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先行先試4年多成效顯著——種好「試驗田...

2020-12-16 中國發展門戶網

核心閱讀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省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包含14方面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向全國分享試驗區「先行者」們的改革樣本。


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4年前,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模式;4年後,三省基於各自生態優勢,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基本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福建各類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江西跨部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協調機制、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淨氣治山治水,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守護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0月24日,天空剛剛放晴,長江江西九江湖口縣牛腳蕪圩堤,一隊巡護員正忙著清理沿堤垃圾,湖口縣西山村貧困戶郭仲初就是其中一員。「巡護隊主要負責巡查沿江亂搭亂建亂倒行為,清理長江退水後的遺留垃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自己能出份力,每月還有1000多元的收入,生活也多了份保障。」郭仲初高興地說。

拆碼頭、遷工廠、復綠地,九江傾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長江九江段152公裡的岸線上,臨江1公裡範圍內小化工企業全部退出,不許新上任何化工項目。沿江岸線累計栽種700多萬株各類綠色植物,鋪設33萬平方米草皮,治理8626畝廢棄礦山,形成百裡長江風光帶。「長江大堤環境煥然一新,令人欣慰。」九江明陽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治宇說。

望得見的青山、看得見的綠水、呼吸得到的清新空氣,是百姓最樸素的期待。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生命共同體,統籌治理、統籌保護、統籌修復,在環境整治、流域治理、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淨氣,好「氣質」不再是稀缺品。

福建福州龍腰高架橋臨時設置的監測點,生態環境執法隊員嚴鍾輝正忙著抽查過路的柴油車。「幾年前,一半的車尾氣超標,現在超標車只有10%左右,這說明福州機動車尾氣治理效果顯著。」嚴鍾輝說。福州空氣品質連續6年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前三,「福州藍」名片愈發亮麗。

治山,綠色畫卷在大地鋪展。

初冬時節,江西萍鄉市蘆溪縣源南鄉思古塘礦區生態修復區,3000多畝的煤矸石上遍植的贛南臍橙樹果實纍纍。當地投入6000多萬元治理廢棄礦山,並引入臍橙種植大戶,建立產業扶貧基地,解決礦區近百人就業。「以前這裡到處開挖,如今種上了贛南臍橙,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產業扶貧探出了一條新路。」蘆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鍾聖國說。

治水,還江河湖泊碧波蕩漾。

「群眾會開了13次,200餘口汙染水環境的藍靛池最終全部拆除。同時引入第三方公司建設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周邊的生產生活汙水,納山崗水庫得到有效保護。」貴州貞豐小屯鎮副鎮長吳德順說。為解決生計問題,當地還建設了藍靛加工廠,收購群眾種植的原材料,確保脫貧致富。「現在水庫的水清亮了、乾淨了,我們心裡也踏實了。」當地村民說。

今年上半年,福建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比例達97.2%,九市一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98.6%。江西「十三五」以來累計造林544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溼地面積達91萬公頃。貴州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世界自然遺產地達到4個,居全國第一位。

搭建「四梁八柱」,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最嚴密法治護航綠色發展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針對一些體制機制瓶頸,三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創新、制度供給和模式探索,構架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梁八柱」。

——劃紅線,把關口,源頭嚴防是基礎。

江西按照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等3個類別,劃定1030個環境管控單元。其中,優先保護單元191個,面積約佔全省面積的34%;重點管控單元581個,面積佔比26%;一般管控單元258個,面積佔比約40%。

「編制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落到管控單元裡、固化在圖上。一個地方在生態環境資源約束下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一目了然。」江西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龍剛說。

——抓保護,重落實,過程嚴管是關鍵。

在貴州大方縣大山鄉光華村老支書羅光賢等20多位民間河長的守護下,曾被汙染的赤水河支流格裡河,恢復了往日的清亮,水質明顯好轉。2017年,貴州全省鋪開河長制,4697條河流設河長22755名,河長制納入地方性法規,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巡河護綠成為常態。

