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必學】正骨10法

2021-02-07 A針灸正骨

中醫整脊科是一門繼承創新的學科,調曲復位是其主要技術。而調曲復位所運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牽引調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獻已有記載而世代傳承下來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獻過程中發現,加以研究提高而應用於臨床的。這些技術經過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總結,明確其操作規範、適應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項,輯錄於2006年出版的《中國整脊學》。


爾後又經全國專家論證,作為《中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的主要技術。這些技術都是源自中醫傳統文獻記載,既不是什麼人發明,更不是外國傳來,其中一些技術發明比西醫早幾個世紀。現將這套技術的古籍文獻記載作一簡介。



正脊骨法,又稱正骨法,臨床常用有以下十法。


1、按脊松樞法


是按壓脊椎,松解頸胸、胸腰樞紐關節的手法。此法最早文獻記載是《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素問·繆刺論》:「數脊椎俠骨,疾按之應手如痛」。「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稱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病在筋,調其筋,病在骨,調其骨,」(《調經論》),清代,鹹豐年間,劉聞一著《捏骨秘法》,其專列「捏脊骨法」,「凡背骨疼,何處痛,一定何處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處略略一按,與高低脊骨相平,即愈。」


2、寰樞端轉法


用於整復寰樞關節錯位的方法,用手指端提輕輕旋轉復位的手法,此法源於治頸椎創傷,最早記載為元朝李仲南《永類鈐方·風損傷折卷二十二》(公元1331年):」凡摔進頸骨……醫用手挼搽平正」(挼即按、揉)。清朝,日本人二宮獻彥可在中國學習中醫正骨後編成《中國接骨圖說》(又名《正骨範》1807年出版),該書將寰樞椎稱之為「旋臺骨」,「此骨傷共分五證……而左右廢活動者,用熊顧子法第一提之。左右歪邪,項強不能顧者,熊顧母法提頓之……徐徐搶解整理之」。


3、牽頸折頂法


取仰臥位,醫者用手掌牽頭顱,另一手沿頸椎推拿折頂的手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對頸椎損傷的「挼搽法」。元朝《回回藥方》(約1368年):「若脖項骨節脫了,其治法一人託向前,一人於骨節上緩揉令其軟,然後入本處」。清朝《捏骨秘法》:「捏頭項法(二條)凡脖錯捩(傷跌),俱是向後錯頭,必俯而不直。治法:用左手託住前邊,右手向疼處略稍按,按左手稍有知覺即止」。《中國接骨圖說》名「熊顧子法第三」(圖1)。






4、頸椎旋提法


指將頸椎旋轉並向外提起的手法,又稱「頸椎旋轉法」。此法最早文獻記載是公元610年,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描述養生方導引法:「一手長舒,仰掌合掌。一手提顏,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勢,急挽之,坐頸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痺,膊內冷注,偏風」。這是自我旋轉頸椎的手法,其治療疾病是典型的今天稱之為「頸椎病」的症候。後來,明朝的《按摩導引養生秘書》繪圖說明。《中國接骨圖說》熊顧法,即是此法。「熊顧母法:使患者開兩踵於臀外而安坐,醫在其背後,踐開兩腳而直立,低頭視患者之額上,安右手於額中央,翻左手以虎口挾持其項骨,指頭用力把定髮際玉枕骨下陷處,翻右手截其頤於掌上,前後相圖。左手自肩用力提之,右手應左手之提,自下抬之,務勿不正左右齊一,令右顧三次,然後當患者頭後於胸膛。以左手按額中央,翻右手拉持項骨,載頤於左手掌上如前。令左顧三次」。(圖2)





5、提胸過伸法


患者端坐,術者站在背後用膝頂上段胸椎,雙手抱胸後伸,或僅用雙手抱起過伸胸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公元652年)「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肋,兩手拳反背上,掘背上下三遍。兩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元朝《永類鈐方·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胸脅傷: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人靠突處,用兩腳踏患人兩腳,卻用雙手抬其肩胸起,其骨自入」。清朝《中國接骨圖說》稱為「糜風法」:「 糜風母法:使患者叉手盤立,醫坐其背後,立右膝跂左踵,置臀於跟上,右腕當脾俞,其指頭向脅肋骨橫推之,其肘尖架住膝頭,以為用力地。插入左手於腑下,屈臂如軒,伸五指橫左乳上,掌後腕骨在胸肋擁抱之,使患者體微仰,而撓於後。右手承載患者體,以微推出意轉回之。其回也,左手從肩,右手從腰,徐徐為之,勿疾速焉」。


