子,以後不存在有大出息之可能,反應太慢,真的,倆傻子。其實跳樓男孩爬上窗臺的時候,只要一把拽住,就能救人一命。可是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聽到自由落體的聲音,男孩已經落地。

現在部分老師真的太人渣了,太不是人了。威逼利誘的,動不動就叫家長,而且添油加醋,甚至威脅家長。仿佛自己的學生是仇人,階級敵人,必須予以剿滅,絕不手軟,絕不寬容。

我看媒體報導,說當地司法機構、教育等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

而關鍵是,孩子死了,再調查,能把孩子調查活了嗎?

我看很多朋友認為,說孩子母親的做法太過激了,在眾多同學面前扇巴掌,讓孩子臉上掛不住,才導致了這次悲劇的發生。

沒錯,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老師不叫家長呢,母親會當眾扇兒子耳光嗎?

因此說,叫家長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的班主任,才是罪魁禍首。

而現在,部分老師對孩子的傷害,很多都是終生的。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和虛榮心的,給孩子留點臉,老師自己就覺得沒臉了。

所以說部分學生不管畢業多少年,都有幾個特別恨的老師。就因為部分老師幾乎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不經意地習以為常地傷害著孩子們本就脆弱的心。

現在好了吧,孩子死了,這位叫家長一起【配合管教】孩子的老師,您滿意了嗎?您可心安?

特別提示:大部分老師還是不錯的,我之此文,不是一船打死一桿子人。不擴大打擊面兒,我只說那些不真心愛孩子們,甚至拿孩子們當仇人的老師們!請勿亂噴,沒罵全體老師!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湊合,請您受累關注我並轉載此文,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北京作家編劇老李

