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四大家族沉浮記:業績下滑 轉型失敗 頻現違規|好當家|獐子島|...

2020-12-12 網易財經

(原標題:海參「四大家族」沉浮記:業績下滑,轉型失敗,頻現違規)

晨鑫科技高管涉操縱證券市場,獐子島涉嫌財務造假,ST東海洋大股東長期佔用資金,好當家暫停大健康子公司直銷業務。

海參行業裡,壹橋、好當家、獐子島、東方海洋曾被外界稱為中國海參業的「四大家族」。

日前,由於債務違約,晨鑫科技控股股東劉德群所持上市公司2.21億股被陸續拍賣,又將這「四大家族」的命運拉回到公眾視野。

在經歷2012年後的市場衰退、2015年左右的集體轉型後,昔日的壹橋海參、如今的晨鑫科技在徹底轉向遊戲業務後,連續兩年業績下滑,如今還要面臨實控人變更、高管集體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等問題;好當家則暫停大健康子公司直銷業務,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因涉嫌財務造假被終身禁入市場,ST東海洋也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海參行業集體出現違規現象,是經濟環境惡化下的鋌而走險,企業經營者缺乏對主業長期規劃的戰略眼光。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昔日「壹橋」實控人生變

8月7日,晨鑫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原控股股東劉德群所持的上市公司9733萬股將被拍賣。而在前一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將劉德群持有的晨鑫科技1.24億股在淘寶網上公開拍賣,上海鉅成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4.14億元的成交價格接盤。

實際上,劉德群此次股權拍賣早在去年就已做出決定。2018年11月,為抵消債務,劉德群同意將1.24億股轉讓給上海鉅成,但限於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相關規定,無法完成股份轉讓。最終,債權方興業證券決定通過司法拍賣形式將劉德群質押的1.24億股「變現」。晨鑫科技表示,此次債轉股後,上海鉅成將成為公司新控股股東,劉德群將退居二股東之位。

公開資料顯示,晨鑫科技前身為壹橋股份,曾是海參上市公司中的龍頭代表。2017年9月,在獲得壕鑫互聯55%股權一年後,壹橋股份表示為降低業務風險,將不再從事海珍品行業,而是向移動遊戲及網際網路大文化產業全面轉型,同時將海珍品養殖、加工、銷售業務相關資產及部分負債作價15.7億元轉讓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德群。雙方約定劉德群首期支付8億元,剩餘款項分3期支付,並於2019年底全部付清。

同年10月,壕鑫互聯認購1.6億元的信託計劃,用於向力中租賃公司發放信託貸款。2018年4月,壕鑫互聯提前終止信託計劃,力中租賃公司承諾將於2018年12月31日前分3次還清本金及利息,但實際上直到2019年6月才結清。與此同時,劉德群也未如約支付第三期收購款項,其持有的3.6億股也被法院輪候凍結。

2018年2月,「大連壹橋海參股份有限公司」在正式更名為「大連晨鑫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股票簡稱也由「壹橋股份」變為「晨鑫科技」。

圖/公司官網

2018年3月,劉德群、原晨鑫科技董事長劉曉慶、原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林春霖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常州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刑事拘留,導致劉德群無法按期支付上述資產的二、三期轉讓款,也無法償還大量到期債務,這也是造成劉德群此次股權被法拍的直接原因。

全面跨界反陷業績危機

2019年8月9日,新京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晨鑫科技證券部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因劉德群無法及時還款,導致公司2018年利潤受到了一定影響。而實際情況是,從水產大步跨到科技領域,並未給晨鑫科技帶來預想的業績回報。

轉型前的壹橋在2013年以前一直保持業績雙位數增長,2010年至2012年淨利潤增長連續達到40%以上,2011年更是高達63.55%。但受圍堰海參銷售價格降低等市場行情影響,壹橋2013年淨利增速由前一年的60.42%驟然放緩至1%,並遭到深交所問詢。壹橋回復稱,近兩年海參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市場競爭加劇,海參價格持續下滑。海參養殖業務面臨水域環境汙染、自然災害、消費疲軟等風險因素,未來發展前景具有不確定性。

2016年9月,壹橋股份以9.9億元高價、溢價12870%置換壕鑫互聯55%的股權,進軍網際網路遊戲行業,水產與遊戲業務並行。當年圍堰海參毛利率僅為27.54%,較2011年下降40.25個百分點,但公司整體業績尚未下滑。

2017年9月,壹橋股份中途宣布放棄經營多年的海珍品業務,主營網際網路遊戲,並認為這一決定為「有利於公司改善財務狀況、增強持續經營能力」。但在徹底轉向遊戲行業的2018年,晨鑫科技虧損超6億元,淨利同比下降334%。除劉德群未按約支付資產轉讓款造成的影響外,遊戲發行推廣市場壓力增加才是其虧損主因。晨鑫科技還表示,壕鑫互聯未達到2018年業績承諾,其商譽減值也影響了公司利潤。