6、胸腰旋轉法


指旋轉胸腰段的手法。此法源自《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肋十遍,兩手拳反背上,掘脊上下三遍。兩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中國接骨圖說》稱之「糜風法」:「糜風子法第二:使患者正立,佐者一人在前跋扈,以兩手搭住患者兩肩(骨禺)上,醫蹲患者背後中央,跗兩手肘尖於兩膝頭。兩腕骨橫當胛骨下。四指斜向兩腋擁之,佐者推右肩,則醫捺右胛承之,推左肩則捺左胛承之,如被靡風狀,左右數次「。


7、腰椎旋轉法


指旋轉腰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兩手搽左右捩身二七遍,兩手捻,左右扭肩,兩手抱頭,左右扭腰二七遍」。捩:旋轉、扭轉之意。《中國接骨圖說》稱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側臥而半屈其膝,醫立其腰後,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樞尖骨。右手屈四指,鉤住膝頭舉試之。要髀骨尖頭入於掌心,若不入則更為焉。更屈承舉膝頭,託送患者乳下季脅間,乘勢向下頓挫迴轉之。當其迴轉曳伸也。左掌以推髀樞尖,帶自外面向於背之意,以掌推臀則應機而復焉「。





8、腰骶側扳法


患者側身,術者按壓骨盆及上胸段,反向側扳的手法。此法源自《中國接骨圖說》之「騎龍法」:「 騎龍母法:使患者俯臥,而伸腳屈右膝,醫立在腰側,開兩腳跋入其右足於患者胯間,屈腰下左手探求腰間脊骨之合縫處。逆掌押其骨尖,下右手持膝頭,屈上如燕尾法,乘勢迴轉曳伸之。當其迴轉曳伸時,以左掌緊捺骨尖,要在中其肯綮焉「。


9、過伸壓盆法


患者俯臥,術者將患側下肢後伸,用肘按壓骨盆髂嵴的手法,《中國接骨圖說》稱「燕尾法」:「燕尾子法第二:使患者側臥如母法,插入疊被於裹簾所縛傷股間,佐者對立患者面前,兩手持被前端,醫右手斜合持補後端。而提舉之,左手緊捺髀骨尖。迴轉如母法。其右手不及腳,只被中將送之也。亦要徐遲其曳也,乘勢而復其位「。(圖3)





 10、手牽頂盆法


患者仰臥或側臥,術者一手牽患肢,用足跟頂壓骨盆的手法,源自《中國接骨圖說》稱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側臥而半屈其膝,醫立其腰後,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樞尖骨。右手屈四指,鉤住膝頭舉試之」。











1、頸椎牽引法


指用頸頜四頭帶牽引頸椎的方法,是頸椎病常用的治法。此法源自元朝《永類鈐方》治頸椎骨折脫位,該書「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載:「凡摔進頸骨,用手巾一條,繩一莖,系在槓上,垂下來,以手巾兜下頦下方令腦後繃接繩頭,卻以瓦罌一個,五六寸高,看木凳淺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其罌上,令伸腳坐定。醫用手挼搽平正,說話不覺,以腳踢去罌子。在左,用手左邊掇出;在右邊右邊掇出。


又一法,令患人臥床上,以手擠其頭,雙足踏兩肩即出」。後世《骨繼療法重寶記》據此文繪圖示(圖4),清朝胡廷光編《傷科彙纂》(公元1808年),將此法名「汗巾提法」(圖5)。而法國人加利森(Glison)吊帶應用是17世紀。1933年Grutchfield才報導應用快速牽引復位頸椎骨折脫位。由於社會因素,導致醫學界認為頸椎牽引是西醫的發明,實際上「加利森吊帶」較中國醫學晚300多年。



2、骨盆牽引法


指用布兜繃骨盆和上半身進行對抗牽引的方法。中醫整脊主張青年人可用仰臥位牽引,中老年人用俯臥位牽引,稱「一維牽引」。此法源自14世紀元朝的《永類鈐方》,該書「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載:「腰腳臀盆兩腿膝傷,凡腰骨損斷,先用門扉一片,放斜一頭,令患者復眠,以手捍止(即雙手攀門板邊上),下用三人拽伸,醫以手按損折處三時久」。意思是讓傷者俯臥於頭低腳高的門板上,雙手攀門板,用三人拔伸雙下肢,醫者用手按壓損傷處。這是一種過伸復位法,而西方醫學應用此法在20世紀,稱華生——瓊斯氏法(Watson—Jones)較中國醫學晚6個世紀。


