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教育部最新宣布,中小學生欲哭無淚,家長們集體崩潰了……

2021-02-12 同城家長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其中,將美育納入中考的信息,引起眾多家長的廣泛關注: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

10月16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關於美育,跟體育一樣,除了前面的綜合性評價以外,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下一步我們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的更加紮實,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中考體育」的情況,我們之前已經和大家介紹過(詳情:最新!教育部中考重大改革,體育將和語數外同分值!),今天我們來聊聊「中考美育」:

美育到底學什麼?

10月中旬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學校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

可以看出,即將納入中考的「美育」,主要針對藝術美,其目標定位為「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

中考美育到底考什麼?

上述文件對美育納入中考的定位是: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

也就是可能考評上述義務教育階段的「3+3」藝術課程: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影視。結合課程目標定位,學生主要掌握適合自己的1-2項就可以了。學習和考試應該都是採取自選方式,不可能全學全考。

哪些地區已啟動中考美育?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目前全國已經有江蘇、湖南、雲南和河南省4個省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同時還有山東、四川、山西、內蒙古和吉林5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雲南省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

「中考美育」消息一出,就在家長群裡引起熱烈討論,上海的家長們紛紛炸鍋,絕大部分父母都持反對態度

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音樂、美術等美育課程,原本是作為一種興趣培養,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素質。但是,將這些科目納入中考後,等於使用了應試教育的手段,去期望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完全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我們期望學生可以有欣賞藝術的素養和健全的靈魂,但是如果用考試來倒逼體育美育,那就失去用藝術欣賞陶冶情操的目的,甚至讓學生厭惡藝術,在學生不情我不願的情況下,固然可以通關過卡,卻不一定培養得出真正的興趣和愛好,甚至會誘發逆反心理和厭學症

過去是高考一考定終身,而現在中考大有一考定終身的態勢。

在上海,中考的競爭更加激烈與殘酷,每年只有不到70%的孩子可以進入各級高中(市/區重點、普高、民辦高中),剩下的30%只能去三校(中專、職校、技校)。即使是那70%讀高中的學生,其中只有26%多點能進市重點,剩下的大半在區重點和普高。

中考對考生進行分流,很大比例的學生進入職業高中和技術學校,這些學生基本無緣高考和大學夢。將美育考試納入中考,就相當於在家長和學生的頭上,套牢應考緊箍咒,會使基礎教育問題進一步凸顯。

學生壓力越來越大!

在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每增加一門課程進入考試,孩子的負擔就會增加一層,體育、美育都進入中、高考,孩子的壓力無疑會增加兩層。

孩子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再增加考試,之前的學習任務並不會減少,同時還要增加體育、美育的學習和鍛鍊,這無疑又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當體育、美育用來鍛鍊身體,修身養性時,那是美好的、健康的、愉快的,但當變成一種考試時,就變味了,變成了一種身心的摧殘、一種壓力、一種負擔,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所以不言而喻,考試科目越多,孩子壓力越大,因為每個科目都得準備,都得學習,都得重視。因為不會有家長放棄或者減少語數外學習時間,而只能犧牲本來就少得可憐的休息時間。

政策的制定是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全面發展,但實際的效果可能只是讓孩子增加了壓力,素質教育沒有搞上來,綜合發展也不能全面。

家長經濟負擔更重!

美育進中考的消息傳來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得"燒錢"了。我們以音樂為例,樂器和培訓費用的投入,可能讓很多家庭都承受不起。

樂器費用

先說說大件樂器鋼琴,大件的好處是不需要總換,鋼琴起步的話兩三萬左右的足夠你從入門練到進階了,三腳架鋼琴的起步價格會比較高。

民族樂器相對來說投資親民一些,比如二胡,千百元入門,六七千中高檔,如果想民族樂器專業一點的一兩萬左右相當夠用了,基本不會超過五萬。

現代器樂也差不多,拿吉他來說,民謠吉他起步2000左右的面單,電吉他起步琴加效果器在5000左右,其中3000電吉他、1000效果器(合成)、1000音箱,但從樂器本身來說萬元以上的設備走專業是沒什麼問題的。

西洋樂器的價格比較「無底洞」,小提琴、電子琴、架子鼓,入門級別的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專業版的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都有。

學習費用

音樂、美術等才藝類學習,不同於其它常規學科培訓,可以大班授課。這類課程基本都是一對一,少數是小班教學,所以相對於參加其它語數外學科輔導,培訓費用更貴

另外,對於才藝類的學習來說,基本功非常重要,所以需求不同,價格也幅度也會差異很大。

按照一周一次,對老師要求也不是很高的話,一年的培訓費用大概在52*500=26000元

考級費用

這個就更坑,以架子鼓為例,一共十級,費用從200元-510元不止,總的費用加在一起3500元左右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那麼請做好多次重考的準備,具體考試需要花費多少錢,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金額總數一定不會太少。

培訓機構成為最大贏家!

