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並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有的父母養育孩子都是捧在掌心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對孩子百般寵溺,殊不知溺愛將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愛孩子自然是每個父母該做的,但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寵愛畸形,將會使孩子失去最基本的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後果不堪設想。

楊鎖,河南省信陽人,從小便是在父母畸形寵愛下長大的孩子。楊鎖是家中獨苗,父母十分寵愛這個兒子,楊鎖直到8歲的時候,父母還是挑著擔子背著他出行。在家的時候,楊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擔憂任何事物,當然,他的父母也不曾給過他擔心的機會,因為父母早已幫助他排除了萬難。

到了讀書適齡年紀的楊鎖,每天上下學都不和同學一起,而是靠父母接送,上學路上被父母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時而還會看見楊鎖的父母一同在他左右陪同。楊鎖不愛學習,成績也不好,但父母從不責備他,而是只希望他輕鬆快樂。一次,從小到大幾乎沒受過一點委屈的楊鎖在學校被老師責罵了,他回家便大哭不止,父母都嚇壞了,詢問許久才得知是學校老師責罵了孩子,父母沒問清原因,三下五除二就跑到學校跟老師吵起了架,讓老師非常難堪,就這樣,楊鎖輟學回家了,連書都不讀了。

楊鎖13歲那年,家裡遭遇了重大變故,他的父親因為過度操勞生了重病,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家裡沒了頂梁柱,一下子就塌了半邊天。母親心疼孩子,依舊對他百依百順,但母親一人照顧整個家庭自然很艱辛,因為操勞過度,不久後,母親也病倒了,這一病也沒能好過來,母親在楊鎖18歲的時候就逝世了。

失去了雙親的楊鎖像斷了線的風箏,他開始封閉自己,開始過上了什麼也不做的生活,衣服穿髒了就扔掉,從來不洗,他也不會做飯,村裡人送給他的肉和菜,就被他掛在屋簷上,即使發臭了,也不會拿來吃。成年後的楊鎖並沒有學歷基礎,也沒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他窮得沒錢吃飯,但依舊不願意出門勞動。他曾經出去工作過,可不到一天就嫌累,沒有收入的他最後淪為了一名乞丐。

楊鎖時常討不到飯吃,就會去表哥家蹭飯,吃飽了再回去睡上兩天。一次,楊鎖的表哥見他許久沒來覺得不太對勁,於是帶著吃的去楊鎖家中看望,沒想到,楊鎖已經活活餓死在了家中,而此時的楊鎖也才23歲。明明他離表哥家也就是幾步路的距離,他都不願走過去,甚至家中還有表哥留下的米麵,他連動手做一頓飯的力氣都不想使,誰都沒見過這樣的頭號懶人,人們也稱他為「中國第一懶人」。

聽了楊鎖的故事後,有人認為楊鎖並不是不想伸手幹活,而是失去了對生活全部的激情,因為最愛他的父母相繼離他而去,給他帶去了很大的傷害。畢竟一位成年人,有能力怎麼可能會讓自己每天躺著,什麼都不做,更何況是連飯都吃不起的情況。也有人認為,他從心眼裡就是一位與大眾不同的人,他的懶是他的特點,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人能忍受的每天什麼都不做。
結語
當然,楊鎖的故事也警示著無數寵溺孩子的家庭,愛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讓孩子學會生存的技能和培養她獨立的人格與思想,切不可因為想讓孩子永遠被保護在身邊而讓孩子產生依賴性,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像楊鎖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