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態度》: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2020-08-22 嘰歪情感

吳軍老師的《態度》這本書是他的首部個人成長類著作,是他與兩個女兒40封家書。這本書涵蓋了人生哲學、有效學習、投資理念、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是年輕人在生活、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對他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作為家長,從吳老師與孩子日常的相處模式中,能學到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能學到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成長。


吳軍《態度》


吳軍老師的《態度》一書,保持了吳軍老師一貫的高水準,目前在豆瓣上得到8.1的高分。

吳軍《態度》在豆瓣上的評分


吳軍: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金斯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作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出版的作品有《數學之美》、《浪潮之巔》、《文明之光》、《大學之路》等等,他往往能把晦澀難懂的問題用淺顯的語言講明白,他的書非常值得一讀。


吳軍


01為何採用家書的方式

歷史上,有名的家書有《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從這些智者身上吳軍老師得到了啟示,也採用類似書信的電子郵件方式與他的女兒們溝通。採用這種方式有什麼好處呢?這種方式能心平氣和,避免衝突。

家長與孩子之間總是有代溝的,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處世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中國的家長還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孩子不自覺就產生了牴觸情緒。在寫信時,往往比較心平氣和,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問題也更全面,這樣孩子也更能接受。

這個方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平常不適合開口、不好意思開口,或者你覺得對孩子以後工作生活的建議,你都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告訴孩子。有些父母跟孩子,沒有說上兩句話,就開始吵架,這樣的話,我想寫信的方式肯定更好,即使孩子不能認同你,但至少孩子感受到了你對他的關心、愛護


02希望孩子快樂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吳軍老師是一個樂觀的人,主要是在四個方面做得還不錯:

  • 不斷接受教育,與時俱進。
  • 有理想並有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
  • 與人相處共事,儘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 看透人生。

這四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豐富的哲理。孩子有的可能根本就無法理解。當然,我們很多大人也不能完全做到,但可以不斷向這些方向努力,慢慢改變自己,慢慢修煉自己,慢慢影響孩子,我想我們每個人也能收穫快樂。


03任何進步都比沒有進步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002年,吳軍老師在谷歌從事搜尋引擎反作弊研究。很多網站為了讓自己的網頁排名靠前,就試圖在網頁中添加各種關鍵詞。這種作弊方法破壞了網際網路環境,會毀掉網際網路。吳軍老師當然希望懲罰所有的作弊者,但是把他們全部找到非常困難,幾乎是不可能。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採取了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的方式,而不是把作弊者全部抓到。他們花了半年時間,抓到了46%的作弊者,又過了一年,抓到了剩下的一半。如果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抓到所有作弊者,可能這個項目永遠完不成。

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要想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人數越多可能性越小。每年的春晚為什麼總被人罵?要讓14億的人都滿意,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很多時候,一些人太追求完美,一根筋地要做到最好,反而最後什麼也得不到。而且現在看起來完美的,過一段時間也可能不完美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做部分改進,甚至一點點改進,只要事情往前推進了,我們就在無限接近完美的路上又靠近了一步。

現在我更能理解「完成比完美重要」這句話了。在寫作班上,有些人對自己要求很高,寫完以後對這裡不滿意,對那裡不滿意,總是寫出「一鳴驚人」的作品,改啊改,結果也沒有上交什麼作品(當然我不是否認對他們精益求精的態度)。而有些人按照老師的要求,一篇篇地寫,不斷地寫,可能剛開始水平很爛,慢慢地,他找到感覺了,很快就上手了,而且文章還發表拿到稿費了。


04為什麼要讀非小說類名著

閱讀非小說類名著,除了增長知識外,吳軍老師認為還有以下4個益處:

  • 可以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特別是理解力。
  • 名著中常常充滿了智慧。
  • 閱讀名著是系統地了解一種思想的捷徑。

名著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它們在思想性、文學性和邏輯性等方面都堪稱一流,能學到古人的智慧,有助於我們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當然經典並不好讀,吳軍老師建議可以先讀經典的介紹、簡寫本或精彩章節;或者先快速通讀一遍再仔細閱讀。當然如果實在沒有興趣,也不要勉強自己。


05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吳老師的女兒找到了在企業實習的機會,他希望女兒能更主動地工作,轉變心態,假定自己是團隊的負責人,眼界要開闊。這樣全局觀、團隊協作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心態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同樣辦一件事,心態不同,結果會完全不同。有些人安於現狀,只埋頭於自己的事情,跟自己無關的事情毫不了解,沉迷於自己的小天地無法自拔,這樣的人往往走不遠。有些人做事情更主動,眼界開闊,做事情有全局觀,這樣的人更能取得高級別的職位。

