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當著全班男女同學的面,和孩子聊起關於「懷孕」那些事,作為家長,你怎麼看?
近日,一位媽媽因為班主任老師當眾向孩子普及性啟蒙知識而遷怒於老師:
「我家女兒還小,希望你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們家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級嗎?」
「一個班除了女生還有男生,你不知道要避開男生嗎?」
「你還當班主任的……」
言辭之間,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還有隱隱不安。
原來,事情的起因是班中有老師懷孕,身體發生變化,好奇的孩子便問起了其中的奧秘。
9歲、10歲的孩子,正是懵懵懂懂的階段,於是班主任老師抱著普及知識的目的與孩子們聊起了關於身體的話題,包括生命起源問題,包括了男女生性別問題等。
獲取新知識的孩子顯得興奮,回家跟大人一說,結果就招致了家長的不滿。
家長有些憤懣,老師卻也很委屈:孩子的性啟蒙教育工作,到底誰來做?怎麼做?什麼時候做?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
「垃圾桶撿來的!門口撿來的!別人送來的!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受中國傳統教育影響,很多父母「談性色變」,以種種藉口打發孩子,要麼胡編亂造,要麼嚴令禁止。
但事實上,從3歲開始孩子的性別意識發展,他們開始關注性別,並對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邊人的身體產生好奇。如果父母能夠加以正確引導,孩子會建立正確的性價值觀。相反,如果父母各種迴避,不僅孩子會企圖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甚至會因為了解不當,帶來隱形傷害。
從童年到青春期,有太多關於身體的羞辱尷尬問題令孩子苦惱卻得不到正確的解答。
想起另一個新聞,丹麥飽受爭議卻延續多年的兒童教育類電視節目《超級脫衣》。相對而言,西方國家會更開誠布公創造與孩子談論身體的機會,西方家長也顯得更開明。
演播廳內,一群11歲到13歲的孩子坐在臺下,而在臺上,在他們的視線所及處,5個,五個性別不一,身材不一的成年人在主持人的指令下,褪去了身上的浴袍,向孩子展示著自己的身材。
氛圍一開始顯得緊張與尷尬,但隨著主持人的提問,氣氛漸漸活躍起來,孩子不斷提出自己心中關於身體的困惑問題。
通過節目,讓他們明白了,真實的身材並不都像超模那樣完美,但每一個人需要接納自己普通的身體。
臺上的嘉賓和臺下的孩子不斷互動,面對臺上不同的身體,黑人、白人、瘦子、胖子、甚至還有侏儒症患者和殘疾人,節目始終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
對抗身體羞恥,以積極的態度認同自己的身體。
丹麥哥本哈根的這個演播廳,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做性啟蒙教育,雖然尺度之大令很多人難以接受,但是節目已經累積超過250名小觀眾,且從來沒有孩子半途不適應離場。
有參加過節目的網友,節目讓孩子正確認識身體,拋去對「完美體型」的廢話和謊言,所有關於「身體是什麼樣子的」、「青春期是什麼感覺」、「為什麼男人和女人的身體不一樣」……諸如此類的問題迎刃而解。
正因此,整個節目成為了傳統節目,那些看著節目長大的孩子,當他們成為孩子的家長後,表示也會陪著孩子一起看《超級脫衣》節目。
孩子對世界的認識,往往來自家長的教育。對孩子做好性啟蒙教育,首先要從糾正家長的性觀念開始,認清性啟蒙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的教育,那麼就不會刻意迴避這個話題。
事實上,在啟蒙階段,家長要抓住3個關鍵期,0~2歲,2~3歲,以及4~6歲。不同的階段做好不同的性啟蒙教育,那麼當孩子就能以正確的態度了解身體,接納性問題,這樣的孩子也將更安全。
0~2歲,是孩子正確認識身體器官的階段,用科學的詞彙教孩子正確描述自己的身體器官,能夠幫助孩子打下坦然面對身體的態度基礎。
家長幫助孩子洗澡,就是一個介紹身體器官的好機會,告訴孩子這是陰莖,那是睪丸,這是陰道,那是乳房等,而不是用「小弟弟」、「小妹妹」這樣的詞彙帶給孩子歧義和遐想。
2~3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萌芽期。這個時候,孩子會好奇身體的差異:
為什麼我的小雞雞會翹起來?
為什麼我有小雞雞,她沒有?
……
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藉助繪本對孩子做到形象、系統的知識啟蒙,市面上也有很多實用的教育繪本,比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家長給孩子講一講故事,讓孩子邊看故事邊解答心中的問題。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對孩子做好私密部位的保護教育,讓孩子明白:沒有經過爸爸媽媽和醫生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碰他們的私密部位。
當孩子有了保護隱私的意識,那麼在生活中,家長可以進一步對孩子做好思想引導,比如讓孩子關上門上廁所,對所有碰私密部位的行為說不,這有助於孩子遇到性侵害的時候,懂得如何正確應對。
4~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比較好奇「我是從哪裡來的」。家長不要糊弄孩子,應該給予他們科學的解答。
有些家長會用編織童話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解惑,但其實,這並不是個好方法,因為等孩子再長大一點,你還是需要重新解答。
如果家長很難啟齒,推薦印度短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真人出鏡,電影中孩子的問題代表大多數孩子的疑問,而電影中父親的回答,則能幫助很多父母解答難題。
對於孩子來說,性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常規的問題,就像吃飯喝水一下。很多孩子的好奇都來自父母神秘態度的趨勢。
所以,不要「談性色變」,用明朗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你的坦蕩,才能讓孩子接納得坦然。很多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最後,想再多說一句:千萬記住,你嫌性教育太早,但壞人永遠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