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 6月7日訊(記者 姜婧儀 通訊員 寧建軒)記者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紅山路隧道於今天16時通車。作為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建設主管部門,市建委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重視應用新技術、新工法,使得紅山路隧道亮點頻出。
記者了解到,紅山路隧道藉助於不同階段BIM設計模型,完成項目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工作,實現BIM模型輔助計算工程量清單。藉助於BIM模型設計,充分發揮BIM模型優勢,進行碰撞檢測設計優化,模擬交通組織進行交通組織設計優化。
而隧道照明則採用無級調光系統進行控制調光。洞內外亮度檢測器將信號傳送至照明調光控制器內,照明調光控制器根據洞內外亮度,分析計算後控制加強照明燈具和基本照明燈具的輸出功率,從而達到控制隧道內亮度、節能環保的目的。
節能照明系統
為了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紅山路隧道施工結合交通疏解設置棧橋板。除了對地面交通影響小,只在短時間內封鎖地面交通,對居民生活幹擾小以外,蓋挖法棧橋板利用圍護作為支撐,簡化施工程序,降低造價。此外,蓋挖法施工受外界影響小。
局部蓋挖工法
此次通車的紅山路隧道,南起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橋,分別穿越現狀紅山南路、華躍路、丹霞路,止於丹霞路北側,全長1.43公裡,隧道雙向6車道通行,設計時速60公裡/小時。
隧道南口
隧道北口
由於華電西路以北的工程建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對沿線居民出行還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南京市建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會繼續加強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儘早建成全線通車,早日還路於民。
車輛交通示意圖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