除了實施河長制,流域生態保護有了更大動作。探索省際生態補償,貴州與雲南、四川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基金,推進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向好。

——換思路,定責任,硬性考核是保障。

任職期間如果所轄地區發生嚴重環境問題,即使離任了也要承擔責任。2016年起,福建將自然資源資產納入領導幹部離任審計,領導幹部離任不僅要審經濟帳,更要審生態帳。福建取消對34個縣(市、區)的GDP硬性考核,改為重點考核生態環境質量等。

2018年7月,福建詔安縣梅嶺鎮黨委副書記謝龍星被予以黨內警告處分,多名相關責任人被誡勉談話。幹部被問責的背後,是因為該鎮一名村民在林地違規取土,造成生態破壞。福建基層一位鄉鎮幹部坦言,金箍更緊了,環保責任更明晰了,該幹什麼怎麼幹,心裡更有數。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綠色紅利源源不斷釋放

福建順昌縣有250萬畝林地,長期以來因為管理碎片化、分散化,林農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窮日子。當地借鑑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將分散的林地整合到森林生態銀行,集約經營,推動生態資源資本轉化。順昌縣水南村村民夏六華將自家的9畝杉木幼林存入生態銀行,20年內,夏六華每年可以領到3720元。託管期滿後,她還能拿到六成銷售收益。

「不砍樹也能致富,森林生態銀行打破傳統變現方式,做活林業產業,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順昌縣林業局局長賴穎生表示。

從「砍樹」變「看樹看風景」,從「賣木材」變「賣生態賣景觀」……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三省轉換經濟發展方式,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在福建,完善推廣福林貸、惠林卡等「閩林通」系列林業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貸款63.37億元,受益農戶5.7萬戶。全省所有工業排汙企業全面推行排汙權交易,累計成交額突破12億元。

在江西,好山、好水、好空氣等成為生產要素,或折價入股,或買賣變現。樂安縣綠園生態林場,1噸好空氣通過碳匯交易賣出了11.5噸自來水的價錢。大餘縣丫山景區,以「風景」折價入股等形式,籌集股金3000餘萬元搞旅遊增收,實現分紅450多萬元。

在貴州,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企業消納磷石膏情況與磷酸等產品生產掛鈎,倒逼企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84.9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綠色經濟佔生產總值比重達42%。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二級巡視員宋常青表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幾年來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譜寫出綠色發展新篇章,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貢獻了寶貴經驗。「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進一步深化試驗區改革實踐。著力將試驗區打造成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排頭兵』和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同時,更加注重改革經驗總結和推廣,發揮試驗區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宋常青說。