《回回藥方》也記載這種過伸牽引復位法,該書卷三十四載:「治脊梁骨的法,……凡是近臀的平骨有損折,其治法極佳。若損傷向裡疼與籤,尤其大小腿的骨皆麻了。此等治法,令病人覆臥,用有力者二人扯其大腿,又令一人扶其胸膈,並乎,醫人用力揉其臀輳接碎骨,後縛搨藥拴系之,方令病人仰臥,以一硬枕放脊背骨下」。這是過伸牽引手法復位後,腰背墊枕法。此法至今還應用於臨床。該書還記載:「若此骨損折,近臀將一長布片內貯棉花或毯子多少相勻縫一帶如捎子入胯內,用有力者二人前後各舉一頭向上扯拉」。這是用布兜牽引骨盆的最早文獻記載。


3、二維牽引調曲法


此法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並單下肢痛的方法。二維指骨盆和痛肢二個方向的牽引調曲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的過伸牽引復位法,將牽雙下肢,改為僅牽引痛肢。


4、三維牽引調曲法


此法用於治療腰椎前滑脫症,仰臥位懸吊雙下肢及骨盆的方法。所謂三維,指骨盆和雙下肢三個方向,源自清朝胡廷光的《傷科彙纂》(公元1815年)的「腹部枕缸法」:「夫腰骨斷者令患人伏臥凳上,又縛其兩足兩腿於凳橫木,如此則鞠曲其腰,折骨自入窠臼矣。是治折斷陷入之腰骨」。胡氏此法是治療過伸型腰椎骨折(即骨折向前移位),而臨床常見的腰椎前滑脫與骨折前移位同理,因此,改良此法讓患者仰臥,懸吊雙下肢和骨盆,使滑脫復位。


5、四維牽引調曲法


此法通過牽引雙下肢,使腰背過伸懸吊,達到牽引兩側腰大肌和豎脊肌(四組肌肉)調整椎曲的方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的過伸牽引復位法以及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卷十八》(公元1337年)的懸吊法:「背脊骨折法,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頓,須用軟繩從腳吊起,墜下身直,其骨使自歸窠,未直則未歸窠,須要墜下,待其骨直歸窠」。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為轉載,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李強:《捫筋切骨療法》創始人,畢業於山西省中醫學院,執業醫師,2016年全國中推杯「中華好手法大賽」第二名,先後進修於山西省針灸研究所、山西省中醫學院第一附屬學院,山西省頸肩腰腿疼醫院、獨創「十字定位法」,定位精確、施法輕柔、效果極佳。臨床多年,用獨特的「十字定位法」、「通督灸法」、「捫筋切骨療法」治癒無數疼痛患者,深受廣大患者青睞。

1、快:定位後每個手法均在1-5分鐘完成;

2、輕:力度輕巧,輕鬆施法;

3、準:「十字定位法」定位準確,手法角度、力度、幅度精準;

4、穩:醫患合一,手法與病人肢體相融;

5、柔:患者無痛苦、猶如撫觸。

1、「以痛為俞」有無醫學基礎均可掌握,無需練功,找到病痛即可輕鬆治療;

2、通俗易懂,理論及手法為公式化、模式化,無需辯症;

3、易理解、易掌握、易應用,一技在手,走遍神州!

4、此手法打破了傳統暴力手法,醫者練習功力,藉助助手發力等弊端,實現了更科學、更安全、立竿見影、簡便易學的新突破。

70種疾病 

70種手法70個歌決 

不需辨症 

一症一法 

海量手法

易學 易懂 不易忘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為轉載,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用心打造特色鮮明的公眾健康平臺,讓您人生最大的財富----健康,更雄厚,更久遠!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點擊查看課程安排

課程諮詢:13930406411






點擊圖片查看海量中醫視頻參考片段






針推針灸正骨網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強烈推薦: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每天都有精選醫學好文章免費分享!