比起痛苦的家長們,產生鮮明對比的,應該就是體美老師和課外機構了吧!

比如體美老師,江湖地位馬上支稜起來,各種團課也可以組織起來。同樣都是師範學校畢業的同學,憑什麼總是被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佔據了工作時間?

另外,才藝培訓機構可以賺一大筆了目測一大批「陶冶情操」的培訓班正在開班的路上。本來體育和美術都是當興趣培養的,這一下子和中考搭上了鉤,還怕沒人報班?

很明顯,美育加入中考、體育中高考提高分值,雙雙改革之下,以往在英語數學等學科培訓的映襯下,略顯小眾的體育和美育,將被推到了培訓行業的舞臺中央。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素質教育一直是教育行業投融資最熱的賽道。2019年,藝術培訓賽道共融資26起,緊跟在STEAM之後,佔全行業融資總額的27%,包括2起單筆億元及以上的融資。美術、音樂、舞蹈教育預計市場總額將達到2500億元

寒門再無貴子!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但是,教育往往是需要投資的

把美育納入中考,目前尚未確定具體分值,但是,哪怕是只有一分,都會因為貧富的差異,而無法保證學習的公平性,這就跟要求普及遊泳課一樣,不食肉糜。

美育納入中考後,音樂、美術等才藝課程的輔導班肯定會興起,家長的錢包在經受七科課外班(還可能再加一個體育)的洗禮之後,能否還有餘力支付美育的輔導費用呢?

