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2020-07-27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在育兒界,有一個世紀大難題,這個難題困擾了無數家長,那就是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

孩子生性頑皮、活潑,一刻也閒不住,他們喜歡四處奔跑,這也導致摔倒的機率大幅度增加。

譬如,日本動漫中就經常出現女孩「平地摔」的狀況。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是一種選擇,只有兩個答案。但是,家長對孩子摔倒的態度卻有4種,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

家長常見的4種做法不可取,會致孩子沒出息

1.驚恐型態度

影響指數:★★★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小明今年4歲了,剛上幼兒園,這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時跑得過快,不小心踩到一塊大石頭直接摔倒了。

看到孩子倒地後,小明媽撒開腿就跑了過去,馬上把小明扶了起來,同時自責地安慰道:

哎呀,都是媽媽不好,沒有看好你,讓你摔倒了!

摔倒可怕嗎?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對摔跤沒有概念認知,只會感知到身上疼不疼。

譬如,我們覺得死亡可怕,但是孩子不知道死亡的涵義,自然也就不明白死亡的可怕之處。

但是,孩子看到家長驚慌失措的場面,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摔跤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樣,孩子每次摔倒都會覺得恐懼而哭,而不會單純覺得痛而哭。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摔倒根本不會哭,是被大人的舉動嚇哭的。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看到孩子摔倒後,這類家長的態度過於驚慌、緊張,他們的心理活動是:

【啊,我這個當媽媽的一點沒有用。】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讓孩子摔倒了,下次可不能讓孩子自己走路了。】

家長這種驚慌失措的態度,會導致孩子未來性格膽小怕事、懦弱多疑,不敢嘗試新事物,沒有冒險精神、缺乏勇氣

2.冷漠型態度

影響指數:★★★★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芷若今年3歲了,她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由於筷子掉在地上,她想伸手撿起來,卻不小心把自己弄倒了,腳被地板磕了一下。

一瞬間,芷若就覺得腳部的傳入神經把痛感傳達到神經中樞,再通過傳出神經反饋給腳部,她覺得疼痛難忍就坐在地上哀嚎起來,期望坐在椅子上的媽媽能夠過來安慰自己。

可是,芷若媽媽想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希望她能夠堅強起來,通過自己的意志戰勝困難。

面對芷若的求助行為,芷若媽媽沒有伸出援手,只是坐在椅子上,自顧自地吃飯。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看到媽媽無動於衷的坐在椅子上,臉龐冷漠的神情,芷若只得到一種答案,那就是「媽媽不愛我了」。

家長這種冷漠型態度,會導致孩子傷害、恐懼,缺乏安全感,影響親子感情,他們不會再輕易相信家長。

這類孩子長大以後,會變得性格多疑、冷漠無情、自我孤僻,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人際關係可能會特別差

3.責任轉移

影響指數:★★★★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6歲的進藤是家裡的獨生子,爺爺奶奶都非常寵愛他,這種愛甚至有些超越了底線。

這一天,進藤在家裡玩汽車玩具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小汽車,直接滑倒在地上,屁股硬生生地坐在了汽車上面。

這直接把進藤給「扎」哭了,他嗷嗷大哭起來,奶奶聽到哭聲後,馬上走了過來扶起進藤,同時用手拍打著破碎的小汽車道:

讓你欺負我孫子!讓你欺負我孫子,這次壞了吧?娃啊,咱不哭,都是這玩具的錯!

這還沒完,奶奶見進藤眼角還有眼淚,又狠狠地拍著地板,「這破地板,磕到我的大孫子了,奶奶來幫你打它!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說起來,這種家長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一輩教育了,當孩子受到傷害時,他們總會把責任轉移到物品身上。

譬如進藤踩到小汽車才摔倒,這位奶奶把責任轉嫁給汽車玩具和地板上,絲毫提醒孩子根本責任就是自己不注重安全。

孩子年齡小,長期聽到這種話,就會下意識地覺得所有事情都不是自己的責任,這樣未來他們做錯事時,也會從外因找答案,而忽略內因。

長久下去,孩子就會變成一個自私、自我的人,不聽從勸告、不負責任

4.指責寶寶

影響指數:★★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說過你多少次了?對地板溫柔一些,天天弄疼地板,快給它道歉,然後揉一揉!」

面對媽媽的指責,小亮哭喪著臉站起來,衝著地板鞠躬道:

地板哥哥,對不起,我今天又把你弄疼了,我太笨了,天天弄疼你。

當孩子摔倒後,部分家長就會把責任全部推卸在孩子身上,正好跟第三種態度完全相反。

這時候,孩子就會特別容易自責,長大後也會變得自信心不足,不敢爭奪自己喜歡的事物,害怕犯錯誤。

孩子摔倒時,家長的正確操作是什麼?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孩子摔倒的原因有許多,而家長扶不扶,並不是取決於自己,而在於孩子。

1.孩子摔了不哭不鬧

當孩子摔倒後,沒有任何負面反饋,這時候家長就不要表現得過於驚慌,那會嚇到孩子,可以適當鼓勵一下,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譬如,家長就可以用輕快的語氣詢問孩子:

寶貝疼嗎?能不能自己站起來?

