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2020-12-14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焦慮,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沒有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除非他沒心沒肺。只要是人,不適應所處的環境,便會引起內心的焦慮。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很明顯看出,有些人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雲淡風輕,而有些人,一點小事就可以寢食難安。

這是因為,個體性格差異所導致的,即使應對同一個事件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帶來不同的結果。

焦慮的影響

焦慮,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心理影響,還會伴隨身體上的不適應。這是一種常見的負性情緒狀態,表現為內心緊張不安並預感到將要發生不利情況、難於應付的不愉快情緒。

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人們會有緊張焦慮體驗,如果我們得知明天要參加一場重大考試,便會在臨近之餘,體驗強烈的焦慮感受。

有的人會因焦慮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stress reaction),即在個體面對緊張性事物時會引起機體的非特異性反應。

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反應,生理上會感覺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糖升高等,而心理反應則會表現為情緒反應和自我防禦反應以及應對反應等。

例如,有的人在陷入焦慮時,會有明顯的情緒波動,他們會煩躁、生氣,導致自己的思維混亂,並會產生一系列的排他行為。

有的人也會因為焦慮而產生身體不適,例如有些學生對考試成績過度看重,在開考前便會很焦慮,以至於失眠、食慾下降等。

焦慮過度的人明顯是無法好好生活的,如果個體的身體狀況本就不好,那麼焦慮還會成為原疾病的催化劑。

因為在焦慮的狀態下,機體的抵抗力極其低下。但並不是所有的焦慮都不好,適度的焦慮有利於個體更好地面對各種威脅和刺激。

對待焦慮的態度很重要

焦慮具有一種信號功能,向個體發出可能存在威脅的信號,促使人們採取有效的措施,焦慮本就是生物得以存活到現在的產物,使我們更好地規避一些可能存在的風險。

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對待焦慮的態度就要清晰很多。當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時,會將其無限放大化。結果只會如墨菲定律所描述的那樣,越擔心的事情,便越會發生。

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做了心理暗示,行為也不斷朝著結果去行動,結果當然會如你所想。

焦慮對於任何個體都是存在的,也有其好的一面。大部分焦慮,都是一種現實性焦慮(reality anxiety),來自現實環境威脅,與外在環境的危險及威脅程度成正比。

不能正確應對焦慮的人,註定多災多難,因為他更多時間都在對未來的事件懷揣不安。

相由心生,他便會皮膚鬆弛,面部神態欠佳,給人一種很「喪」的氣場。這樣的人衰老得很快,因為他們整天都心煩意亂,神經衰弱,就連睡覺都不安穩,這又怎可能不衰老?

反觀那些越活越年輕的人,他們難道就沒有焦慮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也會遇上人生難事,但與異常焦慮的人不一同,他們知道如何與焦慮和平相處。

擺脫焦慮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它本身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只是平日裡潛藏在潛意識層面,我們看不到罷了,但這並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所以,面對焦慮第一步,要從內心接納它,既然適度的焦慮有利於我們應對現實的威脅,那麼為何不能看到它美好的一面,非要去與其鬥爭呢?

