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寫字、計算!這三件事拉開了入學後的差距,經驗之談!

2021-02-08 ABC微課堂

回復「預習」:可獲取小學1-6年級各版本(語文、數學、英語)下冊電子課本

文 | 依依媽媽

來源 | 大手牽小手(ID:babyhandinhand)

我女兒依依,在魔都一所公辦小學讀四年級。

前幾天,期末考試成績出來。

晚飯還沒吃呢,娃就耷拉著小臉主動跑來告訴我,數學成績出來了,差一分就是「良」——才90分。

我心裡一緊,不動聲色地問,都錯在哪兒了啊?

她小心翼翼地抬頭看了我一眼,回答說,計算部分扣了7分。

圖片來源:電視劇《爸爸是偶像》

我只能一聲嘆息:唉!果然!在哪裡偷的懶,就會在哪裡出問題。 

雖然她成績不算差,近三年來每次期末考試語數外等第一直是「優」,但等第制你懂的,100分也是優,80分也是優,學霸們交出的成績單是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

所以,我一定要先來分享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掉過的坑,以及身邊那幾個真正學霸的學習經驗,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真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培養了良好的態度和習慣,高分就是水到渠成的。

認認真真朗讀

現在提倡減負,小學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回家是沒有書寫作業的,主要作業就是朗讀。比如「朗讀課文3遍」。

這麼簡單的作業,有什麼可說的呢?

說實話,我以前也不重視朗讀,尤其是英語朗讀作業。就這麼兩句對話,大部分小朋友上學前早都會了。

所以我當時覺得,讀1遍,只要會念就行了。語文也照此辦理。

圖片來源:電視劇《別讓我走》

省下時間,做做運動看看書,或者學點其他的不好嗎?

殊不知,我給剛剛入學的孩子造成的認知就是,原來口頭作業可以不用認認真真完成,原來完成作業還有另一種方式——偷工減料。

後果到二、三年級才開始顯現。

娃有好幾次語文單元測驗的成績很不理想,問題主要集中在詞彙積累、課文內容填空等方面——這說明她對課本的內容掌握得不紮實。

而在娃考得七零八落的同時,她的學霸同學卻能在三年級有作文的情況下考98分。

我這才想起來,有一次家長會上學霸父母作為優秀家長代表上臺分享的一條經驗:老師要求讀3遍,他們回家讀5遍。

圖片來源:電影《把爸爸借給你》

我當時也十分震驚於他們的認真,但是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這是不是有些太死板了?

後來我才漸漸領悟到,朗讀是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聲地朗讀,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還有各種其他好處:

大聲朗讀,必須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因此能夠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能夠幫助課文記憶,能夠更好地掌握運用詞彙……

另外,長期大聲朗讀真的是能夠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利於形成語感,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振奮愉悅精神……

所以,到了三年級才明白,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學習,朗讀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即便是數學,多讀幾遍公式定理也有助於理解,多讀幾遍題目還能幫助解題。

在跟娃一起反省了朗讀上犯的錯誤後,她再也沒有輕忽過朗讀作業。

每次都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地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語文成績明顯進步了,這次期末考試語文考到了94.5分。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的女兒琴四月》

所以這就是我們栽過的第一個坑——朗讀作業,值得孩子和家長認真對待。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剛剛進入學校開始學習生涯的時候,就要養成無論哪種作業都要認認真真完成的習慣。

認認真真寫字

在學寫字的最初,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執筆的姿勢和坐姿。姿勢不正確不僅會導致孩子寫字寫得慢,長此以往還容易造成近視、駝背等問題。

其次是要按照筆畫順序來。倒筆畫是孩子很容易犯的錯誤,也是低年級考試常考的點。

最重要的是要字跡要端正、乾淨,一筆一划,筆畫清晰。

字大部分情況下是寫給別人看的,潦草的字跡不僅反映了自己敷衍的態度,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依依有一次放學回家後悶悶不樂的,幾經盤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被她喜歡的數學老師給批評了,而批評的原因,則是因為她數學作業簿上字寫得不認真。