「寶寶疼嗎?要不要繼續玩?」

這時候的,大多數孩子都會表現出勇敢的一面,騰地一下站起來,家長不要忘記鼓勵孩子:

咦,我家孩子長大了,不用媽媽扶咯!

孩子聽到這句話後,也會非常高興。

2.孩子摔倒後有明顯的求助信號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如果孩子摔倒後覺得疼,躺在地上又哭又鬧、亂摔東西發脾氣,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同時利用同情的心理告訴孩子:

媽媽知道你疼,媽媽幫你扶起來。

這時候孩子就會感受到安全感,有利於培養親子關係。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陪同孩子一起分析摔倒的原因,幫助孩子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孩子是被凳子絆倒,媽媽也可以裝作被凳子絆倒,然後提醒孩子走路的時候要眼觀四周,注意自身安全。

兜媽寄語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別再糾結了,答案取決於孩子!

成長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孩子也會在路上一直摔跤,這時候家長只要讓孩子明白一點就夠了:

無論何時,爸媽都會與你同在。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的孩子摔倒時,你們怎麼處理的?快分享下你們的方法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摔倒「扶不扶」?父母三種應對方式,造就孩子三種不同性格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我們平時都會調侃,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實際上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同樣是一項需要謹慎應對的選擇。「扶不扶」之間好糾結小於最近和老公因為管教孩子的問題產生很大分歧。老公立志要把兒子培養成「熱血男子漢」,小於則是典型的「慈母」,看不得寶寶受到一點委屈。寶寶才一歲,正是學走路的時候,每次孩子就在老公眼前摔倒了,他都只看不扶。
  •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家長態度很重要,甩鍋式育兒對娃沒好處
    有一天,孩子又因為碰到了桌子而摔倒在了地上,結果把頭給碰傷了,孩子一摔倒婆婆趕緊就去把孩子扶起來,本以為婆婆會對孩子教育一番,但是小麗沒想到竟然自己的婆婆沒有責怪孩子走路不好好走、不注意避開桌子,反而是在扶起孩子後,面前對著桌子踢了好幾下,並說:都怪桌子沒有呆在自己該呆的地方,害自己的寶貝孫子摔倒了。
  • 寶寶摔倒後是扶還是不扶?家長的第一反應,也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相信每個家長的都有自己的答案,而這個觀點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認為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可以不必理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更好的抑制,而且也會讓孩子得到堅定的信念。但其實完全不扶也並不是正確的,後來的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用事實推翻了華生的理論,這個實驗就是用猴子替代我們人來做實驗,從而證明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情感的信念支撐,這與我們孩子摔倒後扶還是不扶有著密切的關聯。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寶寶摔倒後,家長們的第一反應,也許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性格發展。
  • 孩子摔倒後要不要扶?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聰明的家長是怎樣做的?
    各位寶爸寶媽在家都帶過娃,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過這種現象,就是孩子摔倒的時候哭不哭主要取決於家長的反應。比方說,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如果家長對寶寶說:「寶寶,沒事的,我們很勇敢,不怕疼的。」這時候寶寶可能嘿嘿一笑,然後自己爬起來,像個沒事人兒一樣繼續玩耍。
  • 寶寶摔倒後扶不扶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孩子摔倒後應不應該扶,想必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面臨,不管扶不扶,總是會有人持不同意見,確實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肯定的回答。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扶或者不扶,家長還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家長不應該理他,正如他認為孩子哭了,家長不應該去抱是同一個道理。
  • 孩子摔倒扶不扶?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才科學
    為此我還問了很多的身邊人,大家的答案不外乎兩種:A.扶起來,摔一跤大人都覺得痛,更何況小孩子;B.站在原地不動,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讓他們鍛鍊鍛鍊自立;咋一聽,兩派其實說的都挺有道理,那到底該聽誰的?關於這個讓人糾結的問題,隨著孩子的長大,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 「孩子摔倒了扶不扶?」你的態度決定了寶寶的性格
    寶寶摔倒後你會馬上扶ta起來嗎?你會對扶或不扶寶寶有所顧慮嗎?到底該不該扶、該怎麼扶……今天就告訴你這件小事裡的大學問寶寶摔倒後,一定不要這樣做!01過分自責型!有的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認為孩子跌倒是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孩子造成的,同時造成了自己心裡極大的負面壓力。實際上,當家長們有了這種思想無論是扶與不扶都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因此家長們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02堅決不扶型!