相關焦點

  • 正骨10法
    清朝,日本人二宮獻彥可在中國學習中醫正骨後編成《中國接骨圖說》(又名《正骨範》1807年出版),該書將寰樞椎稱之為「旋臺骨」,「此骨傷共分五證……而左右廢活動者,用熊顧子法第一提之。左右歪邪,項強不能顧者,熊顧母法提頓之……徐徐搶解整理之」。3、牽頸折頂法:取仰臥位,醫者用手掌牽頭顱,另一手沿頸椎推拿折頂的手法。
  • 中醫---正骨
    正骨整脊手法高級研修班行業動態 / 2019-06-10正骨整脊系統培訓課程 + 醫院、診所帶教實習
  • 正骨培訓公告
    (培訓班有知名專家和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授課)正骨推拿指用推拿手法治療骨折、脫肛、傷筋等病證的中醫骨傷科外治法,又稱正骨按摩、傷科按摩。根據其作用和適應症的不同,可分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兩類。正骨手法主要用於骨折和脫位,通過手法恢復骨與關節的正常解剖位置 。
  • 中醫正骨10法.
    清朝,日本人二宮獻彥可在中國學習中醫正骨後編成《中國接骨圖說》(又名《正骨範》1807年出版),該書將寰樞椎稱之為「旋臺骨」,「此骨傷共分五證……而左右廢活動者,用熊顧子法第一提之。左右歪邪,項強不能顧者,熊顧母法提頓之……徐徐搶解整理之」。3、牽頸折頂法:取仰臥位,醫者用手掌牽頭顱,另一手沿頸椎推拿折頂的手法。
  • 針灸與正骨 | 招生簡章
    中醫學習課程針灸與正骨 | 招生簡章2005年起我跟隨倪海廈老師學習古法針灸。倪師常說:「只要取穴、手法得當,針灸當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以經方與古法針灸用於臨床,擅治各種疑難雜症與危重症。古法針灸:• 學習、實踐倪海廈老師的古法針灸體系;• 手把手指導取穴方法,詳細介紹下針的角度、深度,體驗針下「得氣」;•  讓針灸成為治療、急救、平日居家保健之技能
  • 手法正骨骶髂關節
    常用的骶髂關節正骨手法1.按骶扳髂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骼骨前旋的骶髂關節旋轉式錯位者。2提臀撞正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骶椎點頭的滑脫式錯位者。患者仰臥,雙下肢併攏伸直,術者站於其足部床上,雙手同時握住其雙踝部,將其雙髖屈曲90°從床上提起,使其臀部離床約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發生撞擊,先輕擊,適應後可加大撞擊力。此法不宜用於有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
  • 正骨手法 | 10招,正骨整脊秘傳手法
    正骨手法 | 10招,正骨整脊手法教學中醫整脊科是一門繼承創新的學科,調曲復位是其主要技術。
  • 廣州推拿正骨培訓學校,推拿正骨去哪裡學?
    教學以臨床實例為主,以中醫針灸理療系統培訓+經絡推拿正骨整脊全能創業培訓+小兒推拿結合育嬰早教能力開發三大課程為核心,正骨整脊由國醫大師韋貴康及其弟子(正骨醫院主任醫師)親臨授課。 線下實操教學,以中醫思維,辨證論治為核心,精確辯證,精準定位,有效治療方法打造的,以治療為核心的中醫適宜技術課程。學校定期舉辦中醫公益宣講課,歡迎各位中醫愛好者預約聽課。
  • 針灸師、正骨師、中醫推拿師等培訓 汕尾當地專業中醫學校
    針灸實操應用:中醫反射診斷療法特色針灸技能類毫針、浮針、耳針、電針、腹針、皮膚針、靳三針、平衡針、火針,小針刀,刃針、靈龜八法、子午流注、臍針療法等。推拿康復理療手法類:熱敏灸、艾灸、拔罐、刮痧、長龍灸、耳穴、刺絡放血、
  • 平樂正骨藥物學講稿(一)
    書中明確提到了平樂益元正骨八法,即辨證法、定槎法、壓棉法、敷理法、牽置法、砌磚法、託拿法、推按法。在藥物療法中記載有平樂正骨展筋丹、接骨丹等方劑,有並記載有平樂益元正骨八法的原始理論資料。平樂正骨傳人郭耀堂於民國期間撰寫一部《秘授正骨心法》。《秘受正骨心法》共四卷,前三卷除包括《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全部內容外,尚有定生死脈訣、方法大旨等小歌訣。
  • 正骨有奇效?奚夢瑤用正骨修復脊柱錯位,金莎臉部正骨被質疑整容