因為前一天晚上她寫作業時,不知為了什麼事在賭氣,然後字就寫得非常失當,老師也一眼就看了出來,於是對她進行了批評。

我一聽,就在心裡默默感激老師的嚴格要求。

對孩子嚴格要求,其實要花老師很多心力。

誰也不想做窮兇極惡、討人厭煩的人啊,老師也一樣。

仔細批改孩子的作業,把他們的錯處和不認真的地方不厭其煩地指出來,又費力又不討好,很多老師已經不願意那麼做了。

因為現在的家長主張太多,現在的孩子輕易批評不得。批評幾句,孩子回家一告狀,說不定倒會引來家長的投訴。

圖片來源:電影《馴兔記》

其實,嚴格要求孩子的老師,是真正對孩子負責的老師。好學校和差學校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往往體現在對孩子的要求上。

即便是家長,要做到嚴格要求也是不容易。比如,我們家娃握筆姿勢不正確,一開始我們也時時提醒,還換了幾種握筆器,但是見效不明顯後,也就沒能堅持嚴格要求。

到如今積重難返,要改起來就更難了。

因此,請各位家長不要步我們的後塵,從小就注意孩子的寫字問題,對姿勢、筆畫和筆跡嚴格要求。

當然,要注意方式方法,鼓勵往往比批評更奏效。

孩子的本心都是追求向上的,一開始寫字的時候,往往因為想寫得好看而多次擦掉重寫。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耐煩,要勸孩子不要著急,多多表揚她寫得好看的字。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的女兒琴四月》

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能讓孩子的字越寫越好看,越寫速度越快。

面對今後日漸增多的作業也能遊刃有餘,完成得又快又好。

認認真真計算

再來說說我們掉過很多次的計算大坑。

現在大家都鄙視應試教育,覺得不能把孩子培養成做題機器,要培養創新意識,要有批判性思維。

數學能力主要是思維能力,計算這種簡單的小事,留給計算器就好啦!

所以,課外機構發下來的計算小超市,糾結之下,我們就沒忍心要求孩子做。

後果就是,一到三年級,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計算就會出問題。

校內數學課上,每次上課的前幾分鐘老師都會讓孩子們先做計算練習。

錯的多了,老師就會要求回家必須額外加量練習。

偏偏我家孩子是自尊心特別強的,每次被老師點名要求加做作業,都會覺得特別丟臉。所以,要想不丟臉,只能自己勤練習。

做計算題確實比較枯燥。但是任何知識的掌握,都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沒有一定量的練習,就是會學得不紮實。

比如,一開始的加法進位、加號減號看錯,後來的2位以上退位減法,計算速度慢,都是我們曾經出現過的問題。

但是只要稍微花一點時間,有針對性地加強一下計算練習,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圖片來源:電視劇《喪失名字的女神》

娃最近的幾次隨堂測驗,也是屢次出現計算問題。

我只是提醒了她該加強一下計算訓練了,並沒有去關心督促,結果娃一貪玩一偷懶,於是期末考試又把問題再次暴露了出來。

計算能力真的是非常基礎的能力,如果連基本的計算都會經常搞錯,又談什麼數學思維邏輯推理。

萬丈高樓平地起,計算就是數學大廈的地基。

我們不要因為怕耽誤孩子的 「快樂童年」,而不忍心給孩子提要求。

基本的計算能力,必須要過關。

為了培養認真態度

需要做做減法

其實,無論是認真朗讀課文,認真把字寫端正,還是認真做好計算,並不比潦草應付作業多花多少時間,無非就是每項作業多上5-10分鐘。

這多花的幾分鐘,收穫的卻是,紮實的學習基礎和認認真真的學習態度。

我們都急著讓孩子做運動,做閱讀,學奧數,學英語,練鋼琴,練畫畫,每天跟孩子說得最多大概就是「快、快、快」,往往忽略了過程。

圖片來源:電視劇《一半藍色》

然而,貪多嚼不爛。學那麼多,孩子真的都學好了嗎?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早期,確實動作比較慢,時間不夠。

