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想變得更差,即使這個學生嘴上說無所謂,只不過是欲蓋彌彰已,我們要注意聽弦外之音,要洞察一個人內心的感受和變化。
對於這樣的學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考試分數,所以必須要把他們的焦點從考試分數上轉移開來。
圖中這兩個學生曾經都是「三無「學生」」
要把學生當有血有肉的人來看,不是考試的機器。
"我知道你也曾經嘗試過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沒有效果,是不是?"
"我也知道你不喜歡學英語,其實學習挺痛苦的,但是還不得不學,是嗎?"
"爸爸和媽媽也很著急,他們說的話也會讓你不舒服,老師可能也會經常拿你別人和你做比較,這也會讓你不開心,對吧?"
"其實你也想更好,只是沒有辦法,或者方法效果不好,是這樣的嗎?"
「溝通」不能只「溝」不「通」
暫時放下考試不等於放棄考試
對「三無」學生而言最大的痛苦就是帶他做題,這是最行不通的,因為這樣基礎的學生根本談不上得分,刷題只會讓他更加絕望,不是誰都能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
接下來的溝通要直接進入方法的層面
"我們現在考試肯定得不了太高的分,做題也沒有多大意義,只會讓你更加痛苦,所以我們現在要暫時放下考試,放下不等於放棄!我們要嘗試一種新的方法,可能會讓你的學習有很大不同,你願意試一下嗎?"
這個時候,我一般會講一個我曾經教過的類似學員的例子,要很真實得去講,不要誇大其詞,這種案例會讓這樣的學生內心更加確定,越相信,效果越好。
在大學英語四級課上幫助學生解決畏難情緒
成就感的建立來自於即刻做到的正向的體驗,就是因為做到而帶來的好的感受,而在英語的學習中,發音的轉變是帶來成就感最快的,我教過的幾十個"三無"學生最終逆襲,幾乎100%都對英語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除了前兩步的溝通以外,我幾乎都用到了快速轉變發音的方法,相比單詞記憶,語法學習,刷題等等,發音的提升是最快的,一周時間就可以扭轉。
這個時候,我一般會這樣溝通:
"我們一周時間就練5句話,這5句話在一起構成1個小段落,這一周時間我們要把這五句話練透,一天一句話,能做到嗎?"
當然,五句話只是舉了個例子,在真實的教學實踐中,這個量要適當把握,因材施教。
"你不用背,跟著讀就行,每天聽10遍,讀5遍,每天給我發1遍語音就行,每天20分鐘就可以,可以嗎?"
這個時候要得到他肯定的答覆,要注意觀察對方的神情和眼神,回答必須要堅定!
目標必須達成一致:概二課文背到60秒
如果只是教給這樣的學生方法,他們很難做到,最好帶他去把流程走一遍,讓他充分體驗這樣的學習過程,讓他收穫拿到成果的成就感。
陪伴學生做到
肯定要真實、具體、細節、及時,不要泛泛地說"你進步太大了,你是最棒的",等等,這樣的話很難進到學員心裡去,而且時間長了,學生會感覺到老師或者家長很虛假,沒有安全感,學生就會缺乏對老師信任,最終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你可以這樣肯定學員:
"你連續五天每天都發語音,你是一個具有堅持品質、說到做到的人!"
"之前你的語調全部是降調,現在開始有高低起伏,短短五天時間,已經有明顯進步,說明你是一個有語言天賦的人!"
"從一開始討厭學習到現在會主動問我問題,你是一個敢於挑戰自己、善於思考的人!"
"你有一天沒發語音,但是你主動告訴我你沒有發語音,謝謝你對我的尊重,你是一個守信用的人!"
也可以運用對比的方法,現場聽一下最開始的語音和後來語音的區別,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的變化。
及時的肯定對於提升孩子學習情緒至關重要
要因材施教,去給予適當的挑戰,不斷達成目標,不斷得到肯定,形成良性循環。
基礎很差的學員,在興趣上來之後,建議通過大量朗讀或者背誦夯實語感,三個月後,加入語法和刷題練習,這樣提分是最快的。
圖中學生今年高考英語141分
請君注意:
要求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是建立在自己堅定的立場之下,當然沒有平時的欣賞和肯定作為前提,一味的要求,效果會很差,因為沒有建立足夠的親和力和信任度。
如果父母根本不認同你的理念,或者根本沒有耐心,這種學習根本無法實施,或者剛出效果就會夭折,所以,要保持和父母之間流暢的溝通。
「三無」學員的逆襲需要父母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