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舒適圈後,有多悔就有多爽!

2020-12-22 腦原創

距離我從成都義無反顧的奔赴西安,已經過去整整5個月。

這5個月被我稱作工作4年來的黑暗期,從意氣風發到一蹶不振,從間接性激情滿滿到頻繁性混吃等死,就像灌了一嘴難喝的中藥,咽下去食道不答應,用乾嘔來反抗;留在嘴裡舌頭不答應,味蕾直接刺激淚腺,用淚花來回應,總之,難受極了。

來西安之前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比同行高,福利比同行好,重點是沒有加班,沒有腹黑的領導,沒有攻於心計的同事,還有一筆不菲的年終獎金。當然,僅剩的一個缺點,也讓我在抗住了所有福利的誘惑下,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

我這一代人,先是被父母灌輸工作一定要穩定的思想,然後在長到十幾歲的時候,被網際網路時代猛的一擊,自我意識的崛起註定我們不會在所謂的鐵飯碗面前做過多停留,最後在幾篇心靈雞湯的荼毒下,開始自命不凡,開始把我命由我不由天做為QQ個性籤名,開始想去這個世界看看,也開始對那些經過包裝的成功夢想入非非。

在我自認為沒有上升空間的時候,我決定離開。溫水煮青蛙的模式過於可怕,我不想年紀輕輕就被同化,進而淘汰。我總覺得我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

離開舒適圈以後的生活短期內看來很爽,但是一個月後我開始焦慮,髮際線也加快了後移的速度。

選擇西安作為落腳點,是因為「長安」這個飽含詩意的名字總會在夢裡誘惑我。盛唐美景佳人,十三朝古城遺風,就像一個無法輕易破除的魔咒,吸引著我的前往。

夢想都是美好的,可事實總會讓你的臉啪啪作響。

單休和周六早上打卡上班都是什麼鬼?

怎樣減少一個人喜歡去外面浪的次數,給他一個單休就夠了。

工作4年來從來都是雙休的我,在西安切實體會到了單休的魔力。面試了N家公司,80%以上的公司都是單休模式。這意味著我減少了一次睡到自然醒的次數,失去了一份跟大爺大媽一起混跡於早市的樂趣,意味著我要在單休的那天完成家中所有的清潔問題,然後自然而然的,只想在床上靜靜的躺屍。

不僅工資低,還要求你文案設計推廣優化全都會?

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黃金的心,說的就是西安的大多數上班族了。

一個崗位的工資做四個崗位的工作,注意,這不是段子,這是西安求職市場的現狀。當我翻遍所有的求職軟體,每個崗位都在告訴我「希望你可鹹可甜,能寫產品文案,能做活動策劃案,能提案,能幫領導處理日常雜事,精通PS、CDR、CAD等製圖軟體,熟練進行SEO網站優化……」。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果斷的關閉求職網站,然後默默的摸摸胸口,告訴自己「保命重要,保命重要」。

談好的工資,入職後突然被砍掉了500?

在這個職場上,不靠譜的公司比你想像中多得多。

千萬不要相信領導給你承諾的漲工資的騙局,沒入職之前什麼都是好說,入職之後什麼都是再說。如果你有幸被HR再三邀請,不僅給你漲工資,還用「公司認為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來捧殺你,那麼恭喜你,入職後你的崗位職責會成倍的增加。如果你很不幸,承諾的工資並沒有如期到來,那麼下一次漲薪一定遙遙無期。

畢竟這年頭,走過婚姻殿堂的兩個人都不一定能走到最後,那麼談好的工資被砍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社保繳納是個夢,保險公司齊上陣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影響下,還是有那麼多公司頂風作案,員工社保繳納能逃就逃,公然批判勞動法不適用於民營企業。

求職的五個月,我收到了很多家保險公司的電話,打著招聘的名義完成騙人入坑的指標。穿著西裝參加名義上的培訓會,實則就是一場正式化、標準化的洗腦會議。聽聽那些草根男逆襲年入百萬的成功故事,再鼓個掌歌唱公司的明天一定會好上加好。這是個謊言場,可卻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

好公司鳳毛麟角,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大多數人面臨的,是不完美的公司,甚至是騙子企業,但是為了生活我們無計可施。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適應,不是適應壞的制度和壞的方式,而是在壞的環境中找到一條適應自己生存的道路,我們在這條路上,不斷的打怪升級,不斷的獲取知識和技能,等到我們足夠有能力去面對更好的時候,這一路的適應和披荊斬棘,全都是我們用以傍身的財富源泉。

離開舒適圈後,短短五個月,我被西安的求職現實扇了一巴掌,我總是會後悔如果我還在原來那家公司就好了,聽說新調整了運營結構,所有人都漲薪了;聽說換了話事人,午餐補貼又漲了……

每當我開始後悔的時候,我心中總有一根弦會忽的繃緊,提醒我那溫水煮青蛙模式的可怕。

如何毀掉一個人?

答:在他年輕的時候給他一份安逸的工作。

如何長久的毀掉一個人?

