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次臺灣,把最先鋒的民宿+文創園區+文旅酒店一網打盡

2021-01-21 環球設計


 臺灣設計遊學 



9月8日--9月15日(8天7晚)

臺北--宜蘭--臺中--南投--嘉義--高雄


臺灣網紅民宿+文旅

誠品行旅+食養山房+逢甲商旅

天空的院子+承億茶樣子


4大成功文創園區

紅點+華山園+松山+駁二


大師經典作品 + 專業講解

伊東豐雄+姚仁喜+貝聿銘+安藤忠雄



                                               

   臺灣美食讓你一飽口福

去這一次,都體驗到了,完美之旅,等著你!




—   事務所交流   —


生生不息、永遠指向未來的臺灣大道,是臺中市首要的城市動脈,它記載了好幾個世代臺中的城市發展史。理和建設2014年新案基地以謙遜的姿態融進臺灣大道層層樹蔭中,以開放性的基地配置,呈現一座漂浮於水上的人文藝術建築,內在則注重鄰裡關係的感情連結,創造提升住戶生活共享的戶外餐廳、Spa湯池、以及在每隔四層樓高處設計一個以四季為主題的公共院落。

交流主題:細說建築



 —   文旅 & 民宿   —


    誠品行旅(文旅)


由獲普利茲克獎的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操刀,室內設計則由臺灣設計師郭旭原與黃惠美共同創作的。酒店選擇臺灣傳統建築工藝「紅磚」與「磨石子」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傳達本土人文的溫潤魅力。公共空間更以臺灣藝術家的作品裝飾點綴,將藝術、文化與生活有機結合,一如誠品的一貫風格。

交流主題:品牌分享



天空的院子(民宿)




天空的院子,關於現代年輕人眼中的「放下」,也許在長輩眼中時常是一段不知所云的追尋,何培鈞當年可能亦是。大二那年因為愛好攝影,在山間發現這間張家古厝,古厝的模樣便深刻印在他心裡,大三時何培鈞決定決心不再繼續升學考研究所,「我想到山上找文化。」 當年這山頭還不似今日有景點處可玩,距離溪頭妖怪村、天梯開車只消數十分鐘,何培鈞跑遍16間銀行,研讀「如何跟銀行借貸寶典」,終於借到1500萬,買下900多坪的建地,開始住在破舊的老宅院裡,找來念醫科卻夢想當建築家的表哥古孟偉住在老厝裡整整一年,從一片破瓦開始修起,自己刨木料、洗磚塊,讓整座古厝煥然重生。



交流主題:創始人分享民宿經營理念



食養山房(民宿)


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是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宜蘭人。當時四十三歲的他,離開都市到山上歸隱,向自然低首學習,並未擬定任何計劃,只想把過去的成見放下,以全新的自己去面對自然,學習禪的思維。



曾是建築繪圖師的他,有著對美感的獨有見地,即使是一間倉庫,也要依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散出主人的味道。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樣一個空間裡,大家覺得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使它成為食養山房。





承億茶樣子(文旅)

承億文旅集團透過精良的設計,將舊建築物重新賦予新生命,努力連結人文、地景、記憶與風土。舊建物再利用,力求環保創新,整個旅館走文創風格,頂樓的無邊遊泳池是旅館的一大亮點,可在此享受小酌一杯的悠閒,包攬城市景觀。


交流主題:品牌分享



逢甲商旅(文旅)


2016年獲得Booking.com 最佳飯店獎,住客評價卓越獎

2017年獲得AGODA國際訂房網 飯店金球獎


「LA VIDA」源自西班牙文,具有「樂在生活」意涵,休息為的是實踐更多的自己,回歸簡單自然生活本質。鬧中取靜的享受,結合北歐簡約原木空間設計,搭配自然原木素材,延續家的溫暖舒適。

 



臺中紅點文旅(文旅)


英國《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中將紅點文旅譽為「全球最好玩的飯店」。



交流主題:品牌分享



高雄英迪格(酒店)


