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最有名氣的八首詩,境界大氣,雄渾豁達,難怪李白都仰慕他

2020-12-25 刺蝟讀書

被李白、杜甫、王維三人都尊敬的詩人是誰?答案只有一個:孟浩然。後者為什麼被三位詩人大咖如此推崇呢?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人品,第二還是因為作品。孟浩然憎惡權奸,唾棄趨炎附勢之徒,這是人品;在作品上,舉個下例子:杜甫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叫《嶽陽樓》,這首詩就是受到孟浩然《洞庭湖》的影響。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與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合稱「王孟」,孟浩然的詩多以五言短篇、寫山水為主,詩歌雄渾豁達,境界大氣,對襄陽詩人的創作上影響頗深。在孟浩然之後,襄陽出現不少山水詩人,張繼、朱放、鮑防,席豫等等,這些人的詩都有孟浩然的影子。

孟浩然詩歌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盛唐,對晚唐、北宋、南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晚唐代表人物皮日休,北宋的文壇盟主蘇軾、蘇門四學士的黃庭堅,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的尤袤、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四人失憶閒居時候的作品都有孟浩然的影子。

從小我們就學過孟浩然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一共二百一十八首詩,全部收錄在《孟浩然集》裡,由唐代王士源所編。為了紀念這位唐代著名詩人,在2003年,孟浩然紀念館新建,位置在襄陽15公裡以外的鹿門寺,群山環繞,清泉涓涓,已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精選孟浩然8首最為著名的詩歌,看看你一共知道幾首。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早寒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渡浙江問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相關焦點

