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性色變」、「孩子還小」……家長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2020-11-11 睿丁英語

最近幾天,一則「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的消息,被炒上了熱搜。

原來,家長從孩子口中得知,老師在學校給孩子們講述了懷孕的過程和男女生的區別,家長一聽氣壞了,認為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在課堂上公開講這方面的內容。

氣急敗壞的家長找了老師通馳此行為,老師急忙解釋,原來是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

家長卻對老師的解釋並不買帳,還揚言要找校長投訴,老師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家長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那麼,老師到底該不該向孩子傳授兩性知識的教育呢?

01 性教育 何時開始最好?

事情經網絡曝光後,眾多網友紛紛發表意見,幾乎一邊倒的都在贊成支持老師的做法,認為從小教育孩子是對孩子的保護

這位吐槽老師的家長,他的本意不壞,心思也是為了女兒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家長的思想應該需要做一些改變,他對性教育有種羞恥感,覺得它是骯髒隱秘的,而孩子應該是天真無邪的。但家長要注意,孩子已經9歲了,談及性知識並不早,甚至到了這個年齡,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已經是很晚了。

有專家曾表示,對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幼兒園與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好,因為此階段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重的階段,孩子們的心思還很單純,在這個時候可以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了解男女在身體構造上的不同。

反之,如果家長和老師閉口不談,孩子也會在好奇心驅動下去了解嘗試,一旦造成實質性傷害,後果會更加不堪設想。

02 大人不願教

但不是孩子沒辦法學

該不該給孩子普及性知識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也是很多家長不願意跟孩子提及的問題。

但是,在網際網路資訊發達的今天,孩子們普遍早熟,當他們對性知識產生疑問,卻沒有得到真實的解答後,相信很多孩子會嘗試自己尋找答案。而孩子們有太多可以接觸到與「性」相關的信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生活中並不缺少接觸這樣信息的機會。

作為成年人,「性」對於我們來說是件極其隱私的事情,但是對孩子來說,是不帶一點色彩的。對於孩子來說,性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常規的問題,就像吃飯喝水一樣。

很多孩子的好奇都來自父母神秘態度的趨勢。所以,不要「談性色變」,用明朗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你的坦蕩,才能讓孩子接納得坦然。很多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相反,家長若是對孩子「談性變色」,讓孩子對性的了解帶有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私下偷偷摸摸的去探索,一旦行將踏錯,後果更為嚴重。

所以,家長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的在合適的時機為孩子做合適的教育。對於性啟蒙,不是非要等到一定年紀一本正經的去教,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發育階段隨時開始。

其實,家長自己對待性的積極態度就是最好的性教育。當孩子問你「媽媽,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的?」、「為什麼我有小雞雞,妹妹沒有呢?」時,與其努力地準備回答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倒不如用你自己對待性的坦然、科學和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孩子。

03 是「性絕緣」 還是「被忽略」?

很多家長認為與其給孩子科普性知識,更願意為孩子搭建一個「性絕緣」的真空,讓孩子永遠不要接觸到。

但是,嫌性教育太早,但壞人永遠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近年來發生的多起令人髮指的兒童遭受性侵事件再次給整個社會敲響警鐘,科學的兒童性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女童保護」調研結果顯示,在 2 億多中國兒童裡,可能有 2500 萬遭受過猥褻、性侵,最小只有幾個月大。不僅女童,大約每100個男孩裡就有8個遭遇過侵害。

這與平常家長以及學校對孩子性教育的缺失也有一定的關係,孩子還小,可年齡小不代表不會受到傷害!特別是孩子在面對性侵時,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說不。乖巧、無知、缺乏自保意識的孩子,就是罪犯喜歡下手的對象。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強化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意識,從現在開始給孩子上好『早期性教育』這門課。孩子的事情沒有小事,放下世俗偏見,放下陳舊的思想,兩性知識教育也是打造孩子安全成長環境的重要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任何一位有遠見的父母,都不會忽視性教育。

你贊成老師的做法嗎?

你是否對孩子做過性啟蒙?

可以在留言區談談你的做法!