那麼,我們就該做做減法,要保質不保量。先保證課內都吃透了,再考慮其他。

因此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做事的習慣,孩子一生都會受益無窮。

說起來,我也是做了不少年學霸的。尤其是初中時期,常年保持年級前三。

別人都誇我聰明,我也信以為真。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學業一直順利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從小認真學習的習慣。

這還得歸功於我處女座的老媽。

我老媽做任何事情都井井有條認認真真,小時候看到我頭髮有一絲不服帖亂糟糟,她就會立即抓過來重梳。

圖片來源:電影《把爸爸借給你》

她洗完晾好的衣服無需熨燙,她擦過的地板乾淨得就跟舔過似的。

也不知道是言傳還是身教,所以我從小對待學習也是十分認真。

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字寫得不好反覆擦寫,把作業本擦出個洞來還哭鼻子的事,到現在還能記得。

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作業。小學時學習成績雖然名列前茅,也不算特別拔尖。

但是經過六年認認真真的學習,厚積而薄發,到了初中時就顯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優勢。

從普通初中進入市重點高中後,我也經歷了一個從成績中等到慢慢逆襲的過程。

高中好友說,對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直挺認真的」。

那麼大學裡,哪種人學習最優秀,能拿一等獎學金呢?

沒錯!當然還是學習最認真的人。名校裡不乏天賦智商極高的人,但拼到最後,拼的還是認真二字。

比如,我大學室友就是特別認真、特別靠譜的那種。跟她比認真,我認輸!

圖片來源:電影《墊底辣妹》

每次考試前,我們都要問她借來課堂筆記複習備考。

進入職場以後,認真做事的人也特別受歡迎。

比如我室友跳槽多年後,前老闆還是對她念念不忘,隨時歡迎她回去。 

(親愛的,如果你看到這裡,請注意,我絕對不是暗示你不聰明)。 

前面提到「智商」,好像我們是把它當做一種與「認真」相對的東西,其實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大家有沒有問過孩子或者自己一個問題:人的聰明程度是固定不變的嗎?

相信智商是天生的、遺傳的人,被稱為智力的「實體論」者,而相信智商是可以從經驗和學習中得來的,則是「漸進論」者。

如果你的孩子是實體論者,那你可得注意了,他們可能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肯定,不敢追求有挑戰性的目標。這對他們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事實上,聰明從來不是固定的,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的。

認真,你就聰明了!

音樂神童莫扎特,6歲就跟著父親巡迴演出,可少有人知道他4歲開始練琴,登臺前已經練習過3500個小時。

詩仙李白,鬥酒詩百篇,夠天才吧?

可是鮮有人知他曾經「三擬詞選」,這本700多篇的前朝詩文總集,他不僅是讀背默,而是仿寫了三遍。

大部分都因為不滿意而焚毀了,只留下了《擬恨賦》和《擬別賦》。

2100多篇仿寫的詩賦!!我算了算,我從小到大寫的所有作文和近三年寫公眾號加起來的文章,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數量。

所謂的天才,要有著跟天一樣高的認真態度!

我並不是要否認這個世界不存在天賦秉異之人,只是大部分人天生的智商和能力都差不多。但是認真的程度卻會差很多。

每個小孩天生的習性都是相近的,都很貪玩,都想偷懶。

要讓他們一開始就真心地熱愛學習,確實比較難,畢竟現在大部分人生活富足,他們沒有強烈的動機去這麼做。

但是,養成認認真真朗讀、認認真真寫字,認認真真計算的習慣並不難。

只要我們播下「認真」的種子,多澆水勤施肥,就真的可以靜待花開。

本文來源於「大手牽小手」公眾號(id: babyhandinhand)