  • 李白寫的最漂亮的7首送別詩,最後一首中的名句直接被搬運成為歌詞
    李白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這形成了他豪放浪漫的詩歌風格,也使得他收穫了很多的朋友。與這些朋友的唱和交流,成為詩人的一大樂事。而與這些詩人的分別,更使得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詩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他的送別詩多達160首,佔到了他詩歌總數的六分之一。而在這些送別詩當中,尤其以以下7首最為知名,流傳的也最廣。
  • 成功的境界:說你行的人很行,這份誇讚才有含金量!5首誇讚古詩
    你到了第幾個境界了?人和人都是相互抬轎子。厲害的人物之間更是惺惺相惜。看看下面的這幾首古詩詞,他們都是很厲害的詩人,但誇起別人來,也是絲毫不吝惜筆墨。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比李白小11歲,他們曾攜手同遊了兩三年,自從他們分別之後,杜甫寫了14首詩給李白,分別是表達:想念、關心、期盼重逢和仰慕誇讚!這首詩是杜甫在春天裡寫給李白的:李白啊,你的詩是沒有敵手的。而且,你的巧思更是不同凡響。你的詩像庾信一樣清新,又像鮑照的詩作一樣瀟灑。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而這十四首詩也確實都是佳作,幾乎每首詩都有千古名句常為人吟誦,那麼,那首詩才稱得上是孟浩然的代表詩作呢?六甲番人點評:這應該算是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詩了,相信不會有人沒讀過這首詩,而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讀這首詩都能讀出不同的味道。
  • 孟浩然這樣對仰慕者李白,難道良心就不會心痛嗎?
    我們先來看李白在一首寫給孟浩然的詩第一句是怎麼寫的:「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句話有沒有和杜甫寫給李白那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有沒有一拼。僅僅從字面上都能感受到那份有點兒「情有獨鍾」味道的崇拜和喜愛。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為什麼杜甫對李白「愛得深沉」,李白給杜甫的詩卻寥寥幾首?有專家分析,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成名也比杜甫早得多。他們年齡相仿、性情相投、才華相若、友誼深厚,兩人之間僅互相贈答、唱和的詩就有138首之多,為此還專門合出了一本書《劉白唱和集》。
  • 李白給偶像寫了一首詩,通篇都是在誇獎,對方讀了都有些不好意思
    李白個性張揚很多人都無法入他的法眼,不過有一位詩人,他是很欣賞,那就是同時代的孟浩然,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同樣有很多經典的詩作流傳於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如《春曉》、《過故人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等等,那都是傳世名篇。
  • 李白對孟浩然高調「示愛」之作,其中5字被爭議千年,詩仙真性情
    唐代並稱的最偉大組合莫過於「李杜」了,所謂「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那麼李白和杜甫關係好不好呢?答曰:不好說!因為時代過於久遠,我們已經無法去揣度聖賢之間的關係。不過從互相贈答的詩來說,李白和另一位唐代詩人的關係明顯要好過和杜甫,這位詩人就是孟浩然。李白給孟浩然寫過數首詩,其實最出名的就是這一首《贈孟浩然》。
  • 李白寫的這首詩,典故雖多卻渾然不覺,不愧是唐詩的最高境界
    在唐玄宗天寶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一生喜好漫遊名山大川的李白來到宣城,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蜀僧,兩人成為知己,並留下了這首千古名篇《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這首詩主要講述了李白聽琴的故事。
  • 詩詞朗讀:李白《贈孟浩然》
    細細品味文字間的那一份感觸用你最深情的朗讀來喚醒你那最真摯的情緣期待,期待,期待你的朗讀 本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詩的風格自然飄逸,描繪了孟浩然風流儒雅的形象,同時也抒發了李白與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贈孟浩然》鑑賞
    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高山似的品格怎麼能仰望著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注釋】點擊右邊的按鈕,可以向下滑動,閱讀全文⑴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 孟浩然的詩歌為何不如李白杜甫?
    輪到孟浩然,「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兩句一出,舉座嗟其清絕,誰都不敢再往下接。丞相張九齡以下(有王維、裴[月出]、盧僎、裴揔、鄭倩之、獨孤冊等),紛紛與布衣之身的孟浩然結為「忘形之交」。孟浩然的人品和詩歌才華,更是贏得了同時代年歲比他小的李白、杜甫等人的景仰和推崇——中國文學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古今中外可有第二人?
  • 李白的朋友圈有多大?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直到晚年杜甫回憶起這段交遊還津津樂道:「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現在回憶,杜甫前前後後給李白寫了有14首詩,李白也給他回了兩首,可以說,這兩位唐詩雙子星座的交匯無疑是詩歌之幸。
  • 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其中10字輕鬆秒殺李白,詩聖筆力已入化境
    杜甫在世時,唐代詩壇還是謫仙人李白、狀元郎王維等人的天下,哪怕是一身布衣的孟浩然,也比他的名氣大得多。他死後,白居易、韓愈、元稹等人開始推崇他,從此這股迷杜風一刮就是千年。沒了李白的浪漫,沒有王維的空靈,杜甫詩到底高明在哪裡?
  • 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說到唐代,那就不能不提古詩,在唐代的詩壇中,充滿了無盡的浪漫和想像力,其中名氣最大的詩人就要數「詩仙」李白了,除了李白,還有一位詩人也值得一提,他就是「詩鬼」李賀。無論是產能還是名氣,李賀似乎都無法與李白相提並論,李白一生作詩上千首,李賀卻只有200餘首。即便如此,後世卻一直流傳著「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拿這兩位詩人做比較呢?
  • 孟浩然隱居的鹿門山,究竟有怎樣的魅力?有詩為證!
    如果中原厚土是雄渾的飛龍,這裡則嚮往鳳凰的剛健和祥和。渴望安詳的生活和不懼強暴的反抗精神,其實和很多地方的百姓心中是一個期盼。讀唐詩,最喜歡一個叫孟浩然的詩人的生活態度。仕途的不順並沒有讓他一直鬱鬱寡歡。古代的讀書人,進不能求功名,退則學歸隱。遠離京都,回到農村生活其實並不差,樂趣多多,比如閒時串串門。
  • 崔顥寫在黃鶴樓的詩,氣勢恢宏被譽為千古絕唱,連李白都自嘆不如
    李白不止一次登上過這座江南名樓,這次送孟浩然之行,是他第一次登臨黃鶴樓。李白每次登臨黃鶴樓,總有佳作,在另一名篇叫《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的詩中,李白寫道:「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是他最後一次登上黃鶴樓。
  • 幹謁詩的「幹謁」,是何含義?孟浩然這首詩,不卑不亢,不落俗套
    唐代有一位詩人朱慶餘,他的一首詩流傳至今: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為何作這樣一首詩,是因為當時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做法:大凡參加進士考試的考生,在試前往往需要憑藉有聲望人士的引薦,使他被主考官關注,從而順利獲取功名。這也就是當時流行的所謂行卷,即考生把自己的詩作提前給有名望的人士相看。
  • 怎樣欣賞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為什麼說其「淡到看不到詩」?
    怎樣欣賞孟浩然的千古名篇《過故人莊》?為什麼說其淡到看不到詩?接到這個邀請,想了一天。因為要簡單回答很容易,只要分析一下《過故人莊》即可。這首詩不複雜,賞析也容易,而且也能通過孟浩然這首小詩學會如何掌握詩歌跳躍性敘述和節奏。
  • 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有多厲害
    在唐代的詩人群體中,彼此以這種方式稱呼對方,給對方贈詩的例子還是不少的:比如說白居易和元稹是非常親密的朋友,元稹在家裡排行老九,白居易就稱元稹為元九。寫有《與元九書》。張子容和孟浩然的關係很好,孟浩然在家裡排行老八,張子容就稱孟浩然為孟八,寫有《送孟八浩然歸襄陽二首》。
  • 桃園迷蹤徑,宦海無津口——仕隱皆失的孟浩然
    但簡單不代表不好,陶淵明的詩簡樸吧,但後人無不喜歡,後代陶吹小有名氣的要數元好問的哪句"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估計陶淵明地下有知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孟浩然早期詩風還真像陶淵明。山寺,渡口,小舟,鹿門。都是遠離都城的喧囂,回歸自然的真實,裡面是有他真實的感受的。後面兩句是"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這句話從表面上看,前一句以鏡取勝,後一句則以意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