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人類起源問題,數千年來一直存在著唯物論與唯心論的鬥爭。直到今天,在世界不少地方乃至一些發達國家,仍有許多人宣揚上帝造人的「特創論」。基督教的《舊約全書·創世紀》說:上帝用了5天的時間創造了萬物,「第6日乃照己像,摶士為人,名日亞當。後取亞當的肋骨變為婦人,名日夏娃。現在世界上的一切人類,都是亞當的子孫後代」。
中國也有上帝造人的傳說,說遠古有個女神女媧氏,因為感到寂寞,就按照自己的模樣,用黃土捏成了一些泥人,然後吹口氣,泥人就變為活人,這就成了人類的祖先。後來剝削階級把這些神話傳說宗教化了,用來麻痺、欺騙人民,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究竟是上帝造人還是人造了上帝?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原始社會時期,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們無法抵禦一些自然災害,希望有一種神靈來相助,出於無情世界的有情」的這個心理,於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創造了上帝。如,非洲的神,一般都是黑皮膚歐美的神,通常都是高鼻梁;中國的神則穿著華夏的服裝。這說明神是人造的。
唯物論者對人類起源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討。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就提出:人是從動物界中分離出來的過著流浪結群的生活。後來,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於1859年寫了《物種起源》一書,講述了進化論觀點,揭示了生物起源和發展的規律。認為不同的物種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1863年,達爾文的學生赫胥黎發表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講述了人猿共祖的觀點,認為人是由猿發展而來的。摩爾根以自己在易洛魁社會15年的調查和40年的研究,於187年發表了《古代社會》一書,進一步豐富了由猿到人的理論。但是人類是怎樣從猿發展來的呢?這個問題並未得到根本的解決。
恩格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於1876年寫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該文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如果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把人從上帝的手中解放了出來,那麼恩格斯關於勞動在由猿到人轉變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這個論斷,則把人從動物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奠定了原始社會史的科學基礎。
古猿怎麼會演變成人類的呢?據研究,有三個原因:第一,古猿的生理結枃最接近於人類;第二,與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有直接關係,第三,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大約二三百萬年以前,由於宇宙星球變化產生的後果,地球內部巖漿發生劇烈變化,引起地殼的異常變動,有些海洋在隆起,有的陸地在沉淪,火山在噴射,風雪在呼嘯,一片片森林被毀滅,一群群動物四處逃離家園。後來,地球又經歷了一個冰川橫行的時期,從兩極而來的冰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赤道衝去,淹沒了大塊森林和陸地,但在行進中遇到重重阻力,未能到達亞熱帶地區。自然界發生的這種巨大變化,改變了許多古猿的生存環境。
古猿本來是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有些地區的森林沒有遭受到這場「自然災害」,生活在這裡的古猿沿著猿的方向緩慢地向前發展,逐漸演變為現代的猿類。那些喪失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從樹上來到地面,開始過著流浪的生活,在艱難的生存道路上,有些古猿死去了,活著的古猿魏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學會了利用前肢來採集食物和捕捉動物,並用前肢採折樹枝和選取石塊作武器,以抵禦野獸的侵襲,這就要求用後肢來支撐身體和行走。於是就出現了前肢與後肢分工趨勢的。
這種分工的結果,導致了前肢的進一步解放和後放的直行走,直立行走和手腳分工,引起了個身體結構的變化,這時大腦開始發達。在長期演進過程中,慢慢地產生了初級的意識,要求把看到的事物和聯合行動的欲望表達出來,經過筒單呼叫,姿勢召喚的長期演進,逐漸地學會了發出一個個清晰的音節,從而一定的音節和一定的內容結合的語言產生了。語言在勞動之後並與勞動一起,成為由猿到人的推動力。經過漫長的過程,這些古猿終於學會了用製造的工具進行勞動,於是古猿變成了人。
恩格斯說;「沒有一隻猿手曾經製造過一把哪伯是最粗最笨的石刀」。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是人、猿區分的主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