此外,審計機構也對晨鑫科技2018年年報出具了保留意見,認為無法確定晨鑫科技是否有必要對未償還的信託貸款和因壕鑫互聯未達業績承諾產生的應收業績補償款等問題,進行金額調整。

行業延伸

「四大家族」輝煌不再

晨鑫科技業績下滑的同時,昔日海參「四大家族」中的另3家日子也不好過。

2012年,壹橋股份、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獲得了「中國海參優秀上市公司」的榮譽稱號,被外界稱為中國海參「四大家族」。然而伴隨2012年開始的高端消費受限,以及福建、廣東大批「北參南養」,導致海參價格一路走低,育苗、養殖、加工等全產業鏈出現下行。

圖/視覺中國

2013年、2014年,3家公司淨利潤增速連續下跌,以海參產品為全部主營業務的好當家更是分別下滑46.96%、82.1%。

2015年伴隨消費群體增多,海參市場開始回溫,但也並未完全融化行業寒冰。2019年一季報顯示,還在從事水產行業的好當家淨利同比下降10.18%,東方海洋淨利同比下降87.88%,獐子島更是虧損4314.14萬元。

在此期間,晨鑫科技、獐子島、東方海洋在企業內控上也出現了較大漏洞。2014年、2017年,獐子島分別虧損11.89億元、7.23億元,給出的理由為「扇貝跑了」、「扇貝又跑了」。2018年2月,獐子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並於2019年7月10日被認定為涉嫌財務造假,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證監會認為,獐子島2016年、2017年年報以及《關於底播蝦夷扇貝2017年終盤點情況的公告》、《關於核銷資產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存在重複轉結成本等問題,兩年利潤追溯調整後均為虧損,涉嫌虛假記載,擬對獐子島和相關涉案人員給予警告和罰款,並對董事長吳厚剛、副總裁梁峻、董秘孫福君、財務長勾榮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圖/公司公告

而自2018年12月開始,東方海洋每月都因控股股東東方海洋集團佔用資金而備受困擾。同期,深交所向東方海洋下發關注函,要求其對資金佔用問題進行說明。根據東方海洋2019年1月的回覆公告,東方海洋集團一年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高達11.41億元。

2019年2月,東方海洋因東方海洋集團未如期歸還非經營性佔用的公司資金,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東方海洋」變更為「ST東海洋」。今年3月,東方海洋集團全部歸還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但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於5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6月,因對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未及時信披等,深交所對東方海洋集團、ST東海洋、ST東海洋董事長兼總經理車軾、財務總監於雁冰給予公開譴責處分。

8月10日,新京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東海洋,對方表示股東佔用資金一事對公司經營確有幹擾,「公司本來錢也不多,佔用這麼多還是有影響的。」獐子島證券部的電話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對於海參「四大家族」接連出現的內控問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民營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存在巨大問題,導致內部權力制衡失調,造成企業運營的巨大潛在風險成本,「行業集體出現這類現象,是因為當下經濟環境惡化,加上強力去槓桿,對於民營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陡然上升,迫使缺少更多資源的民營企業鋌而走險。」

轉型效果並不理想

除內控問題外,「四大家族」的跨界之舉也不盡如人意。

2015年7月,好當家新子公司好當家海洋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好當家表示,未來將「積極拓展大健康養生、醫美產業」,在水產養殖、食品加工、遠洋捕撈、醫藥保健四大產業基礎之上,「全力轉向大健康、大消費產業」。然而2016年至2018年,好當家大健康分別虧損45萬元、2115萬元、131萬元。2018年,好當家不得不暫停該子公司的直銷業務。

相比之下,ST東海洋、晨鑫科技則因新購子公司未達業績承諾,而被拖累整體業績。2016年初,東方海洋以4.3億元收購了美國Avioq公司100%股權,同時承擔Avioq公司購買土地、廠房等所產生的負債2000萬元,以此切入精準醫療、體外診斷領域,布局大健康產業。

圖/公司官網

Avioq公司則承諾,其2016年至2018年的扣非後淨利分別不低於400萬美元、600萬美元、1200萬美元。然而在2018年,Avioq公司不但未達到業績承諾,還虧損1096.32萬元,導致東方海洋不得不對該項收購全部計提商譽減值,進而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當年利潤。同期,ST東海洋淨利潤為-7.89億元,同比下滑735.33%。

