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有個寶媽向我們吐槽,說自家娃每天晚上都十一二點才睡,每天晚上睡前必須作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而且每次睡覺都必須抱在手裡晃阿晃才可以。
抱睡這種方式很常見,但是抱睡是有很大的危害的。對於大人而言,手腕、胳膊、肩膀、腰都會感到酸痛,有些寶媽甚至還會得「媽媽手」,就是因為長時間抱娃姿勢不對造成的。
而對於寶寶來說,在大人的懷裡一直處於淺睡眠狀態,會對大腦發育和生長激素分泌有影響。而且抱睡會讓寶寶形成依賴,對以後的自主入睡會有影響。此外,抱睡的時候會伴隨著晃悠,我們都知道抱著寶寶的時候儘量不要晃,不然會對他的大腦有巨大的傷害。
所以上面所說的抱睡哄娃方式不推薦,那么正確的哄娃方式是什麼呢?
1.拉窗簾,關燈
新生兒對於燈光是比較敏感的,他們的眼睛容易受到燈光的刺激,從而就會讓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在哄娃睡覺之前,可以帶著寶寶先拉上窗簾,然後熄燈,這樣的睡前儀式也可以告訴寶寶我們該睡覺了。這樣可以減少燈光和聲音的幹擾,寶寶也就更容易安靜下來,方便入睡。
2.給寶寶安全感
有些寶寶會缺乏安全感,所以怎麼哄都不睡,這個時候寶寶可以摟抱著寶寶,或者是輕輕安撫寶寶的方式,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在身邊陪著,這樣寶寶有了安全感就會睡的比較快了。
3.抓住入睡時機
小月齡的寶寶在入睡二十分鐘後,再放在床上,這個時候的寶寶一般是進入了深睡眠狀態,所以也不會容易醒過來。而大一點的寶寶,看到寶寶開始揉眼睛打哈欠就可以抱到床上,在床上進行一些互動和安撫,讓寶寶自主入睡。
寶媽們,你們是如何哄娃睡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