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試驗田」築起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0-12-22 求是網

  這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支點之一,這是一片充滿無限可能和希望的機遇之地。

  2017年4月10日,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瀋陽、大連、營口三大片區正式揭牌運行。時至今日,三大片區運行已滿一周年。

  一年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省上下以制度創新鍛造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新引擎,紮實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截至今年3月31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共新增註冊企業25359家,註冊資本3725.2億元。首批經第三方評估的29個改革創新案例已經形成並上報商務部。

  一年間,遼寧自貿試驗區這片「試驗田」已築起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行走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各個片區,我們看到了新探索,感受到了新變化。新時代新作為,遼寧自貿試驗區正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從春天裡再出發。

  敢闖敢試 制度創新驅動更深層次變革

  回顧過往,自貿試驗區落戶遼寧,不是一夕之功,而是「多年磨一劍」的結果。

  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揭牌成立,我省即開啟申辦模式,成立了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力量起草並不斷完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其後,以申辦為契機,我省先行先試,大力推進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改革創新舉措。

  2016年8月,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等7省市設立自貿試驗區。在全省人民的期盼與關注中,2017年4月10日,遼寧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揭牌運行。

  自貿試驗區布局在遼寧,遼寧就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國家戰略組成部分,就必須承擔起全局性重大改革開放探索的任務。

  「必須根據中央批覆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緊緊圍繞改革試點經驗的複製創新推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創造性開展工作,走出一條體現時代特徵、具有遼寧特色的自貿試驗區發展新路。」2017年3月22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提出明確要求。一年間,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部署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鼓勵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

  一年間,全省上下不負使命,緊抓制度創新這個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試點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措施、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健全法制保障、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紮實成效。

  簡政放權,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各片區管委會第一批省級行政職權133項,各片區建立了權責清單制度、行政審批管理目錄製度;貿易便利化,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金融創新,加速推進實施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等改革措施……這一年,在自貿試驗區這片12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遼寧人敢闖敢試,用制度創新驅動更深層次的變革。

  承載著期望與重託,瀋陽、大連、營口三大片區改革動力始終強勁,創新步伐始終鏗鏘。

  揭牌不到半年,全國首張「46證合一」營業執照就在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發出。這項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讓企業走完登記流程縮短了48天。

  像這樣的改革創新舉措在三大片區漸次落地。瀋陽片區對註冊1億元以上內資企業或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及外埠來沈投資企業開闢綠色通道,提供無償全程代辦服務;大連片區實行「微信叫號」、企業承諾、容缺受理等政務服務舉措;營口片區推進營口港和自貿試驗區聯動,抓規劃、抓機制、抓創新,取得初步成效。

  唯創新發展,方彰其生命。一連串的改革,一連串的探索,正在轉化為生產力、競爭力,推動著遼寧的振興發展。截至今年3月31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共新增註冊企業25359家,註冊資本達3725.2億元。

  「今年我們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證照分離,下放經濟管理權限,給予片區最大的創新發展空間,通過遼寧的先行先試,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整體競爭力。」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埋首精耕 改革紅利激發更強發展動力

  4月3日,進入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金融島」投融資研討會暨項目對接會的會場,瀋陽遠程摩擦密封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彥竹顯得很興奮。

  遠程摩擦公司主要生產高鐵自動系統的關鍵零部件。「自貿試驗區的成立,對於我們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金融島』建設也將幫助我們實現與技術資金的對接。」趙彥竹說。

  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知非表示,瀋陽片區「金融島」將通過金融業態的聚集,不斷形成金融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這也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平臺的打造,功能機構的引進,新商業模式的締造,都是制度紅利的表現。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內,像瀋陽片區「金融島」這樣的制度紅利,正在激發起市場活力。貼近企業、貼近市場,遼寧人埋首精耕這塊國家「試驗田」,為其不斷注入改革開放新內涵,用改革紅利激發更強發展動力。

