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如何選擇?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2020-08-28 奇思妙數學課堂

寫給即將畢業的學生及其家長,分享自己的感悟。

又到一年的畢業季,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臉,大熱天的中午還在教室作業,不肯休息,讓老師感到一陣欣慰,也有的學生因為根本看不懂,而漫無目的盯著天花板發呆。

再想想十多天後會因為學生成績或是家庭的原因,會有不少的學生整天沉迷於手機、遊戲,整天無所事事,跟社會上的小混混遊走在街頭……

不禁感嘆,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其實每年中考後這一幕都會歷史般的重演,每個班總有的學生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學校,最後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打開精彩的人生。

而大部分學生要麼是成績一般考入普通高中,沒兩年就因為聽不懂,只能放棄,跟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學沉迷於外面的世界,而導致中途退學;要麼就是因為成績不好,又不想讀書,而整天混跡網吧。

可能說出來,很多網友不相信,筆者從教二十年,發現中考過後3年的時間,一個班的學生相差很遠,50人中,最多也就有10人會考入大學繼續讀書,而更多的學生初中畢業後就直接進入社會,打工的打工,呆在家的也是整天無所事事,可以想想十多年後,這些學生會從事什麼工作?沒有文化只有選擇,最苦、最累、最沒人願意幹的工作。

也許你會說,這是農村與城市的孩子的差距,我不否認。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很大程度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不少的家長對孩子學習很重視,成績差了就補習,成績下滑就找原因,有的家長會陪讀,鼓勵他們進步;也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聽之任之,孩子讀書成績好,願意讀就送,不願意讀就算了。

不同的態度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

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才是改變農村孩子命運的最好方式。

筆者有一個同事,女兒的成績在初中還可以,但到高中就跟不上了,同事知道後就急了,每天下班親自輔導女兒學習,不能輔導的就陪在旁邊一起看書,每天接女兒上下班,很多次聽同事說「女兒因為聽不懂老師上課,哭過很多次」,做父親的都有點於心不忍,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最後高考結束,二本線沒上,同事也沒有多想,書肯定是要讀的,就送女兒去讀一個三本的醫學院,去年畢業後在縣城的醫院實習,聽說畢業後有機會分到實習單位。

所以當孩子說不想讀書,讀書太苦太累,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你就要承受卑微生活的苦」,在背後多支持、鼓勵他們。

也許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根本就不是一塊學習的料,也擔心孩子花幾萬元讀職業學校,不僅沒學到技能,而且浪費金錢,浪費時間,還不如早點進入社會。

讀書,是一塊「敲門磚」,有它才會有更多選擇的資格

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打工的朋友說「如果我多讀點書,在廠裡就不是這樣了」,「我想去某公司應聘,但是沒有資格證書」。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很多工作已經不需要很專業的知識就能勝任,只需要我們會操作機器就行了,但需要我們有相應操作機器的技能和相應的資格證。

這就為很多讀書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提供了不錯的機會。

近幾年也出現了很多職業學校,針對每種不同的崗位,培養對口人才,也就是訂單培養。這類學校門檻低,對文化知識要求不高,學習後也能夠考取技能證書,如果學生願意在這個行業鑽研的話,也是有機會成為這方面的優秀人才。

這應該是初中生畢業後,不錯的選擇。家長們可以上孩子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雖然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幾萬元的學費是有點貴,但是這些錢讓孩子的人生更有意義,就是值得的。

