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內衣「熱」了!單月爆賣10萬件!有門店銷量增5倍!面料庫存被搶...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隨著氣溫不斷降低,各類保暖冬裝銷量也逐漸增加。今年冬天哪種面料的服飾較受消費者歡迎?有哪些新面料走入保暖市場?央視財經記者在上海進行了調查。

1

上海:新型面料「自發熱」內衣

銷售火爆,有門店銷量增五倍

工作日上午,記者在上海某品牌內衣門店看到,有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自發熱」內衣。

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自發熱」內衣實際上不能自動發熱,而是含有一種叫「德絨」的新型面料,這種面料保溫性較強,消費者穿上身後會感覺非常保暖。目前這種內衣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每天單店至少能賣出幾十件。

上海某品牌內衣店導購:前幾年這種「自發熱」內衣,了解和熟知的人比較少,但近幾年,顧客來到店裡會親自感受、觸摸,了解到這款材料,銷量上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左右。

一位前來選購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原來貼身衣物只考慮純棉材質的,但純棉材質的內衣在冬天有時剛上身會有些涼。自從德絨這種新型面料出現之後,她覺得做內衣穿很保暖。

記者打開某電商平臺網站注意到,各類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月銷量最高可以達到10萬件以上。

除了發熱內衣外,搖粒絨材質的服裝也在今冬受到消費者歡迎。記者在上海一家品牌服裝店看到,各類搖粒絨材質的外套都擺在貨架最顯眼的位置。走在上海陸家嘴街頭,不少來往的路人都穿著搖粒絨外套。

記者來到一家戶外用品專賣店了解到,因為不易起球和掉毛,自入冬以來搖粒絨服飾就十分受歡迎。尤其是增加了防水、防風等多種複合面料之後,功能性更加豐富。

店長告訴記者,作為店內最受歡迎的冬季單品,搖粒絨產品的銷量佔到冬天產品銷售額的30%以上。因為搖粒絨產品講究的是輕便和保暖,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更加關注密度而不是重量。

2

浙江紹興:搖粒絨重量輕保暖好

致需求爆發式增長

搖粒絨火了,上遊紡織企業情況如何?記者來到了紡織生產之鄉——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工作日下午,記者在當地一家生產搖粒絨面料的紡織廠看到,工人正將製作好的搖粒絨面料裝車發往各地服裝廠。

負責人告訴記者,搖粒絨的生產旺季已經接近尾聲,但訂單依然很多,工人時常出現加班趕製的情況。目前工廠每天生產搖粒絨面料約50噸。

浙江省紹興市某搖粒廠銷售經理:今年上半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商家備貨相對來說比較少。9月份之後,市場有需求量,包括今年寒冬的影響,每個商家基本上都在搶貨。

記者走進生產車間看到,搖粒絨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圓機首先把化纖織成坯布,然後送到染色廠染色,隨後拉毛機會把色胚中的絨毛拉出來後進行梳毛、剪毛。

最後一步放到搖粒桶裡進行搖粒,在高溫下,拉出的絨毛逐漸膨脹定型,達到保溫效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搖粒絨面料成本在25元一公斤,價格低、保暖效果好,又很輕便是受消費者歡迎的主要原因。

記者來到當地另一家搖粒廠了解到,曾經搖粒絨主要是做衝鋒衣的內襯使用,近年來隨著複合面料的推出,搖粒絨的用途更加廣泛。

3

浙江紹興:「自發熱」內衣走紅

部分德絨面料庫存售空

「自發熱」內衣走紅,是黑科技還是噱頭?作為原材料的德絨,它的發熱原理是什麼?消費者又需要注意什麼?

在浙江省紹興市當地一個新材料展會上,記者看到,以德絨為原料的「自發熱」內衣佔據了大部分的展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德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還不長,但市場認可度很高。

記者來到當地一個規模較大的紡織工業園區看到,很多工廠都在生產德絨面料。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廠家不敢備貨,下半年天氣變冷「自發熱」內衣訂單大增,很多工廠都出現加班趕工的情況。

浙江省紹興市某紡織公司總裁 姚文藝:10月份,客戶都在搶「德絨」布,你做多少就賣多少,包括去年庫存都全部賣完了,沒有庫存了。

負責人告訴記者,「德絨」面料之所以保暖,並不是因為它本身發熱。特殊的織法使得德絨密度較高,纖維較細。通過多道工序拉出來的絨毛有效地阻隔了冷空氣入內,也將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鎖住。

此外,德絨面料做了特殊的排汗處理,使衣物更加透氣。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發熱內衣雖然保暖性能較好但功能有限,消費者在購買時不要盲目輕信各種神奇發熱功能,需要理性對待。

浙江省紹興市某紡織公司工作人員 陳琦:第一可以將面料放在臉頰旁邊,用臉頰輕輕觸碰,感覺親膚的話,證明是好面料;第二是面料有沒有延展性,回彈好不好;第三是建議大家去正規的品牌店選購。