  • 孩子摔倒家長扶不扶?態度決定未來,也許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孩子在奔跑,不小心摔倒在地,看過去挺疼的。如果是老人們帶著,一定會扶,中年二胎父母也會扶,而年輕夫婦可扶可不扶,基本上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扶自己的孩子不像扶陌生老人,基本上都是家長們下意識的反應。老人們第一時間會扶肯定是心疼孩子,其實本來沒事,扶起來偏偏還要噓寒問暖,孩子哭的就更大聲了,反而變的嬌氣。年輕的家長不扶都是從教育的角度上考慮,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堅強自立的好機會。扶與不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依我看,很重要。
  • 孩子摔倒如何扶?這三件事父母千萬別做,關乎孩子的未來發展
    扶還是不扶?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不僅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糾結,其實小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也是一個讓父母糾結的問題。有的人說,孩子都摔倒了,大人還不扶是不是親生的啊;也有的人說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應該去扶,要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 孩子摔倒,扶還是不扶有何差別?3種不同做法對孩子影響很明顯
    凝望深海:「寶寶走路摔倒了還是讓他自己起來比較好,他又不是起不來,總是去扶他容易讓他對家長產生依賴,我家寶寶走路的時候摔倒了,都是自己站起來,就算摔疼了,也會先站起來再找我安慰他。」深秋雨落:「我覺得扶不扶沒有絕對標準,因為寶寶每次摔倒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如果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很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所以我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扶還是不扶。」
  • 寶寶摔倒後,家長該不該扶?可以扶,但別忘了做這3件事
    有了寶寶之後,我們會變得小心翼翼,平時會把寶寶保護得很好,不讓寶寶受到任何傷害,但是有些人怕寶寶寵壞了,難免會在心底產生一些疑問,「寶寶摔倒後該不該扶」就是值得家長考慮的一個問題。當寶寶摔倒之後,家長會很心疼,有些家長會馬上把寶寶扶起來,但是有些人說不該扶寶寶,要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快速成長。到底哪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呢?
  • 孩子摔倒跌落千萬別馬上扶起來,因為...
    孩子摔倒跌落千萬別馬上扶起來,因為......孩子摔傷了應該這樣做: 1 兒童意外摔倒或跌落後,首先要查看是否清醒,如呼叫不應,呼吸不穩,則進行人工急救,同時撥打120急救。 2 頭部著地,不哭不鬧的孩子或稍微大一點的兒童一定要送醫院檢查。注意在送途中不要晃動孩子的頭部,儘量以溫和的方式固定孩子的頭部。
  • 寶寶摔倒後要不要扶?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的到來,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當成心頭的寶貝,一點的都不捨得孩子受傷。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情況。而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產生困惑: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到底要不要趕緊扶孩子起來呢?
  • 孩子跌倒了,扶或不扶,您是屬於哪一類的家長?
    為人父母,就是和「糾結」做鄰居。比如關於孩子跌倒這個事:一摔就扶,憂慮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少接受挫折的能力;要是不扶,又憂慮孩子沒有安全感,產生自閉心理。「暖心」的爸媽(扶)和「偷閒」的爸媽(不扶),到底孰優孰劣呢?
  •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老人摔倒在馬路上,扶還是不扶
    河北石家莊,一老者蹣跚走在馬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身旁騎電動車的中年人見狀直接跑了。在老者躺在地上的時間,有多人路過竟都選擇無視,並且多人選擇圍觀,無一人敢上前攙扶。數分鐘後,一名過路女子將老者扶起並報警。
  • 一件衣服就解決了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
    今天和朋友逛街看到一個老人摔倒了。我:扶不扶?朋友:扶吧!我: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心?朋友:你現在不去扶老人,等你老了,你都不知道怎麼去訛人。老人家年紀大了容易手腳不靈活導致摔倒,一方面可能會引起骨折,也可能會讓扶老人的人的錢包「打折」。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倫敦的研究人員就在衣服上下了心思。
  • 小孩子摔倒了,家長該不該扶?
    小孩子摔倒了,家長該不該扶?小孩子哭鬧不停,該不該哄?小孩子貪玩調皮,到底該不該罵? 我們經常性的能看到新聞報導,某地粗心家長帶小孩不上心,導致小孩走丟,小孩貪玩下河洗澡溺亡,網友一致評論:現在的熊孩子太難管教了
  • 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那些害人的育兒經驗該扔掉了
    ,讓他知道只有乖孩子才有人喜歡;2、晚上儘量不要餵夜奶,減輕哺乳期媽媽的負擔;3、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讓他養成自強自立的性格;等等等等,以上所有的經驗都在告訴我們,甚至在教導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收穫一個乖嬰兒。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見到摔倒的老奶奶不能扶,你該怎麼向孩子解釋
    一直以來教育都在給孩子灌輸要尊老愛幼,特別是孩子沒有那麼強的是非觀,也不會清楚現實世界潛伏的危險。扶老太太如今成為了現實生活中一個令人們談虎色變的話題,網際網路發達以前就可以在報紙上看到某某熱心人扶老太太被訛詐的實例就開始不斷出現。而網際網路發達之後,全國各地的老太太們製造的新聞更是令網友每天漲知識。
  • 孩子跌倒不能扶?小心矯枉過正
    孩子摔倒了,扶了擔心他過度依賴吃不了苦,不扶又怕他沒有安全感影響一生,到底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