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6類人群要警防胰腺癌的發生_中國網

2020-12-18 中國網

  胰腺癌是一種臨床表現隱匿、發展迅速和預後極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晚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5%以下。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胰腺癌課題組帶頭人趙玉沛教授提醒,6類人群要警惕胰腺癌的發生。

  北京協和醫院結合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並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

  趙教授介紹說,從目前來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幾類:年齡超過40歲中老年男性;排除肝、膽、胃腸等疾病,伴有非特異性腹痛、腹脹的患者;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消瘦、食慾下降者;有癌症家族史、吸菸酗酒史者;急、慢性胰腺炎者;無肥胖並產生胰島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等。

  由於胰腺癌早期無明顯和特異的症狀和體徵,以及缺乏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使許多患者被誤診,嚴重影響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據了解,我國約有85%的胰腺癌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僅20%左右的患者可行手術治療。而早期胰腺癌手術切除率為90%到100%,5年生存率可達70%到100%。

  趙教授指出,目前最常見的胰腺癌誤診是將其診斷為慢性胃炎,因為在行胃鏡檢查時,相當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淺表性胃炎。因此,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上腹部有非特異性症狀的病人應進行仔細篩查。

  儘管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治療胰腺癌首選方法,但能行根治性手術的患者,5年的生存率提高並不顯著。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錢教授因此特別指出,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從生活、飲食習慣著手預防胰腺癌,要戒菸、戒酒,忌長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並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穀類、豆類、甘薯等粗糧。(周婷玉、丁可寧)

