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名單的謬誤了吧,把考上或考不上狀元同青史留名等同起來,何況扛不住學渣渣人多,如高考漏網之魚,過江之鯽,碾丫的!
如下才是慘烈現實,根據 《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曾經的高考狀元就業的行業領域分布較為廣泛;經濟收入和職業地位較高,大多在海峽兩岸一線城市和海外從事「高薪職業」。 雖無舉國皆知的人物,但他們大多把才華貢獻給學術界了。整體而言,中國高考狀元職業成就排行榜,湧現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千人計劃學者、長江學者、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等一批中國兩岸和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的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也湧現出了童星、潘敏、梁小民等一批兩岸優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者。 我保證,你們保證不認識上面這些人,因為我也不認識。 然而,經商、從政非高考狀元所長,職業發展不突出。——當然,如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評判是商業的成功。大家覺得經商和從政才是終級未來,考慮到在中國的從政太複雜,所以經商才是大家認為的成功。 用王朔的話說就是:成功,不就是掙幾個臭錢,讓大家知道嗎?即使就商界而言,雖無馬雲、陳天橋、王健林等各屆首富,也無王石、柳傳志、雷軍等叱吒風雲的大佬。但出現了李朱、慄亞和張斌等億萬富豪,但最成功的是中國臺灣電子產業拓荒者、矽統科技創辦人杜俊元,是臺灣地區公認的最大慈善家,曾躋身中國臺灣富豪榜前10名,身價上百億。
大家知道曾經賣豬肉的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陸步軒,我猜想,那個報導鋪天蓋地之時,是不是學渣有史以來嗨的。但後來《北大才子賣豬8年,身家超100億》那篇後續的洗地新聞,流傳卻甚為有限。北大出過兩個賣豬肉的學子,一位是陸步軒,北大中文系畢業,曾經的文科狀元,後來在小縣城裡面當了屠夫。曾出版《屠夫看世界》一書。因一個偶然的採訪報導,使得北大學子賣豬肉的故事,一瞬間曉諭大江南北,曾一度引發是否浪費人才的大討論。而另一個,則是陳生,他比陸步軒早四屆,出生在廣東湛江農村,北大經濟學院畢業,清華大學EMBA,曾任職於廣州市委辦公廳和湛江市經委。
兩人都是北大畢業,都做過公務員,都是下海賣豬肉,現如今兩個「賣肉佬」一拍即合,共同開辦了「屠夫學校」,由陳生出資辦學,陸步軒講課和編輯教材,內容涉及市場營銷學、營養學、禮儀學、烹飪學等學科。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豬肉教材。
2013年4月,陸步軒和陳生曾受到邀請回到母校北大演講,一開口就說:「我是給咱們學校,給母校抹了黑、丟了臉的人,是反面教材。」而陳生講了這麼一句話,「演員不僅有漂亮的,還有趙本山、潘長江那種長得不好看的丑角,我們就是北大的丑角。我們沒自殺、沒出國,我們是正面的。」 「沒自殺、沒出國」,短短六個字把當然的艱難暗示得清清楚楚、鮮血淋漓。 你說馬雲經歷坎柯,抵得過這兩人遭受的羞辱與艱難;賣個煎餅果子,還沒掙著錢,傍著所謂網際網路的風口,就稱網際網路思維。看看陸步軒,一邊被輿論羞辱,一邊借名聲鼎盛之時出書營銷,又與同為北大學子的陳生做了合伙人。做得是傳統行業,但比那些炒作者更網際網路思維,而他們的風口,不是時代,是對時機的把握。 大家都知道,杭州是馬雲的大本營,其實也是前首富、立場賣豬肉的網易丁磊現在的大本營,而丁三石的豬還沒出欄呢。北大學子的土豬已經進軍杭州了。 收起狀元都是書呆子的偏見,鄙夷之下無智慧。即使舉國皆知的衡水中學那般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出來的高考狀元也不是死讀書的。 2016年河北的文科狀元是來自衡水中學的袁嘉瑋,考得了清華,玩得轉直播,畫得了筆記。 在不到半個小時的直播中,共有85萬網友湧入直播間,最高同時在線11萬人。不信你試試?而且他還聯合了多位高考狀元,在閒魚拍賣上拍賣自己的高考筆記。高考狀元集體返場,集他們的知識,用袁嘉瑋曾經的話說:「希望我能幫助到大家」,這沒錯,高考狀元的經驗值得大家學習。但在我看來,這是高考狀元的第一次商業思考,當別人還在用暑假打工當作成人禮的時候,他們已經學會把自己的優勢商業變現。
6位省級高考狀元筆記拍賣8月5日 10:00- 8月6日 22:00 閒魚拍賣為你而拍複製這條信息,打開手機淘寶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項目介紹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