相關焦點

  • 談性色變?老師教9歲孩子懷孕知識,卻遭家長責備吐槽
    思想保守的家長談性色變,認為孩子太早接觸性教育會學壞,甚至連電視劇裡的親密畫面都不讓孩子看。近日,一則的熱搜,受到了網友的關注。這位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老師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告訴她關於懷孕的知識,教室裡還有男同學。
  • 談性色變?正視性教育,莫讓無知毀了孩子
    中國自古以來,性教育事業的開展就很艱難,我們的國情和所接受的教育都讓我們談性色變。一旦周圍有人毫不掩飾的談論與性有關的內容,都會被認為是怪咖,接下來就會受到排擠或者歧視。而我們幾乎無從接受正確、全面的性教育,從小學到高中僅有初中生物書介紹了生殖器官和受孕過程。
  • 兒童文學家沈石溪作品引爭議:性不可恥,可恥的是談性色變的父母
    ,可能覺得這個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孩子閱讀。面對爭議,大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家長們談性色變。「性知識」是危險的,違背道德良俗,且不利於孩子成長。其實少年兒童是成長著的生命,他必然會漸漸地走出童話,走向現實,所以他也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能觸及社會、人生和生命一些本質意義上的文學作品,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是呀,家長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孩子,可是保護孩子就是不讓孩子學習最基本的性知識嗎?保護孩子就是讓孩子逃避現實,活在真空環境裡嗎?
  • 漫畫:家長對孩子「談性色變」?或許再不談就晚了
    九成家長談性色變在家中,90%的父母假裝不知道「這回事」,沒跟孩子說過什麼;在學校,它只是課本裡一段「自己看」的知識。對於父母來說,與自己的孩子談感情甚至談性,是一件相當尷尬的事情,也可能是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或者根據自己成長的經驗,覺得講不講無所謂。而對於學校,在公開的課堂上講授較為深入和敏感的性知識,覺得也不太合適,因此發一本《生理衛生知識》之類的書籍讓學生回去獨自「修煉」和「參悟」。
  • 小學老師教懷孕知識引家長不滿,談性色變何時休
    中國家長向來談性色變,生怕孩子接觸到什麼不該知道的事情,從而誤入歧途。但是在家長們的「嚴防死守」下,未成年性侵以及被性侵案件依然屢屢發生。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9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數加起來超過了4萬人。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上升比例中,2018年同比上升26.8%,2019年同比上升43.8%。
  • 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人生
    但是,如果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給孩子了否定的態度,那麼就導致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會顯得比較自卑,不敢嘗試新的東西,害怕失敗,孩子更害怕嘗試,因為在孩子的心裡,他其實更怕的是家長的責備和失望。所以說,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對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 老師教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中國式父母為何「談性色變」?
    近日,「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的話題被推上熱搜。一段老師上傳的聊天記錄中,家長連珠炮式「怒斥」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女兒回家跟我說了,她們班主任在學校講懷孕的過程,還講男生和女生的區別,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紀嗎?」
  • 「態度決定一切」,家長記住這幾點,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詹森曾經說過一句話:「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並養成一種習慣,還真是千金不換的珍寶。」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機率,只有想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們的前途才會一片光明。那麼,影響孩子人生態度的因素都有哪些呢?面對這些因素的影響,我們作為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才能培養出一個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孩子呢?
  • 不要談性色變了,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關鍵詞條是——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更別說把它教給只有9歲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罪大惡極。性教育在我們國家的缺失,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之中,全然體現。大人們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觀念向來是孩子還小,等大了自己就懂了。
  • 還談性色變?廣州兒童性教育講師跟孩子談性,講出家長不願說的話