公眾號改版後

很多孩子及家長朋友找不到我們了

為了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我們

獲取更多學習工具和資料

您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 

星我們

安卓手機用戶

請點擊「置頂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這對於孩子的抽象思維有一定的要求,成為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因素。二、靠吃老本,死記硬背上小學前,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這些簡單的知識都學過了,這些孩子容易出現「吃老本」的狀態。日本著名腦科專家和田秀樹提出了「九歲之壁」的理論,他發現孩子9歲以後,死記硬背的能力逐漸下降,抽象能力發展成為主體。可見,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好,並不能代表什麼!反倒是如果小學一二年級這個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習慣沒養好,三年級差距就會越拉越大,還可能不小心掉到學渣的隊伍裡!
  •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三年級拉開差距,背誦課文對寫作並沒有幫助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在三年級便拉開差距了。這個所謂的寫作差距,在於寫作文時的態度。是否有興趣寫、會不會組織語言編寫文字、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三個因素決定了三年級之後的寫作能力。
  • 零基礎入學的小學生,後來都能跟上嗎?老師:拉開差距的不是基礎
    作為語文老師,也擔任過多年的班主任,經手過多屆一年級的學生,零基礎入學和有過有效銜接學習經歷的孩子,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這一點並不是對成績的差距,而是學習能力上的差距。這並不是學習是否能跟得上的問題,拉開差距的也不是基礎和提前學習的幼小銜接補充,我想通過我的教學經驗,和廣大家長探討和分享一下,零基礎入學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會落後於其他同學,希望能給到廣大家長一個借鑑。
  • 考研成績參差不齊,這三個因素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2017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人數首次超過兩百萬,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這麼多人考試,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不是每一個參加考研的人都拿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其實,考研成績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人考慮400多分,有的人成績不到200分。如此大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經過多方數據分析,以下三個因素是拉開考研成績差距的主要原因。
  • 哈佛大學:這件事,拉開了孩子進入社會後的差距
    這套書,就是讀庫出品的《少兒哲學系列》。9歲以上的朋友都可以看。點擊下圖,即可購買對於讀庫出品,業界普遍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精品保證。對於出版的每一本書,主編張立憲,都奉行「三有三不」原則:有趣、有料、有種;不惜成本、不計篇幅、不留遺憾。
  • 大一新生大學期間,拉開學生差距的竟是這3件事,很多人卻不重視
    大一新生大學期間,拉開學生差距的竟是這3件事,很多人卻不重視,第一次一人去買東西,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參見社團等等,這些第一次都將成為以後最美好的回憶,但對於大一新生,進入校園後,誰能把這幾件事做得更好,誰就會在大學收穫最多,也就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而且已經有很多學生開始準備做,或者說已經開始做了。
  • 中考結束,「準高中生們」做好這幾件事,與其他人拉開差距
    很多孩子在上高中以後,開始跟不上進度,慢慢與其他人拉開距離,成績一出立刻傻眼。打個比方,高考一般都要求寫議論文,議論文需要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來證明你這篇文章,這就要求你要擁有強大的邏輯能力、說服力並且有理有據的基礎上來「打動」閱讀老師。
  • 抓好「語文三件事」
    他的導入就是「寫標題」「讀標題」,語文重要的兩件事——讀書、寫字,在課堂伊始體現無遺。於教師簡潔的導入,讓我想到,語文教師提筆即是練字,板書的每一個字都是引領和薰陶。要讓學生寫一手好字,教師首先要寫好字,這應當是每位教師每天送給學生的見面禮。    指導朗讀重在示範檢查預習兩環節。
  • 五年級語文學習,開學後拉開差距不靠暑假的補習,而是這3個細節
    很多同學,在五年級的時候,語文成績一下突飛猛進,和其他同學拉開了差距。所謂「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開學後有了明顯的成績提高的同學,能夠拉開差距的真不是靠暑假的補課,而是在3個學習細節上,他們認真了。
