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門合力,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

2020-08-05 上觀新聞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王蔚劉歆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萬千家庭,一頭連著國家社會。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上海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為19.3萬人,總量也多於去年。

在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併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職場首秀遭遇頗多難題。上海教育部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依託市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跨部門合力,全市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正呈現積極向好的可喜局面。

跨部門合力,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

自主創業用足政策

山西省陽泉市一間出租房內,住著一位剛從上海過來創業的大學生,名叫劉傑。外面是辦公區域,裡面是一個小小的起居室。大多數時間,劉傑都不會待在這裡。有訂單了,他就是外賣小哥;來客戶了,他就是市場經理。作為「夢翔校園」外賣平臺的創始人,日常的平臺運營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劉傑是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前,他也糾結過是先創業還是先就業。這時,一位在創新創業大賽上認識的同學跟他說:「要不我們一起創業吧,可以打出不一樣的天地。」

不過,創業之路並不是那麼好走的。至今,兩位合伙人經歷了三次搬家,兩次差點因為沒了創業資金而散夥,還遇到過發不出員工工資的窘境。「每次遇到困難時我就想,當初我們為什麼要創業。」劉傑坦言,為了節約成本,他與合伙人一起騎著電瓶車送外賣,目前的14名騎手都是同一所學校的畢業生,大家都彼此比較熟悉,還能幫助學校減輕一些促就業工作的壓力。最近幾天,他還在忙著裝修一家新店。他說:「我是高職的學生,在校期間也參加過很多創新創業類的比賽,學歷上可能會比本科生稍弱一些,但是,只要我們更努力、更踏實,就一定能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像劉傑這樣畢業後就創業的年輕人,今年還真不少。上海有關職能部門、各高校主動為畢業生拓展更多的就業崗位,立足學校學科專業特色舉辦各類專項招聘活動,整合校友、合作企事業單位的資源,開闢更多就業渠道。此外,相關部門還用好用足現有的促進就業政策,指導高校落實「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鼓勵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和創業。

依託大數據促就業

在就業季來臨之初,上海大學雪梨工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2017級碩士研究生、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王立峰,先後投出了100多份簡歷,參加了50家企業的筆試。他說:「投簡歷求職就跟高考一樣,不經歷一次,人生就似乎少了點什麼。投簡歷、參加筆試和面試,也是對多年學習和實踐的復盤。雖然現在都說就業壓力大,但畢業生必須拼出一份屬於自己發展方向的職業起點。工作崗位是等不來的。」

目前已手握數個世界500強企業錄取通知的王立峰,支撐他成功求職的「秘訣」,是擁有豐厚知識與能力儲備。在校期間,他曾擔任過2項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主持人,還擔任過8項企業橫向諮詢項目的負責人及參與人。他致力於研究新零售模式,經過一年多的對企業深度調研,他撰寫的電商新零售報告入選了2019年「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此外,他還在2017年的全球重大挑戰論壇學生商業模式競賽中講述過中國製造的故事……

據悉,今年本市畢業研究生約4.9萬人,很多畢業生像王立峰那樣是通過雲招聘、雲面試收穫就業機會的。疫情發生以來,本市積極加強就業供需精準匹配。教育部門與市大數據中心依託「一網通辦」建立「畢業生就業隨申碼」平臺,用人單位通過「張貼碼」發布招聘信息,畢業生憑藉「隨申碼」精準提交求職簡歷,供求雙方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了「便捷、融合、實地、隨時、不見面辦理」的求職招聘模式。

