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跌倒不能扶?小心矯枉過正

2021-03-05 國媽母嬰

孩子摔倒了,扶了擔心他過度依賴吃不了苦,不扶又怕他沒有安全感影響一生,到底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整理一下各種反應:

第一,緊張自責的父母。

「我沒看好他」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好爸爸」

「以後走路我還是牽著他」

有些家長過度投入,恨不得什麼都替孩子承受。過度寵溺的後果就是養出了媽寶;碰到一點小困難就會回來求助,對外則可能頤指氣使仿佛還是家裡的小霸王。

第二,堅決不扶的父母。

宛如斯巴達鐵血教育一般,有些父母不願成為寵愛小孩的家長,早早就告訴自己「不要什麼都滿足他」;所以孩子跌倒了雖然滿心想扶,都會拼命忍住,甚至冷漠以對,要他自己起來。

第三,怪別人/怪物品。

我們都看過這樣的父母:孩子被桌腳絆倒了,就當著孩子的面打桌腳說它壞壞,就連走在路上跌倒了,也可以怪馬路不平。

這顯然會造成孩子的錯誤認知,很多時候就是「你自己的錯」,為什麼不小心一點?你不會希望孩子長大以後成為習慣性推卸責任的人,什麼都是別人的錯。

第四,怪孩子。

「你自己沒走好,哭什麼?」

這種反應如果累積多了又沒有控制好,可能造成孩子的習慣性自責心理;出了事首先怪自己,即使不是他的問題。

懂得反省是好事,但小孩子習慣這種不一定必要的心理自我審判之後,可能會有心理疾病的隱患,「都是我的錯」是一個不容易扛的大鍋,我們都不希望小孩子的一生常自己扛這個鍋。有些比較反骨的小孩,也可能對父母產生不滿,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我痛得要死他每次都怪我」,這種牴觸心理會傷害親子關係。

所以,到底該怎麼做呢?

建議如下:

一、保持冷靜,要知道你的反應對幼小的心靈都會有影響。

二、如果他就是單純跌倒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因為他一定能夠自己起來,你根本不需要去扶。

三、如果不希望孩子感覺你冷淡,可以在他身邊蹲下來,不動手扶他只開口鼓勵他自己起來,讓他感受到「媽媽/爸爸其實都在,但是我要自己站起來」的感覺。

四、如果他明顯受傷了,很痛,甚至流血了,就去扶他哄他,讓他有安全感,維護好親子關係。

五、扶與不扶,所傳遞的都是一個意思:「如果你真的有需要,爸爸媽媽都在這裡。」

近期熱文:

五歲以下的小孩子一天需要玩多久?睡多久?屏幕可以看多久?專業人員告訴你

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閱讀和遊戲!

德國家庭教養有哪些規則,能讓孩子更加自律和自由?

疫情期間出不了門?20部適合孩子的高分電影推薦給你!建議收藏

愛把「太貴買不起、家裡窮」掛嘴邊,小孩會自卑又消極!

有時候,允許孩子哭,比逗他們笑更重要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10幅漫畫提醒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就來給我們 設為星標 吧,

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更新啦!