作為洲際集團旗下最潮的品牌hotel indigo(英迪格),於2016年12月16日在大中華地區開幕了其第六家,也是臺灣第一家的英迪格酒店。



有129間客房、5種不同房型的高雄英迪格酒店,則以高雄獨特的「港都文化」為主軸,透過創意的裝潢設計來向國內外旅人述說港都城市過去曾發生的故事。酒店客房內的裝潢設計,都在體現這種「舶來」精神,以進口食物罐頭與木竹箱圖像設計的壁紙,是早年國際商船運來港都的用品,廊道的灰色牆面,傳達著貨櫃倉儲的意象。這些場景搭配著諸如:彩色法琅杯、肥皂碟,以及用「阿嬤的花布」圖案設計的小備品,將旅人帶進了時光隧道,並會心莞爾。




—   參觀建築一覽  



蘭陽博物館(姚仁喜)

該建築獲得第七屆「遠東建築獎」臺灣地區傑出獎、「2010臺灣建築獎」首獎等獎項。姚仁喜則以蘭陽博物館主建築獲得「2012國際建築獎」。



蘭陽博物館由姚仁喜設計,從設計到興建,始終將親土性、生態性、功能性、維護史跡、減少溼地破壞作為至高的準則。他通過對當地自然地景地貌的融合觀念進行設計,借用宜蘭海岸線獨特的單面山形象,轉化為簡潔有力的幾何量體。博物館主體建築延續其倚靠的山勢斜插入烏石港邊的溼地環境中,在維護生態景觀的原則下,色彩也保持低調,儘量與周圍的生態環境取得協調,蘭陽博物館仿佛原本就屬於自然環境中的一座巨大單面山礁石,與東北角海岸線的自然地貌協調共存於天地間。



法鼓山水月道場(姚仁喜)


當姚仁喜建築師向聖嚴法師請教想將農禪寺建成什麼樣子,法師只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並將之取名為「水月道場」。因此,在建築設計上,農禪寺新建物採用聖嚴法師向來注重的環保理念,從建築物本身的設計上來減少耗能,整個建築物沒有多餘的裝飾,呈現出本來面目。秉持這樣的建築概念,新建物以清水混凝土為主,採用古拙的石頭、柚木等建材。 




臺中歌劇院(伊東豐雄)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是位於臺中市的「國家級」展演場所,此多孔隙海綿體空間設計特色在於多樣性:建築共4層,地面層散落各式大小不一的藝術精品店,在空間流動性概念下,二樓就連接到大歌劇院、中型劇場和多功能的實驗小劇場。並強調「將以優雅的空間連結到各個自由體」。


交流:伊東豐雄的設計理念


臺灣大學 社會科學院新工程「辜振甫紀念圖書館」(伊東豐雄)

圖書館的設計是整個作品中很有特色的一環:不同於一般將圖書館置於學院內部的做法,伊東豐雄將圖書館獨立成棟,並作為社科院的入口建築。這種手法類似於東京多摩美術大學的圖書館,要表達圖書館(知識)是學校內精神象徵之一的理念。在一樓有一條長廊,也是要讓學生在經過時感覺更親近圖書館。此外,三面牆均為玻璃的半透明空間設計,則是希望可以藉此望見窗外的林木、草地,以親近大自然。屋頂的形狀是由數個既像雲朵、又像樹葉的綠色橢圓組成,這是伊東豐雄運用「設計算法」創造出來的「衍生式樹狀」線條。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貝聿銘)

路思義教堂為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臺灣建築師陳其寬之作,建於1962年9月至1963年11月。教堂結構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起見,四片曲面完全分離,類似倒置船底,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在對抗風力與地震力時甚為有力。由於屋脊部份分開,便有天窗出現,具有「一線天」的意涵。


羅東文化工場(中國建築傳媒獎獲獎作品)

羅東文化工場為臺灣近年來最具突破性之公共建築。在臺灣,文化的定義已經日益多元,日常生活和即興活動都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築群以罕見的方式回應這一趨勢,既隱喻著羅東歷史中大型林場的生產空間歷史,也為小鎮營造了具有震撼力和平等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間。建築結構和空間形式蓄意遊走於現代主義和地方性之間,同時也結合場地設計,與城市環境肌理充分融合。項目本身也是協調和權衡經濟、政治等因素的複雜產物。




高雄市立圖書館(劉培森)

