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2020年上海卷語文)
兩個多月前,中國男足公布了新一期集訓的大名單,共有27人入選,平均年齡29.6歲,平均出生年份是1990年,平均出生國是中國偏東南一點點——一個出生在英國,兩個出生在巴西,就差不多在中國東南一些吧。
這些平均出生在1990年的球員,平均在2004年前後開始逐步堅定了邁向職業足球的人生之路——那時的中國足球,經歷了2002年世界盃的驚喜,也有過2004年本土亞洲杯的遺憾。一切都好像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他們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在一個他們無法選擇的歷史進程裡。
中國足球原本有一條更光明的路。或者說,中國足球曾有很多機會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第一次機會出現在最初的起點,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0月下旬,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組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以領導全國的體育事業工作。隨後,在蘇聯和芬蘭的努力下,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中國足球有著不差的基礎。在建國前,國足曾9次贏得遠東運動會的男足冠軍,也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1951年,新中國的第一支男足成立了。當時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了中央體訓班,其中也包括了足球項目的比賽,用以挑選與培養國家級足球運動員。
1951年12月,第一屆全國足球比賽大會在天津舉辦,全國6個地區的代表隊與解放軍隊、鐵路隊共8支球隊參加了比賽,並由東北隊奪得了冠軍。比賽結束後,清華大學教授,也是時任大會選拔委員會主任,被譽為「中國體育界的一面旗幟」的馬約翰宣布了選拔名單,30人名單中包括了奪冠的東北隊的11名主力球員,與李惠堂並稱為中國足壇「南北兩李」的李鳳樓擔任了這支球隊的主教練,他也成為了新中國男足的第一任主教練。
然而,1952年的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全程延誤,導致了由李鳳樓帶隊的男足也無緣第一次參加奧運會賽事。
這是中國足球第一次錯過世界大賽。
1954年,中國男足前往匈牙利學習,由匈牙利教練約瑟夫帶隊,使球隊水平獲得了不少提升。1967年5月,中國男足第一次組隊衝擊世界盃,面對印度尼西亞取得了客負主勝的成績,隨後在緬甸中立場地的附加賽中0-0戰平對手,因為三場比分總進球數上的劣勢而無緣晉級。帶隊參加世預賽的戴麟經辭職,中國男足第一次衝擊世界盃抱憾而歸。
此後不久,由於時任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未經討論和會議程序,而擅自將臺灣奧委會保留在國際奧委會的承認機構名單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發表聲明中斷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其下屬項目的體育協會也都宣布將退出對應項目的國際體育協會。
接著,就是近20年缺席國際足壇的歲月。
隨著中國各個項目的體育協會都退出了國際組織,足球方面也因為退出FIFA而長期無法參加國際大賽,甚至很難找到像樣的友誼賽對手。陳成達、年維泗、方紉秋先後接過了中國男足的教鞭,熬過了艱難的真空期。
1965年,年維泗重新接過國足教鞭,並在未來的15年內數次離職又數次重新上任。
1976年,中國男足終於重登國際舞臺。在亞洲杯賽場上,國足取得了第三名的佳績;隨後的1978年曼谷亞運會,中國男足又再次拿到了季軍。
在年維泗的帶領下,國足一直保持著在亞洲賽場上非常不錯的競爭力。與此同時,1978年世界盃在中國的轉播讓國人看到了世界頂級的足球水平,於是,國足也開始期待著從亞洲更進一步,走向世界。
衝擊1982年世界盃的徵途是國足在1957年憾負印尼後,第一次踏上世界盃預選賽的舞臺。率領那一屆國足參賽的主帥是著名的前國腳,南派足球重要人物,曾率領廣東隊與廣州隊多次拿到全國冠軍的蘇永舜。而當時的國足隊中,亦有左樹聲、古廣明、遲尚斌、沈祥福、陳熙榮、陳金剛等如今已先後走上教練席的名將。
那一屆世預賽中,中國隊12場比賽7勝2平3負,進19球丟8球,是名副其實的亞洲勁旅。而在分組賽中,中國隊僅僅在客場輸給了球風粗野的紐西蘭和亞洲冠軍科威特,甚至在主場拿下了亞洲杯衛冕冠軍,奉獻了非常精彩的比賽。
然而,在小組賽結束時,意外來臨,著名的紐西蘭與沙特的默契球事件讓國足倒在了世界盃的大門口。