答:在他年輕的時候給他一份安逸的工作,再給他不錯的待遇,然後在他三十歲的時候辭退他。

就是因為那一點想要改變人生的小心思,我離開舒適圈,後悔的小情緒總是反反覆覆,但我知道,我一定配得上更好的。

沒有雙休,我就利用那多一天的工作日讓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要求我全能,那我就趁此機會多學點東西,就算不能做到精通也算有所涉獵,總有一天,我學過的東西都會給我回報;輕信了領導的承諾,那就吃一塹長一智,以後才能更好的在職場立足。

我堅信,任何經歷都是禮物,我們正在被賜予著。

說了很多西安的「壞話」,不是因為我在黑它,而是因為我希望這個我選擇生活的地方能夠越來越好。即便今天的它並不完美,但我相信它只是在經歷一輪洗牌,淘汰掉不好的,留下精華的,它始終在朝著美好前進。就像我曾對一個回到西安又選擇離開西安的朋友說的:「雖然我知道今天的西安並不好,但是我一定能趕上它的好時候」。

離開舒適圈以後,我有多後悔就有多舒爽。慶幸我踏出了第一步,才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欠缺的技能和匱乏的知識;慶幸我心態平穩的度過了換城市工作的焦慮期,二十多歲的年紀,收入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認清自己和有勇氣改變才能讓我走的更穩更長。