跨部門合力,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

應屆高校畢業生在招聘會上積極應聘 劉歆 攝

逐個排摸精準指導

今年的求職難,恰是難在會遭遇一些前所未有的問題上。華東師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春季畢業生魏文憬就遇到過一個難題。原本該3月就辦完畢業離校手續的他,受疫情影響無法回到學校如期走完畢業流程拿到畢業證書,而即將就職的公司卻必須看到畢業證原件才同意為他辦理正式入職手續。得知這一情況後,校研究生院的老師主動聯繫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按時將與魏文憬情況類似的350餘名畢業生的數據上報到學生信息平臺,使得用人單位從3月份起便可在網上對華東師大春季畢業生的信息進行查詢確認。此外,考慮到郵寄畢業證書可能存在遺失或冒領等風險,華東師大創新工作方式,為每一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出具了一份「畢業證明」,為他們求職、辦理戶口等提供證明材料。

華東師大為畢業生緊急出具「畢業證明」,響應了「逐人排摸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的要求。本市各高校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逐個排摸尚未就業的畢業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服務,主要方法有:對正在找工作的畢業生,各職能部門加強合作、多管齊下,加強崗位精準推送和就業精準指導,幫助他們儘快找到工作;對已有就業意向的畢業生,發動輔導員按照近期籤約、待升學、出國申請、機關事業單位考試錄取、創業、參軍入伍等不同情況,分類給予精準的指導幫助;對一些不準備就業的畢業生,引導他們轉變「慢就業」觀念,鼓勵他們先就業再擇業、先就業再發展。

督導考核壓實責任

只有政策更加暖心、高校更加盡心、企業更加貼心,畢業生的就業才會更加令人放心。穩就業、促就業需要出實招、重實效。上海各高校積極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督促檢查,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通報、約談、督導、考核機制,明確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情況納入年度高校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範圍,同時也納入對高校的分類評價範疇,壓實高校的促就業責任。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立了一個就業暨布點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李江、校長夏建國任組長,充分發揮學校「接地氣、近產業、重應用」的辦學特色,形成了與行業企業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就業的「四協同」模式。學校把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目光聚焦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人才需求上,牽頭成立了「長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創新聯盟」,組建了「G60科創走廊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創新聯盟」,建立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面向畢業生發布G60九城市及上海自貿區招聘信息1.3萬餘條,舉辦大型空中雙選會、各類宣講會70餘場,提供就業崗位2.5萬餘個,畢業生供需比超過1:4。李江和夏建國還帶隊走訪了申通地鐵、上海儀電、上海電氣、上海城投等大型企業集團以及揚州市、滁州市等長三角城市,精準推介畢業生。截至目前,該校已有約90%的畢業生順利進入職業發展的「新車道」。

工作經驗總結

「最溫暖就業季」是這樣形成的

央企國企打頭陣、作表率,基層崗位挖潛力、擴規模,社會各方伸援手、增門路……各行各業頻頻推出硬核舉措,2020「最難就業季」正在逐漸變成「最溫暖就業季」。

組織各類畢業生網絡招聘

「天天有市場、周周有專場」的全天候網絡招聘市場已經形成

3月以來,組織10餘場網絡招聘會,動員2.6萬餘家用人單位參加,累計提供24萬餘個就業崗位

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國資部門:提供近1.3萬個定向招聘崗位,佔全年計劃招收數的53%,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0%

民政部門:面向高校畢業生推出1000個「社工」專項崗位,成為新增量

組織部門:「大學生村官(選調生)」「三支一扶」等項目招錄規模增加1倍

人社和公檢法部門:提出本年度區級及以下事業單位、公檢法部門文員、輔警招錄工作中,適當向高校應屆高校畢業生傾斜

教育部門:開發1093個高校科研助理崗位和5800個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崗位

衛健部門:推出近3000個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組織線下專場招聘

財政、稅務部門:積極研究制訂促進市場主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稅費政策

高校積極落實「擴招」政策

市屬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總量增加15%,擴招3250人

專升本招生計劃由佔全市高校專科畢業生總量的8%增至10%,擴招2032人

用好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政策,計劃拿出近500個招生計劃,為有升學需求的學生提供相應服務

