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語文三件事」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70多歲的於永正老師上了兩個課時,只有簡單清晰的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指導朗讀—指導寫字。聽後卻讓人回味無窮,至今記憶猶新。

    導入新課板書送禮

一上課,於老師直接板書課文標題。他的板書筆畫流暢,結構工整,剛勁有力,勻稱自然,書法味特別濃。一邊寫著,於老師順勢指導了筆畫「撇」「捺」「橫」的寫法。其後於老師出示紫丁香圖片,問學生喜歡紫丁香嗎?接著就笑眯眯地讀起課文標題。

他的導入就是「寫標題」「讀標題」,語文重要的兩件事——讀書、寫字,在課堂伊始體現無遺。於教師簡潔的導入,讓我想到,語文教師提筆即是練字,板書的每一個字都是引領和薰陶。要讓學生寫一手好字,教師首先要寫好字,這應當是每位教師每天送給學生的見面禮。

    指導朗讀重在示範

檢查預習兩環節。字詞檢查抓重點,於老師只檢查了「踮起腳尖」「掛牽」兩個詞,沒有面面俱到,因為他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學生能自己學會的,老師不教,而是抓住易讀錯、難理解的、重難點字詞集中突破,省時高效。但在朗讀上,於老師卻下足了功夫,看似簡短的一首小詩,用了20多分鐘。

於老師先找了一排學生讀課文,一人讀一節,他隨時指導,從而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目的。如,於老師強調「的」讀輕聲,反覆示範讓學生有深刻感受。慢慢地,學生讀得正確、流利了,我們聽課的老師也覺得二年級的學生讀得很不錯了,但於老師卻說:「小朋友朗讀的語氣,於老師不滿意。」到底應該怎樣讀呢?於老師說:「要首先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一件什麼事。」低年級學生概括能力較差,讓他們說清主要內容是很難的。於老師於是巧妙引導:「既然是一件事,就包括兩部分,什麼人,做了什麼?」老師一點撥,學生就覺得容易回答了。於老師不斷提示學生注意「在哪裡栽」「怎樣栽」「在什麼時候栽」等問題,在他的啟發下,學生概括出「一天晚上,幾個小朋友悄悄地在老師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讓紫丁香和老師做伴」這樣較為完美的答案。於老師抓住「悄悄」追問,為什麼「悄悄」,應該怎樣讀?然後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於老師讓學生整體感知和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規範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同時也引導學生把握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和節奏。由「悄悄」一詞入手讓學生自己領悟該怎麼讀,為什麼這麼讀。於老師的指導深入淺出,讓學生既能明白詞意、感悟課文,又能讀好句子。

當學生仍然讀得語氣欠妥時,於老師又進行範讀,讓學生觀察自己的表情和聲音,體會為什麼這麼讀。其後,他發現學生確實無法讀好時,乾脆就領著學生逐句、逐小節地讀,一直到學生讀好為止。於老師的範讀不遜於朗誦名家,聽課老師和學生不由得鼓起掌來。但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一節課就能提高的,於老師不急不火,仍然輕聲細語地指導、示範、評價:「在老師的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是和老師做伴呢,老師不寂寞了,高興吧?要笑眯眯地讀。」「要微笑。來,重讀。」「嗯,笑了,很棒!掌聲響起。」

於老師的語文教學就是這麼簡單,把課文讀好,一切都在裡邊。一遍又一遍地讀,於老師沒有泛泛地講解課文,學生已經意會,在不知不覺中正確流利而又有感情地背誦了全文。讀好課文,學生就初步掌握了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受到了情感薰陶,培養了語感,發展了思維;當堂背誦,學生豐富、積累、內化了語言,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奠定了基礎。

    指導寫字不厭其煩

第二課時,於老師指導學生寫了「阝」「攵」兩個部首和「除」「院」「教」三個字。他先教部首,再教整個字,教學過程都很簡單,就是三步:先觀察正確寫法,老師再示範寫字,最後學生練寫、師生評價。於老師的指導可謂細緻入微,如左耳旁,橫撇彎鉤要圓滑,佔豎的一半;反文旁的橫要低起筆,向上傾斜,收筆高一些;「除」字右邊的人字頭要高起,捺要舒展。他的指導紮實認真,整整一節課,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像通常的公開課,寫字只是「點綴」,只寫一兩個字,蜻蜓點水,捨不得花時間。