你得明白一個最真實的道理,現實生活很難事事如意,當內心欲望大過自己的實際掌控能力時,就會引發焦慮。

《阿甘正傳》中這樣說:「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這種不確定性是一定存在的,與其時刻處於緊繃狀態跟未知作鬥爭,不如安於當下,過好自己正在經歷的生活,這才是人生應該有的高度。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焦慮,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沒有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除非他沒心沒肺。只要是人,不適應所處的環境,便會引起內心的焦慮。對待焦慮的態度很重要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對待焦慮的態度就要清晰很多。當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時,會將其無限放大化。結果只會如墨菲定律所描述的那樣,越擔心的事情,便越會發生。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做了心理暗示,行為也不斷朝著結果去行動,結果當然會如你所想。
  • 你對待壓力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
    你對待壓力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01 壓力再大也要挺住某公司的一句話「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不知激勵了多少人。有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頂住壓力,實際上是別無選擇。頂住了壓力,你就頂天立地,這個世界總是獎勵那些特別能「頂」的人,一個堅強的靈魂一定會收穫多彩的人生。02 逃避也是一種選擇還有一些人,天生就討厭壓力,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寧肯不要高品質的生活也不想有壓力。
  •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文丨李相敏在人生這座修羅場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同的際遇,或繁花似錦,如意順遂,或風狂雨急,荊棘叢生。逆境與失敗,是伴隨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對待人生失意的態度,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高度。在接受了多次打擊與失敗之後,會自縛手腳,讓這種習得性無力感將我們緊緊束縛,人生自然無法自由伸展拳腳,讓生命能量困在了原地不動。
  • 你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深度好文)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惜時的人,時間會留給他串串果實。而浪費者,只會收穫一頭白髮和空空的雙手。正如《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所告訴我們的,人們無法改變時間的長度,但可以改變它的質量。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 對待「小事」的態度,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人生高度,不僅憑藉你的雄才大略,還需要身體力行做好一件件小事,並能堅持不懈。正如《道德經》有言:「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管是功成名就的人,還是才華橫溢的人,他們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從小處著手,從點滴起步。做好小事,是人生的起點,沒有做好小事的心態,不足以談人生。
  • 2020年高考作文社會熱點話題素材:人生的態度決定高度
    一個人能否成功,主要看他對待人生的態度,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恰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你對待人生的態度,是樂觀上進還是悲觀頹廢,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 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二、先做你應做的事,才能做你想做的事臺灣暢銷書作家何權峰在他的《格局》中說道:「生命中有哪一樣美好的東西是輕鬆得來的?不管你喜不喜歡,有時你就是必須約束自己,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唯有先做你應做的事,將來才有可能做你想做的事。」
  • 決定人生高度的,是你說做就做的執行力
    作者:羽扇清風&喬巴(富書專欄作者)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訴苦:好焦慮,沒錢沒房沒車,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怎麼辦呀?好不容易安慰了一次,過了幾天又陷入焦慮,反反覆覆找我傾訴。後來,我說你別再找我了,我就兩個字:行動。
  • 哲思|面對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低谷最考驗人能夠考驗人生的有兩種狀態:第一個是人生處於低谷,能否涅槃重生的能力,第二個是身處於高峰,能否懸崖勒馬,在繁華之中依然使自身保持冷靜的狀態。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容易被世間紛雜衝昏頭腦,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
  • 津巴多時間心理學 | 決定你人生的,是你的時間觀
    我來問你幾個問題吧 ——你,會常常因為過去的錯誤決定,而悔恨嗎?你,會常常因為不確定的未來,而焦慮嗎?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夠保證自己的全情投入嗎?如果上面的答案,你有一個問題選了「是」。那麼,請和靈遙一起,來讀讀這本心理學大師津巴多寫給我們每一個的《津巴多時間心理學》吧!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心態,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美國知名作家與演說家齊格勒也曾說:「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態度。」一個人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人生,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自己,將會決定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的態度可以決定生命的高度。當你遇到任何的困惑時,唯有依靠堅強的意志,方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華,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你都應該將自己身上的才能發揮到極致,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從而儘快找到突破難題的關鍵。
  • 王浩雷:人生態度決定人生高度(圖)
    它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走向,也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前途命運。本書圍繞國家大勢這一主線,以總結百年中國發展道路的經驗教訓為著眼點,以解決當前中國面臨的突出矛盾問題為落腳點,通過系統的理論縱深和翔實的鮮活素材,對影響中國復興進程的三大歷史事件和六大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評點和解讀,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和創見性的看法和舉措。
  • 勤奮成就人生 心態決定高度
    勤奮成就我們人生,在勤奮的同時,我們還需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還是繼續剛才的那條微信:Luck(好運) L+U+C+K=12+21+3+11=47% ,Love(愛情) L+O+V+E=12+15+22+5=54% 。看來,這些我們通常認為重要的東西卻並沒起到最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可以決定我們100%的人生呢?是Money(金錢)嗎?
  •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態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標準。無論做什麼事,一個人的態度十分重要。有一句名言說的是「態度決定一切」。任何事情沒有做不好,關鍵是看你的態度問題。
  • 吳軍《態度》: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吳軍老師的《態度》這本書是他的首部個人成長類著作,是他與兩個女兒40封家書。這本書涵蓋了人生哲學、有效學習、投資理念、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是年輕人在生活、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對他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平常不適合開口、不好意思開口,或者你覺得對孩子以後工作生活的建議,你都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告訴孩子。
  • 工作態度,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很多人喜歡把在工作中偷懶打混視作聰明,把老實本分、任勞任怨視作傻帽,這種人工作時總是採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因為這樣的觀念,導致的結果是工作越來越茫然,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 工作中,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是美國羅曼·文森特·皮爾的一句名言。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直接影響工作的質量;而對細節的重視程度,則一定程度上,決定能否成功。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是在某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助理,拿著100一天的工資,投身於某局產權登記項目。
  •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高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經典語言。的確,態度的好壞決定你生活品質的高低。活得越久,我們就越能體會到態度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個人認為,態度比事實重要,比過去的經歷,受過的教育、金錢、環境、失敗、成功,比人們想到的、說出的或做到的所有的一切都重要。態度比外表、天賦、技能都重要,它能建立一個公司、一個教堂、一個家庭,同樣也可以毀掉它們。
  • 你認知的高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1、你的認知在哪個層級,你的人生就處在什麼狀態。你認知的高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2、不要太功利,這個世界,人類競爭比拼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校名師,不是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4、讀書的目的,是讓你獲得明析的認知,與果決的行動能力。5、認知水平高的人,善於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不偏頗,他們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因此判斷能力更強。
  • 心理學: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麼回應你
    就像生活一樣,你怎麼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麼回應你。 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裡,就已經藏著你對人生的一個態度。 你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影響自己的情緒,自然生活也會被你影響。要知道一個人心理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你的心態就決定了你未來的狀態。 那些被情緒而影響的事物,真的是事物本身帶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