相關焦點

  • 孩子跌倒了,要不要去扶?
    本文轉載自【趙忠心家庭教育的博客】原帖連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2d93740101t6aw.html作者:趙忠心,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孩子跌倒了,家長要不要把他扶起來?」
  • 孩子跌倒了,扶或不扶,您是屬於哪一類的家長?
    比如關於孩子跌倒這個事:一摔就扶,憂慮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少接受挫折的能力;要是不扶,又憂慮孩子沒有安全感,產生自閉心理。「暖心」的爸媽(扶)和「偷閒」的爸媽(不扶),到底孰優孰劣呢?1、小孩跌倒,扶與不扶是個問題周末,颱風的尾巴還偶爾拍打著路邊的樹枝,大雨卻已經停歇,太陽像孩子般調皮,時而躲藏在雲朵身後,時而露出笑臉。四歲的兒子經不住誘惑,糾纏著要出去爬山。簡單的準備後,打車趕到附近的大夫山,租了兩臺自行車,一臺女裝,一臺親子。
  • 南懷瑾老師:老人或者小孩不小心跌倒,要等一下再扶起來
    我常常告訴人,一個人跌傷了,尤其吩咐你們年輕女同學做媽媽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沒有哭之前不要抱起來,你一抱算不定這個孩子閉氣死了。所以看到孩子們跌倒,老太太們就叫旁人不要動!不要動!等一下!等一下!等到孩子「哇」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氣通過了,一陽來復。剛跌下去時精神受了恐嚇,身體的氣脈各部分不順了,你一去抱,氣岔斷就危險了。
  • 孩子摔倒,扶還是不扶有何差別?3種不同做法對孩子影響很明顯
    ,但是又不忍心說是孩子不小心,所以家長就會把這種不良情緒轉化到其它因素上,比如「都是我不好,沒看好你讓你摔倒了。」其實寶寶跌倒扶不扶這件事並沒有明確的答案,關鍵在於家長和孩子當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只有做出適合的反應,才會對孩子成長起到最大的作用。
  • 寶寶跌倒了,要不要扶他起來?這些細節必須留意
    孩子還小時,不管是玩耍還是行走,都難免會摔跤。那麼,當孩子跌倒時,一旁的父母要不要出手扶起來呢?關於這個問題,一直都爭論不休。有些家長說:孩子跌倒了,那肯定是毫無疑問要扶起來的。身為父母,這是第一反應。
  • 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是不是把你問住了?看習大大怎麼說!
    「老人倒了扶不扶?老實人是不是老是吃虧?」當你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頓時會愣住?扶與不扶是不是在激烈地鬥爭著?
  • 孩子做錯事後,該怎辦呢?老話說:跌倒爬起來,扶上馬,送一程
    ,要告訴孩子:吃一塹,長一智,以免再範類似的錯誤。孩子即使真正錯了,也要以批評、教育為主,切忌不要動輒打罵。如果打皮了,罵滑了,以後當面就不聽你的了。最可怕的是,如果犯了錯誤,怕你罵,怕你打,躲著你、藏著你、掖著你,就麻煩了,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容易範大錯,那個時候,家長、孩子追悔莫及,一切都晚了!
  • 「孩子摔倒了扶不扶?」你的態度決定了寶寶的性格
    寶寶摔倒後你會馬上扶ta起來嗎?你會對扶或不扶寶寶有所顧慮嗎?到底該不該扶、該怎麼扶……今天就告訴你這件小事裡的大學問寶寶摔倒後,一定不要這樣做!01過分自責型!有的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認為孩子跌倒是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孩子造成的,同時造成了自己心裡極大的負面壓力。實際上,當家長們有了這種思想無論是扶與不扶都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因此家長們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02堅決不扶型!
  • 寶寶跌倒了, 應不應該扶起?
    不知何時,美國父母不扶孩子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並被眾多家長效仿。一位年輕爸爸將孩子從小寄放在老家撫養,每個月回家看孩子一次。
  • 教學隨想一一「扶」起跌倒的孩子
    昨天複習了時分秒,今天讓學生們做一些練習題,提問一個連線題時,有個男生高高地舉起了手,眼睛熱切地望著我,我考慮了一下決定提問他(這個孩子好動,作業幾乎沒有交過,考試個位數,他很少舉手,偶爾舉手,舉手時眼睛從不看老師。我想我們是在做練習題,錯了也沒關係,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錯在哪裡,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讓他上來做題,沒想到他居然做對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同學們給他鼓掌的時候,掌聲特別響亮。
  • 孩子摔倒扶不扶?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才科學
