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都說孩子的小學階段最重要,因為這個階段養好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對孩子將來的學習非常關鍵。
然而很多父母都發現了一個現象。
孩子在上小學的這幾年中,學習成績一直都挺好,每次學校考試的分數都不低,這讓家長以為孩子在學習上沒問題。但是升入初中後,事情就起變化了。
原來家長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一進入初中學習成績居然就下降了很多。
這讓很多家長都搞不明白到底怎麼回事:看著孩子依然在認真學習啊,而且小學學習成績也挺不錯,為什麼上了初中就不行呢?
因為小學的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學科簡單,而且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死記硬背的記憶來完成的,彼時很多孩子在家長監督下也就還能做得不錯。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孩子即使是在學校沒有學懂,他也依然可以把題目和、做法、解題方法等給背下來。
你以為他會了,其實他是在記憶老師和家長灌輸給他的東西。
等到了初中,尤其升入高年級高中之後,巨量海量的題目,試題的變化式樣又有很多,這個時候,僅僅靠記憶來完成作業,就根本不可能了。
因為記住的方法只有那麼幾種類型題,如若自己沒有在腦子裡消化和吸收到,成為自己的知識結構,那麼題目一變化,題量一大,自然就會被打趴下。原形畢露後,成績自然就會下滑。
如果是極個別科目,孩子也會把套路背下來走捷徑,但是,初高中科目太多了。那麼多科目,每天汪洋大海一般的作業,如果僅僅靠這種方法學習,絕對不可能有好成績。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學時候很多孩子成績挺好,人也很乖很聽話,到了初中就立刻成績下滑變成困難戶,等到了高中更會一落千丈,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學習。不過這個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了。
小學是學習的起步階段,有很多基礎性知識。而且小學的語文數學題型都簡單,不僅學的知識點少,而且可以讓思維去延伸的空間也小。
所以父母和老師站在孩子的學習起跑線上,作為他們學習的起點,關鍵在於引進門。
如果學生不需花很多精力,只要按老師的要求不斷機械的做題做作業,家長再來管一下就能取得好成績,那麼這種好成績其實也不算紮實,是帶有一定欺騙性的。
因為到了初高中,階段性需求不一樣了,初中要求稍微複雜的算式與學習思維,更要求學生自己能夠自主要求自己,自己對學習科目有一定的認識。
而到了高年級則更要求個體有自己的獨特的判斷力,這在教育學上其實是符合智力發展規律的。
所以小學到初中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如果小學時候成績很好,到了初中就下降,父母一定要追究的是,學習方法和思路延伸的問題。
要仔細與孩子交流,看看是不是因為思維空間拓展不夠,又或者是因為學習動力不足。
總之,小學成績好不代表進了初中就能繼續保持住,而這個時候出現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都知道小學階段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狠命抓學習,十分在意和強調孩子的學習考試分數。
很多家長也認為只要孩子在考試中取得了高分,就代表孩子學懂了,成績好。
所以從來都只要求孩子多看多學學習課本相關的內容和知識,而很少看課外業餘的東西,並還不斷減少業餘知識的培養和接觸時間。
這樣的孩子每天完成了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後,還要輾轉於各個補習點不斷的進行補習、複習。但導致的結果就是學到的知識僅僅局限於課本知識,思維也被局限在了某一個領域。
但實際上,小學階段的孩子,是需要大量課外知識的。
在小學階段,如果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和知識,大腦就得不到全面開發。
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習的好壞往往是不應該以學習成績來劃分和判斷的。
通常我們都認為小學課本內容簡單,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課後積極完成作業,成績一般而言都會比較理想。
這是淺表層面的認識,實際上,如果僅僅以成績、課堂聽講、作業完成好壞為判斷標準的話,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
比如說,一個孩子如果平時缺乏課外知識的薰陶和積累,大腦思路往往無法打開。往往在升入初中過後,學習成績就會開始下降。
而與此相反的是,那些小學就博覽群書,並有豐富的課外生活與實踐的孩子,在升入初中過後就會發現,即使他們原來在學校成績一般,現在卻不由自主冒尖了起來,就是這個原因。
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夠做到獨立思考的孩子,一定會比其他孩子走得更遠!
一個對父母老師從小就言聽計從的孩子,一個極度依賴老師和家長管理的孩子,最為常見的生活狀態就是,總是把時間安排,學習計劃安排看成是父母或老師的事情。
這種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是哪天沒人督促監督他學習,他會變得茫然無措,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這就是典型的心理依賴症,很多小學時候成績很好的孩子,多半都是在父母和老師的嚴格管教下的結果。
而升入初中後,環境的變化讓他們有了更自由的空間,而這種自由空間裡孩子對自己的安排和管理卻十分不成體統,因為小學時候已經被父母管習慣了。
輪到自己時,行事完全不分輕重,就會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的現象。
但是思想獨立自主,行為張弛有度的孩子,對他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都很有一套。他懂得啥時候去學習,怎樣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這樣的孩子,擁有獨立自主思想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孩子,到了初中絕不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
所以,那些說孩子小學成績好,而上了初中成績就不好的父母,一定要反思一下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方式方法,為孩子的未來護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