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老師為什麼不被家長尊重?到底是家長變了還是老師變了

2021-02-08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老師,曾經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各種高大上的頭銜曾屬於這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在我的印象中,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曾經熱鬧非凡,優秀老師被簇擁著,戴著大紅花,走上政府的舞臺。那個時候,老師是備受尊重的,鄉親們的純樸忠厚也更濃烈。

不可否認,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理應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二三十年前,家長都非常尊重老師。雖說那是老師清貧,家長和學生卻將老師的話奉為聖旨。幾十年過去了,現在一說起老師,許多家長不再是豎起大拇指,有的嗤之以鼻,有的甚至義憤填膺。這不由得讓我們深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和諧的家校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01

教師收入只處於中下水平,導致老師社會地位低近幾年,上級部門不止一次出臺文件,要求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這其實就說明老師收入比公務員低得多。但是,文件歸文件,實施卻很難,效果也並不明顯。社會上部分人不是以知識衡量價值,他們只管收入多少。記得前段時間老爸生病住院,我作為老爸的長女到醫院去陪護,病友們聽說我爺爺、媽媽、我、我妹妹妹夫幾乎都是老師,眼神中充滿羨慕,直誇爸爸命好。後來,聽說我工作26年,工資不到4000元,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還以為我在撒謊。連看我的眼神都變了,目光中摻雜著一份深深的的鄙夷。

02

個別老師師德敗壞,文化修養不高,嚴重破壞了教師影響,敗壞了老師的清名

學高為範,身正為師。老師必須有著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加強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必修課。老師不僅要有專業的文化知識,較強的業務能力,還必須有過硬的道德修養。

看看教師隊伍,其現狀是讓人堪憂的,招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就是高中階段成績並不出色的中專生,還不是師範專業的。讓這樣的老師來教育學生,來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艱巨任務還是不那麼讓人放心。

再看看部分老師的師德修養,的確讓人覺得義憤填膺。儘管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三令五申不允許在職老師辦補習班,還籤訂了承諾書,依然有個別膽大包天的老師偷偷辦補習班,要求孩子去補習。不去上課就用各種方法給孩子穿小鞋,各種方式的刁難讓家長苦不堪言。

前幾天還爆出一位家長在孩子考上大學後,舉報老師有償補課,可見,有償補課有多讓家長深惡痛絕。

個別城鎮老師給學生推銷教輔資料,從中謀取利潤。這種現象還比較多。有的老師一學期要求學生買好幾套作業。開學一套、期中一套、期末複習一套、放假一套。負責的老師會進行講解批改,讓資料發揮作用,有的老師是直接安排學生完成,根本沒有後文,還有的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書買來也就束之高閣。家長花了錢,卻不見老師批改,也不見老師評講,家長們怎麼可能不生氣呢?他們純粹是為了賣資料而推銷資料,為了謀取利潤而讓學生買資料。

個別老師依然高舉戒尺,對學生進行宣洩式體罰。學生犯了錯,老師理應批評教育,但有的老師的處理遠遠超過了懲戒的範圍,把學生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前幾天,武漢一名老師的事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原本老師只是想讓家長協助教育,沒想到被家長投訴。老師的不合規行為就給家長找老師麻煩提供了有利條件。

03

部分學生家庭教育不得力,家長故意藉助媒體大肆炒作

雖然有個別老師師德不好,導致家校關係緊張。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家長的確存在問題。家長對學生太過溺愛,導致學生玻璃心,老師只要一管學生,不管是說服教育還是批評,甚至改作業寫評語,稍有不慎,就可能有學生尋死覓活。學生出了問題,家長當然不願意了。即使學生沒出問題,也有家長蠻不講理,故意利用媒體大肆炒作,讓老師背鍋,有的甚至有碰瓷的嫌疑大有老師不賠償,不下課我就不鬆手之勢。