成功人士往往擁有積極的心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工作、生活,努力追求,努力付出,做事往往不局限於自己的領地,有全局觀,遇到困難也不輕言放棄。

我們要多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跳出來,多思考,多看看周圍,這樣才能更有全局觀,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給我的啟示

溝通是雙向的,傾聽孩子的想法有時候比發表意見更重要

孩子有時候可能會無理取鬧,這時候他可能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有時候他可能只是需要你的理解,並不需要你的建議;孩子有時候受了委屈,這時候他更需要你的傾聽理解,這時候你要保持耐心,這樣孩子才能對你信任,才能對你敞開心扉,千萬不能隨意地指責孩子;當然有時候孩子是沒有道理地亂發脾氣,這個時候你就要適時地制止他。

孩子是有思想的,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是我們大人無法比擬的,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很多時候,孩子的想法不僅合理,而且很有創造力,可能是我們完全想像不到的。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很多,有時候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現在的社會與我們小時候的社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家長也會不知如何解決,這時候我們不妨與孩子一起探討,一起討論,這樣能增進與孩子的關係,也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因材施教

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有的性格就完全不同。子路性情急躁、辦事不周全,而冉有性格謙遜但是猶豫不決。因此,當子路問孔子是否該做一件事時,孔子讓他先聽聽父兄們的意見。對於冉有,孔子讓他馬上行動。


因材施教


對於同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處理方式可能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看一些教育的書籍吸取好的教育方法。書上的方法可能對你家孩子完全不管用,我們千萬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慢慢地總結,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父母只要給孩子足夠的愛,有困難一起解決,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長!養孩子也是一種修行,在孩子身上我們也能看到自己很多的不足,讓我們跟孩子一起成長!


吳軍老師沒有強制的灌輸,沒有諄諄教誨,娓娓道來,給我們生活中的交友、愛情及溝通等等都有不少建議,值得一讀!