    在課堂上,善解童貞廣州站的兒童性健康教育講師熊小洪循循善誘,向三四年級的孩子進行提問。無論你是老師還是醫生,只要是開口談性,那就是赤裸裸地耍流氓。到了21世紀,我們開始推廣性教育,但是我們的性教育仍然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我們接受的性教育主要是以生理衛生和防性侵安全教育為主。
  • 家長「談性色變」,小學生群內一番「新天地」,想教育都羞於啟齒
    案例:家長「談性色變」,小學生群內一番「新天地」前兩天,一位寶媽給我發了微信,說是自己有一個上小學6年紀的兒子,由於疫情影響,最近一直在上網課,經常用她的手機登QQ。有一天,孩子QQ忘記退了,她點開QQ時發現了一些她不太想看到的畫面,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位孩子加了不少群,有些是遊戲群,這點寶媽能夠理解,她家孩子愛玩遊戲,她一直都知道。
  • 童書「異性相吸」片段,引7千萬人關注:我們何時能不談性色變?
    在教育面前談性色變,在酒桌飯臺黃腔四起。一方面嫌孩子的性教育不夠,一方面又談性色變。家長們何時才能不談「性」色變?近幾年裡,性侵事件曝光量的增大,使得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依舊有很多的家長談「性」色變。羞於對孩子的談論「性」的事情。利用孩子年少不知世的作惡的壞人固然可恨,但是談「性」色變的家長對孩子受到危害也是起到了助推力的作用。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最氣憤的是,不僅小男孩的年齡夠不到法律上的懲罰,而且小男孩的家長還強勢的說,小女孩是自願的,強調自己是上海本地人。如此蠻橫的態度,真的是要氣壞很多有女生的家長。壞人從來不會認為你家孩子還小。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更是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 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很大程度取決於家長的態度不少的家長對孩子學習很重視,成績差了就補習,成績下滑就找原因,有的家長會陪讀,鼓勵他們進步;也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聽之任之,孩子讀書成績好,願意讀就送,不願意讀就算了。不同的態度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
  • 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毛偉豪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不久前,中國傳媒大學與疾控部門合作,在校醫院廁所安放免費的愛滋病檢測盒,再次引發人們對我國大學性教育的關注。大學性教育現狀如何?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 童書中動物「異性相吸」片段引爭議,家長何時才能不「談性色變」
    但又迫於輿論壓力又只能無奈妥協:「當然有的家長有的老師可能覺得,這個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孩子閱讀。那我們也會做一些更正,比如出版社會要求我做一些修飾,模糊一點或者把敏感的句子去掉。」而部分家長這種「談性色變」的作風也實實在在的向我們展現了我國兒童性教育的嚴重缺失問題。
  • 缺位的兒童性教育談性色變!這個課到底誰來上?
    第一現場○學齡前階段的孩子,馬上要進入到小學階段,到時候,班型變大,小學教師不會像幼兒園教師一樣,對孩子進行360度無死角的看護,這時候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就尤為重要,那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會不會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性教育呢?
  • 叛逆期是人生的重要拐點,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決定了他今後的發展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這是由這一時期的特殊性決定的。青春期的少年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飛速發展,例如男生長出鬍鬚般的絨毛,喉結變大,遺精等等,而女生乳房開始發育,盆骨變寬,月經初潮等等。在現代社會,人們對身高越來越重視,不僅是很多崗位對人們身高有一定的要求,在戀愛中人們也對自己的配偶有著身高方面的要求,然而身高基本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很多孩子因身高不夠遭到同學的嘲笑,當他們向父母訴說時,有些父母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用忽視的態度回應他們,這可能會讓孩子更加自卑。
  • 孩子屢屢受傷,教育屢屢被叫停,性教育入法就不會談性色變?
    歷經12年,劉文利和背後的課題組已取得一定成效時,卻被某些家長曝光到網絡,她由此被推倒了風口浪尖,讀本中出現的「陰莖」和「陰道」字眼及呼籲關注少數群體等內容,讓她遭到了很多質疑。沒多久,讀本中的關注少數群體的內容又再次被指宣揚同性戀,劉文利和課題組成員不得不根據網友留言完善內容與配圖,並主動選擇下架。
  • 談性色變,因兩盒保險套,我成了眾矢之的
    不過還有些地區還沒實行這個項目,但我們這裡確是有的)。這時候周圍的氣氛有點怪異,很多目光定定看著我,我扭頭一看,才發現,醫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拿著兩盒保險套放在桌上,他告訴我用完了還可以再領,我愣住了,半天沒反應,醫生突然催了我一句,你趕緊拿起來收好啊!我拿起來放進了袋子。老臉也紅了。 尷尬的走出了醫生辦公室,走出了門口之後突然也想通了,我不過是領了個計生用品,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嗎,為什麼要覺得羞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