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網際網路改變中國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7月22日電(趙光霞 鄭廣嘉 李明哲)7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謝耘耕工作室、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暨中美「新媒體與社會發展」雙邊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辦。

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杜朝輝主持。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常河山發言,他代表徐飛校長和上海交通文科建設處致辭,對新媒體研究的重要作用給予肯定和鼓勵。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洪浚浩代表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對論壇的舉行表示祝賀,對主辦方表示感謝,並強調新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明顯,並希望更多學生投入到新媒體研究中來。主辦方上海交大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耘耕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學術論壇推動了中外學者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推動了新聞傳播學與其它學科的有機結合,促進了新聞傳播學的發展,引領社會前行。

學者們分別對新媒體的作用、新媒體對中國社會帶來的變革以及新媒體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演說。首先,洪浚浩教授提出新媒體研究不能脫離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不能夠脫離當今社會的政治體制,二是同樣體制下要考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黃煜教授在演說中提出:我國新媒體發展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解放力量」階段,個人開始通過新媒體進行自由的言論表達;現今新媒體發展正步入第二階段,即新媒體發揮其「社會監控力量」,同時黃煜教授也提出新媒體的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

臺灣輔仁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吳宜蓁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信息學院分別對新媒體的影響發表演說。吳宜蓁教授提出新媒體改寫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使微型創業成為可能,同時也對人際關係產生影響,在某些情況下使人際關係更加緊密,有時也成為人們溝通的阻礙。郝曉鳴教授提出新媒體給中國社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體現在新媒體是掌握在公眾手中、由公眾來運作的媒體形式,新媒體促進了「草根」話語空間與主流媒體話語空間的對話,而這種對話促進了社會進步。

此外,瀋陽教授對微博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他提出微博是「草根」進入公共傳播的最好平臺,「草根」的介入促進許多具體社會問題被解決,公權力在強大輿論壓力下靜默,甚至推動了社會體制的改變;鍾楊教授對「民意如何影響中國政府的公共政策」問題進行演說;陳韜文教授分析了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兩個輿論場的融合與衝突。洪浚浩教授認為,中國網際網路越來越成為民意廣場,尤其是微博的出現給公眾介入社會公共事務提供了平臺,輿論中心也逐漸由官方媒體向微博輿論場轉向,同時新的輿論中心的形成使議程設置者發生了改變,即公眾成為了議程設置者。季衛東教授說:在國內,網際網路的公共空間色彩比較濃厚,意見表達可能會成為現實行為,也可能僅僅停留在虛擬空間層面。

在下午的全球論壇中,陸地教授對大數據進行拆分理解:大,即大規模、海量、系統化。數,指可以量化、可以測量、可以證實。據,則是事實,供有關部門據以決策的依據。瀋陽教授指出大數據中存在眾多冗餘信息,並展示了部分大數據研究成果:大數據平臺激活了個人表達權,建立了即時觀察中國社會的實時觀測系統。

周葆華副教授就媒體對新聞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傳統隱於「後臺」的新聞從業者及新聞生產過程通過新媒體平臺逐漸走向「前臺」,直接面向公眾傳播,新聞業正日益變得「可視化」。李茂山在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係進行討論時表示,要打通社會化媒體與傳統媒體,形成內容、人群、價值三方面交互。楊馳原主編從手機的媒體之路、媒體定位、超媒體特徵及未來發展趨勢四方面進行了手機媒體的探討;孫少晶副教授發表了「情緒理性時代的媒介傳播與效果」的演講;張國濤主編對OTT及OTT TV概念、OTT對電視的挑戰、OTT對受眾傳統收視行為的改變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劉鵬主編對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新聞業的改革提出了建議,發表了「新媒體運營經驗及邏輯」的演講。

圍繞「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這一主題,陸地教授認為大數據是事實、手段、方法、目的,認為大數據研究對中國社會有重要作用,並對大數據研究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論文寫作時數據應為論證提供方法,必要數據必要分析;二是提出數據抓取不能侵犯個人隱私。周葆華用三個字評價大數據挖掘:新,省,好。他認為大數據研究是一個新的領域,業界對它的推動和應用走在學界之前,因此在對大數據研究中,學界應向業界學習。省,是指大數據提高了做研究、回答問題的效率。好是指通過大數據挖掘可以看到事物的發展趨勢。孫少晶副教授認為大數據提供了反觀事物的視角。同時他提出大數據研究的三方面難點:數據壓縮,數據呈現,數據解讀。與部分學者擔心數據解讀不足的想法相反,孫少晶副教授擔心數據的過度解讀。

謝耘耕教授對此次全球論壇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大數據研究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為公眾表達、商業運營、社會管理提供了機會,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具有啟示意義,大數據挖掘是對人文社科研究中材料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同時謝耘耕教授指出,大數據研究也是挑戰,需要大量技術支撐,對海量數據應放在歷史背景、社會背景下進行解讀,同時大數據挖掘與隱私保護之間的關係值得思考。

