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有些學生高考英語能考150份,但是聽不懂外教課;有些去國外留學的學生,考試前請家長們在國內找教材翻譯中文版,複習衝刺;有些白領下了班還要咬牙跺腳學英語。你們願意自己以後也這樣嗎?」8月20日,新航道總裁兼校長胡敏教授在「新航道•優加青少英語品牌發布會」上拋出了三個問題,看到臺下的家長和學生們都在搖頭,胡敏說,就英語學習而言,終極目標是學以致用,是為了明天和未來。
胡敏認為,英語學習目標首先是要學以致用。不少培訓機構關注的是同步輔導和中考高考,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補習機構,教出來的學生還是無法進行有效、得體的溝通。英語能力包括綜合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交流協作、溝通與表達能力。其次是漢語為本,英語為用。「英語水平能達到優秀境界,與漢語水平密不可分。」胡敏說,孩子英語上不去,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用英語的機會。最後,英語學習是為了用英語闖世界,用英語創世界,用英語傳播中國,對話世界。
在英語學習中,胡敏提出了1萬個小時的英語天才成長計劃。「6-18歲,一共12年,約10萬個小時,如果把1/10的時間拿來學英語,你都可以成為英語天才。」胡敏說。
20世紀90年代,一位心理學家在柏林的頂級學院做了一場實驗,研究和統計結果進一步表明,不論一個人身處哪個行業,哪個領域,要想成為世界級人才,練習時間必須要超過1萬個小時。
「如果孩子只將英語作為一項業餘興趣,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可能學習2000個小時就夠了,如果以後想從事基礎的英語教學,只需要學習4000個小時,如果想要將來出國留學,適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就需要突破英語聽說讀寫障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8000小時以上的練習,如果想將成為專家級使用者,將英語運用得和母語一樣靈活自如,那他至少要完成1萬個小時的練習。這也就意味著,要想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英語能力,父母和孩子首先要有打一場長達1萬個小時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持續練習,才能使自己各項英語技能都能得到系統、全面的訓練,英語說得越來越流利,寫得越來越流暢。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是保證孩子學好英語的重要前提。」胡敏說。
劍橋大學出版社大中華區高級培訓師尼古拉斯(Nicolas Mayfield)在發布會上做了中國青少年英語能力培養的主題演講。尼古拉斯說,傳統的英語教學,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情感,聚焦在語言規則而不是語言意義,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團隊合作,不允許犯錯。劍橋英語更多在於教孩子們積極交流、團隊合作、思維技巧。
「什麼影響了孩子們學習的欲望?什麼讓孩子們持續學習並享受學習?」尼古拉斯說,「是從動機到能力的轉化。繪本、歌曲和韻律,精神參與,內容和故事,理解意義等使得孩子們持續學習並享受學習。」
斯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Arnout Jacobs)在《閱讀決定未來》的演講中說,閱讀對很多職業發展至關重要,經合組織研究發現,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他們講故事或者讀書,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以後的閱讀能力和是否喜歡閱讀。安諾傑說,家庭閱讀的三大原則可以用三個字母來概括:VIP。多樣性(Variety)、不斷輸入(Input)、親子(Personal)。家庭閱讀需要兼顧故事類和科普類文章的均衡閱讀,在英語閱讀中,可以嘗試有效提問,給孩子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比如應用場景的:如果你遇到故事中的情況會怎麼做?比如評價:你喜歡哪個情節?不喜歡哪個?為什麼?或者讓孩子講述、重寫一種不同的觀點或者結局,也可以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
安諾傑也建議運用不同感官進行語言輸入,比如視覺、聽覺和觸覺。在聽的方面,可以播放英語故事、英語歌曲,觀看英語節目、英語電影,讓家裡充滿英語的聲音,視覺方面可以讓孩子畫畫、塗色、製作貼紙或者寫思維導圖。
在發布會上,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也正式發布其旗下高端青少英語品牌—優加青少英語(UBest English for K12),旨在提供中國青少年英語學習全面解決方案,據優加青少英語全國推廣中心總監劉易斯介紹,劍橋大學出版社、麥克米倫教育、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成為優加青少英語在教材、考試等方面的戰略合作方。優加青少英語以「學以致用,高能高分」為教育理念,以全英授課、精品小班、個性化服務為特色,提供「優加9級同步學習方案」,包括學、讀、用、測四部分,其中,「用」的部分最為引人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優加青少英語專門設置了唱響英文、英文朗誦、主題演講、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等9大類型活動,強調英語學習的「學以致用」, 幫助孩子們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培養英語思維,感受英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