相關焦點

  • 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麼?」這是知乎上一個非常火爆的話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我深以為然。他說每天堅持跑步,體重從159降到了110,收穫了完美的體型;每天堅持讀書,讓自己完成了從語無倫次到出口成章的蛻變;每天堅持背英語單詞,如今看原著不再那麼吃力。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心態,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其實,分享喜悅只是一個因素,大家心知肚明,更重要的是為下一年的招生製造輿論優勢。升學率是家長心中考慮就讀的最重要指標,成績高等於學校好,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態度決定你的高度美國知名作家與演說家齊格勒也曾說
  •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高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經典語言。的確,態度的好壞決定你生活品質的高低。活得越久,我們就越能體會到態度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個人認為,態度比事實重要,比過去的經歷,受過的教育、金錢、環境、失敗、成功,比人們想到的、說出的或做到的所有的一切都重要。態度比外表、天賦、技能都重要,它能建立一個公司、一個教堂、一個家庭,同樣也可以毀掉它們。
  • 完成勝過完美:真正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做事的速度
    「Doing is better than perfect」是Facebook的公司文化,這句話印在了Facebook總部辦公室的牆上作為箴言警句,翻譯成中文就是「完成勝過完美」。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這位全球最年輕富豪才33歲,他的成功之路就是對這句話的踐行。
  • 你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深度好文)
    如果說先做重要的事情是提高時間密度的第一步,那適當改變完美的想法就是第二步。相信很多人和作者一樣,有過類似的想法:做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就必須認真地做到最後。但這樣的想法有時會造成一定的麻煩。這時,不妨適當轉化想法,小規模、不充分的完成也是可以的。
  • 《態度》:怎樣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吳軍博士的《態度》給出了答案。吳軍博士是著名的人工智慧算法專家,前谷歌搜索業務副總裁,現在是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同時,他也有兩個優秀的女兒,大女兒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二女兒多次在紐約的林肯中心上臺表演。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在《態度》中,吳軍博士把這封家書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吳軍博士多麼重視樂觀的人生態度。吳軍博士講了一個他的親身經歷,他剛到美國的巴爾的摩的時候,發現那裡的孩子讀書少,但是卻很快樂。
  • 《態度》:怎樣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在《態度》中,吳軍博士把這封家書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吳軍博士多麼重視樂觀的人生態度。當你對未來抱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時,心裡充滿了希望,做事情就會覺得動力很足。當你對未來持消極態度時,你做任何事情都會心不在焉,那做成事情的概率就會低很多。
  • 吳軍的《見識》你如何教育孩子挨巴掌後的態度,決定你孩子的命運
    吳軍在《見識》中提到,如果你在大街上被人扇耳光,會作何反應呢?要是表弟選擇第三種,冷靜分析原因,如果不是自己的過錯,自己不應該被打,立刻報警,那麼獲得賠償的人可能會是他,被關進去人可能是別人,而自己也不用損失這麼慘重,因為這件事情讓人生有了汙點,同時耽誤工廠生意,讓家人擔憂害怕,還連累了兄弟。 可見,你對待挨巴掌是什麼態度,就會怎麼教育你的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處理方法。
  •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態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標準。無論做什麼事,一個人的態度十分重要。有一句名言說的是「態度決定一切」。任何事情沒有做不好,關鍵是看你的態度問題。
  • 態度|與孩子一起學習吳軍博士的生活、工作、人生智慧
    它就是吳軍老師寫的《態度》。他的女兒在成長中也會遇到各種困惑,吳軍博士一方面藉由自己曾經讀過的很多大師的書籍傳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結合自己多年的人生經歷和豐富學識來給孩子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具體來說,有哪些問題呢?
  • 王浩雷:人生態度決定人生高度(圖)
    它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走向,也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前途命運。本書圍繞國家大勢這一主線,以總結百年中國發展道路的經驗教訓為著眼點,以解決當前中國面臨的突出矛盾問題為落腳點,通過系統的理論縱深和翔實的鮮活素材,對影響中國復興進程的三大歷史事件和六大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評點和解讀,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和創見性的看法和舉措。
  • 工作態度,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並不是一種好的人生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為薪水而工作,看起來目的明確,但是往往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使你看不清未來發展的道路,結果即便日後奮起直追,振作努力,也無法超越。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只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你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
  •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文丨李相敏在人生這座修羅場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同的際遇,或繁花似錦,如意順遂,或風狂雨急,荊棘叢生。逆境與失敗,是伴隨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對待人生失意的態度,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高度。正心正舉,開啟自在之門從心性出發,提升面對逆境的能量格局對待失敗與逆境,我們更要時時修煉人生的格局與眼界,修煉心性的力量,提升應對人生逆境的正能量與大格局。
  • 工作中,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是美國羅曼·文森特·皮爾的一句名言。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直接影響工作的質量;而對細節的重視程度,則一定程度上,決定能否成功。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是在某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助理,拿著100一天的工資,投身於某局產權登記項目。
  • 2020年高考作文社會熱點話題素材:人生的態度決定高度
    一個人能否成功,主要看他對待人生的態度,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恰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你對待人生的態度,是樂觀上進還是悲觀頹廢,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 【哼唧英語】態度決定高度
    人生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永遠都在懊悔之中。人們總會在第二天工作遲到時才會懊悔頭天晚上熬夜太晚。人們也總是在因為自身不夠格而錯失機會時,才後悔當初不夠努力。人生並不會迎來轉機,倘若人們一直沉浸在懊悔發生的事。常言道,「機會總是給有所準備的人」。所以與其讓生活為難你,為何不從即可開始,學會自律?
  • 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對待焦慮的態度很重要焦慮具有一種信號功能,向個體發出可能存在威脅的信號,促使人們採取有效的措施,焦慮本就是生物得以存活到現在的產物,使我們更好地規避一些可能存在的風險。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對待焦慮的態度就要清晰很多。當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時,會將其無限放大化。
  • 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對待焦慮的態度很重要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對待焦慮的態度就要清晰很多。當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時,會將其無限放大化。結果只會如墨菲定律所描述的那樣,越擔心的事情,便越會發生。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做了心理暗示,行為也不斷朝著結果去行動,結果當然會如你所想。
  • 學習態度也很重要
    興趣確實在孩子的學習上很重要,但興趣是學習的助力,不是「前提」,也就是說,喜歡的事情會更有動力去深入學習,但並不是只去學習有興趣的事。同時,興趣不完全等同於能力,能力要靠不斷的學習和練習才能慢慢累積。「學習無捷徑」,要擁有能力,是需要下苦功的。而只有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讓興趣轉為動力。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 態度決定勝敗
    他不像克魯伯能與查爾斯王子讀同樣的貴族學校,但擁有另一把更可貴的人生金鑰匙,追求一百分的工作態度。態度,改變了吳清吉的人生下半場。吳清吉與克魯伯·哈魯多,兩位年齡相仿但分住在地球兩端的人,因為態度而改變了人生。不景氣,讓臺灣的失業率攀升到5.3%,失業人口達到53萬人。但是,這股冷風掃不走吳清吉的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