該館建築由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與日本竹中工務店團隊得標執行,以「樹中有館,館中有樹」的綠建築文化得標,獲得國際評委首獎。同時,他也是全世界第一座懸吊式綠建築,尤其「室內無柱空間,由上往下施工"的建築工法,創下多項第一的記錄。




松山文創園



華山1914創意文創園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臺灣最好的建築設計系)(姚仁喜)

體育館量體以金屬編網虛體與混凝土實體上、下交錯而成,區分大、小跨距的運動空間屬性,圖書館卻以前、後量體合抱來表現管理空間與閱覽空間屬性。兩者借著一突一凹的空中廣場互相對話交流,一動一靜卻展現和諧美感,以相同特色的外牆質感面對中庭綠地。中庭綠地上不規則造型的地下室採光井,訴說了規則校園配置限制下的奔放潛能與北方大直山脈的視覺隱喻。




鶯歌陶瓷博物館(簡學義)

臺灣首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位於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鶯歌區位於西部縱貫鐵路線上,鎮上有近800家的陶瓷工廠和陶藝店,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燒窯制瓦的景象,店面琳琅陳列古拙的陶瓷製品,空氣中也瀰漫著陶灰瓷土,有「臺灣景德區」美稱的鶯歌,可說是臺灣陶瓷藝術的代名詞。




故宮南院(姚仁喜)

建築師姚仁喜曾介紹說,整個南院的設計理念呼應「國際級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建館定位,運用「龍」、「象」、「馬」等元素交織而成,象徵亞洲三股主流文明——華夏、印度、波斯在歷史長河中的互動交流與獨特的生命力。同時,建築物也透過書法藝術的飛白、濃墨、渲染等筆法概念,以三個行雲流水般的量體融入嘉南生態地景中。



高雄誠品書店大遠百店(陳瑞憲,半數誠品出自他手)

亞洲最具影響力大獎



中鋼大樓(姚仁喜)

 整棟建築以四個方形量體中間夾著作為軸心的服務核所構成,量體以八層樓為一單位扭轉 12.5 度,形成動態的幾何形體。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仿照商周時期青銅禮器中最為尊貴的四足方鼎作為設計意象,鼎居古代禮器之首,亦為商周時期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代表穩重厚實、吉祥亨通、和諧意向,引申為堅忍不拔、百折不撓鋼鐵韌體的意象,集合四個多面方形量體,優化抗震能力外,充分表達鋼力美學態度。




駁二藝術特區

目前所看到的駁二藝術特區原名為」駁二倉庫「,便是早前船運、釣具等貿易貨品存放之地。根據字面不難看出」駁「字代表」載卸貨物「之意,因後期高雄第二大港開建,國際貨運中心成立,駁二倉庫逐漸荒廢。直至2000年將空置的空間重新利用,搖身變為」駁二藝術特區「,成為藝術與人文交流的平臺。




 —  美食  —

食養山房




逢甲夜市

逢甲夜市坐落在逢甲大學門口,它消費以「俗擱大碗」最為吸引各路夜市的旅客,各種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美食都能在這一網打盡。臺灣美食家喻戶曉,這一站你怎能錯過呢。

 



士林夜市




——   報名信息  ——


活動時間:2017 年9 月8 日—2017 年9 月15 日(八天七晚)
集合地點:臺北誠品文旅



參團諮詢

(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


安吉


靜瑤



課程主辦:北京環球觀築諮詢有限公司

聲明:以上遊學廣告由第三方環球觀築提供!