紐西蘭在最後一輪前落後中國2分與5個淨勝球,在獲勝積兩分的賽制下,紐西蘭最後一場比賽必須淨勝沙特5球否則將直接淘汰。但在最後一輪中,已經提前出局的沙特不偏不倚地以0-5負於紐西蘭,導致中國和紐西蘭積分與淨勝球相同,進入了附加賽。
中國隊原本在自己的比賽全部結束後,蘇永舜讓球隊就地解散放假,讓球員們與一年多未能團聚的家人們見面。而在得知要進行附加賽時,在當時的條件下匆匆集結的中國隊在附加賽上狀態不佳,不敵紐西蘭,最終無緣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蘇永舜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而辭職,此後除了1996年短暫擔任剛剛降入甲B的遼寧隊主帥外,與中國足球再無聯繫。
可能是新中國70年最有技術含量的一屆國家隊,倒在了世界盃的大門口。
蘇永舜黯然下課後,國足抖擻精神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
1984年亞洲杯,曾雪麟走馬上任,拿下亞軍。隨後中國隊在印度舉行的一項邀請賽中,1-0戰勝了除了馬拉度納外主力盡遣的阿根廷。
隨後的世預賽抽籤中,國足抽到了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汶萊。
上上籤。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極佳的籤運,極強的實力,極好的狀態,1986年世界盃,似乎就在眼前。
然後,就是著名的五一九事件。首戰被香港逼平的國足打起精神,在之後四場比賽中大勝中國澳門與汶萊,曾雪麟也在摩拳擦掌準備最後一戰。
他曾在世預賽期間向相關單位申請到香港觀看香港與澳門的比賽,卻被主管部門以「沒有什麼好看的」為理由拒絕。相反的是,時任香港主帥郭家明則相當容易地在中國隊與澳門隊的比賽時坐到了工體的看臺上。
積分相同,領先6個淨勝球的中國隊原本拿下平局就能確保,卻出線了第一次「打平就出線」而最終輸球的窘狀。中國隊在比賽中狂攻不止,卻被中國香港隊的定位球與反擊擊敗。中國隊一度由李輝扳平比分,卻無奈下半場遭中國香港再進一球,在主場眼睜睜看著客隊搶走了出線權。
賽後,工體內外發生了騷亂事件,客隊有球員被看臺上丟下的瓶子砸傷,而主隊球員直到深夜才敢在警察的護送下離開球場。賽後不久,曾雪麟迫於壓力宣布辭職。中國隊在重回世界舞臺後,遭遇了最嚴重的打擊,也讓中國足球的未來看起來不那麼明朗了。
如今參加國足集訓的國腳們,平均出生的年份是1990年。如今不少球迷記憶裡的那個義大利之夏的明媚陽光沒能照到中國隊,也沒能照亮中國隊的前進之路。
四年前的窘迫後,年維泗重出江湖執掌國足,一改過往蘇永舜與曾雪麟的風格,改技術流足球為防守反擊,期待不再重蹈覆轍。除此之外,中國隊當時便推出了紅黃隊的分隊制度,以原來的國足為紅隊,全國冠軍遼寧隊為黃隊,希望能選出最優秀的人才。
然而,黃隊在集訓時慘敗國青隊讓這一制度貽笑大方,而隨後在亞運會上國足止步八強讓年維泗將帥印交由前國足隊長高豐文。高豐文率隊後,客場2-0擊敗日本使中國隊得以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正賽。儘管隨後的奧運會正賽與亞洲杯表現未達預期,但在世預賽第一階段分組不佳的情況下力壓伊朗晉級,讓球迷對國足在最後的六強賽中的表現依舊抱有信心。
在中立場地進行的單循環六強賽中,中國隊卻多次痛失好局。
在第一場2-1逆轉沙特後,第二場唐堯東的世界波幫助國足1-0領先阿聯,而高豐文換上的董禮強兩度失誤而隊友亦注意力不集中,使國足遭到2-1逆轉,第一次經歷了黑色三分鐘。在負於韓國和戰勝朝鮮後,中國隊最後一場迎來了生死戰,馬林的破門幫助國足1-0領先卡達,原本保住這一優勢就能晉級的國足在比賽最後階段再次遭遇黑色三分鐘,最終1-2再遭逆轉,無緣義大利。
從20年前重回世界足壇開始,中國足球在亞洲的領先地位一步步被蠶食。
隨後則是不少大家熟悉的劇情了。
國足籤下第一名洋教頭施拉普納,在亞洲杯上跌跌撞撞拿下第三,卻在1994年世界盃的預選賽上顏面丟盡輸給葉門。1998年,則是著名的「金州不相信眼淚」。2002年,神奇教頭米盧帶領國足殺進世界盃,但足協的一系列神操作則給中國足球種下了黑暗的種子:取消升降級一年,職業化倒退,黑哨與假球,讓中國足球在虛假繁榮後跌入了深淵。
回到文章開頭的這27位國腳。
他們無法選擇他們踢球的環境,也無法決定在他們之前的中國足球的歷史。他們努力在國內的足球行業做到了佼佼者,卻面臨的是足球職業化與市場化全面倒退的20年。
如果他們選擇職業足球的道路時,中國足球是另一番光景,如今他們會是什麼模樣?如果2004年,選擇職業足球的他們,面對的中國足球產業是欣欣向榮的產業,有作為世界盃常客的國足帶領著全國的足球文化,經歷了職業化改革的聯賽和高度市場化與職業化足壇,如今的他們會走到哪裡?
他們沒有辦法選擇。
接過前輩的球員與管理部門留下的旗,他們努力成為了這一代球員的佼佼者,但他們每一個人都對中國足球的路無能為力。
至於黑色三分鐘、五一九事件和不相信眼淚的金州,都成為了中國足球史上的一個個轉折點。如今的國腳們對這些轉折無能為力,而有能力改變的那些人,早就深藏身與名。
「不懂球專欄」,從文化、歷史到產業、技戰術。各平臺同名帳號,讓我們一起嚴肅活潑地聊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