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家長扶不扶?態度決定未來,也許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2020-09-05 路人唐乙丙丁

一個孩子在奔跑,不小心摔倒在地,看過去挺疼的。如果是老人們帶著,一定會扶,中年二胎父母也會扶,而年輕夫婦可扶可不扶,基本上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扶自己的孩子不像扶陌生老人,基本上都是家長們下意識的反應。

老人們第一時間會扶肯定是心疼孩子,其實本來沒事,扶起來偏偏還要噓寒問暖,孩子哭的就更大聲了,反而變的嬌氣。年輕的家長不扶都是從教育的角度上考慮,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堅強自立的好機會。

扶與不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依我看,很重要。

小區中心的兒童遊樂區,一對父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孩子大概10歲左右,身高體胖,站著和父親幾乎一樣高,卻在地上耍潑無賴,嘴裡還在不停哭嚎。

聽圍觀的人和孩子自己敘述了解了個大概:一群孩子奔跑嬉戲,兩個孩子意外相撞摔倒在地,對方家長趕緊過去扶了起來,看看沒事,而這個孩子的家長沒扶,孩子這下不幹了,感覺很委屈。

於是瘋狂地哭鬧,覺得自己傷得很重,爸爸不愛他,也不指責對方。看著孩子哭的中氣十足,甚至開始推搡父親,情緒無法控制。看他這個樣子,根本也不像受傷的樣子。父親卻是大為光火,幾次想動手,想想又放了下去,無可奈何。

都是一個小區的,圍觀的人就在聊: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的,如果像今天這樣的情況,老人肯定會浮起來,然後不分青紅皂白痛罵對方一頓。

由此可見,孩子被扶成了一個「小霸王」,扶起來也算是扶廢了。很多人不以為然:「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真的要把他一直當成一個孩子嗎?

表哥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家裡條件中等,父母十分寵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是日常,出門懷裡抱著肩上扛著,走幾步摔倒了破點皮就要上醫院,從小都是百依百順。

混了個職業中專畢業,父母是一天班也不想讓他上。於是出錢給他開了個化妝品店,不到一年就關了張,於是又給他錢去做別的事情,也是好景不長,嫌正行來錢太慢,開始劍走偏鋒,撈起了偏門。

家裡又是大力支持,短時間內賺了一大筆錢,買車買房,但就是沒有給父母一分錢。做父母的當然不會計較,覺得孩子會賺錢很驕傲,還四處宣揚。

好景不長,賺得快也花得快,表哥一向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很快入不敷出。車子抵押,房子賣了,還讓父母把家裡的房子做了抵押貸款。

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在表面的風光下,只有自己的父母苦不堪言,每個月不但要償還貸款,還要幫表哥帶孩子,而表哥也從來沒有給過家用,父母咬牙用退休金頂著。但他依然過的奢侈,買件衣服好幾千,出門在外都要講派頭和排場。

忍不住說了兩句,表哥的態度很明確:你們如果沒有能力」扶「我,就不要唧唧歪歪!

表哥去年因為一起詐騙案,被關進了看守所。留下了近百萬的債務,老婆不知所蹤,孩子才上一年級。

由於疫情,案件拖了很久沒有判決,也就不能探視,只能委託律師傳話。他在裡面表示了很後悔,父母更是老淚縱橫:」他還是個孩子,已經知道錯了,還要受這麼大的罪!「沒錯,在他們眼裡,已經四十歲的表哥,還是一個孩子。現在觸犯了法律,恐怕想扶也無能為力了。

人生是先甜後苦好,還是先苦後甜好,表哥應該會有深刻體會。

對於傳統家庭來說,出生註定就是家庭的附庸,而不是獨立的個體。小時候走到外面,聽到最多的就是這是XXX的孩子,而不是你的名字,即使長大獨立以後,在長輩的眼裡,依然如此,和年齡無關。

而父母更是這樣,在他們眼裡你永遠都是孩子,時刻都需要他們操心。

認識一個年近五十的朋友,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還在到處託關係為她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操碎了心。我忍不住問:「孩子以後如果找對象你會插手嗎?」他理所當然的回答:「肯定需要,我會幫她找個適合她的,孩子懂什麼。再說了,這也是每個父母應盡的義務。

接著反問我,要怎麼給孩子安排未來。說來慚愧,家裡的孩子剛會打醬油,還真沒想過。他把我好一頓訓:主題大概就是生了就要負責到底,孩子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讓他將來過得好之類。

他這樣的想法絕不是個例,反倒是很有市場。跟很多父母聊過天,他們都表示了相似的觀點。

結語:

有句俗話叫做「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家長嘴上這麼說,往往卻做不到。孩子一旦出點什麼問題,總會忍不住出手。就像小時候孩子摔倒一樣,總要伸手去扶,做父母的總是心疼孩子,深怕孩子受到傷害。

沒有經歷過風雨的鳥兒怎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正如沒有人生沒有坎坷就不會成長。當父母沒有能力庇護的時候,孩子沒有抵禦風險的能力,他們該怎麼辦?

