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也是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5周年的日子。
「現在最後的倖存者還在我們身邊,我今天以荷蘭政府的名義,為當局當時的所作所為道歉。」26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一場紀念二戰猶太人大屠殺受害者的活動上表示。馬克呂特就二戰期間荷蘭迫害猶太人一事道歉,這也是70多年來,荷蘭官方的首次正式道歉。
納粹1940年至1945年佔領荷蘭。居住在荷蘭的14萬猶太人中,只有3.8萬人在二戰中倖存下來。呂特說,當時的荷蘭當局有太多的公務員「執行佔領者的命令」,對猶太人進行登記和驅逐,但戰後,荷蘭政府卻一直沒有正式道歉。
這個道歉意義非凡。因為,只有坦誠道歉,才能開啟未來;只有正視歷史,才能擁抱和平。忘記,何嘗不是第二次屠殺。
承認錯誤等於改正一半
德國對猶太人的傷害是最大,但德國幾十年不斷地真誠道歉,並給予賠償,最終贏得原諒。
戰爭是魔鬼,不僅在戰時讓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戰後也會給交戰雙方造成嚴重的精神和心理創傷。尤其是侵略戰爭,被侵略國飽受蹂躪和摧殘,他們毫無疑問會對侵略國充滿仇恨。
但是戰爭畢竟已經過去,隨著發起戰爭的人漸漸死去,人們的仇恨也會隨之漸漸減弱。但是,不仇恨不代表可以忘記。如果侵略國能夠認識到曾經犯下的錯誤,並真誠道歉,積極進行補救,我們可以接納他們,但前提是雙方都不會原諒侵略國的曾經及其曾經的暴行和黑暗。
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寰的屠殺和迫害,但二戰結束後,德國進行了虔誠的懺悔,德國歷任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對二戰中德國的行為進行反思和道歉,全體德國民眾都對此進行了深刻的理解的懺悔,除了口頭上的道歉,德國還在實際行動上對被迫害的猶太人進行了補償。
坦誠的道歉才能開啟新地未來。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史稱華沙下跪。這一跪是何其勇敢,有時何其偉大。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擁抱和平,也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
可以放棄仇恨,但不可以忘記歷史
歷史已經是歷史,任何人都無法挽回。但是,我們對待歷史的態度卻十分重要,它決定了曾經交戰的雙方能不能擁抱和平開啟新的未來。
如果能像德國、荷蘭這樣正視歷史,發現錯誤,主動道歉,汲取教訓,珍愛和平,就會得到猶太人的諒解,恨意也會慢慢消除。
但如果像日本那樣歪曲歷史,美化侵略,參拜戰犯,不知悔改,延續仇恨,必然會讓被侵略國不滿和仇恨。
知道錯誤等於改正一半。希望各國政治家都要深刻認識到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傷痛,不能為了自己的政績而不顧人民的死活,重蹈戰爭的覆轍。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正視歷史,珍愛和平!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種下和平的種子。#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