當我茫然失措的從學校過渡到職場,我收穫了「菜鳥也有鷹的夢想」這句看似打雞血的話;當我從舒適圈過渡到奮鬥圈,嘗盡冷暖的一瞬間心境也獲得同等額度的成長。

人們都說未來可期,而我想說,

以夢為馬,不負昭華,少年還需努力!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突破舒適圈的人能有多爽?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爆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必須要有姓名!它把一群姐圈大佬們聚在一起搞女團,從籌備開始就一直處於人們議論的風口浪尖,開播後的每一期更是迅速地鋪滿了你的社交首頁。>敢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圈,迎接自己的挑戰,去做唱跳藝人。
  • 超長假期後「神獸」們如何離開「舒適圈」
    邁進學校大門,迎接學生們的不僅有整潔溫馨的校園,還有老師們真誠的微笑、暖暖的問候。深深的「師生情」,濃濃的「家庭味」,讓開學第一天的校園別樣的美麗和幸福。入校量體溫、掃健康碼、再到各班教室有序報到,各項開學工作順利進行。由於疫情的影響,學校決定,把往年盛大的室外典禮活動轉為室內舉行。
  • 每個人都讓你「離開舒適圈」,這是毒雞湯嗎?
    圖片來源:Pexels.com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說法,並且打心裡覺得非常反感的話,請點讚。至少,我是非常反感這種說法的人。社交媒體有許多影響人物。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離開舒適圈,也並沒有想像的恐怖,」斯坦福畢業生張語冰(音譯)在其主題為《真正成功的人生開始於當你邁出舒適圈的那一步時》的TED演講中說,其演講視頻在Youtube還有著非常高的播放量。
  •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大型社會性死亡現場 6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 面對「跳出舒適圈」的鼓勵,我有困惑
    從許多封來信中一眼就看到了「大二學生」這幾個字,其實我也剛剛離開大學沒多久,覺得你在信中說的許多情緒也都曾經出現在距離我並非十分遙遠的大學生活裡。而我相信,同樣的困惑也正困擾著許多年輕人。楊絳先生曾說年輕人「想得太多,但讀得太少」,現在引用這句話的「大人們」的重點,常常都是希望年輕人們記住後半句,但我覺得前半句同樣也是重要的。
  • #開學#超長假期後「神獸」們該如何離開「舒適圈」
    那麼幾個月的居家學習之後,重回校園的孩子們該如何儘早離開「舒適圈」呢?  「超長假期」打亂了許多學生的生物鐘,開學後,家長可以為孩子制訂一個時間表,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高效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保證晚上早點睡覺。回到校園的新學期生活,應該比居家學習早起很多。這樣一來,可能會讓孩子們出現在校期間精力不足的現象。為此,只有保證充足睡眠,孩子們才有精力投入到一天的校園生活中,跟上校園生活的步伐。
  • 逆襲到底有多爽?
    既然是逆襲,就一定有轉折。工作後,我結識了一個我認為很厲害的人物。後來,我離開了那個單位。她大學學的法語,生完孩子後因為他老公的緣故(除了他老公領導,別人不知道他們的關係)也進了公司國際項目組,主要是翻譯往來郵件。她的領導是個變態女,剋扣員工,把私活給她做,還各種挑剔。她都忍了,那段時間他老公的職位一直在升,已經做到了大區老總的位置。
  • 很多時候離開舒適圈,也許我們才能獲得真的快樂
    而「舒適圈」更像是人們產生焦慮時的一種趨利避害的選擇。舉個例子,如果將人們都放在一座島上,島上有很多可供自己支配的資源,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在島嶼的外面也許有更加現代化的城市,但是在這兩個點之間卻是一片汪洋,充滿了危險。
  • 非逼你走出舒適圈的人,比你活得舒適多了
    於是,繼「人間不值得」「藍瘦香菇」「三觀正」之後,當代年輕人又有了第四個超級討厭、看到就頭大的詞語:「舒適圈」。 你們總說,年輕人要勇於走出舒適圈,可是年輕人不想走,年輕人想安安靜靜呆在這個圈裡,甚至還想劈個叉。這些你想過嗎?沒有,你只在乎你自己。
  • 有錢人到底有多爽?
    有錢人到底有多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窮人有多不容易。
  • 請信任自己可以離開舒適圈
    當我們逼自己離開舒適圈,當我們進入新的職場,當我們去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是到陌生的國家去旅行,感到焦慮是非常正常的。代表你正在尋找自我、挑戰自我。當我們要面對一場重要的面試、演講,當我們要去看醫生、接受手術,因而感到緊張焦慮,也是正常不過的狀態,但這些「健康的」焦慮,會在狀況解除後就消失。
  • 有熱度、高評分的《慶餘年》,也沒走出權謀劇的舒適圈
    說到權謀劇的舒適圈,其實也有關於豆瓣9.3分的《琅琊榜》,當年這部權謀劇真的就是一種現象級的電視劇,在這之後,權謀劇的發展也迎來了一個可以被挖掘的時代,就像今年下半年就有三部權謀劇在一個相近的時間段播出,有朱玉在前,後面的劇其實只要在服化道等質量方面沒什麼問題,就不會出現撲街的現象。
  • 角色互換後,才知道當娃有多爽
    >在兒童世界裡,總有幾個很有名的動物這天無聊的陪齊齊看了集巧虎,發現裡面的「小朋友」不是在扮演媽媽就是在扮演爸爸,而且「小朋友們」在做了爸爸媽媽後都變得出奇的懂事和乖巧,於是突發奇想,我當了一上午的寶寶,爽到不能爽。
  • 聽說你要「跳出」舒適圈?呵呵
    跳出舒適圈能夠讓你的人生大放異彩?跳出舒適圈的你一定會幸福、快樂、大有作為嗎?2.我覺得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擅長的領域。我們在自己的舒適圈裡踏踏實實地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持續改進,同樣可以過得很好,同樣可以為社會做貢獻的呀。
  • 舒適圈的現實解釋
    舒適圈的現實解釋 人生如趕路,人如車,人生如路,車在趕路時,難免遇到崎嶇坎坷的道路,這就好似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車在趕路時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路,比如隧道,在進入隧道前,是光明的,進入隧道後光照強度驟減,陷入黑暗,這就好似人生中經歷的黑暗時刻
  • 從自己的舒適圈走出來,給你勇氣和毅力
    每個故事,都包含無盡的智慧,細細的品讀,總有不同的感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從自己的舒適圈走出來,需要很從的勇氣和毅力。小故事:蟹與狐狸一隻螃蟹離開海水,獨自住在海岸邊。有隻飢餓的狐狸正愁沒有吃的,看見他後,便跑過去捉住了他。
  • 「跳出舒適圈」是一個盲目跟風事件嗎?
    正劇男演員演起喜劇來,真的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表演結束後,佟大為感慨參加節目是希望走出舒適區。新媒體人姜思達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佟梁二人表演的質疑,說自己「笑不出來」,認為表演「不舒適」,犀利的言辭在觀者聽來難免刺耳,佟大為本人更是窘態畢露。
  • 和矮個子男生談戀愛有多爽?
    前段時間寫了篇「和矮個子女生談戀愛有多爽」的文章,留言區高呼要出一篇「和矮個子男生談戀愛有多爽?」。 更有姐妹放言:男生低於170cm,不就等於二級傷殘嗎? 這話一出,隔壁一直在偷偷旁聽的小哥哥(官方稱自己172cm)坐不住了:「男生矮怎麼了???矮個子男生的優點可多了。而且,我們還會再長的!!!」 容我在此清醒地提醒各位男生,一般到22歲身高就基本停止生長了。
  • 留學後,我拉黑了所有勸我走出舒適圈的人
    每天、每周、每個月都會有大大小小及不同類型的 party。 第一個月,班裡的一位美國同學邀請我去她家參加 party。我一進門,就覺得社交恐懼症要發作了。極少的中國面孔、陌生的人拿著酒杯,朝我這個方向望過來,那一瞬間很不知所措。 那兩個小時,我過得很煎熬。
  • 過來人告你,不裝有多慘裝後有多爽
    "夏天的蟲我永遠記得,嗡嗡嗡嗡的說你餓了,我看見你兇兇的叫囂著,吸血美味的時刻",夏天不止有暖暖的風,還有煩人蚊子,而紗窗就是可幫你擋在家裡外的神器。所以還在糾結裝紗窗好還是不好的過來,FUN姐告訴您沒有安裝紗窗前過得有多慘,裝上紗窗後這小日子過得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