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是當我意識到自己的願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藏進一座深山獨自生活的時候,還是更早?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也許當初還算是一個陽光開朗話很多的人。只是,消磨的多了,也就沒了熱情。
就像是一隻成熟的刺蝟,它知道袒露柔軟的肚皮會是什麼後果,所以周身的刺是最好的保護。
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那麼你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你一定聽說過《十萬個為什麼》,沒錯,它只是一本書而已。但「十萬個為什麼」這樣的title卻是我自尊心崩塌的開始。
我記得那是高中時代某個九月裡一個暖洋洋的下午,我當時靠窗坐,陽光照過來的位置,很適合打盹。
那天上午學了比較難的一個化學知識點,大概是講酒精濃度比變化之類的,而我因前天晚上熬夜補作業,聽得渾渾噩噩,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黑板上那樣的公式,還在暈乎乎的時候就已經下課了。
當下午我精神比較好的時候,我就拿出當時上課抄的公式請教周圍的同學。
第一遍問的是我的女同桌,她很快講了一遍,可我還是一頭霧水,但不好意思再問她了。於是就轉到後面繼續問,後座是個學習很厲害女孩子,也是很細的給我講了一遍,我當時大致有了感覺,但還是有些小問題搞不懂,於是又接著問她。她好像有點不耐煩,讓我問她同桌,好吧,又是個女孩子。我就繼續去問,當時好像是真的好想把這個問題搞懂以至於這麼鍥而不捨。那位同學再講了一遍,可還是有細節沒搞明白,我只好厚著臉皮再去請教我的後座同學。
然後留下了我到現在都記得無比清晰的一個場景:
她抬頭面向我,說:「你是十萬個為什麼嗎?」
說完她轉身看向我剛才問過題的那幾個女孩子,然後她們就一起笑了起來。
我的眼睛當時就蒙出了一片水霧,為了掩飾尷尬,我低著頭也跟著笑便轉過身去了。
那個知識點,我至今未懂。
但有什麼妨礙嗎,也沒有,畢竟之後做題,我遇到不理解的從來都是自己翻資料或者強行記憶,再也沒求過人。
可能看到這裡,會有些不理解我是不是太過於玻璃心了。
是啊,確實是玻璃心,但到上面那個時候,它已經反反覆覆碎過好多次。
你知道,當你強撐信心分析自己關於某個話題的看法的時候,抬頭看去是老師質疑且尷尬的眼神,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為了一個演講比賽準備了一個多星期,稿子早已爛熟於心,卻收到臨時換人的通知,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指著自己的資料書告訴小組的同學,「江表」就是長江以南,卻有人表示不相信還是等老師解釋,其餘人都是沉默狀態,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欣喜於自己的生日竟然在六一,卻看到別人和你的班花同桌送零食說兒童節快樂,而自己只能期待晚上放學後給自己買個冰淇淋,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在為不及格的物理試卷努力一個又一個的夜晚,卻遇上了一個只看結果只會批評你的老師,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的眼睛已經近視,跟父母說出想配眼鏡的意願,收到的回答卻是,眼睛瞎了就別上了,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知道,當你的十八歲生日被自己遺忘,卻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記得包括父母,等自己意識到那也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是什麼樣的感覺?
也不能在列舉更多了,真的寫得都是很喪,也許你並不能感同身受,也許可能真的是我自己哪個地方出了問題,但我不會認為自己之前還是現在,有任何問題。
這世界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正常。
時至今日,依舊會覺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的悲傷,但無論如何,我只是會繼續沿著自己決定要去的方向前進,不開心的嘗試不要再去想,活著開心才是。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
不是無病呻吟,只是希望無論過往如何,無論以何種面貌,嚮往的地方一定要到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