  走進大連片區,得益於大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通的「放行E通」遠程自助放行系統,企業可通過網絡24小時自主申請籤發「無紙化通關」指令。驪住通世泰建材(大連)有限公司貿易部次長王海燕說,原來企業是由專人去檢驗檢疫部門辦理報檢手續,現在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通關業務,節約的時間和人力都轉化成了效益,也讓企業加快了發展步伐。

  大連市自貿辦專職副主任李漢國說,一年來,大連片區以推進貿易便利化為重點,通關流程進一步簡化,80%的檢驗項目實現網絡報關報檢即審即放,通關成本平均降低10%,國際貿易線下手續時間縮減1/3。

  邁入營口片區,全國率先推行的「16+X」集成化監管執法,使「多頂帽子」變成「一頂帽子」,原來由16個部門行使的446大項共1469小項行政職權集中整合到1個部門行使,降低行政成本,減少了企業負擔。天津大唐紫晶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波說,自貿試驗區的一系列創新舉措為企業在營口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他所在的機器人行業也將為營口片區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相關負責人說,一系列創新舉措的實施,讓營口片區外溢效應凸顯,客商投資熱情高漲,特別是引進了區域結算中心、金融和類金融機構、國外優質醫療資源等之前想引進而引不進來的項目。一年來,營口實現了強大的「動能升級」。

  這一年,遼寧自貿試驗區以一步步關鍵落子打開了自身發展的新局面,新動能不斷增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遼寧自貿試驗區交出周年答卷之際,新的任務清單已提上日程。

  瀋陽片區要充分抓住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契機,同重點園區中的大型國有企業良性互動,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改革的創新經驗。

  大連片區要在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和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方面形成創新經驗。

  營口片區要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抓好港區聯動發展,在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重要樞紐建設上探索創新經驗。

