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回家吃粽子!

2020-12-24 騰訊網

今天是端午節

在廣東過端午,有著獨特的節味

今天我們就從飯桌開始

帶大家了解這個傳統節日

「最會吃」的廣東人除了粽子,

還準備了哪些應節美食?

1.龍舟飯

每年端午期間扒完龍舟,村民們都會組織在一起吃龍船飯,對於村民來說,吃過龍船飯,一年都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除了比賽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領取龍船飯。常見的配料有水鄉的魚丸、蝦米幹、雞蛋絲、香菇、豆角等,不同地區配方會有細微調整,一口下去,軟糯鹹香,層次豐富,非常開胃。

2.龍船餅

龍船餅主要是由杏仁核桃酥、雞蛋糕、白凌酥餅、紅凌酥餅等傳統的廣式糕點組成。過去則多是炒米餅。

3.鹹肉粽

在粽子的製作上,南方人非常大方,葷食海味都能入粽。廣東地區來說,常見的食材有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瑤柱、鵪鶉蛋等。

廣東各地對鹹肉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形成當地的特色,比如潮汕地區雙烹粽在當地極富盛名,餡料由三分之一的甜餡和三分之二的鹹餡組成,完成甜鹹黨世紀大和諧的使命。

4.梔粽

端午佳節,潮汕人除了鹹肉粽,還有一種製作複雜的特色粽子——梔粽。潮汕人說端午不一定要吃粽子,卻一定要吃梔粽,這種點心呈棕色或茶色,沾上白砂糖,口感鬆軟彈牙。

5.黃鱔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有吃「五黃」可利用端午節的節氣力量,祛除寒溼、祛除五毒、抑制黴運的說法。黃鱔是「五黃」中的一種,俗諺說「端午黃鱔賽人參」,雖然廣東地區四季都能吃到黃鱔,但是端午前後的黃鱔最為肥美。

不同地區做法各異,如廣東的臺山人將其做成瓦煲黃鱔飯,口感鬆軟,香氣四溢。

6.綠豆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粽子便是綠豆糕。其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作為粽子後的消食甜點,可以很好地清熱解毒,保肝益腎。

綠豆糕中的「糕」字和「高」是同音,高字一般都是好的、積極的、向上的一種象徵,綠豆糕理所當然也成為不少人端午節的伴手禮。

端午節除了吃,

廣東人還有哪些特別的習俗呢?

這些習俗不妨做起來

廣東人過端午節,

有龍舟月、龍點睛、掛黃葛藤、

吃艾餈、打午時水等習俗和活動,

在傳承文化的同時,

也讓端午更有節味兒。

1.掛黃葛藤

端午節掛黃葛藤是客家地區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當天,廣東梅州客家人便在自家門前掛起黃葛藤,在客家人眼中黃葛藤是驅邪之物。

2.龍頭祭

龍眼點睛習俗又稱「龍頭祭」,是嶺南地區龍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每年農曆五月初三,順德、南海、中山等地的龍舟,匯聚在順德勒流鎮龍眼村進行點睛,寓意龍舟點睛後具有靈性,不再是盲龍。龍眼點睛習俗有著自成系統的整套儀式,包括祭拜、迎龍、撫龍、接龍、參拜、點睛、贈物、回龍、龍宴、遊龍、慶龍等環節。

3.淇澳端午祈福巡遊

淇澳端午祈福巡遊是珠海市唐家灣淇澳村民端午期間遊神、祭祀、祈福的傳統民俗活動,源於「洗菩薩」的風俗,清道光十三年(1833)淇澳人民抗英勝利後,於翌年開始端午期間舉行祈福巡遊,後漸成慣例,流傳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

4.打午時水

端午節在惠州還有本地特色,如「打午時水」、「洗龍舟水」等。打午時水」就是在端午節當天中午12時到井裡打水

在惠州老百姓心中,這個時候的水最能闢邪,小孩用「午時水」洗澡能祛除痱子帶來健康身體,成年人用這樣的水洗澡會帶來好運。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相關焦點