相關焦點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福州種好「試驗田」獲國務院點讚 生態好做法各地可「複製」
    福州市的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創新機制、永泰農村人居環境物業化管理模式、閩江河口溼地綜合保護修復機制、連江深遠海區生態養殖模式等4項生態文明建設好做法在全國推廣。福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再為全國貢獻典型經驗。記者8日從市發改委獲悉,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充分肯定福建等四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並向全國推廣14個領域形成的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福建39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入選,居四省首位,其中福州的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創新機制、永泰農村人居環境物業化管理模式、閩江河口溼地綜合保護修復機制、連江深遠海區生態養殖模式入選。
  • 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江南都市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鄭榮林報導:精耕「試驗田」,種出「生態果」。記者從11月26日省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沿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擘畫的路線圖,我省按照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目標要求,全面完成試驗區重點改革任務,38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出臺,35項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實現了試驗區建設的階段性目標。
  • 先行先試善破善立——來自部分國家綜改區的報告
    祥峰公司和舒福全得風氣之先,並非偶然,因為他們所在的地方,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它們肩負國家戰略使命,善破善立,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路。    不直接給「糧」給「錢」,而是賦予改革先行先試的「生產自主權」,綜改區以其特殊的待遇道別傳統模式。
  • 從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看 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上海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此後,「不輕易對企業說『不』」成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辦事理念,除非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事情,否則「窗口無否決權」。  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敢於創新和擔當,積極「先行先試」的縮影。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試驗田」的重任,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創新制度。
  • 京津冀多領域破題 北京新機場等項目先行先試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了解,為有效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計劃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積極布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公共服務等方面,通過打造先行先試平臺
  • 一片「試驗田」築起改革開放新高地
    截至今年3月31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共新增註冊企業25359家,註冊資本3725.2億元。首批經第三方評估的29個改革創新案例已經形成並上報商務部。  一年間,遼寧自貿試驗區這片「試驗田」已築起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行走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各個片區,我們看到了新探索,感受到了新變化。新時代新作為,遼寧自貿試驗區正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從春天裡再出發。
  • 平武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全國僅6個!
    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單位授牌儀式,平武縣被納入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同時,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成功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
  • 國家公務員考試2021年時事政治:國考國內時政(12月7日)
    國家公務員考試2021年時事政治:國考國內時政(12月7日)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內時政,2020年時政熱點,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
    (王怡榮)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為生態扶貧類江西省唯一入選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發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A view of a skyscraper on the Phoenix Island in Sanya city, South China's Hainan province, in this file photo.
  • 溧陽生態文明建設再升級!從國家生態市,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生態環境部日前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上,公布並授牌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溧陽成為全國第二批45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之一,由此實現由國家生態市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的新跨越。
  • 加快改革經驗「由點及面」推廣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邁向新臺階
    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目的是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綜合性試驗,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領帶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幾年來,福建、江西、貴州、海南四個試驗區圍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大膽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複製推廣價值的制度成果,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 自貿試驗區: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2017年4月1日,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我國正式形成「1+3+7」自貿試驗區共同發展的「雁陣格局」。創新、先試先行、複製推廣已經成為自貿試驗區的天然使命。與前兩批不同的是,第三批中出現不少內陸自貿試驗區。一年來,他們的創新呈現什麼特色?有哪些經驗?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 林下「裂變」山間「藏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減...
    原標題:林下「裂變」山間「藏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減貧」之路 新華社貴陽12月12日電 題:林下「裂變」山間「藏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的「綠色減貧」之路 新華社記者王麗、蔣成、劉智強 八山一水一分田。
  • 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生態環境領域先行先試,努力推動特區生態環境事業在歷史新起點上再創輝煌 記者:總書記指出,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在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並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生態環境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對此您怎麼看?
  • 生態芮城爭先行——芮城縣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工作紀實...
    2014年7月,芮城成功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僅有9個縣市。  生態的芮城爭先行,先行的芮城好生態。推動「六大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打好「三個一百」的戰役緊鑼密鼓。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徵程中,芮城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縱橫捭闔、馳騁疆場,展示了一幅幅波瀾壯闊、奮勇前行的美麗畫卷!
  •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環境是深圳競爭力關鍵因素
    建設「無廢城市」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和強國城市範例的應有之義及重要舉措,是打造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的美麗灣區的必然要求,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必由之路。深圳抓住機遇,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上勇當改革創新排頭兵,將更好地發揮示範引擎作用,從而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模式。
  •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截至2017-06-0821:00:34.1樓、3樓   09:00 – 18:00 【系列活動】世界自然保護大會與生物多樣性視頻展   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1樓   10:30 – 11:30 【專題研討會】生態傳媒沙龍暨《生態文明新時代》雜誌特刊(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會刊)首發儀式   主題:生態傳播影響力與媒體責任   中天凱悅酒店負1樓宴會廳外室外露天花園
  • 貴州2019年度9市州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通報
    ,大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在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上不斷創造新業績,在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上不斷取得新成效。特別是獲批國家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把試驗區建設作為重大使命、重大機遇,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力打造「五個示範區」,推動試驗區大膽創新實踐。經過四年多積極探索,試驗區34項核心制度已全面完成,在全國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