18092020於京

相關焦點

  • 象山家長發現老師素質每況愈下,有才無德已是常態!才德怎麼選?
    班主任的能力和素養 直接影響到孩子們 家長也越來越注重老師的各項標準 不經要感概下 當下社會 做老師難 做班主任更難 既要治「亂」 還要解「惑「 小編認為有能力是固然重要的但是一個人的品德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德不配位,必好受罪嘛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互動留言來源:象山在線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無德有才是小人,無才無德是愚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德才兼備的人。但是我想所謂德才,首先應是德,德之後才是才,也就是說只有先有德再有才那才是我們所謂的人才。而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措施。
  • 遇到動不動就投訴到學校校長的家長,教師如何處理?!
    家校矛盾越來越嚴重的同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多的教師感受到,教師職業真的不好當了,已經變成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高危職業,很多教師想辭職又擔心無路可走,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有位家長和其朋友發微信稱:「氣死我了!」她的朋友忙問道:「怎麼了文文?」估計她們之間的關係也許就是閨蜜之類的,聊天內容應該比較真實。這位家長回答說:「老師讓我們家孩子在教室門口罰站兩節課,回家就哭了。」
  • 為什麼現在家長如此諂媚老師?是家長的奴性,還是老師道德淪喪
    現在的老師和老一輩的教師比,真的師德下滑很多。現在老師動不動在微信群裡發通知要求家長這個那個的,以前只有小孩在學校犯錯了,非常調皮才會聯繫家長。現在社會風氣太差,家校聯合教育孩子,結果成了家長精心照料小孩,學校作業也要家長監督,寫完還要拍照,動不動微信群裡發視頻打卡,簡直是讓人無語。而很多家長居然認為教育自己的小孩應該這樣,難道家長不上班嗎?
  • 江霖:國無德不興,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人無德不立
    用明德引領風尚: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此處的德即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道與德的關係:道就是價值體系,德就是行為規範。所謂道與德,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兩者的作用是相互的。
  • 被老師請家長扇耳光男孩跳樓報復,能少一點請家長和打罵教育嗎?
    作者|90後胡椒粉兒這篇文章想要談論: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這件事情,是孩子衝動還是家長暴力了?老師又處於什麼角色。為什麼動不動就要請家長?打個撲克就要請家長?戲謔:中國老師教育孩子唯一的方法:見家長。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打罵。
  • 叫家長第一名!某地家長給老師送錦旗,老師表示很委屈
    叫家長第一名!一學生家長給老師送錦旗,老師表示很委屈如今,對於老師的看法,真是各有說辭,有人認為老師教書育人是表率,有人認為老師師德敗壞該批評。其實,這都是片面之詞。對於教師這一職業,很多人有太多的誤解,以至於提起老師就有怨言。
  • 你如何度過自己人生,是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
    這就是我提到的人分為四類:有才無德,有得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基本上涵括了人的社會界定。首先,有才無德。汪精衛夫婦跪像再次,無德無才。這部分人也很少,他們往往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沒有技術,也沒有人脈。每天處於飢餓和溫飽的界限,每天為生存而活著。
  • 臺北一幼兒園爆集體對幼童施虐 老師動不動呼巴掌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羅斯福路上一家私立幼兒園傳出集體對幼童施虐案,有家長投訴,不僅老師動不動捏小朋友、呼巴掌,還要求小朋友互踹、互打,連園長、廚房員工也動手,甚至威脅小朋友不準告訴爸媽,受害人數竟然多達14人。目前已有2名涉案老師離職,但家長們還是氣得決定提告。
  • 南京部分小學探索無作業日,個別同學又被家長安排了輔導班
    南京部分小學探索無作業日,個別同學又被家長安排了輔導班 李晨,王璟/揚子晚報 2017-11-11 11:55
  • 家長們教師節送什麼禮物給老師
    家長們教師節送什麼禮物給老師?看題主的問題,讓我這個鄉村教師開眼界了,天下還有家長集體給教師送禮的事情,太新鮮了。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也就暫時相信了。在我們這窮鄉僻壤,我從教39年,從來沒有家長給我們老師送禮的事,每到過年的時候,有少部分家長會請老師去家裡吃殺豬飯,就算是最敬重的事了。但我們也找理由推掉,很少有人參與。實在是盛情難卻的時候,我也會買上一些時鮮水果,飲料,或者買條香菸帶著去,表達謝意。
  • 最理想的教育是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
    說來有趣,每逢此時,我都能聽到兩種聲音,一種是家長對老師的不滿,另一種是老師對家長的擔心。 以前有篇文章談了一下開學挑班的問題,結果在多平臺都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家長控訴自己孩子曾經遇到無德的老師,把孩子都毀了,進而對學校裡的一些不合理現象進行了抨擊。 而有的老師則稱,對於別人家的孩子,能不管就不管,要求能松就松點,否則有點什麼事,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 最理想的教育,是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
    優異的成績單背後,是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又是一年開學季,又是希望與焦慮齊飛,忙碌共緊張一色的時候。說來有趣,每逢此時,我都能聽到兩種聲音,一種是家長對老師的不滿,另一種是老師對家長的擔心。
  • 最理想的教育,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
    說來有趣,每逢此時,我都能聽到兩種聲音,一種是家長對老師的不滿,另一種是老師對家長的擔心。比如昨天的文章談了一下開學挑班的問題,結果在多平臺都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家長控訴自己孩子曾經遇到無德的老師,把孩子都毀了,進而對學校裡的一些不合理現象進行了抨擊。而有的老師則稱,對於別人家的孩子,能不管就不管,要求能松就松點,否則有點什麼事,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 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的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孩子。比如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只要你考到100分,我就獎勵你一百元、只要你聽話,我就答應你一個條件."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地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家長們不要得不償失。
  • 請把老師手中的戒尺還給他們
    傳道、授業、解惑這是當年對老師職業定位的理解。教育興邦,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認知。我們擁有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是誰讓我們引以為傲的華夏文明傳承至今,教育乃百年大計。多少先學們的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樣的豪情壯志,宏偉目標離我們是不是越來越遠了?試問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有多少人能為天地立心的,只怕自己的心都不知往哪立吧?
  • 老師給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初一九班十班家長朋友:大家好。 我是您們孩子的語文老師,李樹生,今天我給您們寫一封信,目的和大家交流關於語文學習的一些問題,希望您們的孩子都能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作為炎黃子孫,正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我們都應該學好母語。 做任何事都不能離開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方法錯誤,事倍功半。
  • 仙居丨新生在家長的陪同和老師的指導下 體驗「節儉有德」第一課
    9月1日,埠頭鎮中心小學操場上氣氛熱烈,107名一年級新生,在家長的陪同和老師的指導下,辨認著五穀雜糧,體驗「節儉有德」第一課來源:仙居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部分老師為什麼不被家長尊重?到底是家長變了還是老師變了
    不可否認,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理應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二三十年前,家長都非常尊重老師。雖說那是老師清貧,家長和學生卻將老師的話奉為聖旨。幾十年過去了,現在一說起老師,許多家長不再是豎起大拇指,有的嗤之以鼻,有的甚至義憤填膺。這不由得讓我們深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和諧的家校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 幼兒園老師穿短裙上課,遭家長委婉批評,老師:先管好自己的孩子
    一派覺得「老師對學生有言傳身教的作用,應該注意穿著儀表,擔負起『為人師表』的責任」;另一派覺得「穿什麼是老師的自由,家長不應該幹預」,家長群裡因為老師的穿著這件事沸騰了。荷葉媽咪分析:家長與老師的關係,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問題,當老師的「愛美之心」與家長的「為人師表」兩種觀念相碰撞時,互相爭執能起到解決的作用其實並不大,反而可能會帶來反效果,最終影響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如何實現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