此次論壇為期一天,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主題分別為「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和「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參加此次全球論壇的嘉賓有: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會長、紐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洪浚浩,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黃煜教授,SSCI期刊《亞洲傳播學報》主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郝曉鳴教授,長江學者、美國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終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志願講席教授鍾楊,《現代傳播》編輯部副主任、責任編輯張國濤,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周葆華、孫少晶,《傳媒》雜誌主編楊馳原,臺灣輔仁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吳宜蓁教授,北京大學教授陸地,武漢大學教授瀋陽,《新聞記者》主編劉鵬,著名媒體策劃人李茂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等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學者。

相關焦點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探討新媒體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以下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趙月枝、美國俄亥俄州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主編哈筱盈、臺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劉幼琍、國際SSCI《亞洲傳播學報》主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教授郝曉鳴在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傳媒節系列活動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變革
    以下為央視市場研究(CTR)總裁、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總經理徐立軍,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嚴三九,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強熒,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研究員劉延寧,《新聞記者》雜誌主編劉鵬以及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張國濤於7月21日下午在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上的演講摘要。
  • 第七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協辦,上海昂立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福建校友會支持的「第七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辦。    論壇分為嘉賓講演和圓桌會議兩部分。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設計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李曉靜主持。舉辦方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謝耘耕謝耕耘教授致辭。
  • 第三屆嶽麓傳媒與文化發展國際論壇在長沙舉行
    11月3日,第三屆嶽麓傳媒與文化發展國際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會議現場。媒體融合給新聞傳播的理念、業態、模式、方法、手段、平臺、機制等帶來了全方位的巨大變革。知名學者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知名學者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圖集|第三屆嶽麓傳媒與文化發展國際論壇紅網時刻11月3日訊(通訊員 戴松)11月3日,第三屆嶽麓傳媒與文化發展國際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
  • 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舉
    為促進國內各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於2015年7月26日下午舉辦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本系列論壇預期於每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點評嘉賓,組委會遴選部分優秀論文出版,收入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新媒體與社會》輯刊。
  • 【中國社會科學網】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2020-11-28  瀏覽:
  • 第三屆「新一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論壇」即將開幕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顛覆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基於IP網絡的各種業務和應用迅速改造了金融、商務、物流……社會各行各業都加速架構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之上;而產業網際網路大潮的到來,更使網際網路下沉為各行各業都能調用的基礎設施。
  • 第三屆清華全球發展論壇:中國對美應堅持鬥爭與合作並存
    中國網12月14日訊(記者 戚易斌)12月11日,第三屆清華全球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發表致辭。論壇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論壇以「新時代的中美關係與全球發展」為題,討論當前全球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戰略和學術意義。
  • 潔佳同城熱烈祝賀第三屆中國家政行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1-13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中國家政行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山東家庭服務行業高峰論壇在山東蓬萊隆重舉辦,本次論壇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指示精神,按照《關於舉辦第三屆中國家政行業提質擴容高峰論壇的通知》(魯家協字【2020】11號)工作要求,旨在進一步提升家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 價值網際網路與數位技術應用發展論壇 閃亮登場
    價值網際網路與數位技術應用發展論壇 閃亮登場更新時間:2019-06-26 17:18:23      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2019(第十八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將於7月9日-1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主題為「創新求變再出發——優質發展譜新篇」,大會以創新為理念,匯集八方精英,聚焦行業前瞻性問題
  • 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仲裁論壇開幕 北京鹽城兩地同步舉行
    12月12日,鹽城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在北京和江蘇鹽城兩地通過線下線上聯動的方式同步舉辦了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仲裁論壇。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本次活動在線收看直播的超過4000人次。
  • 「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系列論壇--傳媒--人民網
    首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    隨著物聯網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現代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意識形態中的社會結構正以數位化形式展示出來,虛擬社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存在與傳播方式,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0月31日,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和第四屆「政治與傳播」研究生論壇在線上正式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主題為「計算科學、政治傳播與國家治理」,系統探討在大數據條件下把握公眾心理、實施有效政治溝通、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路和方法。
  • 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政治學研究》編輯部、《當代亞太》編輯部聯合主辦,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衷和樓1802會議室成功召開。
  • 第三屆中國企業五星品牌論壇 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為落實貫徹國務院系列文件精神,中國商業聯合會決定繼續牽頭深入宣貫品牌評價國家標準。在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企業五星品牌論壇」的基礎上,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三屆中國企業五星品牌論壇的盛大開幕。接下來進行大會的第一項,掌聲有請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民致開幕辭。
  • 第二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2日電 11月27日,由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中國知網協辦的「科技賦能·智治社會:面向『中國之治』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暨第二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清華同方科技大廈舉行。
  • 探討"新媒體與社會發展" 大數據成論壇熱點
    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暨中美「新媒體與社會發展」雙邊研討會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新媒體改變了什麼」、 「新媒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等主題進行了發言和交流,並回答了現場學生的提問。
  • 於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楊月 實習記者 牟昊琨)10月3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的第七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和第四屆「政治與傳播」研究生論壇在線上召開。
  • 2015(第十三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論壇總體介紹(文字版)
    自2003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i-ChinaForum)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十二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十二個主題,見證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之路。
  • 三木辦公文具助力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探索新未來
    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上海順利召開。這場科學論壇橫跨4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讓全球「最強大腦」們雲端線下相聚。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