相關焦點

  • 做民宿,還是最應該去臺灣看看!
    應同學們的要求,第三季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我們繼續出發吧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民宿運營管理難題?如何解決臺灣民宿的淡季運營問題?如何實現民宿與在地文化的有效融合?如何通過文創的力量改變民宿的社群?
  • 7天6夜 | 臺灣標杆文旅+創意酒店+民宿考察遊學招募!
    設計聯繼香港設計考察、日本鄉創建築考察、新加坡設計考察、徽州、麗江民宿考察、三亞酒店豪宅景觀考察、廣州創新空間考察等遊學之後,設計聯這次即將走進寶島臺灣,開啟2018設計聯臺灣文創設計考察之旅!
  • 10次探索後,他們要走一次最深度的臺灣民宿體驗之旅!
    應同學們的要求,第三季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我們繼續出發吧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民宿運營管理難題?如何解決臺灣民宿的淡季運營問題?如何實現民宿與在地文化的有效融合?如何通過文創的力量改變民宿的社群?
  • 臺灣定製遊學 | 15個極具代表性的「民宿+文創+親子」項目考察
    民宿如何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文創怎樣結合在地產業激發鄉村活力臺灣民宿的核心價值與主人文化臺灣的文創情懷與生活美學營造民宿及精品酒店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用「在地化」元素打造強文化屬性的獨特IP體驗臺灣在地文化與生活挖掘臺灣文創美學與匠心精神6天5晚
  • 那些我認識的臺灣民宿,和民宿的主人!
    應同學們的要求,第三季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我們繼續出發吧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民宿運營管理難題?如何解決臺灣民宿的淡季運營問題?如何實現民宿與在地文化的有效融合?如何通過文創的力量改變民宿的社群?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本次遊學將聚焦「文創發力,城市更新「,我們一起去最人文的臺北、「最老亦最新」的臺南,探索臺灣城市更新過程中,文化創意創產業脈絡及其多元化發展模式。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
  • 臺灣鄉村全域遊學考察高研班|【民宿+文創+農創+養老+親子教育】全面覆蓋〖LDC-NO.902〗
    最知名的民宿、農創、文創、養老、親子教育集結地臺灣知名導師+在地化參訪交流相結合讓你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臺灣鄉建/酒店:緩慢民宿、誠品行旅、老英格蘭莊園、普羅旺斯玫瑰莊園民宿、礁溪老爺溫泉酒店、承億文旅、見晴花園渡假山莊臺灣主題農場:清境農場、薰衣草森林、飛牛牧場、桃米生態村臺灣特色文創: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誠品書店、松山文創園、紙教堂臺灣親子教育
  • 全新體驗 臺灣休閒農場、文創、民宿、觀光工廠深度考察之旅
    你帶著這些問題,我帶著你,去探索臺灣休閒農業文創的奧秘,全面學習臺灣休閒農業的精華,充分汲取其30多年的精髓!濃縮精華,汲取精髓8縣市14個點,休閒農場、有機農場、觀光工廠、農業文創、特色民宿、三產融合,臺灣休閒農業30多年的精華一網打盡。
  • 臺灣之文創&民宿遊學之旅
    臺中文化創意園區:目前全臺灣各酒廠工業遺址中最完整呈現的一個廠區,文化園區內保留了從日治時代以來的釀酒遺蹟。大稻埕文創大稻埕曾是全臺灣最繁華、最現代化的地方。臺北一天自由行我們為什麼要去臺灣學習文創產業?學習臺灣文創產業不僅室觀察期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是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
  • 帶你到民宿的起源地看看文創與民宿的究極玩法
    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亞洲民宿的發源地,誠品書店、臺北故宮博物館、阿原肥皂等一系列教科書式文創商業的聚集地,無疑是文創之旅的不二之選。當下,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級大爆發,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構成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也是我們這次課程考察的初心。
  • 去臺灣,你不能錯過的承億文旅
    如果說哪裡是文創產品的「黃埔軍校」,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地方會和寶島臺灣一爭高下。臺灣雖小,但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文化都非常突出,而且每一個城市都有當地的在地特色。整個團隊經過三年間的考察、收集和研討,將旅店揉入當地文化的符號,將收集到的當地代表特色萃取出精粹文化,融入到酒店文化中。承億文旅不只是旅店,而是每個旅者的「他方歸屬」。旗下擁有「承億文旅」、「承億輕旅」雙品牌文創旅店,其中承億文旅包括「嘉義商旅」、「淡水吹風」、「臺中鳥日子」、「桃城茶樣子」與「花蓮山知道」等5家文創旅店。