對於即將初中畢業的學生來說,對於自己的前途是迷茫的,也不知道前面的生活路要經歷什麼,家長的建議就非常關鍵,也許這次的決定就決定了孩子一生的路。

喜歡筆者的這次分享,請朋友多點讚、轉發,謝謝!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態度決定一切」,家長記住這幾點,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機率,只有想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們的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將這兩種態度放在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肯定希望孩子能夠積極樂觀的長大。那麼,影響孩子人生態度的因素都有哪些呢?面對這些因素的影響,我們作為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才能培養出一個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孩子呢?
  • 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人生
    但是,如果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給孩子了否定的態度,那麼就導致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會顯得比較自卑,不敢嘗試新的東西,害怕失敗,孩子更害怕嘗試,因為在孩子的心裡,他其實更怕的是家長的責備和失望。所以說,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對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 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生結果
    我們都知道生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但對於我們人生的中的幸福指數、但人生的態度決定著生活中的幸福指數。換句話說:我們開不開心、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完全取決於我們持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從培訓結束以來,就跟隨著市場部、一直跟在資格覆審的後面,哪兒有資格覆審、哪兒就有我們,對於做培訓來說,哪兒有考試,哪兒就是我們市場所在。
  • 「談性色變」、「孩子還小」……家長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有專家曾表示,對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幼兒園與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好,因為此階段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重的階段,孩子們的心思還很單純,在這個時候可以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了解男女在身體構造上的不同。反之,如果家長和老師閉口不談,孩子也會在好奇心驅動下去了解嘗試,一旦造成實質性傷害,後果會更加不堪設想。
  • 教育比拼的實質,是家長自身人生態度的比拼
    01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莫言說:「為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因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的確,從很多成功人士的家庭環境,會發現,作為家長,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因為態度與行動是聯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父母與孩子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有傷害。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媽媽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寫。
  • 吳軍的《見識》你如何教育孩子挨巴掌後的態度,決定你孩子的命運
    要是表弟選擇第三種,冷靜分析原因,如果不是自己的過錯,自己不應該被打,立刻報警,那麼獲得賠償的人可能會是他,被關進去人可能是別人,而自己也不用損失這麼慘重,因為這件事情讓人生有了汙點,同時耽誤工廠生意,讓家人擔憂害怕,還連累了兄弟。 可見,你對待挨巴掌是什麼態度,就會怎麼教育你的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處理方法。
  • 《態度》:怎樣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小歡喜》中喬英子對同學友善,學習成績好,是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英子這麼優秀,除了自身努力外,她的媽媽功不可沒。做為一名家長,她沒有因為孩子而放棄自身的成長,在工作之餘不斷提升自己,健身、學習一樣不落。怎樣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呢?吳軍博士的《態度》給出了答案。
  • 《態度》:怎樣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讀過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每一封家書背後,隱藏著不同的人生智慧,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在這裡,我選擇一封對我觸動最大的分享給你。在《態度》中,吳軍博士把這封家書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吳軍博士多麼重視樂觀的人生態度。
  • 吳軍《態度》: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吳軍老師的《態度》這本書是他的首部個人成長類著作,是他與兩個女兒40封家書。這本書涵蓋了人生哲學、有效學習、投資理念、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是年輕人在生活、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對他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作為家長,從吳老師與孩子日常的相處模式中,能學到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能學到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成長。
  • 李玫瑾:孩子不聽話的三種表現,媽媽態度和語氣,決定了孩子未來
    閨蜜桂林最近正為孩子進入青春期而焦躁,從小到大桂林的大寶都十分的聽話,但進入初二年級分班後,孩子卻有了很大的變化。從沉默寡言到滔滔不絕,越來越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故意與家長相對。問她學習成績為何下降,她卻將房門反鎖。
  • 「媽,我錢丟了」,倆媽不同的態度,影響孩子10年後的性格和人生
    如果是把錢弄丟了,許多小朋友不敢面對父母,不得已選擇撒謊。那麼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做了父母后,如果有一天孩子說他把錢丟了,你應當如何處理呢?孩子丟錢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也許還可能丟其它東西,其實,孩子丟東西後,重要的是家長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這件事,有可能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和人生。
  • 如何分配時間、精力與才華,將最終決定你的人生
    這是因為他們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才華和精力時,並沒有將人生目標放在首位。對我來說,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的至關重要,但想清楚這件事耗費了我的大量時間和精力。我的人生目標源於我的宗教信仰,但信仰並非幫助人們做出決定的唯一來源。另外,選擇並追求一份成功的職業,僅僅是實現你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如若沒有目標,人生會變得空洞無物。
  • 孩子順手牽羊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路
    當媽那些事兒孩子順手牽羊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路 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寶寶從幼兒園回家後拿著一個陌生的玩具在玩,問過他後才知道,原來是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了家,這可怎麼辦?
  • 孩子順手牽羊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路
    當媽那些事兒 孩子順手牽羊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路 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寶寶從幼兒園回家後拿著一個陌生的玩具在玩,問過他後才知道,原來是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了家,這可怎麼辦?老師和小朋友們知道後會不會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壞孩子?」
  • 家教的定位決定孩子的高度,家長的眼界決定孩子的境界
    家長的眼界不僅決定著孩子的高度,而且還決定著孩子的智識、邊界、格局、態度乃至孩子的一生。家長的眼界決定著孩子的態度 有眼界的家長一定不會夜郎自大,一定不會高高在上,一定不會目中無人,一定不會自私自利,一定不會心無所求。
  • 高考剛放榜,就談畢業走向,有錢和沒錢的孩子人生走向有何不同?
    對於未來,孩子們都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擅長選擇心儀的專業和高等學府,將來畢業之後能在社會上有所建樹。但是我恰巧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是關於「家庭是否有錢對孩子大學畢業後的影響」。
  • 畢業後如何走好你的職業路
    畢業後如何走好你的職業路,是每個年輕人一生中的大事,做為本人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是憑本事掙錢,埋怨家庭、埋怨社會、埋怨學校和老師,甚至埋怨自己命不好的人是不可能走好自己的職業路的,因為你不管埋怨誰,都不如自己努力拼搏;當然,由於中國現行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無數家長對孩子選擇出路與前途的盲區,多數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材料,遇事總會站在孩子一邊說話,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
  • 孩子摔倒家長扶不扶?態度決定未來,也許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扶自己的孩子不像扶陌生老人,基本上都是家長們下意識的反應。老人們第一時間會扶肯定是心疼孩子,其實本來沒事,扶起來偏偏還要噓寒問暖,孩子哭的就更大聲了,反而變的嬌氣。年輕的家長不扶都是從教育的角度上考慮,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堅強自立的好機會。扶與不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依我看,很重要。
  • 你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不同人生
    2、家長太強勢有的家長看孩子耍賴,就來了脾氣,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強勢要求孩子趕緊回家,卻未考慮到孩子的真實感受。因此,當孩子提出「媽媽,我再玩一會可以嗎?」你的應對方式,會決定孩子的不同人生,可千萬不要大意,處理不當會影響性格養成的。家長常見的幾種應對策略:1、直接拒絕不管孩子如何央求,家長就是直接拒絕,想著孩子自己答應好的事,不論如何都沒有轉圜餘地。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李玫瑾:家長要學會好好說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更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和孩子溝通是每一位家長要必備的技能。然而,在和孩子交談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複雜的情況,從而不知道怎麼辦。這時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孩子在想什麼呢?跟孩子說話好像「耳旁風」說再多也沒有起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