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在三國時期那麼重要?

2020-12-14 鮮花暢談歷史

自古以來荊州便是交戰雙方的必爭之地,而並非三國時期才是,荊州是最肥沃的地區,是魚米之鄉,在三國時期來看,荊州北上可伐曹魏,南攻可取益州,東徵可討孫吳,這樣的地區簡直養兵的絕佳地區,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因此成為了魏蜀吳三國的必爭之地。

首先我們來看荊州對於蜀漢的重要性:

蜀漢的政權屬於益州,劉備畢生的夢想就是想要統一全國,讓漢室江山繼續延續下去,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操作難度巨大,諸葛亮曾經在《隆中對》便很清楚的總結了荊州對於劉備實現夢想的重要性。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諸葛亮這段話直接告訴了劉備,想要奪取天下沒有荊州是行不通的,因此只有將荊州拿下從漢中與荊州兩路發兵進攻曹魏,才能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單單想要依靠一方的勢力拿下一統北方的曹魏,簡直是天方夜譚。

接下來從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

東吳是非常需要荊州來充實自己的軍力的,一方面東吳雖然地廣糧足可始終沒有得到一個質的發展,一大部分原因都在自己沒有將荊州拿下,荊州便是阻止東吳緩慢的一個原因,不然也不會不惜破壞蜀漢與東吳的聯盟,也要將劉備控制荊州的一部分奪下來。

另一方面吳侯孫權的夢想自然也是天下一統,魯肅在諸葛亮之前便提出過《隆中對》,魯肅的建議非常好,一定要拿下荊州,東吳才有可能一統,一統江山的第一步便是要將荊州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魯肅的話同樣告訴了孫權奪取天下第一步是要將曹魏擺平,擺平曹魏依靠單方面是不行的,也需要兩路兵馬一路是合肥、一路是徐州,這最終的一點原因就是要依靠荊州的船隻。

最後一方也便是曹魏了

荊州對東吳以及蜀漢的重要性,曹操不是傻子,曹操帳下諸多優秀的謀士也不是傻子,既然荊州即適合養兵又能夠防止雙方攻打曹魏,合理而不為呢?因此曹魏也加入了搶奪荊州的豪強之一。

荊州並非漢中,在曹魏眼中看來是雞肋,荊州在曹魏看來,東可以徵巴蜀、南可以下東吳,這麼多的優勢曹魏再不動手,可能就會被其他雙方勢力搶奪後,欺辱曹魏,因為曹魏的名聲很不好。不論雙方誰得到荊州,曹魏一定是會被率先攻擊的對象。

