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簡歷上,羅列了幾家公司?這可不是集郵或者陳列獎章,小心「戰利品」太多,會成了你無法擺脫的「減分項」。在今天的節目裡,讓我們從離職說起,看看年輕人為什麼頻繁離職,hr為什麼不願意給這樣的年輕人機會,以及如果你已經跳了兩三次槽,簡歷和面試該怎麼補救。感興趣的話,就跟著我看下去吧。
那天一不小心,在俺們36氪的主站上看見了這個標題(原文在此):
來自36氪官網
看到這句話,我第一反應就是用友(狐)愛(疑)的眼光打量身邊的所有同事,畢竟如果按照董小姐的意思,不出意外我應該和我身邊的這群不知道是什麼人的同事共度餘生,保持忠誠,分手冷靜期或將超過四十年,即使他們此刻都漠然地盯著自己的電腦,沒有給我任何一個眼神的肯定,但即將青燈古佛相伴殘生的革命情誼,還是讓我有些觸動——鬧離婚的都給我往後稍稍,這樓讓我先跳。
還有氪星人沒有這張表情包嗎?
當然,真的40年不換同事,你的爸爸媽媽輩兒的長輩極有可能會告訴你這沒什麼,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但40年如一日的面對同樣的面孔,對個性跳脫的90、95後來說,會不會也太可怕了?
如果你是個努力嘗試過找工作的大學生,或者多關注了幾個職場帳號,那很可能也熟悉這樣的數據——95後會更偏向於體驗就業,平均在職7個月就辭職了,而在年輕人都喜歡的網際網路公司,離職率更是驚人,我們找到了一份58同城發布的《2018年年輕白領跳槽調研報告》——別問為什麼沒有2020年的,可能是數據過大怕讀者不忍卒讀——網際網路行業未滿一年跳槽率高達33.3% ,也就是說,每三個年輕人裡,就有一個人沒幹滿一年就離職了。
你知道嗎!
那這麼看,董小姐這是逆勢而行 ,是多元化的敵人,自由的敵人,詩歌和遠方的敵人啊。【不是
是你給的自由過了火
當然,你可能或會說,傳統企業跟網際網路公司肯定是不一樣的啦,網際網路公司的跳槽頻繁,怎麼能叫跳槽頻繁呢,說不定在俺們(三裡)屯兒,俺們(中關)村兒,俺們(亦)莊兒,網際網路大廠們樸素不妖豔,包容又大度,會張開懷抱迎接一匹沒找到草原的小野馬。
我理解你放蕩不羈愛自由,但是,有些理由,你是不是也過於囂張了些?
我們從網絡上隨便一搜,就是一打兒莫名其妙的離職理由:
有鞋底兒斷了的,怎麼地,影響你接觸大地母親的靈氣了嗎?
hello?
還有嫌北京霧霾大的?
老講究人了
其實,有些離職理由也沒有那麼奇葩,就是工作中受了委屈,或者遇見了一份薪資更豐厚的工作,畢竟提起跳槽,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跳槽即漲薪」,但實際上,不要太天真了,如果你信了某乎「我是如何通過跳槽漲薪80%」的帖子的話,那……我只能說佩服你的這份天真。
社會社會,告辭!
調查顯示,年輕白領期待薪酬上漲幅度過高,部分人認為跳槽應不低於30%漲薪,然而現實中,企業普遍能提供的漲薪水平在10%-15%之間。但頻繁跳槽帶來的代價,可能是這點兒錢換不來的喲。
簡單地打開某軟體,簡單地查查目前網際網路公司的態度,你可能會簡單地震驚一下。
在某軟體論壇的口口相傳裡,大廠們似乎對離職頻率顯然是相當的嚴苛。
我懷疑你是把網際網路公司按排名都抄在這裡了
……
怎麼了,你哭了,說好的七個月一跳呢?
看完這些,是不是突然感覺,那些告訴你年輕人都愛跳槽的雞湯,其實都居心叵測,信了他們的邪的你,天真又爛漫?