對於富人家庭來說,增加一個輔導班的費用,生活質量完全不受影響。但是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這將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網上有一篇特別火的帖子叫《寒門再難出貴子》,一位有著十年銀行工作經驗的資深HR描述了寒門子弟的絕望與無奈,用他的親身經歷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在如今這個社會,寒門子弟很難再通過個人努力出人頭地。而種種社會現實似乎也印證著他的結論。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大改動,家長和學生欲哭無淚,但還有好消息
    據了解,民國時期的文盲率達到了80%左右,而我們在21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到了免費教育,也就是說他們上小學和初中是不用繳納學雜費的,這也給家長們省了一大筆錢,可是有些家長卻吐槽說現在教育成本高。
  • 教育部帶來一個壞消息,大學生欲哭無淚,家長炸鍋了:沒法上學了
    但是在今年多個省份的教育廳發布了嚴禁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的政策,這個政策也是讓很多家長表示很難受,紛紛表示沒有辦法上學了。畢竟競爭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後,如果考生因為外界因素導致高考失利,那麼就喪失了再次參加高考的機會,畢竟公辦高中不招收復讀生後,落榜考生如果想要復讀的話,只能選擇私立高中就讀,但是私立高中的昂貴的學費又是很多家庭負擔不起的。
  • 教育廳發布新通知,復讀生欲哭無淚,家長:要上不起學了
    為此,我國也進行了教育改革,對中小學生減負,併合理分配教育資源,保證普高、職高人數比為「1:1」,從而培養定向專業技術人才和科研人才。 為了能改變人才單一、過剩的局面,如今教育部又給出了新的通知,那就是「公辦高中禁止招復讀生」。
  • 教育部新通知:高考時間確定,學生欲哭無淚.家長:憑啥減少兩個月?
    高考牽動著父母和學生的心,養育孩子十幾年,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學得知識後找到一份好工作,這是無數家長的期望。而學生則希望考上心儀的院校,接受更高等的知識,融入更高級的圈子,不斷提升自己,在大學中擁有一段好的戀情。但高考豈是那麼容易?
  • 多所高校最新「放假」通知,大學生欲哭無淚,家長卻拍手叫好
    多所高校最新「放假」通知大學秋季開學之後,所剩下的假期就不多了,只有國慶,中秋,以及明年的元旦,寒假,按照以往的慣例來說國慶節,怎麼說也有個7-8天,而今年正好碰上特殊情況,多所高校相繼公布了國慶和中秋的放假安排,比較慘澹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慶中秋只放一天假期,整個國慶,只放10月1日和4日,其餘時間全部安排上課
  • 教育部「手機禁令」來了,學生欲哭無淚,家長連連叫好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玩手機是很影響學習成績的。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李先生的兒子今年剛上初一,班裡面很多同學都有手機,孩子回來和他說:班裡的同學都有手機,我也想要手機。李先生心一軟,就給孩子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但是買完李先生就後悔了,因為自從有了手機以後,他的孩子每天都抱著手機玩,吃飯的時候,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玩手機。
  • 關於高等院校的命名,考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文/小聆教育說目前很多省市的高考錄取已經進入了專科批次,不少本科階段的考生們已經收到了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接下來就是等待新生報到的時間了。眾所周知,每年在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學校都會發一本高考報考指南,就是那本厚厚的書籍,在考生報考志願的時候,家長和考生需要一個一個的進行查詢想要報考的學校。
  • 教育部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欲哭無淚,此外還有好消息
    如今教育部推出了很多對學生有利的政策,比如九年義務教育,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不需要交學雜費,但是有些家長卻表示現在的花費比以前更多了,以前學生放學後一般都是自學,基本沒人去興趣班或者請家教。
  • 教育部新通知:高考時間確定,學生欲哭無淚,還有一個壞消息
    高考牽動著父母和學生的心,養育孩子十幾年,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學的知識後找到一份好工作,這是無數家長的期望
  • 教育部發布新政策!中小學將迎來「春天」,而大學生卻欲哭無淚
    為了能夠讓更多人上大學,我國每年會出臺很多政策,而如今考試最難的也就是中小學了,這也是其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為了能夠減輕中小學的壓力,最近,教育部發布新訓,中小學迎來「新春天」,為了能夠調整「玩命中學,快樂大學」這樣的病態,教育部做出了一些調整,在近期的13屆「政協委員會」上提出「中學生減負」,「大學生增壓」這一問題
  • 老外大膽親測,結果欲哭無淚!
    老外大膽親測,結果欲哭無淚! 老外經常虎拿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這天就有一名小哥突發奇想,嘗試在果凍裡面泡澡,結果欲哭無淚!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不得不說這位小哥實在是太奢侈了。
  • 教育部帶來一個壞消息,學生欲哭無淚,家長炸鍋了:沒法上學了
    在高考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就會在孩子小時候報很多的培訓班,所以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有著非常大的學習壓力。一般來說,在學生上大學之前會有兩次比較重要的考試,其中一個就是中考,而另外一個就是高考。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高考要比中考重要百倍,畢竟高考是決定自己一生命運的考試。
  • 高校命名「標準」,大一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但每年報考之際,一些不知名的學校,俗稱為「野雞」大學將會進入到同學們的視野,但對於剛結束高考的同學們來說,可能對很多學校並不了解,所以每年也都會有上當的同學,所以今年教育部為了同學們的利益,曝光了很多野雞大學。
  • 多地教育廳最新通知,高三學生欲哭無淚,家長表示很無奈
    ,其他省份的考生家長也是開始重視起來復讀生的問題,過多的復讀生對於應屆考生真的非常不公平。多地教育廳最新消息所以有四個省份的教育廳發布了最新通知高三學生欲哭無淚當然這些禁止招收復讀的通知一經發布家長「炸鍋了」:很無奈而很多家長也是對於此通知表示很無奈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說!
    這名考生有些馬虎也毋庸置疑,但如果這所學校的校名不以「電子科技大學」冠名的話,這樣的悲劇也不會上演!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終於出手了,提出兩點要求:其一:高校的名字中不能帶中國、中華、華北、華南、北方、南方、國際、等這類字眼;其二:不能用院校所處城市之外的地域來取名!關於以上教育部發布對高校校名要求的這份通知,其實是在今年高考生報考完志願之後才公布的,所以2020屆的很多高考生都感到欲哭無淚!有些家長由於深受校名誤導而選錯學校之苦,甚至直呼:為啥不早說!
  • 「欲哭無淚」與「淚流不止」,小小淚液大作用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兩種「極端」的人 一種人比較感性,經常容易流淚 一種人比較理性,想哭哭不出來 而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會說前者淚水多,後者淚水少,都跟淚液有關
  • 教育部重要通知,3所高校被撤銷,學生欲哭無淚,網友卻有分歧
    面對這樣沒有必要存在的學校,教育部發了重要通知,3所高校被撤銷,學生欲哭無淚,網友卻有分歧。但在今年,教育部公示撤銷上海體育職業學院的建制。福建警官職業學院福建警官職業學院的前身是福建省警官學校,創辦於1985年,在1999年的時候,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 北京市教委最新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大學生欲哭無淚
    還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將要迎來嶄新的2021年,回顧今年的情況,學生們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高考延期、寒暑連放、畢業生沒有畢業照、期末考試取消等等,不過隨著我國對於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完善,學生們下學期的學習情況還是非常好的!
  • 教育部出新規,專科生「欲哭無淚」,卻是本科生的「好消息」
    然而教育部又有新規出臺,讓專科生欲哭無淚,但對於本科生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那麼教育部出臺的到底是什麼行為呢?我們一起來看。教育部新規其實對於985 211院校不再招收專升本學生的文件,在2006年就有出臺,但是在執行上落地上沒有那麼嚴格,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感受到。
  • 「我2萬塊錢的永生花啊」,幼兒園老師讓帶花,媽媽回家欲哭無淚
    每個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接受教育,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開始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培養,因此,無論是在教學設施還是教學質量方面,父母們都會給孩子精心挑選最好的。而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需求,也推出了多元化教育,不再僅僅局限於教孩子唱歌跳舞,同時也開設了專門的課程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