  為全國、為東北改革開放發展探路,遼寧責無旁貸。春潮湧動,幹勁兒倍增,一歲的遼寧自貿試驗區,充滿潛力,充滿希望。

相關焦點

  • 從改革開放窗口到攻堅破冰試驗田
    28年前,隨著開發開放一聲號角,這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  5年前,中國首個自貿區在這片熱土誕生。面向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世界級的金融中心、航運樞紐和科學城在這裡成長……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今天的浦東,正由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一項項改革措施從這裡複製推廣到全國。
  • 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蘇州工業園區,再獲國家戰略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和現代化治理高地」的定位,勇擔「探路、引領、突圍」的重任。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南京7月16日電 題: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陳剛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拉開建設序幕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縣區長專訪 | 如何打造成渝之心改革開放新高地!看看內江經開區黨...
    縣區長專訪 | 如何打造成渝之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展望「十四五」,內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趙永韋表示,內江經開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育新機、開新局,努力打造成渝之心改革開放新高地。
  • 平潭繪就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聚智匯力築起發展新高地
    東南網3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  在平潭,以物流、總部經濟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產業迅速築起發展新高地。以貿易進出口產業為例,僅去年實驗區內註冊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就達100.4億元,同比增長70.3%,增幅居全省第一。
  • 陝西西安|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新高地
    黨的十九大以來,陝西按照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的思路,確立了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目標,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2018年,陝西國內生產總值2.44萬億元,同比增長8.3%。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更是高達29.3%。
  • 360聯合仟漁網推出360實力商家,築起企業營銷新高地
    目前360實力商家屬於藍海階段,360實力商家將幫助企業打造一個全新的獨佔領地,搶佔紅利先機,築起企業營銷新高地。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東安縣改革開放40年掠影:「德武東安」正揚帆
    在改革開放浩蕩春風吹拂下,立足建設「創新開放新高地、項目推動標杆縣、全域旅遊排頭兵」目標,順勢而為、逐浪奮楫,成為全國首批武術之鄉,中國首個德文化之鄉。城鄉舊貌換新顏,群眾安居又樂業。 回溯40年的發展歷史,改革開放是東安茁壯成長的「基因」,也是解讀經濟發展滄海桑田的「密碼」。40載篳路藍縷,40年春華秋實,東安將改革開放巨變描摹得激情四溢。
  • 深圳特區40年:從改革開放試驗田到標杆 深交所三十而立華麗轉身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深圳特區40年 | 從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到標杆 深交所三十而立華麗轉身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隋娉娉 楊仕省 深圳報導2020年4月29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深交所也步入改革新階段,而此時距離中國股票市場的初試啼聲已經過去了
  • ...開發開放三十周年專題之三」上海自貿區試驗田:「特」的三次方...
    國際貿易競爭加劇 國內改革需要「助推器」「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的這句民諺想必現今很多人都覺得陌生,那是個外高橋還是一片蘆葦蕩,與外灘隔江相望的陸家嘴還是農田交錯的年代。1990年,中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戰略落子上海,落子浦東。
  • 長三角共富圈,為何能超越深圳北京,成為我國開放新高地
    作為中國自貿試驗區的發源地,上海探索創建自貿港具有一定的先行先試優勢,這為帶動上海和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打造產業體系更優、營商環境更好、示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一個國家的開放能級,主要看這個國家開放高地的開放程度和水平。20世紀90年代浦東開發開放,確定了長三角地區在上一輪改革開放中的中心地位。
  • 汕頭大學:深耕高教改革「試驗田」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走進改革開放中誕生的大學④這是一所與汕頭經濟特區同齡的大學,卻因「宿舍改革」引來全國各地高校的取經者。這是一所誕生於改革開放背景下的大學,探索的是一條獨特的社會資本參與公辦高等教育之路。這就是汕頭大學。它將「改革創新」寫入基因,致力於深耕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用自己37年的發展歷程詮釋了改革開放與高等教育如何攜手而行。
  • 賣米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有一片綠色農業試驗田
    (原標題:賣米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有一片綠色農業試驗田) 中國網4
  • 高考改革的試驗田:江蘇
    江蘇高考,作為全國高考的試驗田,經歷了五次改革:1、2000-2001年:「3+小綜合」在原本全國統一實行的「3+2」模式(1994年-1999年)基礎之上,2000年江蘇高考變成「3+小綜合」。過於開放且主觀的綜合評價,讓這一項水分十足。比如是什麼樣的評價,能讓蘇州的許姓同學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這兩項上過關的?所幸,今年是實行這個方案的最後一年。5、2021年以後:「3+1+2」模式。江蘇在往前拼命探路的同時,其他省份也在對江蘇犯過的錯進行反思,不斷地修正出題的思路。
  • 增減之間現活力——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觀察
    一「減」一「增」之間,可以窺見這塊改革開放「試驗田」釋放的活力之大。   12月14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0》。報告對2019年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展和制度創新等進行了梳理。   2013年9月,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在上海誕生,幾經擴容,到2019年底,這一數字從1增長到18。
  • 改革開放40年 | 改革試驗田 創業夢工廠
    莫範生 攝    8年前,深圳前海是一片爛泥潭、亂灘涂;8年後,深圳前海是一座魅力新城、天翻地覆。「目前,我們正在打造『山海林城島港灣』生命共同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最大化,是前海人追求幸福的終極目標。
  • 我的改革開放詞典:時代強音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或許,你是改革大潮的親歷者;或許,你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又或許,你出生長大在新世紀,是改革開放成就的享有者。無論你是誰,對於改革開放40年間發生在家庭內外的各種變化,一定都有切身的感受。
  •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將打造成「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
    未來,這一新校區將打造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並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張「文化名片」。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大項目。新校區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總用地規模110公頃,建設規模105萬平方米,學生規模2.18萬人。
  • ...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功能作用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鍾小韻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提速,央行廣州分行在推進大灣區金融發展方面有何舉措,大灣區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功能作用如何進一步提高。為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
  • 打造我國科學基金深化改革「試驗田」
    原標題:打造我國科學基金深化改革「試驗田」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舉行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