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邊的事 掃碼來報料
為落實好《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讓老年人享受更加溫馨便捷優質的醫療優待服務,臨沂市衛生健康委轉發《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全面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待政策的通知》並印發《關於提升全市老年人醫療優待服務水平的通知》,為全市醫療機構落實老年人醫療優待定出時間表,其中,醫院要保留掛號、收費、取藥等必要的人工服務窗口,未保留人工服務的要立即整改,整改工作要確保於2021年1月1日前完畢。
1
建設老年
友善醫療機構
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
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如何優化老年就醫服務?《通知》作出如下要求:
(1)提供多渠道掛號服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在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的基礎上,要根據老年人患病特點和就醫實際情況,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醫聯體的核心醫院應向醫聯體內基層醫療機構預留一定比例的預約號源,方便老年人通過基層預約轉診就醫。
(2)優化服務流程,建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要切實落實老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享受醫療優待,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不分國籍、不分地域,一律憑居民身份證、老年人電子優待證(2021年全省推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頒發的老年人優待證中任何一種有效證件,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市所有醫療機構享受「優先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需要住院的,優先安排住院;來臨老年人在臨旅行期間突發疾病的,醫療機構提供急診綠色通道」等醫療優待政策。任何單位不得額外設置戶籍等限制條件,不得強制要求另行辦理其他憑證。各醫療機構需有專/兼職社會工作者承擔老年人服務相關職責。掛號、收費等設有人工服務窗口及現金收費窗口,智能設備配有人工值守。
(3)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要在老年醫學科或內科門診開展老年綜合評估服務,對老年患者高風險因素給予早期識別與幹預,保障醫療安全。到2022年,75%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
(4)基層醫療機構要結合實際,可通過籤約、巡診等多種方式為確有需要的老年人開展上門診療、康復、照護等個性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與上級醫療機構遠程會診,為老年人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到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比達到30%。
(5)注重對老年症候群、衰弱、失能、失智的評估與幹預,開展多學科合作診療,鼓勵患者及其照護者參與照護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6)對住院老年患者進行高風險篩查,重點開展跌倒、肺栓塞、誤吸和墜床等項目,建立風險防範措施與應急預案、高風險篩查後知情告知制度。
2
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
到2022年,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2%。
研究制定我市不同年齡階段健康老年人標準,建立老年綜合評估體系,進行健康評價及幹預。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管理檔案,把老年人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績效評價。到2022年,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2%。推進老年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落實老年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費每人每年不低於130元的要求,逐步豐富完善老年人籤約服務內容。
3
實施「智慧助老」行動
醫院要保留掛號、收費、取藥等必要的人工服務窗口,未保留人工服務的要立即整改,確保於2021年1月1日前整改完畢。
實施「智慧助老」專項行動,努力消除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切實保障資訊時代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要圍繞老年人「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慧型手機的問題,動員家庭成員、社區服務人員、志願服務組織、老年大學等對老年人開展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加強防網絡詐騙、電子通訊詐騙知識宣傳,幫助老年人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使用信心;醫院作為老年人頻繁活動場所,要「做好傳統方式、做好專用通道、做好人工服務」,要保留掛號、收費、取藥等必要的人工服務窗口,未保留人工服務的要立即整改,確保於2021年1月1日前整改完畢,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
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機構入口可通過增設老年患者「無健康碼」通道、配備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健康碼查詢等方式,協助沒有手機或無法提供健康碼的老年人通過手工填寫流調表等方式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為老年患者提供方便。
4
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到2022年,省級安寧療護試點縣(郯城縣和沂南縣)全面推廣安寧療護服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逐步開設安寧療護科或增設安寧療護病區。
完善安寧療護政策。落實安寧療護相關用藥指南,保障藥品配備並確保合理使用。營利性醫療機構可自行確定安寧療護服務項目。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屬於治療、護理、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項目的,按現有項目收費;屬於關懷慰藉、生活照料等非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由醫療機構自主確定。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上述服務,收費標準均自主確定。
開展省級安寧療護試點縣工作。到2022年,安寧療護試點縣(郯城縣和沂南縣)全面推廣安寧療護服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逐步開設安寧療護科或增設安寧療護病區。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引導醫務人員、醫務社工等專業化力量,積極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5
做好老年人精神關愛服務
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早期預防及幹預機制,針對抑鬱、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隨訪管理。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各縣區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試點要認真做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問卷調查和信息錄入工作,對於有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老年人要給予適當幹預措施。依託心理關愛項目開展,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早期預防及幹預機制。
6
開展失能老年人
照護工作
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山東2017年版)》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要確保失能貧困老年人及時獲得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服務。有條件的地方要開展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上門提供血壓測量、末梢血血糖監測、康復指導、護理技能指導、保健諮詢、營養改善等醫養結合服務。
開展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加強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以及其他慢性病失能貧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結合實際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通過家庭病床、巡診等方式,為失能貧困老年人提供籤約服務。
開展長期照護服務。推動長期照護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發展,擴大長期照護服務的有效供給。鼓勵各地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發放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各類醫養結合機構接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支持社區嵌入式為老服務機構開展長期照護服務。加強對居家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者的技能培訓,提高照護水平,減少和推遲老年人功能喪失。
本版採寫 臨報融媒記者江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