  • 2017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第3季全新升級|知學學院4月16-23日
    應同學們的要求,第三季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我們繼續出發吧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民宿運營管理難題?如何解決臺灣民宿的淡季運營問題?如何實現民宿與在地文化的有效融合?如何通過文創的力量改變民宿的社群?
  • 極致體驗 ▏臺灣休閒農業、文創、民宿、觀光工廠深度考察之旅
    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深挖休閒農業的真諦!休閒農業怎麼搞?農業文創怎麼做?民宿如何做出特色?現代農業如何做到效益倍增?農場一二三產業如何融合發展?農產品如何賣出最大銷量和滿意價格?你帶著這些問題,我帶著你,去探索臺灣休閒農業文創的奧秘,全面學習臺灣休閒農業的精華,充分汲取其30多年的精髓!濃縮精華,汲取精髓8縣市17個點,休閒農場、觀光工廠、農業文創、特色民宿、三產融合,臺灣休閒農業30多年的精華一網打盡。
  • 一起去探秘臺灣休閒農業文創吧!
    農業文創怎麼做?民宿如何做出特色?農場一二三產業如何融合發展? 你帶著這些問題,我帶著你,去探索臺灣休閒農業文創的奧秘,全面學習臺灣休閒農業的精華,充分汲取其30多年的精髓!7天7夜,讓你腦洞大開、茅塞頓開、視野闊開!
  • 如何因地制宜打造文創商業項目?
    上與大家分享藝術賦能文旅區域案例和方法 。臺灣《遠見》雜誌曾對文化創意產業做過問卷調查,當問到臺灣的文創產業中哪個最有潛力壯大並走向世界,35.6%的民眾選擇了創意生活產業,排名第一。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我在臺灣主要看了三個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景美人權文創園區。    華山文創園區名氣比較大,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1997年,臺灣一個表演藝術團體進駐已經閒置十年的酒廠廠房排練,被當時的酒廠管理方控告藝術團體侵佔國有資產,要求法律制裁。臺灣眾多演藝人士聽說後,紛紛力挺這家表演團體,引起演藝界一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這樣的一次活動,反而促進了臺灣對後工業遺產的重視。臺灣當局審時度勢,將這裡交給政府文化部門管理,華山進入了文創園區時代。現在,這裡的產權歸文化部,文化部招標一家文化公司代為管理。
  • 【山這邊旅行私享&行程手冊】臺灣文創產業考察民宿經驗8天交流考察行
    【最愛的民宿,最美的故事,最真實的浪漫,最親切的瘋狂】不需要過多的介紹,僅僅是「民宿」兩個字就代表了全部。行程中的民宿夜晚會成為旅行中最美好的回憶。文化民宿-九份,在最有故事的民宿看到現代臺灣人的生活和夢想;農場民宿-清境,在最浪漫的農莊裡感受人與自然最樸素的交融和依賴;農莊民宿-宜蘭,在亦城亦鄉的現代農莊裡感受,現代生活與生態有機的完美融合;海岸民宿-墾丁,在最瘋狂海灘童話裡大膽的做自己從不敢奢望的夢。
  • 臺灣民宿住宿攻略,一次獨特的住宿選擇勝過你十次自由行!
    比起酒店,臺灣的美食和多層次的風土人情匯聚成了臺灣無與倫比的迷人魅力,因為住民宿更能體驗日本的風土人情.而且隨著2020臺灣將舉辦奧運會和帕運會,酒店的供應緊缺,但還是將更能保障民宿的住宿質量的。 而且臺灣很小,所以自由行會比跟團更舒適。自由行能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多停留一會,畢竟來一次也應該玩的開心啊!所以相比較臺灣這個地方來說的話我是更推薦大家自由行的。
  • 【報名】差異化精緻農業、情感營銷式文創,特色民宿、經典農場……休閒農業各業態,一網打盡!
    規劃設計一拖再拖不敢落實好民宿總是寂靜落寞無人住有好產品卻只能走市場低價想做農場升級卻沒有任何頭緒......這個時候,你該出去走走!2017年3月,源味網將帶領新農人們從農場規劃、景觀打造、文創策劃、產品開發、農場運營、民宿經營等方面系統化考察臺灣的休閒農旅項目。
  • 【臺灣站-3月26-4月1日】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標杆項目考察創新之旅
    我們致力於文旅+地產+網際網路+的產業鏈生態完善,打造文旅+資本+運營+傳播推廣的跨界融合、資源整合的全產業鏈無縫對接平臺。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的發展,對於傳承歷史文化、活化鄉村資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創新環境氛圍、倡導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大陸文旅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不同維度的項目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和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