百位新經濟企業老總「直播」招才

由新民晚報聯合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共同主辦的「新民就業特別行動——百位新經濟企業老總『直播』招才」,在5月26日下午舉行啟動儀式,6月19日又推出連續8小時的直播招聘,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參與招聘的企業數量、在線觀眾人數、直播期間的即時投遞量,各項數據都十分亮眼。此項活動充分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同時也彰顯了新民晚報巨大的社會價值。

編輯:趙旭華

相關焦點

  • 跨部門合力,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多管齊下促上海畢業生放心就業
    就業【跨部門合力,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 多管齊下促上海畢業生放心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萬千家庭,一頭連著國家社會。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上海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為19.3萬人,總量也多於去年。在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併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職場首秀遭遇頗多難題。
  • 在上海,政策暖心、高校盡心、企業貼心,多管齊下促大學生放心就業
    上海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為19.3萬人,總量也多於去年。在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併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職場首秀遭遇頗多難題。上海教育部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依託市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跨部門合力,全市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正呈現積極向好的可喜局面。
  • 聚心暖心貼心,以人為本心系員工央企這樣做
    如果說企業是一艘大船每一位員工都是大船乘風破浪的動力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財富中央企業堅持以人為本以聚心、暖心、貼心的方式提升員工獲得感、增強員工凝聚力提升員工幸福指數丨暖心
  • 全國高校開展送溫暖活動 確保每位學生度過暖心寒假
    學校不僅為在外實習的學生寄送保暖物資,還在校內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毛毯、保溫杯、圍巾、熱水袋和棉手套等生活用品保證學生能溫暖過冬;麥片、牛奶、堅果等食品為正處於備考期間的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補給;「暖心團輔」「暖心話語傳遞」為學生送去貼心關懷。無論是在江南還是塞北,幾乎每一所高校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都收到了學校根據其實際需求定製的「暖心問候」。
  • 暖心服務朝陽轄區應屆高校畢業生
    朝陽龍城區勞動就業部門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公共就業服務的重中之重,確保應屆高校畢業生儘快實現就業。據了解,2020年,龍城區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385人。龍城區勞動就業部門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宣傳政策,在街道、鄉鎮、社區公告欄、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和隨時更新相關就業信息,發布47家招聘企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423個,並先後召開3場線下專場招聘會等各種暖心的舉措,為高校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取得了很好效果。截至目前,已經有159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據相關人員介紹,因受今年疫情影響,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較往年更為突出。
  • 匯聚合力,激活高校畢業生就業活力
    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召開的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無論是對於各地高校,還是對於各級政府,或者是對於廣大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有一個統籌安排,要打出「組合拳」,匯聚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化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
  • 沿河踩經村 :「連心飯」真貼心
    沿河踩經村 :「連心飯」真貼心 發布時間:2020-08-24 11:38:14      來源:銅仁日報   8月22日下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夾石鎮踩經村的廣場上人頭攢動
  • 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這些激勵政策很給力!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係千萬家庭幸福,關係財富創造、高質量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拓寬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補貼政策清單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 上海高校「線上接單」暖心「曬被」迎接學子返校
    華東師大供圖 通訊:春光明媚日高懸 上海高校「線上接單」暖心「曬被」迎接學子返校中新網上海5月1日電 題:春光明媚日高懸 上海高校暖心「曬被」迎接學子返校 中新網記者陳靜 春光明媚,日頭高掛,正是洗曬好時節。