    「正骨」這一名詞,近段時間聽到的頻率有點高。 《幸福三重奏》最新一期,奚夢瑤請來正骨師父,率先讓吳京體驗了一把正骨,看吳京的表情還是很享受的。而在此過程中,奚夢瑤也透露自己產後脊柱錯位。
  • 中醫正骨泰鬥——羅有明
    ,10歲幫助奶奶為人治病,15歲開始獨立坐班行醫。 睡夢離世 2008年10月11日上午10時45分,羅有明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蘭廳」舉行。
  • 毛泰之談東方柔性正骨
    十多年後,我於2000年移民新加坡,在一次骨傷臨證進行手法操作的過程中,無意間進入了丹修的特殊身心狀態,恍惚之間竟獲得了一種「透筋挪骨」的徒手正骨技術能力。這種丹修的特殊身心狀態,一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 明星們都開始組團正骨了,可正骨的好處真的那麼多嗎?
    提到正骨,就不得不說他的代言人小鬼王凱琳了。前幾天,小鬼王凱琳正骨的視頻上了熱搜。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明顯地感受到正骨時的疼痛。其實不僅僅是他,很多明星都體驗過正骨,無一例外,每一個人都面目猙獰,十分疼痛。
  • 南百源推拿正骨整脊培訓課程簡介
    正骨整脊教學簡介:中醫正骨整脊培訓,以理論辯證與現場實踐教學為特色,讓所有學員從臨床實踐中學會真技術。以真實店面為例,講解中醫正骨門店經營秘訣。課程簡介:整脊技術培訓以中醫基礎理論和現代醫學知識為指導,融合現今市面上頗有建樹的各家正骨流派,使學員學習後,對中醫正骨、整脊有清晰、徹底、全面的了解,學習整脊醫學的核心思想,輕鬆掌握應對各類頸椎病、*、關節病、高血壓、內科雜症及脊柱相關性疾病的訣竅。
  • 正骨後的小鬼不僅人高了,還不駝背了,正骨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正骨前的小鬼:鴕鳥是我的風格。正骨後的小鬼:分分鐘鍾站軍姿。躺著體驗正骨的小鬼王凱琳,不斷發出慘叫,這個場面也是很嚇人的,讓坐在一同的範丞丞都變了顏色,可以看出這個正骨過程是是非痛苦的。正骨師傅表示,做完之後就可以昂首挺胸,有一個挺拔的身姿,而且身高也會增高不少。04腰椎頸椎被弄得咔咔響,聽起來很爽,小鬼王凱琳:老師,老師,您悠著點。
  • 金莎早年臉部正骨視頻曝光,看完覺得小鬼範丞丞的正骨不害怕了
    但是這次引起注意的,卻是金莎早年間的「臉部正骨」。說道「正骨」的時候,熱衷於追綜藝的人們已經並不陌生,因為在前段時間的真人秀當中,小鬼王琳凱和範丞丞兩個人一起去正骨,看上去痛並快樂著,甚至還引起了一陣子的正骨風潮。回憶一下兩兄弟正骨的狀態,王琳凱顯然是已經失去了表情管理,身為rapper的霸氣蕩然無存。
  • 洛陽正骨驗方之特製接骨丸
    【源流】本方為洛陽正骨醫院經驗方。1989年高雲峰院長學生毛天東、張茂在《中醫雜誌》發表了「中藥治療創傷骨折延遲癒合和不癒合42例」一文。該方首載於《平樂正骨》一書。原文如下:「傷症治療用藥,一般不外三法,即初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末期宜補血,為總的治療原則。」後期骨傷用藥高雲峰院長特別強調腎主骨的理論,用藥先從補腎入手,高院長生前常用「肝主筋,腎主骨」「筋傷內動肝,骨傷內動腎」等古語教誨學生們。高雲峰院長臨床中重視辨指紋和辨尿施治。如骨折後出現遺精的患者,手紋呈鮮紅色恰與手之其它皮膚發白呈鮮明對照。這種病人骨折癒合必然延遲,需要進補之藥始可奏效。
  • 平樂正骨,杏林奇葩.沉痛哀悼郭維淮老院長.
    郭春園《平樂郭氏正骨法》載「同祖益元君孟人,與先生交好,益元君中年離家訪道,多年未歸,適逢其郡居遭受災荒,得先人之周濟其全家渡過災年,後益元君來向先人道謝,而因先人外出未能與之相見,此後先人販絲至魯,和益元君巧遇,談起益元君已習練正骨,以八法為之則,以諸正科為之術,君口述先人以筆錄之。
  • 最火最實用的正骨課程-骨旋移單指定點復位法
    骨旋移單指定點復位法手法療效好,「速效」、教的好、後期指導給力舉辦頻率為每月3期,每期平均人數達到50人高峰班次100人,年培訓正骨人才2000多人!頸椎矯正拒絕扳法,動作輕柔。二是症狀消失快。「效」是指效果,手法力求實用,只糾正患椎,不求彈響,以症狀消失為根本。症狀消失後即可正常工作,長短期療效確切。授課老師:李吉尚中醫正骨李吉尚骨旋移速效治療肩周炎培訓視頻微信:cpf3371     骨旋移手法具有穩、準、輕、巧、無痛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