所以不要小看扶與不扶的問題,有時候,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就是做家長的讓孩子學會堅強和獨立的良好開端。沒有人能真正照顧孩子一輩子,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抵禦未來風險的能力,才是每個家長應盡的義務,從小做起,從早做起,從頭做起,一定會給孩子一個好的人生和未來。

你是怎麼看待扶與不扶的問題的?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摔倒了扶不扶?」你的態度決定了寶寶的性格
    寶寶摔倒後你會馬上扶ta起來嗎?你會對扶或不扶寶寶有所顧慮嗎?到底該不該扶、該怎麼扶……今天就告訴你這件小事裡的大學問寶寶摔倒後,一定不要這樣做!01過分自責型!有的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認為孩子跌倒是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孩子造成的,同時造成了自己心裡極大的負面壓力。實際上,當家長們有了這種思想無論是扶與不扶都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因此家長們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02堅決不扶型!
  • 寶寶摔倒後是扶還是不扶?家長的第一反應,也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摔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執筆:橘裡編輯:橘裡定稿:楠楠寶寶摔倒以後是扶還是不扶呢?但其實完全不扶也並不是正確的,後來的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用事實推翻了華生的理論,這個實驗就是用猴子替代我們人來做實驗,從而證明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情感的信念支撐,這與我們孩子摔倒後扶還是不扶有著密切的關聯。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寶寶摔倒後,家長們的第一反應,也許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性格發展。
  •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家長態度很重要,甩鍋式育兒對娃沒好處
    文章/熊二編輯/曉琪孩子在搖搖晃晃學走路的過程中,都免不了摔上幾次,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挫折之一,但是每位家長應對孩子摔倒的態度都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孩子未來性格和對事情處理、解決態度的差異。
  •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在育兒界,有一個世紀大難題,這個難題困擾了無數家長,那就是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孩子生性頑皮、活潑,一刻也閒不住,他們喜歡四處奔跑,這也導致摔倒的機率大幅度增加。譬如,日本動漫中就經常出現女孩「平地摔」的狀況。
  • 寶寶摔倒後要不要扶?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的到來,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當成心頭的寶貝,一點的都不捨得孩子受傷。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情況。而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產生困惑: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到底要不要趕緊扶孩子起來呢?
  • 寶寶摔倒後扶不扶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孩子摔倒後應不應該扶,想必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面臨,不管扶不扶,總是會有人持不同意見,確實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肯定的回答。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扶或者不扶,家長還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家長不應該理他,正如他認為孩子哭了,家長不應該去抱是同一個道理。
  • 孩子摔倒後要不要扶?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聰明的家長是怎樣做的?
    各位寶爸寶媽在家都帶過娃,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過這種現象,就是孩子摔倒的時候哭不哭主要取決於家長的反應。比方說,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如果家長對寶寶說:「寶寶,沒事的,我們很勇敢,不怕疼的。」這時候寶寶可能嘿嘿一笑,然後自己爬起來,像個沒事人兒一樣繼續玩耍。
  • 孩子摔倒扶不扶?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才科學
    也許是跑得太快了,草坪的盡頭是個傾斜的緩坡,等小馬達發現剎車時已經晚了,只聽「啊」的一聲,她摔了個大馬趴。也許是經歷了太多次皮孩子的「事故」,我這次顯得比較鎮定,跑了去看著她:「需要媽媽幫忙嗎?」結果還沒等孩子開口,其他在旁邊遛娃的老人忍不住插嘴:「還不把孩子扶起來嗎?」
  • 孩子摔倒,扶還是不扶有何差別?3種不同做法對孩子影響很明顯