寫在最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團結協作,這樣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不至於長歪。老師更應該以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觸碰道德底線,不讓不良家長有機可乘。家長也要將心比心,理解老師,只要老師是為了教育好孩子,只要對孩子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就放心大膽把孩子給老師管理,不要動不動就找老師麻煩。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你怎麼看待家校關係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老師得不到家長的尊重
    老師,本應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二三十年前,很少有家長不尊重老師的。雖說老師清貧,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話卻深信不疑。但是現在一說起老師,部分人就直戳老師脊梁,為什麼會這樣?不止一次出臺文件,要求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這其實就說明老師收入比公務員低得多。我們不能排除社會上部分人以收入來衡量價值。記得前幾天父親生病住在醫院,我到醫院去陪護,其中有人就談起了老師。他們聽說我工作20多年,工資只有近4000元,連看我的眼神都變了。
  • 孩子上網課,老師手機布置作業,家長群變了味,家長抱怨,老師煩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能夠體會,現在的社交群很多都已經變了味道,背離了當初建群的真正目的。家長群同樣如此,原本老師建群的初衷是為了更便捷的傳遞信息和家長溝通,但現在卻完全變成了一個「誇誇群」或者「聊天群」。2、 成為了一部分家長「討好」老師的地方之前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家長群裡總是有人拍老師馬屁,明明老師說的就是一個簡單的通知,有些家長就是能把老師誇的上天的節奏!老師說什麼都是對,老師真厲害這樣的話!
  • 時代在變,家長也在變,誰也別拿30年前的標準去綁架老師
    現在老師指出學生缺點,有些家長就會附會成:老師為難孩子、老師暗示補課送禮、老師要給孩子小鞋穿…… 現在的老師難做。布置作業多了,家長不滿意;布置作業少了,家長還是不滿意。管學生嚴了,家長不滿意;管學生鬆了,家長還是不滿意…… 有人可能會說只要適度就行。那麼怎樣才算適度?
  • 30年前的家長為啥很少吐槽老師?四個原因揭露真相:家長變了
    初中生家長也逃脫不了這種宿命,同事強哥家孩子成績有些下滑,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建議讓孩子去補習班,並提供了一個補習班的名片。實際上,強哥家的孩子成績一直都不錯,只不過這次考試有些失常,強哥認為老師就是變著花樣收取補課費。
  • 為什麼小學、中學家長對老師的意見大,而高中就變少了?原因是
    網上有網友提問「為什麼小學、初中學生的家長針對老師的情況比較多,到了高中就少了呢?這個話題其實挺有意思的,也反應出了教育上存在的一些的問題。有網友評論:高中的學生是經過過濾的,家長也是經過過濾的。也有網友評論:高中家長針對老師的事情其實也很多。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高中的家校矛盾也有,只是階段比較特殊,家長和老師共同面臨的是高考,在目標高度一致的情況下,很多矛盾是可以解決的。
  • 老師的話就是"聖旨",為什麼孩子不聽家長話?因為老師有絕招
    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孩子總是反著自己來,反而弄得自己不知所措,不知道他應該如何是好。與此同時家長發現,只要是老師說的話,小朋友就像是&34;一樣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並且乖乖執行。以至於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最常說的話反而變成了:&34;但是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難道是因為老師比較兇?
  • 家長,你知道你為什麼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嗎?
    這樣的人你肯定會去尊重的!如果都這樣想的話,尊重孩子的老師就順理成章了。那究竟我們為什麼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呢? 一、尊重老師的孩子,成績一般都不會差。 孩子為什麼會尊重老師呢?還不是做家長的一句話的事嗎?如果不是家長在家裡經常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敬重老師,孩子在學校是不會尊重老師的。
  • 小學老師教懷孕知識引家長不滿,談性色變何時休
    近日,有位學生家長在短視頻平臺上表示,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老師也對此進行了解釋,是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對此,許多網友表示贊成老師的做法。
  • 作為普通家庭,我為什麼希望給老師高工資,給老師足夠尊重?
    為什麼非得刷題呢?沒有少刷題的辦法嗎?目前的教育生態恐怕很難改變大量刷題現象。過去是有一些高水平老師的,如今高水平的老師太少了,以後會一個沒有。真正有水平的老師會總結出一套高效的解題策略,課上會用巧妙的方法使學生理解深刻,不刷題或少刷題以獲得不錯的分數。如今這樣的老師基本都退休了,那一代的老師確實有一定的奉獻精神,但你不能要求現在的老師也無私奉獻。
  • 讓家長做菜送幼兒園,次日老師哭笑不得:「百家宴」變「雞蛋宴」
