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路2.5公裡路面通車
近日,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迎來重要節點:一標段加二標段局部共2.5公裡路面恢復通車。
記者從南京城建集團建管集團得知,恢復通車的路段具體是從新莊立交至華電西路段。在常發廣場門前,剛開放的路段雙向4—6車道,中分帶的島頭大片的草花鮮豔嬌美,還有一處島頭別出心裁將綠植做成花瓶的形狀,展現出質樸的美感。
據了解,紅山路—和燕路整體區域縱跨玄武區與棲霞區,在園林綠化的設計中考慮將兩個區域的特點進行融合,形成一條特點鮮明的生態廊道。因此,整體設計概念是運用區域文化之間的無形銜接和自然之間的有形連接打造一個「山林花溪」般的山水城市畫卷。目前紅山路段的景觀綠化已基本完成施工,和燕路段景觀綠化也正在推進。「四季有景、春秋季最佳」,為何紅山路上的人行道採用黃連木做行道樹,南京城建集團建管集團項目負責人陳雷介紹,黃連木樹冠渾圓,枝葉繁茂,早春嫩葉為紅色,入秋葉又變成深紅或橙黃色,是城市及風景區優良的色葉彩化樹種,春秋季尤為優美。中分帶和側分帶以先花後葉的紅玉蘭、花葉同放的帚桃為主要開花樹種,呈現繁花的春季景觀。在紅山南路景觀節點、紅山動物園景觀節點、華電西路景觀節點處,以造型優美的叢生烏桕、娜塔櫟、叢生黃連木為主景,搭配染井吉野櫻、菊花桃等優質的開花樹種,呈現出豐富而又疏密有致的植物綠島空間。
一標段施工單位南京同力建設集團項目經理丁健介紹,該標段共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個階段是管線遷移階段,管線遷移比較複雜,施工中要保證雙向四車道,一邊只有8米的施工區域;到了打樁階段也沒有施工場地,要保留雙向一股道給社會車輛通行,施工單位在隧道上方做了9米寬的棧橋板作為施工便道。去年7月開始出土,至10月底出了34萬方土,這個進度在一般工程中是罕見的。在轉盤區域施工時也是通過幾次翻澆來完成的,交通組織比較複雜。在敞開段施工時由於下穿滬寧城際和京滬鐵路,還與地鐵3號線新莊站相鄰,同力派專人學習施工要求,鐵路方面也有員工24小時監測施工,保證了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南京「井字」快速內環的最後一段,該工程南起新莊立交落地點,北接和燕路過江通道,沿途將建設紅山路、和燕路、神龍路三座隧道,還有曉莊廣場互通,增加和燕路北向西匝道隧道,工程全長6.12公裡。記者從市建委得知,目前我市還有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中央門立交至和燕路段拓寬改造工程,這些工程將完善河西、城北片區的交通網絡,緩解擁堵,讓市民出行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