運氣好一點,另一方沒有參戰,差一點話看到曹魏寡不敵眾一定會在曹魏的傷口上撒鹽,但力的作用是相反的,曹魏獲得荊州後依舊可以包蜀漢與東吳餃子。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全部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荊州對於三國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況且歷朝歷代的戰爭中荊州一直都被天下英豪所覬覦,因此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荊州在三國前和三國後都沒有那麼重要,為什麼在三國時期就很重要
    一、背景介紹其實大家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都已經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荊州,這裡要說的不是荊州的這一作城池,而是要說的是「荊州」這個三國時期的一個州。我們先說說三國時期的「荊州」三國時期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期的版圖基本上是繼承東漢末年的,東漢末年的荊州,有7郡117縣,荊州包含了當時的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南陽郡、南郡、零陵郡,如果放在現在的中國大地上來看,基本包括了廣東、廣西北部、湖北、湖南大部、貴州東部、河南南部等區域。
  • 湖北省資訊|三國時期的荊州是現在的哪裡?荊州的戰略地位究竟有...
    湖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三國時期的荊州是現在的哪裡?荊州的戰略地位究竟有多麼重要?三國時期的荊州,是一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先後發生了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夷陵之戰,都是意義深遠的幾場戰爭。荊州面積非常大,包括了現在的湖南省、湖北省、廣州北部、廣西北部、貴州東部、河南南部、重慶東部,也就是當時所說的荊州七郡:江陵、江夏、南陽、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那荊州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呢?
  • 三國裡的「荊州」是指今天的哪裡?為什麼會成為三國爭奪的焦點?
    可以說,整個後半部三國,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荊州的爭奪而展開。荊州,儼然成為了三國中最重要的一條主線。在三國中,荊州為什麼如此重要?荊州到底指的是今天的哪裡呢?一、荊州的地理位置說起荊州,其實今天也仍然有這個地名,就是湖北省的荊州市。所以,很多人認為三國時代的那個荊州,就是現在荊州市這個地方。這其實是錯誤的。事實上,三國裡的荊州是一個很大的地理區域,而並不僅僅是指一個城市。
  • 三國時期的古荊州,和現在的湖北荊州根本不一樣
    而現在的荊州,全省人口不足八百萬,地盤僅僅有沙市、荊州、江陵、公安、松滋、監利、洪湖、石首這些區和縣。通過地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現代的荊州,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三國鼎立所以三國時間的荊州,首先在於地利。它是天下之腹,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而境內上千條湖泊,養育著江漢平原的土地,被稱為「魚米之鄉」。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像
    三國時代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
  •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一直比曹魏和東吳弱小呢?這4點原因很重要
    三國時期,天下有三個勢力鼎立,分別是曹魏、東吳和蜀漢。三國從始至終,蜀漢都要比另外兩個集團要弱小,雖然說強弱從來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是一直都在變化。例如秦漢時期的項羽雖強,後面還是給弱小的劉邦所打敗,自刎烏江;三國時期,袁紹兵多將廣,不也在官渡之戰中被弱小的曹操打得全軍覆沒嗎?
  • 大意失荊州,荊州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湖北省荊州市,古稱江陵,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這並不陌生。在當時,為何魏、蜀、吳均對荊州虎視眈眈,蠢蠢欲動?三國時期,荊州地處於曹劉孫三國邊界,是一個關鍵的地點。
  • 荊州對於蜀漢究竟有多重要?關羽大意失荊州對於蜀漢有多大打擊?
    俗話說得好,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就是圍繞著這個荊州,當時的魏、蜀、吳三個國家就發生了許多深刻的故事。為什麼荊州在這三個國家的歷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荊州地區在十三州的中間。東部的揚州是由東吳控制的,西部的西川(益州)、南部的嶺南(交州)和北部的中原是由曹操控制的。而荊州位於湖北江漢平原和湖南洞庭平原兩個湖泊的平原上。北有漢水和大洪山,南有五嶺,西有巫山,東有大別山、九陵山和羅霄山等,形成了天然屏障。
  • 三國時期的宛城那麼有名,怎麼後來在歷史上默默無名了?
    一座城市能夠名留歷史,不外乎三種,一是有地利優勢;二是有故事流傳;三是有名人效應。三國時期,宛城恰好以上三個條件都具備,因此,三國時期,宛城甚至比南陽更出名,要知道宛城當時只是荊州南陽郡所轄地。一、有地利優勢。
  • 三國時的荊州是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城市,還是一個省?
    現在的荊州是一個設區的市,也就是俗稱的地級市。人口和面積在湖北省內,分別排第三和第六的位置。屬於典型的姥姥不疼,水果湖也不愛的城市,一直是平平無奇般的存在。但是東漢時期的荊州,卻是當時人口第一大,面積第二大的州(僅次於益州)。當時荊州的範圍,按現在的行政區劃,涵蓋了七省一直轄市一自治區。
  • 三國時期最特殊的一年,群星隕落,到底發生了什麼?