相關焦點

  • 趙玉沛卸任,北京協和醫院迎來新任院長
    、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吳沛新組織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推動院校履行國家隊責任擔當,協同推進科技攻關、醫療救治、決策支撐、師生防控等多方面工作,並赴武漢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今年6月30日上午,吳沛新主持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建校103年以來最為特殊的一場「雲上」畢業典禮。
  • 吳沛新任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任院長
    據「北京協和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1月4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馬曉偉一行出席會議,馬曉偉同志作重要講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事司司長南春梅同志宣讀《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關於吳沛新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國衛黨任發〔2020〕57號):經委黨組決定,任命吳沛新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吳沛新任黨委書記,張抒揚任院長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吳沛新任黨委書記,張抒揚任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李瀟瀟 2020-11-05 20:22 來源
  • 世界胰腺癌日:多位權威專家解讀「癌中之王」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Journal of Pancreatology》主編趙玉沛院士,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多位胰腺癌領域國內權威專家參與會議。作為項目的支持方,施維雅中國總經理MASCARAU Stephane連線參與,並共同啟動我國首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
  • 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宣布主要領導調整決定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事司司長南春梅同志宣讀《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關於吳沛新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委黨組決定,任命吳沛新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
  • 書香協和 | 北京協和醫院掀起讀《心》談《心》新風尚
    習總書記在多種場合要求黨員幹部要認認真真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北京協和醫院長期堅持讀書品書、提高修養的文化氛圍,將讀書作為自我培訓的形式載體,打造書香協和。近期,在趙玉沛院長的推薦下,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心》成為協和人手不釋卷的「新寵」。 趙玉沛院長熱愛讀書,每每在講話中引經據典,向全院員工推薦好書,令人受益匪淺。
  • 五年共招收243人,協和醫院第二屆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
    7月29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2017級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典禮在協和學術會堂舉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遊鈞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李金生司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陳昕煜副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巴德年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張勤副院校長、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文凱先生,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及全體院領導、臨床醫學博士後學員、班主任、導師,項目管理部門及職能處室負責人出席典禮。
  • 慎終如始 全力衝刺|北京協和醫院轉化醫學綜合樓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12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趙玉沛院士、院長張抒揚、黨委書記吳沛新及其他班子成員與中建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一行第五次走進轉化醫學綜合樓建設工地,調研協和百年工程建設推進情況。北京協和醫院與中建集團、中建八局攜手推進轉化醫學綜合樓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正是實現「百年協和夢,壯闊醫學城」的又一堅實腳步,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體行動。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出席幹部大會
    通知顯示,任命吳沛新為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為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趙玉沛的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李冬晶的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趙玉沛卸任後,任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
  •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
    2020年7月27日下午,趙玉沛院長、張抒揚書記帶領全體在院領導班子成員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集體談話,勉勵大家繼承協和護理優良傳統,發揮協和護理旗幟引領作用,勇擔使命,不負重託,做百年協和「跨世紀工程」的生力軍。婦兒片區執行總護士長李穎,西院片區執行總護士長李子榕,外科片區執行總護士長劉瑋楠,消毒供應片區執行總護士長張青作為代表,依次發表履職感言。
  • 趙玉沛為罕見病發聲 中國罕見病聯盟成立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指出,我國至少有三成醫生不了解罕見病。如何改變這一現狀?10月24日下午,中國罕見病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的成立,旨在促進罕見病臨床、科研與孤兒藥開發的協同創新,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發展和醫學技術進步。聯盟選舉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擔任理事長,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李林康擔任執行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擔任副理事長、秘書處秘書長。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 張抒揚履新黨委書記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國衛黨任發[2019]37號文件,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試用期一年;免去姜玉新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院(所)長職務。
  • 北京協和醫院6個特色科室整體搬遷新址
    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周婷玉)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完成一次大規模的東西大搬遷,風溼免疫科等6個強勢特色科室整體搬遷新址,以突破制約醫院發展和改善服務環境的空間瓶頸。    這6個科室分別是風溼免疫科、普通內科、腫瘤內科、乳腺外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
  • 我患胰腺癌這6年(健康與我)
    原標題:我患胰腺癌這6年(健康與我)  我是2007年5月28日在新疆發病的,入新疆軍區總醫院後被初步確診為胰腺癌(晚期)。隨後轉院到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不久又轉院到北京協和醫院。  6月2日,當中央電視臺播放黃菊同志逝世消息的時候,正是我住進北京協和醫院的第二天。當時一家人正在吃晚飯,我愛人急忙關了電視機。雖然大家沒有明說,我還是能感覺到這次的病,很重。
  • 高危人群是胰腺癌預防的重點,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發生在胰腺上的惡性腫瘤。其可怕性在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難以早期發現,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中晚期的患者確診後,已經失去手術和放化療的機會,生存期只有3~6個月。因此,胰腺癌被廣大患者稱之為「癌中之王」。
  • 嚴防死守院區安全 北京協和醫院的疫情防控經驗來了!
    6月以來,北京進入非常時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北京協和醫院迅速轉型「戰時狀態」。院長趙玉沛說:「協和長期以來重視院感防控工作,在支援武漢期間將協和經驗成功移植到當地,又將武漢抗疫一線積累的新的成熟經驗帶回北京。堅決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措施,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北京保衛戰。」
  • 北京協和醫院首屆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 他們經歷過什麼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學醫的路註定艱辛,對於醫學生們來說,畢業從不意味學習結束,他們懷著對臨床的執著,步履不停追逐更精湛的醫術。2019年7月10日,北京協和醫院「2016級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典禮」在北京協和醫院學術會堂舉行。
  • 北京協和醫院重啟「小而精」教育模式 向臨床博士拋出橄欖枝
    臨床博士後的培養與保障臨床博士後項目在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的親自策劃和領導下,於2016年4月獲得人社部批准,5月開始啟動首批招收工作。該項目以培養並輸送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高級醫學人才為目標,按照「高進、優教、嚴出」的原則,每年從全國應屆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生和臨床醫學博士畢業生中遴選出一批優秀者來協和接受臨床博士後培養。
  • 藥品配送到家 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打通「最後一公裡」
    中國青年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9月24日,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藥品配送服務正式上線。全國非醫保患者在北京協和醫院線上診療複診開藥後,可享受藥品「點對點」配送到家服務。這一服務的上線,標誌著全國非醫保患者無須到院即可在線完成預約、就診、繳費、取藥全流程,大大節省了患者的時間成本和往返醫院費用,協和醫院「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取得重大提升。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副院長吳文銘帶領多個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見證了協和網際網路診療首例藥品配送上門的順利完成。
  • 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提升至四千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通過流程再造,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經提升至4000例。北京協和醫院網站6月19日發布消息《北京協和醫院提升應急檢測能力,完成全院近萬人核酸檢測》稱,近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要對包括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在內人員做到核酸檢測「應檢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