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朝陽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主動向問題「叫板」,針對居民反映比較多的暴露垃圾問題,接訴即辦,嚴抓落實整改。同時舉一反三、未訴先辦,深入開展調研,著力解決居民身邊這個「煩心事」。朝陽區積極指導小區居民主動將大件垃圾、裝修垃圾投放到大件垃圾收集點等規範位置,截至目前,全區大件垃圾日清運量達六十噸左右,9月份共清運量一千二百噸。裝修垃圾目前籤約處置的約800噸。
同時,通過小巷管家、網格監督等措施,做到暴露垃圾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動態清零,提高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數。據統計,9月份,朝陽區暴露垃圾市民投訴量降幅7.9%。
精準動刀 三間房地區多個老舊小區環境「逆襲」
朝陽區三間房地區老舊小區有52個,半數以上是沒有物業或是棄管脫管的小區。其中部分小區垃圾暴露、堆物堆料、垃圾不及時清運的問題突出,垃圾外溢散發的異味嚴重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這些環境問題是地區群眾訴求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雙柳小區就是這樣一種情況。該小區是玻璃鋼廠職工宿舍,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雖然有物業公司,但因管理人員有限、管理資金不足等問題,使這個老舊小區常年處於棄管脫管狀態。
「樓下垃圾桶破損嚴重,清運也得不到保障,往往幾天才清理一次,桶內放不下,垃圾只好放在桶外,夏天散發的惡臭味讓路過的鄰居們不得不掩鼻通過。」居民向記者介紹小區環境治理前的景象。
為解決雙柳小區環境問題,三間房地區多次組織社區、物業等召開專題會,反覆研討治理方案,組織物業公司實施整改,統一將小區的垃圾桶更換一新,增加生活垃圾清運頻次,由原先的幾天清運一次,改為每天清運,徹底解決垃圾暴露問題。不僅如此,小區內的道路由原來的坑窪水泥地,變為柏油道路,小區停車位得到合理施劃,樓體也進行了統一粉飾,根據整改方案的設計,還加增加小區進出抬杆系統等硬體設施。
「如何讓問題不反彈,後續的管理長效機制是關鍵所在」,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環境整治提升是開始,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與小區物業溝通,擔起責任,加強後續的管理和維護,我們將隨時做好督促工作」。
針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小區環境問題,結合主題教育,三間房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走訪,分析梳理成因,發現大多老舊小區環境問題是產權單位倒閉、單位效益不好、物業費與服務不匹配等惡性循環導致。
針對這些環境問題的「病根」,三間房地區反覆召開專題會議,梳理出問題點位,開出治理的「方子」,通過黨建引領、共商共治破解社區治理難題,並打出一套組合拳——「巡、整、建、管」。
據三間房地區辦事處副主任張暉介紹,「巡」即成立環境督查(檢查)巡邏隊伍,以京通快速路為分界線分為南、北兩個片區,每天針對環境問題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整改。「整」即針對老舊小區無物業、產權單位脫管的情況,建立保潔應急小組及時整改,啟動「每周一點位」環境治理模式,專門集中突擊整治固症頑疾。「建」即建立「兜底」管理機制,對轄區內自管道路、自管綠地,由地區統籌安排保潔服務中心對其環境進行「兜底式」管理,做到專人管理、日產日清。「管」即發揮黨建引領和物業聯盟作用,強化日常管理。同時,制定「處級領導包社區、科級領導包小區」制度,處級幹部每周到所包管的社區督查,科級幹部到所包管的小區巡查,發現問題隨時反饋各單位整改,上下聯動,根治問題。
截至目前,三間房地區參與環境整治工作的黨員、志願者、保潔服務人員4萬餘人次,共清理堆物堆料1750餘噸,清理各類垃圾1980餘噸,清退廢品收購站12處,裸露地面苫蓋27.3萬平方米,購置垃圾收納設施3600餘個。地區的金星小區、雙橋鐵路小區等一批老舊小區垃圾暴露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未訴先辦9月暴露垃圾市民投訴量降幅7.9%
隨著近幾年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深入推進,棚改、拆違、拆遷等項目在推進改造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建築垃圾、裝修垃圾等。由於量比較大,加之清運、管理的不到位,導致出現一些暴露垃圾,不但影響整個城市形象,更易滋生蚊蟲鼠蟻,影響居民健康,影響生活幸福指數。
朝陽區將居民身邊的「煩心事」,始終當成一件大事。望京街道通過為小區統一設置美觀規範的大件垃圾暫存點、裝修垃圾可移動圍擋,實現垃圾規範收集,整齊碼放,美觀存儲。街道辦事處在垃圾桶站上張貼提示信息,指明該小區投放堆物堆料場所位置,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小關街道通過中轉控制垃圾轉運流量,有效緩解地區密閉式清潔站嚴重不足的問題。孫河地區通過「智能感知城市運行平臺」 2.5維全域地圖,全面指揮環境管理工作,強化覆蓋環境管理重點,統籌調度。
據介紹,為治理暴露垃圾問題,朝陽區專門制定了《朝陽區暴露垃圾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主管副區擔任組長。制發《朝陽區居住區暴露垃圾清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集中開展摸排清理存量行動。通過摸排,對面積較大、滯留時間較長的暴露垃圾問題逐一建帳督辦,截至10月1日,2673件暴露垃圾案件已經逐項消除。
「目前,我們正在選取10個群眾反映集中、社會關注度高、環境影響大的暴露垃圾問題的點位,進行梳理分析,舉一反三,精準施策,嚴抓整改落實,進一步加大全域暴露垃圾治理力度。」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朝陽區已相繼出臺《朝陽區規範大件垃圾管理暫行辦法》、《朝陽區居民住宅小區裝修垃圾規範管理專項行動方案》、《朝陽區建築垃圾處置工作實施方案》。
針對大件垃圾處置,在全區範圍內設置統一LOGO的大件垃圾收集點357處,設置1條日處理能力50噸的生產線(金盞鄉)及2條日處理能力10噸的就地處理設備(將臺、勁松),通過就地減容破碎和集中再生利用,將末端產品運至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實現大件垃圾處置減量化、資源化。截至目前,全區大件垃圾日清運量達六十噸左右,9月份共清運量一千二百噸。
同時,朝陽區規範設置裝修垃圾暫存點約600餘處。建立東壩、孫河、首建環保3個裝修垃圾接收點位,逐步形成前端規範收集、中端規範清運、末端規範處置的管理體系。裝修垃圾目前籤約處置的約800噸。
10月以來,朝陽大掃除活動共計清理街巷500餘個,清理堆物堆料、垃圾數1000餘噸, 可燃物清理300餘噸,清理白色汙染 5000餘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