    家裡有孩子正上幼兒園的家長,這種感受最為深刻,除了要在家陪孩子做各種手工,時不時還要請假去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參加花樣繁多的活動。為了應付這些活動,不少家長也漸漸學會如何「偷懶」,把「敷衍」變得看起來「不那麼敷衍」。
  • 學校讓家長打掃衛生,老師冷眼旁觀,家長:老師就沒這義務?
    ,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吆五喝六,耀武揚威的,對自己的同學是百般羞辱,可是一旦知道自己的同學,負責重點中學的招生,而自己的孩子又有求於人的時候,面上就由虎變貓,溫順得很。衛生不過關還是其次,主要還是不安全。萬一有個磕磕碰碰的,老師可不敢擔責任。不過,同事不忿的,卻不在於此。「少數服從多數,去就去了。」「可是去了之後,有的家長大包大攬,孩子別說插手了,看都沒興趣,這叫啥現場教學?」「最主要的是,這些事本來是學校和學生的事,不是家長的義務對吧?家長最多算是志願者。可是學生不動手就罷了,老師是幹嘛的?
  • 家長在群裡怒懟老師:學會與老師溝通,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最近幾年,家校矛盾已經變成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網上很多微信的對話截圖,可以看出部分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技巧不夠,態度也不端正,造成了家校溝通的錯位,對孩子的教育不利。
  • 為什麼現在家長如此諂媚老師?是家長的奴性,還是老師道德淪喪
    現在的老師和老一輩的教師比,真的師德下滑很多。現在老師動不動在微信群裡發通知要求家長這個那個的,以前只有小孩在學校犯錯了,非常調皮才會聯繫家長。現在社會風氣太差,家校聯合教育孩子,結果成了家長精心照料小孩,學校作業也要家長監督,寫完還要拍照,動不動微信群裡發視頻打卡,簡直是讓人無語。而很多家長居然認為教育自己的小孩應該這樣,難道家長不上班嗎?
  • 作業到底該誰批?是老師還是家長
    作業到底該誰批?沒想到這會成為困擾很多家長與老師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作業,所有的練習都要由老師來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小學低年級所有的作業都要由老師來批。1.低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看似知識簡單,其實需要關注的細節非常多,語文書寫的筆畫、是否出頭、佔格位置等等,家長完全不了解,有時候家長覺得差不多,其實是不規範,推給家長無法達到作業訓練的目的。
  • 為什麼老師不願教普通班?一位高中老師罵醒無數家長
    不管是體育課還是音樂課,很多人都是跑到角落裡看書,拿著英語單詞在背。「讀書無用論」在家長、社會、學生間大肆流傳,高中生的平等意識越來越強了,內心卻還是非常脆弱,動不動就想不開。我表示無能為力,失望透了。
  • 家長怒罵老師「師德何在」?老師被約談,喊冤無門
    但是個別的行為代表不了全部,個別的發生也不代表普遍的民意。下面我們來看看矛盾起源的幾個點,希望能聽到大家的發聲,敢出質疑聲、用自己的心聲參與討論,恰恰是時代言論自由的發展需求。01老師能不能對孩子動手有很多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就是需要被管教,老師打也沒事。也有很多家長認為時代不同了,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尊重,無法忍受任何人對自己的孩子動粗。
  • 「收到請回復」,變了味的家長群,煩了家長,擾了老師
    就拿學校來說,從前老師下達通知,都是由學生轉告給家長。但有時候,學生因為忙於學習或貪玩忘了轉達,就會導致家長沒能及時收到學校的通知。可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微信的普及,幾乎每位家長人手一部手機、一個微信,因此很多老師都會把家長集體拉到一個群裡,方便老師和家長們交流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以及發布一些重要通知。
  • 停課不停學,家長要學會72變本領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們迎來了「停課,不停學」的日子。我在想這寧靜的夜幕下,每一個窗口中,如果有一個孩子那就意味著多了一股湧動的暗流。今天早晨,孩子的學校進行了網上升旗活動。其中插入了一段家長的發言。發言中,該家長號召廣大的學生家長珍惜這一段在家陪伴孩子的日子。我想,在本學期開始之初,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美好心願。現在呢?讓我們想像一下這兩周的過程。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被闢謠,家長:有些老師就是不作為
    教師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可在教師受到大家尊重的同時,有一小部分(真的是一小部分)教師就開始飄了,開啟了各種名義的「收禮」的潛規則,上到高中下到幼兒園都存在著這種現象。 不得不說真是一顆耗子屎壞了一鍋湯,極個別的敗壞師德師風的人讓整個教師隊伍蒙羞。
  • 學生不聽話,老師讓家長管,家長讓老師教,該聽誰的有標準答案嗎
    我想說,這並不是討論誰該為孩子的教育承擔主責的選擇題,答案應該是我們的家長自己去思考一下,為什麼自己的家長權威被挑戰了?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為什麼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就是不按照我的要求來?不如老師一句「聖旨」管用?和小學生溝通相處,老師不是讓孩子害怕自己,而是在老師的教育日常裡,和孩子是有效平等的溝通關係。家長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