而壕鑫互聯被晨鑫科技收購後,曾承諾2016年至2019年實現扣非後淨利分別不低於8600.71萬元、1.91億元、2.92億元、4.01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國家產業政策出現變動,遊戲版號下發速度明顯放緩,壕鑫互聯的實際情況較預測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實際淨利潤只達到了5674.15萬元。對此,晨鑫科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3.5億元至4億元。

沈萌認為,「這些企業的經營者缺乏對主業長期規劃的戰略眼光,只是盲目蹭熱點、炒概念,不務正業。」在他看來,海參行業大多以低附加值的生產加工為主業,缺乏提高附加值的研發基礎,利潤率低,一旦遇到市場價格或原料供給的波動,就會嚴重影響業績。「而跨界面對的是全新市場,企業在經驗、基礎、人員、技術等方面都將付出巨大成本,因此建議不要輕易跨界,除非主業已經沒有任何潛力可挖。」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市場要聞|海參價格創八年新高,水產養殖板塊暴漲後下挫
    2020年秋季海參價格普遍上漲20%到30%,價格達到近八年新高。在產量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好當家(600467.SH)、ST東洋(002286.SZ)等上市公司或將獲益。海參價格大漲主要是受供需影響。需求端,疫情提升了大眾對於健康生活的需求,海參等滋補品消費增加。據央視報導,今年大連的一些海參專賣店銷量實現翻倍,線上平臺滋補品的銷售數據也同樣搶眼。供給端,受2018年高溫災害影響,大連等國內主要海參生產地區海參產量大幅下降,直到當前還未完全恢復。據了解,目前大連海參生產能力已恢復至災害前的六成左右。
  • 獐子島「死走逃亡」的海參、扇貝要遊回來了嗎?
    這幾天,我有一種錯覺:之前獐子島「死走逃亡」的海參、扇貝好像都「遊」回來了!因為,獐子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讓人「莫名驚詫」。3月25日,A股繼續它的強勢表現。然後,很多人驚奇的發現:獐子島竟然在這一天漲停了!3月26日,儘管A股表現不佳,但獐子島卻依然微漲。
  • 熱死的海參是誰家的?獐子島的回應讓人意外
    據報導,遼寧漁業廳稱,遼參主產區出現海參大量被熱死的情況,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而之前連續兩度上演「扇貝跑了」的遼寧獐子島的海參再度引人關注。股民調侃道:「扇貝跑了,獐子島的海參你還好嗎?」令人意外的是,在遼寧大部分海參養殖業遭受高溫打擊時,大連漁業獐子島集團發布公告稱,海參未見異常。
  • 深交所14問獐子島:如何才能養好扇貝?海螺、海參靠譜嗎?
    一直養不好扇貝的獐子島,在半年報中透露,打算在既有銷售蝦夷扇貝產品基礎上,深化海螺、海參資源養護區和資源增殖區建設。「不愛走動」的扇貝都逃跑了,海螺、海參將會如何呢?發力海螺、海參養殖能否成功?從數據來看,雖然扇貝的營收比例依然佔大頭,但是海螺、海參的營收增速可觀。半年報中,獐子島透露重構海洋牧場產品結構的方案,重任就落在海螺和海參身上。
  • 大閘蟹上桌難,海參來搗亂或漲至「吃不起」
    海參龍頭,海參產品業績下滑好當家(600467-CN)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認定為「全國最大海珍品養殖基地」,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居山東同行業前列。公司主營產品便是海參,海參產業是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2016年7月,公司天海灣養殖牧場萬畝圍海大壩正式合攏,這標誌著公司投資最大、時間最長的圍海工程基本結束。
  • 海參節前漲價催熱海產品板塊
    未來一段時間內海參的價格會如何?劉小姐表示:「由於前段時間大連漏油事件導致海參產量下降,因此海參的進貨價格和銷售價格將會上漲50%。前幾天接到公司通知,海參的進貨價由原來3000多元漲到了4000多元。海參的價格在中秋節時肯定還會上漲。」
  • 獐子島涉嫌證券犯罪背後的造假術
    獐子島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獐子島解釋和回應包括業績變化、關聯關係、負債現狀、可持續經營能力等在內的多個問題。停產、「轉型」、違規採捕 上市公司獐子島曾經讓島民感到自豪,高峰時期島上70%的人都在
  • 好當家「雙百方針」打造海洋特色健康產業
    11月25日-30日,「藍色綻放·鑄就非凡」2016好當家海洋大健康海外旅遊研討會在泰國隆重舉行,來自好當家海洋大健康數百位市場菁英從青島前往泰國,開啟6天5夜曼谷-芭提雅豪華之旅,暢享好當家海洋大健康事業蓬勃發展帶來的尊貴體驗。
  • 2020年秋季海參價格普遍上漲20%到30%,價格達到近八年新高。海參...
    2020年秋季海參價格普遍上漲20%到30%,價格達到近八年新高。海參價格大漲主要是受供需影響。需求端,疫情提升了大眾對於健康生活的需求,海參等滋補品消費增加。據央視報導,今年大連的一些海參專賣店銷量實現翻倍,線上平臺滋補品的銷售數據也同樣搶眼。
  • 獐子島奇葩造假被查,股民損失誰埋單?