    也許是經歷了太多次皮孩子的「事故」,我這次顯得比較鎮定,跑了去看著她:「需要媽媽幫忙嗎?」結果還沒等孩子開口,其他在旁邊遛娃的老人忍不住插嘴:「還不把孩子扶起來嗎?」呃,又是孩子摔倒了「扶」還是「不扶」的問題,說實話,這確實是育兒的經典話題,也是每一位父母都會碰到的問題。自從皮孩子出生開始,我就飽受這個問題的困擾。
  • 今天我看到網上說,有人騎摩託車看到老人跌倒,扶出麻煩了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說是有位先生騎摩託車經過一路段,看見一位老人跌倒在路上,他出於好心,停車扶起老人,並且送到了醫院,還墊付了2000元的醫藥費,並且幫老人聯繫上了家屬。家屬說,不是你撞倒的,那你為什麼要扶?還送醫院?並且老人也說是他撞倒的。結果報警,經過警方調查,此路段沒有監控,也沒有找到目擊證人。最後,說只有上司法程序解決。經過這件事後,這位先生精神失常,壓力太大,選擇自殺了。老人聽到後,良心發現,承認他是自己跌倒,與這位先生無關。
  •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是一種選擇,只有兩個答案。但是,家長對孩子摔倒的態度卻有4種,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小明今年4歲了,剛上幼兒園,這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時跑得過快,不小心踩到一塊大石頭直接摔倒了。看到孩子倒地後,小明媽撒開腿就跑了過去,馬上把小明扶了起來,同時自責地安慰道:「哎呀,都是媽媽不好,沒有看好你,讓你摔倒了!
  • 寶寶跌倒後別亂扶,正確的做法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但這個孩子怎麼也爬不起來了,大哭的聲音驚動了管理員,果然還是專業幼兒管理員,她看了以後並沒有直接扶起來,而是拿出木板綁上趕緊送醫。聽說這孩子是骨折了,送醫前千萬不能挪動跌傷部位,否則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這就給廣大寶媽寶爸們一個警鐘:寶寶跌倒後千萬別亂扶,至少要先進行這三步的檢測。
  • 過度學習的表哥—矯枉過正
    那麼矯枉過正是什麼呢?所謂矯枉過正(overcorrection),就是在問題行為發生後,要求當事人進行與該問題行為有關的費力活動。它主要包含兩種主要形式,分別積極練習和過度補償。過度補償就是在問題行為發生後,當事人不僅必須糾正問題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而且還要達到效果比問題行為發生之前還要好的程度。
  • 寄語年輕朋友:跌倒了,自己爬起來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時常會跌倒,有經驗的家長不去扶他,而是讓他自己爬起來,因為他失敗一次,就會吸取一次教訓,他的步子很快會穩健起來。同樣,我們這些剛走上人生道路的青少年也時常會「栽跟頭」、犯錯誤,諸如沾染不良習氣,學習生活懶散,交友不加選擇等等,都會使我們摔跤,跌倒了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勇敢地站起來,堅定地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 摔倒不敢扶和見死不敢救是人們的本意嗎?
    "跌倒的人不敢扶",萬一冒出一個糊塗法官問我,"人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我怎麼回答?如果沒有人給我作證,那我不是被這個法官認為是我撞的人,如果摔倒的人死了,我會承擔刑事責任,這人命關天的事,那可不敢啊,所以我不敢扶!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預測及範文:是否去扶跌倒的老人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作文>正文2019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預測及範文:是否去扶跌倒的老人 2019-06-14 09:19
  • 人們越來越「冷漠」,是什麼在阻止我們扶起跌倒的人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有時可能因為太過專注於自己的思考或者時間緊張,不能完全地注意到周圍發生的全部事情,更別說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了。當人們看到一些殘疾的乞丐、街邊賣唱、或者摔倒在地的老人時候,儘管可能會對他們視而不見,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沒有同情心和幫助別人的自然衝動,而是這種原始的自然衝動被壓抑住了。
  • 預防老人跌倒肌少症,掌握運動3原則2個注意,1把椅子就可以訓練
    當肌肉功能太弱、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輕者可能增加骨頭和關節的負擔,嚴重者可能易跌倒、臥床。當老人家患者臥床,行動受限,肌肉未使用會加快流失,提高器官衰竭而亡的風險。當老人肌肉流失,沒有足夠的肌肉與肌力來保護關節及骨頭,不小心跌倒就可能一蹶不振,哪些簡單的運動可以增加肌力?其實,在家利用一把椅子也是可以練肌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