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人有多重視學英語?一項11日發布的《中國少兒英語學習報告》顯示,英語學習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且呈現低齡化趨勢。
2016中國教育科技大會11日在北京開幕。會上發布的這一報告調查對象為1500個2歲至15歲的學生家長。他們中有600個在一線城市、600個在二線城市、300個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調查顯示,中國孩子開始學英語的實際平均年齡,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為6.2歲,二線城市為5.4歲,一線城市為5.0歲。
家長讓孩子學習英語的原因佔前幾位的分別是:必備的語言工具、未來工作選擇更多、升學或考試成績更優秀、為出國留學/生活做準備、周圍家長都讓孩子學習。
在生活或工作中的溝通應用能力成為家長衡量學習效果的首要標準,佔69.1%;其次是學校或升學考試成績,佔52.5%;然後是社會性英語水平比賽,佔45.2%;國際標準考試(如劍橋、託福)等,佔42.8%。可見考試仍是英語學習的主要檢驗標準。
參加英語學習機構是孩子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佔調查人群的63.9%;在家自己教孩子的佔34.9%,家教上門輔導佔18.9%,僅在學校學習的佔17.2%,未接觸英語的佔2.2%。
伴隨著英語學習的低齡化,出國留學也越來越低齡化。調查對象中,大學和高中有出國打算的佔全部調查人群的90%。
但與此同時,留學生不再是市場上的香餑餑。以中國低齡留學生選擇較多的英國為例,2015年,赴英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接近12萬人,佔英國國際學生約四分之一。由跨境教育服務商學無國界旗下的英國教育籤證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留學學生中,留學意向不明確的人群佔73%,超55%的在英留學生表示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如今所學的專業,2016年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中,超過40%的人表示回國後不知道要做什麼。
從兩歲開始學英語,中學出國,在國外幾年練一口流利的英語後回國,英語佔據了中國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但卻沒有競爭力,這一現象已引起許多人注意。畢竟英語只是語言工具,學以致用才更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