    剛從退市邊緣拯救回來,2017年扇貝又餓死了,業績又虧損。2018年公司好不容易通過出售資產等手段讓業績轉正,沒想到2019年扇貝繼續死亡,業績又一次虧損。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2018年2月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反覆上演的「扇貝傳奇」,獐子島涉嫌證券犯罪背後的造假術
    獐子島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獐子島解釋和回應包括業績變化、關聯關係、負債現狀、可持續經營能力等在內的多個問題。停產、「轉型」、違規採捕 上市公司獐子島曾經讓島民感到自豪,高峰時期島上70%的人都在
  • 「扇貝跑了」落幕:獐子島造假終將被追究刑責 財務造假處罰趨嚴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9月11日晚間,證監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獐子島(002069.SZ)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證監會決定將,對業績造成巨大的波動。
  • 開網 長海縣獐子島原產地野生海參冬捕節啟動
    馬牙灘位於獐子島西北側海域,是大連地區少有的純種野生海參生息場所。儘管當天海面上風急浪高,但躍入海中不足十分鐘,就有潛水員帶著滿滿一袋子海參浮出水面。盛滿海參的袋子很快被船上的工作人員拉上船,伴隨著袋口向下、「刺球」一樣的海參滾滾地湧入專用的盆型容器中,不時掉落地面上還會高高彈起,就像是一隻會跳舞的海參。
  • 扇貝死了 海參也要少養!獐子島「瘦身」計劃急急急 交易所火速發函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扇貝死了,海參也要少養!獐子島「瘦身」計劃急急急,交易所火速發函 因為扇貝再次大量死亡而「焦頭爛額」的獐子島(002069)又有新動作。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於廣鹿島的經營業務由「底播海參增養殖」模式調整為「整合養殖資源」的「養殖業戶+公司」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有利於降低公司於外島海域養殖和經營方面的風險,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提升運營質量。本次交易後,經初步測算,預計公司可回收流動資金1.01億元,增加淨利潤約7100萬元,具體數據以年審會計師審計為準。
  • 剛剛,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案移交公安機關,散戶:大快人心
    獐子島的業績也開始持續下降,2014年淨利潤巨額虧損了11.89億元,之後就淨利潤就一直在巨虧和扭虧之間徘徊。如果說企業經營不善,業績下滑,那只能說是市場不好,管理層能力有限等問題。但獐子島的問題在於誠信,公司業績下滑就算了,可惡的是財務造假,公司虛列利潤數億元,讓投資者誤以為公司盈利能力很強,從而買入公司股票進行投資,結果這些數據都是假的,謊言被拆穿,公司被打回原形,股票大跌,讓無數人的投資遭受虧損。
  • 行業權威發布:2016中國十大海參品牌排行榜
    據記者了解,國內海參主產於黃渤海灣海域,以山東威海、遼寧大連、山東煙臺三地為主,另外還有後來者山東青島和福建霞浦等地。據海參資訊網發布的2016中國十大海參品牌排行榜顯示,山東海參品牌和大連海參品牌各佔五席,山東品牌分別是:好當家、宮品海參、皇純海參、東方海洋、東方神參,大連品牌分別是:壹橋海參、獐子島、曉琴海參、上品堂、海晏堂。
  • 獐子島「扇貝事件」真相浮現
    6月25日,獐子島發布了證監會對獐子島(002069.SZ)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的公告,公告中披露了2016年和2017年獐子島對業績的虛報和對公司及其高層的處罰決定。  根據該份公告中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在2016年和2017年,獐子島存在業績造假行為。2016年獐子島虛增1.3億元淨利潤,2017年虛減2.7億元淨利潤。
  • 好當家2019年淨利6505.35萬增長4.86% 鮮海參年平均對外銷售價格增長
    挖貝網 4月24日,好當家(600467)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226,123,062.59元,同比增長6.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053,505.69元,同比增長4.86%;基本每股收益為0.045元,上年同期為0.042元。
  • 獐子島實地調查:從「海底銀行」到甩賣扇貝捕撈船
    一對在獐子島經營海鮮生意的夫婦說。  11月15日獐子島披露了關於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的結果,預計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金額2.78億元,約佔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蝦夷扇貝帳面價值3.07億元的90%,對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島就已虧損超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