(來源: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自發熱」內衣走紅,單月爆賣10萬件!是黑科技還是噱頭?
    銷售火爆,有門店銷量增五倍△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央視記者在上海某品牌內衣門店看到,有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自發熱」內衣。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自發熱」內衣實際上不能自動發熱,而是含有一種叫「德絨」的新型面料,這種面料保溫性較強,消費者穿上身後會感覺非常保暖。目前這種內衣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每天單店至少能賣出幾十件。
  • 上海:新型面料「自發熱」內衣銷售火爆 有門店銷量增五倍
    隨著氣溫不斷降低,各類保暖冬裝銷量也逐漸增加。今年冬天哪種面料的服飾較受消費者歡迎?有哪些新面料走入保暖市場?央視財經記者在上海進行了調查。「自發熱」內衣  銷售火爆,有門店銷量增五倍  △央視財經《正  點財經》欄目視頻  工作日上午,記者在上海某品牌內衣門店看到,有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自發熱」內衣。
  • 爆賣近千萬件!史努比成拼多多童裝口碑王,90後父母買走七成!
    而此次旗艦店升級更是造就了史努比入駐拼多多以來的最大單天訂單量。走秀款童裝上線即被搶空,多次緊急補貨。「史努比童裝萬人團」活動,近2萬件童裝半天被搶空,訂單遍布全國。▲10月29日,知名童裝品牌史努比上線「史努比童裝萬人團」活動,近2萬件童裝被搶空,訂單遍布全國。「為了準備這次活動,我們加了10倍庫存,但消費者的熱情還是遠超我們想像。
  • 風扇單日銷量13770件,漁夫帽會是下一個爆品?5月6日魯班參考消息
    01 新增商品數據5月6日,魯班新增商品共計1269件,前三名分別是服飾內衣351件、鞋靴219件、家居日用197件,整體數據較前一日上漲近三成。昨天我們說了夏季神器的懶人風扇,今天就來看看它的銷量。單日銷量13770件,直接拿下新上架商品銷量榜的榜首,比第2名運動鞋銷量高了6倍,暫時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流量王了!紅玫瑰是我們之前不常見到的商品,不知道是不是隨著母親節即將來臨,將迎來一波小小的紅利呢?
  • 服裝去庫存順利,面料翻單或已著手安排
    雖然這兩則消息傳導到訂單的下達,還有一定的滯後性,但至少讓紡織人的信心大增,大有一掃2020年的陰霾之勢。前兩年,由於暖冬的影響,羽絨服的銷量不甚理想,調研下來,去年有服裝企業堆了好幾個倉庫的羽絨服、棉服賣不出去,這也導致服裝企業資金緊張,也就對下遊的羽絨面料需求減少,甚至無力支付尾款,留給下遊面料企業的是抵債的羽絨服、棉服。這樣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影響整個產業。
  • 自發熱內衣被批智商稅,國貨德絨穿上即暖7℃
    「保暖內衣」發熱不現實,但是保持身體溫度,讓人體感溫度上升,還是可以做到的。在「發熱內衣」的科普微博下,被我發現了大家都在誇「德絨內衣」。於是我找了一下,發現一款寶派德絨保暖內衣,全網銷量突破 100萬 套。
  • 臺灣女性胸部日益豐滿 D罩杯以上內衣銷量增3成
    華夏經緯網12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女性胸部日益豐滿,帶動D罩杯以上內衣銷量增加,如Yahoo奇摩購物中心近>2年成長34%,大罩杯款也變多,以網購臺灣自產品牌來說,樣式偏日系可愛風,單套約2~400元(新臺幣,下同)。
  • 銷量增庫存漲 汽車市場「虛火」旺?
    繼5月銷量同比出現大增之後,6月國內車市銷量再次上升。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我國汽車銷量達227.37萬輛,同比增長4.79%。與此同時,經銷商的庫存也增幅明顯。業內認為,這表明市場終端銷量存「虛火」。
  • 方便麵「霸氣回歸」,口味「沒得挑」,家樂福門店銷量大增878%
    部分超市方便麵甚至被搶售一空,只剩下清一色的口味,消費者根本就「沒得挑」。不管是線下超市還是電商平臺,方便麵的銷量都大漲。根據京東發布的《2020年春節消費大數據》來看,方便麵品牌康師傅的成交額同比超20倍,統一品牌成交額同比超15倍,進口方便麵品牌農心的成交額同比超16倍。
  • 它要做內衣界的優衣庫,雙11一小時賣爆10000件文胸
    在零點開始後的第一個小時,內外的其中一款文胸就賣出了1萬件。最終單日銷量10萬單,是去年雙11的6倍。而雙11餘熱未過,內外又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領投方為 Vertex祥峰投資,跟投方真格成長、啟賦資本、華強資本、真格基金。其中啟賦資本、真格基金也是內外之前的投資方。徐小平曾打賭內外會成為一個世界級品牌,創始人劉小璐則更希望成為內衣界的優衣庫。
  • 中國保暖內衣大王:一年銷量達2億件,它超過優衣庫成為行業贏家