    凝望深海:「寶寶走路摔倒了還是讓他自己起來比較好,他又不是起不來,總是去扶他容易讓他對家長產生依賴,我家寶寶走路的時候摔倒了,都是自己站起來,就算摔疼了,也會先站起來再找我安慰他。」深秋雨落:「我覺得扶不扶沒有絕對標準,因為寶寶每次摔倒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如果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很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所以我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扶還是不扶。」
  • 孩子摔倒「扶不扶」?父母三種應對方式,造就孩子三種不同性格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我們平時都會調侃,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實際上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同樣是一項需要謹慎應對的選擇。但也有人說,不去扶寶寶更易鍛鍊出堅韌品格,父母不同的選擇,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具有深遠影響。
  • 孩子摔倒如何扶?這三件事父母千萬別做,關乎孩子的未來發展
    扶還是不扶?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不僅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糾結,其實小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也是一個讓父母糾結的問題。有的人說,孩子都摔倒了,大人還不扶是不是親生的啊;也有的人說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應該去扶,要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 寶寶摔倒要急忙去扶嗎?你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值得深思
    」媽媽聽後卻認為,「草地上根本摔不疼的,就應該讓她自己爬起來,把責任怪在草地上,這不是在教她推脫責任嗎?」婆媳倆你一言我一語的,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那麼到底孩子摔倒了該不該急忙去扶呢?由此可見,你對孩子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性格發展
  • 寶寶摔倒後,家長該不該扶?可以扶,但別忘了做這3件事
    有了寶寶之後,我們會變得小心翼翼,平時會把寶寶保護得很好,不讓寶寶受到任何傷害,但是有些人怕寶寶寵壞了,難免會在心底產生一些疑問,「寶寶摔倒後該不該扶」就是值得家長考慮的一個問題。當寶寶摔倒之後,家長會很心疼,有些家長會馬上把寶寶扶起來,但是有些人說不該扶寶寶,要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快速成長。到底哪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呢?
  • 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那些害人的育兒經驗該扔掉了
    ,讓他知道只有乖孩子才有人喜歡;2、晚上儘量不要餵夜奶,減輕哺乳期媽媽的負擔;3、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讓他養成自強自立的性格;等等等等,以上所有的經驗都在告訴我們,甚至在教導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收穫一個乖嬰兒。
  • 孩子跌倒了,扶或不扶,您是屬於哪一類的家長?
    比如關於孩子跌倒這個事:一摔就扶,憂慮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少接受挫折的能力;要是不扶,又憂慮孩子沒有安全感,產生自閉心理。「暖心」的爸媽(扶)和「偷閒」的爸媽(不扶),到底孰優孰劣呢?1、小孩跌倒,扶與不扶是個問題周末,颱風的尾巴還偶爾拍打著路邊的樹枝,大雨卻已經停歇,太陽像孩子般調皮,時而躲藏在雲朵身後,時而露出笑臉。四歲的兒子經不住誘惑,糾纏著要出去爬山。簡單的準備後,打車趕到附近的大夫山,租了兩臺自行車,一臺女裝,一臺親子。
  • 孩子跌倒不能扶?小心矯枉過正
    孩子摔倒了,扶了擔心他過度依賴吃不了苦,不扶又怕他沒有安全感影響一生,到底該怎麼辦呢?
  • 父母培養孩子的態度正確與否,就能決定是否成就孩子的未來
    人的一生這個短暫的階段是最重要的階段,父母的一個正確引導,就會給孩子一個絢麗的人生。而父母這時一旦放錯了角度,孩子的一生也許就會變成一張廢紙。等到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父母的責任就是描繪顏色的藝術導師,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就是堅固第一階段的基礎,輔助畫面的描繪,也就是運用正確的方法培育孩子的成長,發揮愛的光點。
  • 孩子摔倒跌落千萬別馬上扶起來,因為...
    孩子摔倒跌落千萬別馬上扶起來,因為......孩子摔傷了應該這樣做: 1 兒童意外摔倒或跌落後,首先要查看是否清醒,如呼叫不應,呼吸不穩,則進行人工急救,同時撥打120急救。 2 頭部著地,不哭不鬧的孩子或稍微大一點的兒童一定要送醫院檢查。注意在送途中不要晃動孩子的頭部,儘量以溫和的方式固定孩子的頭部。
  • 小孩子摔倒了,家長該不該扶?
    小孩子摔倒了,家長該不該扶?小孩子哭鬧不停,該不該哄?小孩子貪玩調皮,到底該不該罵? 我們經常性的能看到新聞報導,某地粗心家長帶小孩不上心,導致小孩走丟,小孩貪玩下河洗澡溺亡,網友一致評論:現在的熊孩子太難管教了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見到摔倒的老奶奶不能扶,你該怎麼向孩子解釋
    一直以來教育都在給孩子灌輸要尊老愛幼,特別是孩子沒有那麼強的是非觀,也不會清楚現實世界潛伏的危險。扶老太太如今成為了現實生活中一個令人們談虎色變的話題,網際網路發達以前就可以在報紙上看到某某熱心人扶老太太被訛詐的實例就開始不斷出現。而網際網路發達之後,全國各地的老太太們製造的新聞更是令網友每天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