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荊州便是交戰雙方的必爭之地,而並非三國時期才是,荊州是最肥沃的地區,是魚米之鄉,在三國時期來看,荊州北上可伐曹魏,南攻可取益州,東徵可討孫吳,這樣的地區簡直養兵的絕佳地區,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因此成為了魏蜀吳三國的必爭之地。
首先我們來看荊州對於蜀漢的重要性:
蜀漢的政權屬於益州,劉備畢生的夢想就是想要統一全國,讓漢室江山繼續延續下去,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操作難度巨大,諸葛亮曾經在《隆中對》便很清楚的總結了荊州對於劉備實現夢想的重要性。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諸葛亮這段話直接告訴了劉備,想要奪取天下沒有荊州是行不通的,因此只有將荊州拿下從漢中與荊州兩路發兵進攻曹魏,才能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單單想要依靠一方的勢力拿下一統北方的曹魏,簡直是天方夜譚。
接下來從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
東吳是非常需要荊州來充實自己的軍力的,一方面東吳雖然地廣糧足可始終沒有得到一個質的發展,一大部分原因都在自己沒有將荊州拿下,荊州便是阻止東吳緩慢的一個原因,不然也不會不惜破壞蜀漢與東吳的聯盟,也要將劉備控制荊州的一部分奪下來。
另一方面吳侯孫權的夢想自然也是天下一統,魯肅在諸葛亮之前便提出過《隆中對》,魯肅的建議非常好,一定要拿下荊州,東吳才有可能一統,一統江山的第一步便是要將荊州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魯肅的話同樣告訴了孫權奪取天下第一步是要將曹魏擺平,擺平曹魏依靠單方面是不行的,也需要兩路兵馬一路是合肥、一路是徐州,這最終的一點原因就是要依靠荊州的船隻。
最後一方也便是曹魏了
荊州對東吳以及蜀漢的重要性,曹操不是傻子,曹操帳下諸多優秀的謀士也不是傻子,既然荊州即適合養兵又能夠防止雙方攻打曹魏,合理而不為呢?因此曹魏也加入了搶奪荊州的豪強之一。
荊州並非漢中,在曹魏眼中看來是雞肋,荊州在曹魏看來,東可以徵巴蜀、南可以下東吳,這麼多的優勢曹魏再不動手,可能就會被其他雙方勢力搶奪後,欺辱曹魏,因為曹魏的名聲很不好。不論雙方誰得到荊州,曹魏一定是會被率先攻擊的對象。
運氣好一點,另一方沒有參戰,差一點話看到曹魏寡不敵眾一定會在曹魏的傷口上撒鹽,但力的作用是相反的,曹魏獲得荊州後依舊可以包蜀漢與東吳餃子。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全部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荊州對於三國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況且歷朝歷代的戰爭中荊州一直都被天下英豪所覬覦,因此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