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學生家長在短視頻平臺上表示,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老師也對此進行了解釋,是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對此,許多網友表示贊成老師的做法。
中國家長向來談性色變,生怕孩子接觸到什麼不該知道的事情,從而誤入歧途。但是在家長們的「嚴防死守」下,未成年性侵以及被性侵案件依然屢屢發生。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9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數加起來超過了4萬人。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上升比例中,2018年同比上升26.8%,2019年同比上升43.8%。
這樣的數據表明,「一刀切」並不是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對於社會裡的種種潛在危險,無知比了解更可怕。
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女孩房思琪,在被自己的老師性侵後第一反應是道歉,她說的不是「你錯了」,而是「對不起」,說明她對這件事沒有認知,沒人告訴她是對是錯。「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社會對性的禁忌感讓施害者感到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而當房思琪給她媽媽說我們家什麼教育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時,得到的卻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中國的性教育有多匱乏?魯迅先生在《而已集·小雜感》裡寫道:「一件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思想唯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即使這是上世紀的言論,放到現在也仍然適用,我們的社會裡真的有太多父母曠課缺席了。
生孩子是頭等大事,發生性行為卻羞於啟齒;孩子十七八甚至十四五歲不知道避孕,懷孕了去醫院墮胎;被性侵了還不自知,以為是在做遊戲;家長談性色變,學校進行性教育還要被埋怨;人們莫名其妙的對施暴者從輕發落,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這些,讓我們所有人都成為或即將施害者的幫兇。
事實上,現如今在我國教育中,大家已經對性教育的態度越來越寬容了。中學課程中加入基本的性別觀,男女生第二性徵及青春期各種問題都在課本中有所體現,幼兒園以及小學課堂中也漸漸引入生理健康的內容。但是就在這眼見著形勢要轉好的時代,竟然有不少家長站出來抨擊學校正常的性教育,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其實,很多人對性教育還有特別大的誤解。性教育不是被人認為的那樣,教人如何進行性行為,而是正確的認知生理現象,生理衛生,生理保健以及自我保護的知識。為什麼要讓性羞於啟齒呢?性對於人類不是說一味地去迴避就能規避它可能帶來的傷害。有了完善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
此外,孩子的好奇心可能並不是家長控制得了的,正確進行性教育,找好性教育的尺度,還要老師、家長、學校共同探索。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刻意阻礙,從而有什麼問題、遇到什麼事情,也會選擇三緘其口,避而不談。當與家長的聯繫切斷了,孩子才真正的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那時候受到的傷害,才真正無可挽回。
家長對學校老師的正常性教育表示不滿,可以適當溝通,在家長可以接受的方式和正確的教導中間找到平衡點,但是因為部分家長的反對就不進行性教育,是萬萬不可取的。
父母們一切為孩子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也並沒有什麼錯,但是這些家長不如多看看新聞,冷靜地想想到底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真正保護好孩子。父母才是孩子受到傷害時最後的一道壁壘和最後的港灣,性教育的匱乏會讓惡人逍遙法外而受害者無處發聲,這場父母給孩子第一堂關於愛的課,不能還沒萌芽就被扼殺在搖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