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之高頻概念辨析_北京中公教育

2020-12-25 北京中公教育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必考專項,在資料分析題當中經常會因為涉及一些不常見的概念,導致同學們無法得出正確答案,因此浪費了答題時間。今天中公教育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考場上出現頻率較高的那些概念。

一、同比與環比

同比與環比到底和誰比?

同比:以最大時間概念向過去循環一個周期。如2015年5月的同比,年和月相比年為最大時間概念,則比的就是上一年的5月,即2014年5月。

環比:以最小時間概念向過去循環一個周期。如2017年第三季度的環比,年和季度相比季度為最小時間概念,則比的就是上一個季度,即2017年第二季度。

二、百分點

當涉及百分數作比較時,直接做差,結果讀作百分點即可,比如:

①某班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比重為60%,女生所佔比重為40%。故男生所佔比重比女生所佔比重高60%-%40=20個百分點。(60%-40%=20%,讀作20個百分點)

②2020年,小紅的工資為5000元,同比增長了10%,小李的工資為3000元,同比增長了15%。故小趙工資的同比增長率比小明低5個百分點。

三、翻番

翻番:翻了N番即相當於是2的N次方倍,如翻1番代表是2倍關係,翻3番代表是8倍關係。

如已知2016年小王的存款為10萬元,2018年為80萬元,則2012~2018年小趙的工資翻了幾番?我們可以先計算倍數關係,80÷10=8倍,8相當於2的3次方,故翻了3番。

四、五年計劃(規劃)

五年計劃是題幹中經常會涉及的一個時間指示詞,並且出現的時候往往不會給出說明,那麼該如何準確的進行記憶和區分呢?大家可以記住現在是2020年,正處於「十三五」計劃的決勝年,所以20年即為「十三五」計劃的最後一年,那「十三五」就應該是指2016年-2020年,接下來五年、五年往回推就可以了。

五、順差、逆差

其實不管是順差還是逆差,指的都是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差額,只不過當出口大於進口的時候,我們稱其為順差,而出口小於進口的話就稱其為逆差。

如果大家怕弄混的話,我們可以這樣想:「順」是「好」的意思,怎樣才能是「好」呢?出口是往外買賣東西,進口是買東西,只有賣的多買的少才能顯示我們國力強大,才是「好」呀。

行測資料分析題的考察,其實往往就建立在各個概念間的聯繫上,只要大家能夠熟記並理解各個概念的含義,再進一步的把它們串聯起來,那麼資料分析題的學習難度是相當低的!中公教育祝大家都能夠學有所成!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國考頻道提供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速算技巧,包括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量等。本文整理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 2022國考筆試行測備考: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2022國考筆試行測備考: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2020-12-15 18:16:31| 中公教育 陸玉淳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山東中公國家公務員考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之進出口貿易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之進出口貿易 2020-12-24 17:54:04| 中公教育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山東中公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特整理了國考行測備考資料
  • 2022國考行測技巧:資料分析中的混合問題_北京中公教育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資料分析是行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大家來說資料分析要達到90%以上的正確率,就得攻克一些比較難的題目,比如混合問題。對於混合問題,我們不僅得知道混合問題的結論,還得知道混合問題在什麼樣的題目運用。所以在這裡中公教育為大家帶來溶液的混合問題。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易錯點分析之端點易錯點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易錯點分析之端點易錯點 2020-12-14 14:29:42| 中公教育 高福華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
  • 2022國考行測技巧:邏輯填空之選項分析的層次劃分_安徽中公教育
    2022國考行測技巧:邏輯填空之選項分析的層次劃分 2020-12-08 09:00:00| 中公教育 邏輯填空之難,
  • 2022國考行測備考:資料分析之題幹分析_北京中公教育
    在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是最容易提高的專項。分值高難度小,性價比也最高。資料分析一方面需要考生結合公式列出式子,另一方面需要考生結合計算方法快速選出選項。在列式這一步就需要考生具備題幹分析能力,能快速判斷出考點,從而列出式子。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帶大家來學習下分析題幹的技巧。
  • 2018國考行測邏輯填空之高頻詞語
    2018國考行測邏輯填空之高頻詞語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國考行測每日一練資料分析模擬題及答案11.06_北京中公教育
    國考行測題庫:中公國考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國考行測每日一練、資料分析題庫、國考模擬題。本文整理2020國考行測每日一練資料分析模擬練習題答案11.06。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
  • 2022國考行測資料分析技巧:如何判斷比重變化_北京中公教育
    在行測的備考當中,資料分析以學習難度低、得分率高而著稱,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了。當然,對於這一類難度相對較低的題目而言,我們不僅僅要把題目做出來,更重要的是「快速做出來」,今天我們就跟隨中公教育專家一起來看看,如何判斷比重變化。
  • 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差分法巧解分數大小_北京中公教育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行測資料分析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解題速算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高頻使用公式匯總。本文整理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差分法巧解分數大小。更多北京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百分數與百分點的異同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國考頻道提供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速算技巧,包括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量等,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百分數與百分點的異同。在行測資料分析的材料中會出現百分數與百分點這兩個概念,且經常同時出現。如果考生不理解各自的含義,就無法對材料進行精準的分析。
  • 2015國考地市行測資料分析題考點解讀
    2015國考行測已經結束,今年行測分為省級和地市兩套試卷,試卷的難易程度有所不同,副省總體持平,地市降低,今年的國考總體難度是下降的。兩套試卷題量也有所不同,省級題量不變,仍舊是135題,而地市題量有所減少,為130題,數量關係減少了5道題,對於不少考生來說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 中公教育行測技巧:資料分析兩位數乘法計算方法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國考頻道提供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速算技巧,包括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量等。本文整理中公教育行測技巧:資料分析兩位數乘法計算方法。 在行測資料分析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幾個「難題」:首先是對於題目所問的內容不了解,其次是查找數據速度慢,最後是列式計算慢。對於大部分考生而言,第三個問題我們往往容易忽視。計算的難主要體現在複雜算式的運算,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通過學習幾種方法來提高我們計算複雜運算乘法的能力。(註:根據有效數字法的理論,乘法計算多為取捨兩位數的乘法運算。)
  • 2022國考行測資料分析概念之現期比重
    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中經常會考察一些常見概念,比如:增長、比重、倍數、平均數等等,這些概念其實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但對於部分同學來說,有時候難以理解,那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簡單聊聊其中之一的概念:比重。一、比重的概念某部分在整體中所佔的百分比即稱之為比重。
  • 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高頻成語30組
    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高頻成語30組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高頻考點分析:言語關係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國考行測常識、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行測題型分值分布情況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高頻考點分析之言語關係。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知識點強化:關於「比重」的計算_北京中公教育
    行測資料分析中關於比重的計算是非常重要的考點,也是很多同學在學習資料分析之初的重難點之一,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給大家來總結一下比重當中的公式和涉及到的計算。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
  • 2022國考資料分析中的這些「坑」!
    京考交流群:1020138484國考迎面衝刺篇在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一般情況下都是大家得分的重點。所以,要想行測取得高分,資料分析的正確率就必須要高。因此,對於一些難度不是很大但是比較易錯的知識點,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因為這些易錯點就是你和別人拉開差距的地方。那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來凝視一下「深淵」,看看這些「坑」,你是不是也掉進去過。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年均增長率的計算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年均增長率的計算 2020-10-13 15:57:36| 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或將發布,根據歷年國考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