    要說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古代歷史,那一定得算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每個人或多或少總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或者三國典故。這一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一個個英雄豪傑爭相登場,一場場攻伐交戰層出不窮,一出出勾心鬥角接連上演,好似一臺大戲。要說這段時期中最特殊的一年,那估計要算公元220年。這一年,漢獻帝劉協被迫將皇位禪讓給魏王曹丕。
  • 雪白血紅制《三國時期全圖》
    ,以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為藍本,繪製地形版的《中國歷代地理政區》,雖不出版,但也足以作為廣大歷史地理愛好者的參考資料。雖然這9個月收穫頗豐,隨著繪圖效率的提升,繪圖時間會相應縮短,但中國的歷史跨度太大了,朝代太多了(羅列一下,共有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宋-北魏、齊-北魏、梁-東魏-西魏、陳-北周-北齊,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明、清16個時期),整個大工程的耗時可想而知。加之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上的瑣事必然增多,用於繪製地圖的時間又會進一步壓縮。
  •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是哪裡?許多人都想錯了!
    三國爭霸時魏蜀吳都想得到荊州,荊州是現在的哪些地方?「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是哪裡?許多人都想錯了!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經過連年混戰後,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在三國爭霸戰中,有一個地方是曹操、劉備與孫權多次爭奪之處,那就是「荊州」。《三國演義》中,神勇無敵的關羽晚年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失了荊州,結果,引發了劉備東徵兵敗,從而改變了三國格局。荊州最早是東漢宗室劉表的地盤。劉表,字景升,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東漢末年的名士、軍閥。
  •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去的更是蜀國的半壁江山,荊州對蜀國重要在哪了
    二是因為劉備帳下很多人才來自於荊州,劉備本人受到荊州世家大族不少支持。比如諸葛亮就有很深厚的荊州背景,馬良、馬謖兄弟也是出生於荊州。如果沒有了荊州劉備卻無動於衷的話,蜀漢的這一些來自於荊州的人才會怎麼想呢?他們還會把劉備當成自己人嗎?三是荊州這個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 換手率高得驚人,三國時的「南陽」有多重要?
    西漢時期,南陽郡下轄36縣,是全國五大都市之一。公元25年6月,劉秀復立漢朝,建元建武。家鄉南陽郡升級為南都,領縣37個,為天下第一大郡,被尊為帝鄉。漢末三國,此地幾易其手,領取該郡「房產證」的主人大多以悲劇收場,什麼原因造就了「南陽魔咒」呢?
  • 武漢是孫中山選擇的理想定都之處,但為何沒有王朝定都武漢
    武漢在中國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位於長江幹流的中間位置,又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從南北方向看,武漢又是古代華夏地區的中心位置。可以說,武漢就是中國古代的地理中心,有「九省通衢」之稱。
  • 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佔據了荊南四郡,為什麼還要借荊州呢?
    正是因為此戰之後,曹操遭到重創,促使孫權、劉備各自奪取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赤壁之戰後,劉備不僅在荊州站穩了腳跟,還自己派兵攻佔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也即荊南四郡。那麼,問題來了,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佔據了荊南四郡,為什麼還要向孫權借荊州呢?
  • 三國時期東吳人才輩出,怪不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漢末三國時期的中國戰事不斷,想要成就一番霸業人才絕對是很關鍵的。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時候,東吳的孫權在江東成為霸主。縱觀孫權從繼位到後來稱帝,他手下的人才濟濟,這才是他能稱霸的原因。也讓東吳有時間壯大自己。周瑜英年早逝,接替他的是魯肅。魯肅這個人沒有周瑜那麼高的軍事才能,但是他的戰略眼光卻非常好。他在位的堅決擁護吳蜀聯盟來對抗曹操。這也使得曹操不能將勢力相對較弱的吳、蜀兩個政權給滅掉。魯肅去世之後,呂蒙便成了東吳重要的軍事將領。
  • 三國史-關於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荊州自古就是華夏之地,「荊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古籍《尚書.禹貢》中,在書中整個華夏被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荊州作為上古九州之一,大致的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河南省南部、廣東及廣西北部。
  • 三國時期益州政治格局的重要一環:益州本土大戶與外來戶的矛盾
    東漢末年是一個亂世,哪怕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都確定下來之後,其實它們內部依舊很亂。相對於其他州郡而言,益州這個地區還算是比較穩定,基本上就是劉焉、劉璋、劉備、劉禪四代統治者,沒有其他地區的勢力交爭那麼複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暗流湧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益州本土大戶對外來戶的矛盾,這是益州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