  • 小學三年級拉開寫作差距,提高寫作能力不是靠背課文,老師告訴你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在三年級便拉開差距了。這個所謂的寫作差距,在於寫作文時的態度。是否有興趣寫、會不會組織語言編寫文字、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三個因素決定了三年級之後的寫作能力。有的學生說,上了三年級後,語文老師經常要求我們背誦課文,有時候是整篇課文,有時候是重點的段落。老師說背誦課文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可是我一點都不想背。
  • 班主任建議: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知道。三年級對孩子的成績和學習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三年級後的成績取決於一二年級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但有的家長認為:一二年級孩子的成績不用管,隨隨便便都能考95分以上,孩子自己學就好了。
  • 二年級優秀生和後進生語文作業,暑假拉開的差距,如何彌補?
    進入新學期,老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經過一個暑假,同學們之間,再次拉開了差距。而這個差距,恰恰是由家長拉開的。本身在放暑假之前,語文老師就布置了練字的作業,要求同學們在暑假好好練習一下書寫。因為,小學低年級學段,書寫是十分重要的。一筆好字,既能反映出孩子的認真程度,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
  • 關於寫字這件事,今天好好聊一聊
    首先給你們打個預防針,我今天會推薦一個寫字課,同時講講孩子練字這件事。不需要課程的家長,可以只挑乾貨看,或者乾脆不看,就是請多包涵不要來罵我。我之前也說過,在寫字這件事上,分為兩種小朋友,一種是熱愛寫字的,一種是不愛寫字的。
  • 左撇子mo的逆襲——左手寫字這件小事
    寫字這事一度是我倆最大的精神壓力,寫字寫不好,速度就慢、學習表現就差,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失去自信、自我放棄,本來只是寫字有問題聽課沒問題的,若是放任不管的話會徹底變成後進生。🙀太可怕了。。。第一次意識到問題嚴重是開學後的首次家長會——英語作業展示。momo的英語作業本我在家是看過的,本來沒當回事,以為小一的小朋友亂一點也正常。
  • 經驗!日本留學必須知道這三件事
    下面,小海將為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留學必須知道三件事。因此,留學生在日本開始留學生活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思路,向前輩求取經驗,合理分配打工與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日本留學必須知道的事情二: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確定適合自己考學目標的學校。
  • 名師提醒:居家學習,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是這件事!
    人大附中特級教師:居家學習,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是這件事!美國未來學家託夫勒認為,一個人生下來到他50歲的半個世紀中,其知識量將增加32倍。即使是一個學富五車的人,他所學的知識也難以達到他所需要的知識的20%。因此,孩子們不但要學會學習,而且要終生學習,培養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素養。
  • 做好幼小銜接,我從這三件事入手
    那我是從三方面入手:認字、寫字、數學。認字我們這邊就是英文,國內是中文,對我來說本質是相通的。英文的自然拼讀就相當於中文的拼音。那談到認字很多人都在說教拼音。這一點上,不管是拼音還是自然拼讀,我不建議太早教,教這個的前提一定是孩子之前有大量的聽說輸入。
  • 2017考研複試自我介紹:3分鐘如何拉開與對手差距
    拉開與對手的差距?新東方在線教大家這樣做,一起來學習下:  1、一分鐘談一項內容  自我介紹的時間一般為3分鐘,在時間的分配上,第一分鐘可談談學歷等個人基本情況,第二分鐘可談談工作經歷,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可談相關的社會實踐,第三分鐘可談對本專業的理想和對於本專業的看法。
  • 學霸媽媽:孩子幼升小,家長若能提前做好這3件事,娃將受益匪淺
    因此,很多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抓孩子的學習了,但這又與國家規定的不許超前學習相違背。對此,一位孩子考上重點985大學的學霸的媽媽總結了這樣3點經驗:1.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自從新課改之後,學生不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而是「得語文者得天下」,畢竟,語文不僅能真正拉開差距,還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