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會也坐不住,怎麼辦?
說起孩子安靜不下來,一會也閒不住,就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因為我家的熊孩子就是如此。&34;今年4歲了,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熊孩子。每次去幼兒園接他放學都會很不好意思。
因為老師送孩子出來都會和家長聊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果不其然,今天孩子在學校還是一會都坐不住,當所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中午都睡覺的時候,孩子就是不睡覺,自己一個人到處跑還唱歌,帶動其他小朋友一塊鬧騰。當時我真是別提多尷尬了,也很鬧心。
看別的小朋友雖然也很調皮,畢竟是三四歲的年齡,不可能像我們大人們一樣,但是起碼該玩的時候玩,該休息的時候也能安靜下來休息一下睡一會什麼的,但是&34;就是坐不住,吃飯的時候也不乖,老是去這看看,去那瞅瞅,大人還得跟著跑,而且吃的也不多。
難道寶寶是多動症?多動症是一種很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也叫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主要表現也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脾氣暴躁易衝動,不喜歡安靜下來總是到處亂跑,和他說話時他總是心不在焉,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不喜歡等待沒有耐心等,男孩子一般比較常見。
但也不是所有有這些情況的孩子都有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也是和興趣有關的,對待他喜歡的玩具,喜歡做的事情往往能夠安全靜下來,全神貫注;對待他不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提不起精神;
除興趣之外,孩子的自制力也很重要,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有較強的自制力,在一些場合會&34;不胡鬧,能夠安靜下來的話,大多只是好動而不是多動症;
如果孩子在一些特別的場合還是難以安靜下來,亂跑怎麼說都不聽,叫不住的話,大多屬於多動症孩子。
對於坐不住的孩子,應該多補食一些含維生素鋅的食物,鋅元素是維持我們身體正常運行、代謝所需的酶的活性的必要元素,缺乏鋅元素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會導致孩子生長發育緩慢,頭髮稀少,發黃較為柔軟等。
家長們平日裡應該給孩子多吃一些魚、瘦肉、雞蛋、蘑菇等富含鋅元素的食品,以補充鋅元素,從而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
除了食補以外,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家長耐心的教導,切不可急功近利,隨意大聲吼孩子。那麼,該如何改善孩子目前的狀況呢?
首先,樹立榜樣,作為示範。
孩子的專注力不足,難以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很有可能與家長平時的行為有關。家長們在埋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是不是經常&34;,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地看手機;
一邊忙著手頭的工作,一邊心裡還裝著其他事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長應當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在溫馨的家庭環境裡更容易養成健康的身心人格。
其次,與其說&34;,更應說&34;
我們往往在教育孩子時總說&34;&34;&34;等等否定意義的話,卻往往很少說&34;&34;這樣的引導性的話語。
大人們總習慣做一個領導者,命令孩子做什麼,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往往會說不能這樣做,而孩子們年齡尚小,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這個時候,大人更應該指導孩子要怎麼去做。比如,孩子拆掉零食或玩具等的包裹隨手丟棄,這個時候大人可以指導孩子要將垃圾丟在垃圾桶裡,&34;而不是說&34;&34;等話。這樣指導性的話語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事半功倍。
胡蘿蔔加大棒,就是說,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如果孩子比較不聽話,那麼適當的懲罰也是必須的。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制定了規則後,必須嚴格完成。
比如,孩子要把飯吃完才會有糖果,那麼孩子吃了半碗甚至大半碗的時候,又不能算作完成任務,家長也不能給予獎勵,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一定要完成任務,才會在內心更勉勵自己。
同樣,犯了錯也一定懲罰,不能因為什麼別樣的原因而&34;。
最後,培養孩子自制力
自制力的形成離不開規律性的活動。孩子每天知道自己一天將要做什麼,也就是說,給他定一個目標。比如,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必須先寫完作業才能看動畫片,沒有寫完作業就看不了動畫片。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知道要想看動畫片,就必須先寫完作業才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可能做不到,想放棄的時候,要及時的鼓勵他,引導他做到。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注意多多與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忽視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