    近幾年,內衣行業發展迅速,國內的生產企業有近萬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產業聚集區域。數據顯示,內衣市場年銷售額在500億元左右,且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長。在傳統內衣服飾行業,很少有做到線上線下雙龍頭的企業,而南極電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視頻)優衣庫最新面料內衣
    雖然說是設計師的合作款,但實際上 Alexander Wang 完全在以常規款的方式在為優衣庫打造平民系列——這應該也是不少同學真正擁有的第一件 Alexander Wang 的設計吧。而接下來第二季的合作又來了,優衣庫宣布將從 4 月 12 日開始發售 UNIQLO and alexanderwang 2019 春夏系列,仍然是內衣。
  • 日本電動汽車銷量10個月來首次增長,燃料電池銷量飆5倍
    【EV視界報導】日本電動汽車市場從低迷中轉向復甦,2020年12月銷量大增三成,為10個月來首度增長,氫燃料電池車(FCV)受惠豐田新車型的推出,銷量暴增逾5倍。日本電動汽車銷售呈現復甦跡象,根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JADA)公布的乘用車銷售量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日本國內電動汽車銷售量較2019年12月大增31.9%至1892臺,為10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主因是本田(Honda)推出了旗下首款量產版Honda e。此外,豐田第2代氫燃料電池車MIRAI銷量達到278臺,較2019年同月暴增逾5倍,連續第4個月呈現增長。
  • 2萬億庫存壓頂,C2M服裝定製如何讓世界不再有尾貨?
    C2M定製是先銷售後生產的模式,成衣庫存完全不需要考慮。但庫存周轉期較長、價值同樣較高的面料庫存,成為了工廠的不確定因素。如果C2M公司願意自己採購面料,減輕工廠庫存壓力,那麼它對這家工廠就能夠從經營上實現管控。畢竟,作為品牌方而言,它有量體師等銷售人員貼近終端消費者,能夠深刻了解他們的需求。
  • 深圳:派超5億元消費券,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
    原標題:深圳:派超5億元消費券,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南方日報2020年5月6日訊「我們投入20億元補貼,首日銷量破4億元!」最近,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組織的「雙品網購節」啟動,深圳市商務局聯合粵企分期樂舉辦線上大促首日就迎來銷量翻倍。
  • 老外網購迷上四川貨 前5月國際小包業務量同比增10倍
    成都有不少「海淘族」,專門從國外代購奶粉、電子產品等產品,讓老外賺了不少錢。鮮為人知的是,不少老外在網購四川產品時,出手的大方一點都不比成都的海淘族遜色。  成都商報記者近日獲悉,今年1~5月,全省郵政國際小包出口業務量出現「撐竿跳」式的快速增長,達到去年同期規模的11倍。
  • 他一年賣出3000萬件內衣獲投近億元,開店1700家要做「下沉市場...
    看中這個痛點,曾是都市麗人市場部負責人的袁奇宇於2014年創立了香蜜閨秀,針對下沉市場人群,以新零售門店切入,採取聯營合作模式,專注於舒適高性價比的貼身衣物研發、設計與銷售,品類已經從女性內衣內褲拓展至家居服、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著裝,定價基本都在百元內。在香蜜閨秀的會員體系中有550萬人,年復購率超60%。目前香蜜閨秀已經拓展1700多家店,2019年銷貨超3000萬件。
  • 鋼圈內衣被拋棄:維密華歌爾雙雙下滑 無鋼圈內衣銷量居首位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線上內衣相關消費系列研究》顯示,憑藉能夠減少對胸部的勒壓,無鋼圈內衣銷量佔據榜首,是有鋼圈內衣的3倍,交易規模已超50億元。  天貓和京東兩大平臺上,如今賣得好的都是無鋼圈內衣。在天貓平臺上,今年618內衣銷售排名前十名的全是無鋼圈內衣,走性感路線的維密落榜了。
  • 打響雙十一前戰 薇婭直播YPL芭比塑型褲爆賣13萬件
    10月20日晚,薇婭雙十一首場直播上線,數千萬人共同「蹲守」在手機屏幕前,只為以最優價格搶到心水好物。其中,澳洲功能型服飾大牌YPL再次躋身薇婭的直播名單,以一款秋冬新品YPL芭比塑型褲受到薇婭團隊力薦。
  • 優衣庫聯名內衣一分鐘被搶空,內衣行情有多火熱?
    根據今年天貓的雙十一數據顯示,今年的保暖內衣屬於熱銷品,僅秋褲一天就賣出了474萬條,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34%,,而秋衣售出562萬件,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66%,比去年多賣出了三分之二。根據雙十一的數據顯示,當天售出了393萬雙打底襪,交易量比去年上升了31%。保暖內衣的銷量提升,一方面是源於消費者消費意識的改變。作為目前市場消費主力的千禧一代,對於秋衣秋褲的態度也從「我媽覺得我冷」慢慢轉變成「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我應該學會自己穿秋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