是我太天真
信了你的鬼
當然,為了更有說服力,我特地找網際網路公司的幾位HR聊了聊,聽了聽他們對跳槽的看法。
一位從業超過20年的資深hr告訴我們說,如果是一直在網際網路公司,hr會對就業的穩定度要求有所下降,差不多兩年就OK,但是如果是傳統企業,可能會要求三到四年一跳,才是比較合理的時長。而這個標準在業內基本上是心照不宣的規則。
所以聽見了嗎,就算你有趣的靈魂旺鋪招租,那也要租期兩年才能納入考慮範疇,妄想做夠七個月就自我感動說我好穩定好踏實的朋友,還是趁早歇了吧。
惹!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當一個hr看到一個人的簡歷,發現跳槽的次數非常多的時候,一般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個人不踏實。
當然,隨著前提條件的差異,也會有小小的不同,比如如果從業年限在三年以內的,hr可能會能理解一下,畢竟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年輕人可能對於自己的職業方向不是非常的確定,需要有一個試錯的過程,這會導致跳槽比較頻繁,也還算是有情可原。
但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一個人都已經工作7年8年了,或者是說更多,還經常是某份工作做了幾個月就放棄了,就這樣的話,hr首先會想到的詞,還是:
這個人不踏實。
畢竟,你不能說所有的跳槽原因都是因為你遇到的公司不好,或者是說領導不靠譜,或者是制度不規矩吧?再換句話說,如果說你選了七八家公司,每家都會發生老闆跑路、產業黑天鵝、政策變動、破產清算這樣的極端情況的話——
老鐵,你這也是太有點問題了,收收您的神通吧,就別用你那點兒buff禍害下一家了,創業不易,咱也理解理解人家。
鐵子考慮一下p2p?也算是為民除害
Btw,陸奇要除外哈……
just 調侃,多有得罪,先跪為敬
當然,用腳投票是咱們的天然權利,不過hr小姐姐們還是友情提示,能堅持的,還是堅持一下。
先不說你是應屆畢業生,就算是一個正常的,已經有一定社會工作閱歷的人來說,從入職到真的能獨當一面,起碼要3~6個月,如果是跨行業的話,那起碼要6個月起步,你要適應公司的產品文化、業務模式方方面面,這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幹了兩三個月就說「我不行」,一萬個小時定律被你甩開幾條街了,這麼能還是上天去吧。
那麼如果你在一個崗位上,幹了七八個月就離職了,你最大的可能就是,沒有真正的適應環境,很多有深度的或者是比較大的項目,你也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
所以這時候,雖然你名義上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的時間,但是實際上,深入程度或者對這個行業的深耕程度完全是不足的。
說白了,人家上一年班,因為加班所以有三年的工作經驗,你上一年班,可能只有三五個月的工作經驗,你拿什麼跟人家打?就說董小姐,1990年進入格力,一呆就是整整30年,沒有長時間對產品知識的積累,也不會成為那麼好的帶貨主播啊【不是。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大學期間就去多實習,多嘗試,把你職場的經歷前置,不要真等畢業了上班了,再去體驗什麼叫職場,畢竟真正的社會職場,給你的試錯機會並不多。
惹
說了這麼多,你現在可能滿腦袋霧,心說完蛋呀,我已經一步踏錯步步錯了錯了,我已經跳了好多次槽了,怎麼辦?
我是不是從此跟好的網際網路公司無緣了?
生活不易,社畜嘆氣
別急著哭,說句難聽的,見異思遷,這的確會給hr帶來更多的疑慮,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咱們還是可以抓住機會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畢竟找工作這件事,大家好聚好散,誰也沒指望你一定要從一而終忠貞不渝,生是公司人,死是公司鬼不是?
誰不想做一個平平無奇混吃等死的有錢人?
言歸正傳,如果現在,你已經有了很多次跳槽經歷,那麼如果在不作假的前提下,我建議的補救措施,還是更多的去挖掘你工作當中的業績。
比如說你即便是一個文員,或者是說如果是一個最基層的員工的話,如果真的踏實工作,留心觀察的話,你會知道這個工作的核心價值或者是它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或者說你是辦公室文員,但你是一個非常有服務意識的人,因為你的發現,為公司做了哪些改善,都可以在簡歷中highlight出來,至少證明你是有主動工作的意識。
所以,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從自己的工作當中去挖掘亮點,用這些成績去說服hr。
自信!
當然,如果說有面試機會的話,你最好還是要向面試官能講述一下自己的經歷,比如說為什麼會在三年內換了三份工作,有的時候可能確實是客觀原因:
比如說第一份工作,因為你沒有什麼經驗,遇人不淑,老闆試圖用人格魅力給你畫個空氣餅,月底發工資要自己帶氣球裝那種,入職三個月,連個保險還沒給你買,那像這種硬性的問題,肯定不是你的過失,hr也是都能理解,說不定還有些喜歡——畢竟這麼單純好用(pian)的員工,市面上已經不多了。
那到了第二家,你也可以找個理由,比如說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或者其他原因倒閉了,你自然只能來到第三家公司了。到這一步,hr可能會覺得你這個人真的非,屬於抽個盲盒都能抽到空包裝盒的那種非,同情值估計已經到達了頂峰。
那現在你就要開始說你的第三家公司了,這次可不要再說那些有的沒的,就老老實實帶著誠意講就好,比如你現在通過一段時間工作的沉澱和梳理,對自己的職業方向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所以現在想去換一個新工作之類,畢竟這可能是你距今為止最近的一份工作,在這家公司如何表現,可以最大程度地看清,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社畜。
所以這時,你最好還是再強調一下,在前幾份工作當中,你汲取了哪些經驗教訓,或者是是通過這些工作,發現了自己的哪些興趣點,所以雖然前幾年浪費了一些時間成本,但是起碼在對我後來能夠穩定的工作打好了基礎,也為自己上了生動的一課,反正你換了這麼多份工作,內心總要有點感觸吧?用人話流暢的描述出來,那基本上已經足夠了。
當然,這只能說是錦上添花,真的要徹底改變印象,還是會有些困難,所以啊,跳槽需謹慎,每次換工作前先問問自己:我能不能定下個小目標,先幹上它兩年再說?
總之,求職不易,實在不行,燒柱香圖個心安也是好的,當然為了防止山裡一束煙,拘留十五天,記得拿杯涼水潑一潑火星子,順便也潑一潑自己,問自己一個問題:
玄不改命,我是怎麼落到這一步的?
這點覺悟,啥時候明白都不晚,祝你好運。
【end】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