  • 夜讀|賽龍舟、飲黃酒、吃粽子,端午節有這些故事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做端陽節、龍舟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古代人對於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的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另外,端午節也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端午節和屈原的故事。
  • 正宗端午節:賽龍舟逮鴨子吃粽子看煙花
    (成都商報記者 張凌 攝影 劉暢)這個端午節,去了金堂參加天府水城龍舟節的人都笑得合不攏嘴:賽龍舟、逮鴨子、看煙花、吃粽子……端午節這樣過才像回事嘛!  點擊景區  寬窄巷子:5萬人過「芳香端午節」  粽葉清香、艾草濃香、香囊幽香、香文化講座……昨日,寬窄巷子以「香」為主題的端午節活動吸引了近5萬遊客趕趟趟。
  • 武漢站小哥哥小姐姐喊你坐高鐵回家吃粽子啦!
    武漢站小哥哥小姐姐喊你坐高鐵回家吃粽子啦!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端午節來臨
  • 端午節的真正由來
    今年新曆的6月25日,即農曆的5月初5,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有著許多久遠的傳說,那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你知道嗎?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例如屈原投江等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 端午節的介紹作文(精選2篇)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它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日節、艾節、端陽節……你們想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關於端午節來歷的說法有幾種:一、南朝梁代學者吳均認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二、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的節日。三、劉德謙認為,端午節是夏至節,是對夏至到來的一種娛樂。知道了來歷,我們再來看看習俗。端午節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北方也有人過。
  • 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嗎?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的節期,又稱正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龍節。節日起源端午節起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飛龍在天」。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傳承時多種民俗交錯混雜為一體,節日禮俗各不相同。
  • 館員誦繪本:第6期《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館員誦繪本:第6期《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2020-06-22 16:41:30 本期朗讀者圖書管理員:劉志強《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的位置開發區圖書館,兒童借閱室,K892.1/69繪本故事小劇透小朋友們,端午節你們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嗎?有沒有去看熱鬧的划龍舟比賽呢?
  •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2、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重點與難點:1、了解民俗民風。活動過程:一、講講端午節的來歷(1)老師講述屈原的故事。(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包粽子、划龍舟的意義。
  • 難忘的南方端午節,難忘的「枕頭」肉粽
    童年的記憶裡,端午節有「三件套」:一、吃粽子;二、看龍船;三、吃炒血鴨。炒血鴨,六月六也吃,過年也吃。看龍舟不是每年都能看的,必須要有大人帶著去才行。經常有發大水,人多常出事故,所以大人也就不怎麼帶我們去看了。唯有包粽子,吃粽子,是家鄉端午節必然的活動,因此印象也最深,粽子的味道也最讓人回味。
  •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時間:2020-06-25 0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端午又稱龍舟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吃粽子時,可以適當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於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營養。另外,有慢性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 2012端午節放假安排及端午節由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2012端午節放假安排及端午節由來
  • 蘭州的端午節,有特點,也有特色。但今年有點不一樣
    提起端午節然而在蘭州,端午節並沒有賽龍舟、喝黃酒這樣的習俗,蘭州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紀念方式。端午節吃粽子;這一習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互通的,粽子不僅傳遞著端午節的氣息,更寄託著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情懷。在端午節,蘭州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但因為蘭州受各方面因素所限,既不產糯米,也不產粽葉,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超市購買成品,這點和南方地區有所不同。
  •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端午節》小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端午節》教案適用於小班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 端午節過後剩下的粽子怎麼處理?
    每年 的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季節,粽子就是端午節特定的美食,就和餃子一樣,是春節特定的美食,幾乎家家戶戶在當天都會吃粽子,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過後剩下的粽子怎麼處理?粽子的吃法其實就和饃饃一樣,可以再次蒸一蒸加熱吃,也可以炒著吃,更可以炸著吃,還可以煮稀飯吃,就看你怎麼做了,下面推薦我自己做的花樣剩粽子吃法。
  • 端午節,提醒人們千萬不要忘記的是什麼?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到了。藉助這個節日,我們緬懷古人,誠邀親人們在一起聚聚。五月初三,女兒女婿自不用多催,只要他們確無特別的事情,孩子們自然會來看望我們二老。至於親家,那可得正式邀請,我們不邀請,是我們禮性不到,是我們尊重工作沒有做好,所以妻在晚上給住在鄰城的親家打電話,接他們端午節來我家裡吃吃飯,聚聚,他們爽快答覆,接受我們的邀請。邀請妻妹、妻弟來我家聚聚,但被婉言謝絕,因為在這個節日,他們自有他們在端午節該做的的禮性事情。
  • 幼兒園端午節優秀教案《粽子裡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歡歡喜喜過端午》
    講講來歷  包粽子、吃粽子   製作    玩劃    學唱《過端午》 ( 延伸)  -- ─→ --- ─→   ─→    ─→ 畫畫  故事     生  活    龍舟    龍舟    賽龍舟  A、講講端午節的來歷  (1)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 端午節並非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節日,它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經有2500~3000年的歷史,端午節的主要項目有賽龍舟,划龍船,吃粽子。不過作為北方人的我,只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大家比較認可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設立的節日。
  • 端午節,掛艾葉
    所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扒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據官方消息,臺兒莊古城就在端午節這天在古城內舉辦龍舟大賽。臺兒莊端午節辦龍舟大賽有歷史了,早在臺兒莊古城沒建時就在城中那條河裡辦過,我還專門去拍了一組照片。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呢?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也只知道端午要吃粽子,划龍舟,那麼端午節還有一些其他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嗎?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之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