  • 因勢而為 形成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合力
    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特別是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早已不是20年前的香餑餑,就業難、畢業即失業也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特別是今年,大學畢業生數量達874萬人,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心裡都不輕鬆。
  • 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這些政策真給力
    原標題: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這些政策真給力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畢業生
  • 開學報到雲直播 高校貼心服務讓新生家長放心
    2020-09-13 09:2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高校貼心服務讓新生家長放心全程跟拍無死角,開學報到雲直播  通訊員 唐瑭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無死角現場直播報到實況;書記校長線上深情寄語、線下為萌新過暖心生日;校門口設置留影打卡點……昨天,東南大學、南京工程學院迎來2020級新生,因為家長不被允許進入校園,怎樣讓家長安心、放心,高校動足了腦筋。 「我們在畫面中看到已經有家長陸續來到了校門外,目送孩子進入校園,殷殷期盼與叮嚀不舍我們隔著畫面都已經感受到了。」
  • 成都大學建設服務型黨組織 服務貼心師生暖心
    「環境文藝優雅,氛圍溫馨舒適,辦事順暢,流程清晰,特別喜歡」「裝修有品位,辦事更方便,功能很齊全,師生很幸福」「我給它打103分,多一分感動,多一分讚嘆,多一分自豪」……成都大學教師事務服務大廳「上線」月餘,前來辦事的老師和學生紛紛為暖心之舉點讚。 行動之變源於觀念改變。
  • 寶安今年推出多項政策和措施扶持企業發展
    該《若干措施》一經發布,寶安企業界人士馬上就在朋友圈中進行熱烈轉發,大家紛紛點讚寶安區委區政府對企業的關心和扶持,疫情寒流中及時出臺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暖心措施,是艱難時刻為企業解困的一場「及時雨」。  洲明科技總裁辦副主任賈黎認為,寶安「撐企十條」讓企業感到十分暖心。
  • ...暖心!浙工大機械工程學院全力促就業,所有會議室為畢業生面試開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徐鋮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從「六穩」到「六保」,就業問題均擺在首位,「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
  • 暖心、省心、貼心,「娘家人」的舉動讓孕產婦更安心
    暖心、省心、貼心,「娘家人」的舉動讓孕產婦更安心 2020-02-21 14: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雁物業盧龍山莊團隊:疫情防控貼心守護,文明創建合力整治
    長期以來,江雁物業不僅是街道、社區的得力幫手,更是居民群眾的貼心守護,服務的小區主動繳費率全部在90%以上,最高的接近100%。這是一家怎樣的物業,可以得到居民如此擁護?日前,記者帶著疑問,走近了江雁物業盧龍山莊團隊。
  • 青島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空中直播...
    4月10日(周五)15時,「青春之島 暢享未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空中直播」活動將正式開始。誠摯邀請廣大學子和企業在線收看,期待與您相聚空中直播間,開啟「零距離」溝通,讓我們不見不散!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吸引青年人才聚青創新創業,青島市委組織部、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智聯招聘搭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空中直播」平臺,圍繞當前全國大學生就業形勢、青島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面向海內外高校在校大學生、畢業生及駐青企業進行就業分析、政策解讀、答疑互動,以政策引領,聚青春合力、謀發展新篇。
  • 跨部門溝通的老大難問題有解嗎?
    經過近十年對1000多家企業的調查與深入了解,歐圖歐商學院發現在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中,跨部門溝通問題被認為是三大難題之一。面對這個難題,企業嘗試了各種管理方法與工具,但效果卻不甚理想。在企業的組織機構中,按職能分為多個部門,如銷售部、生產部、技術部、採購部等,部門之間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許多工作需要部門間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然而在實際中我們會發現跨部門溝通經常會遇到本位主義、不積極主動、不配合等問題。部門之間各自為戰、畫地為牢,甚至牴觸對抗,這些都造成了嚴重的內耗。這個跨部門溝通的老大難問題有解嗎?
  • 提供崗位推薦、政策諮詢、職業指導、補貼政策落實 北戴河新區多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激發高校畢業生創業激情,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求職高峰期,細化就業創業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推薦、政策諮詢、職業指導、補貼政策落實等多項服務。對新區阿那亞、阿爾卡迪亞、蔚藍海岸等規模以上企業現有人才和人才需求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找準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需求的最佳結合點,連續舉辦了3場線上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參會企業達20餘家,38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達成初步就業意向。「面對面」職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