讓我感動的不僅是於老師不厭其煩的精細化指導和一筆一畫的範寫,還有於老師的姿勢。於老師個子高高的,寫每一個字時,他總是把身子蹲得很低很低,大腿和小腿幾乎彎成九十度,為的是讓每個學生能看清老師是怎樣寫字的,尤其是看清每個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書寫要領。年逾七旬的老人自始至終這樣做,讓我們欽佩不已。一個小小的蹲馬步的習慣性動作,正體現了於老師以生為本、關愛學生的崇高思想境界。

記得那節課後,於老師在給我們做報告時說,教語文就是三件事——讀好書,寫好字,作好文。雖然這節課沒有體現「作好文」,但我們都堅信,一個學生,有了這三「好」,語文就無敵手了;老師把握這三「好」,語文課堂就返璞歸真了。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市實驗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3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要抓好的三件事!
    培養孩子成英語學霸(北外曹文):英語啟蒙要抓好的三件事:「孩子的英語啟蒙不管採取什麼方式,上雙語幼兒園、請外教、上培訓機構、家長自己教等等
  • 資深語文老師提醒:學好語文就三件事
    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天生重要。」可見語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得語文者得天下」,不管是基礎教育還是中考高考,語文的地位都是第一重要。所以,孩子要成績好,學好語文很重要。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資深語文老師提醒,學好語文就三件事:閱讀、背誦、寫作。
  • 大咖說行業:消防工程師培訓機構必須抓好的三件事
    就2019-2021年度,培訓機構必須抓好三件事:首先就是抓好機構定位。必須要明晰機構的模式和定位,模式和定位無所謂好壞,關鍵是看是否和企業的核心資源和核心能力相匹配。其次,抓好項目組合。項目是市場的項目,機構需要認真理解和把握行業政策與行業走向;2016年12月1日,國務院頒布《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68號),這是第七批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共取消114項職業資格,其中涉及工程建設行業有9項。
  • 蔡教授支招——英語學習只要抓好這三點?高分只是順便的事
    蔡教授說,英語學習有三個階段,4歲左右是最好的學習階段,這個時候是孩子開啟第二門語言的黃金時間;第二個階段就是6-7歲,這個時候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同語文、數學一塊學習最好;第三個階段就是8歲左右,這個時間孩子一般就讀三年級左右,語文數學等其它學科都完全適應了,再加一門英語學科完全沒問題。
  • 智慧筆大語文:做好這三件事,閱讀與寫作的努力才不白費
    那不妨我們先把這三件事做好,努力才不會白費。一、閱讀要分清學習閱讀和娛樂閱讀家長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就是希望孩子大量的進行書籍閱讀,但是卻還是發現孩子的寫作能力並沒有提高多少。其實家長要有一個清晰的意識,那就是多閱讀不代表寫作就能好,我們要學會閱讀,學會寫作。閱讀能力不是拼數量,而是要分清楚我們通過什麼方式閱讀。
  • 期末複習階段,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帶領學生,抓好課本細讀課文
    語文老師應該怎們在期末期間,帶領學生們來複習呢?除了教學目標上的要求,細讀課文,抓好知識點,我們該如何給小學生上好複習課?1、 利用好早自習時間,檢測背誦課文語文早自習的時間,除了讓學生們背誦、朗讀,更多的是帶領孩子們學習背誦和考察背誦的結果。這是作為細讀課本的前提,就是了解我們的語文課本。
  • 「謝謝你,教會我這三件事.」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很多老師,他們不僅教我讀書寫字,還教會了我很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不要因為別人認為你不行,你就覺得自己不行。讀初中的時候,學校說要拿學生們的優秀作文出一期月刊,每個班選兩三個學生。我以為我能選上,因為我平時寫作積極性很高,自認為寫得不錯。
  • 孩子小學語文成績不好怎麼辦,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這幾件事
    孩子三年級的語文教材裡居然出現文言文了?」可別小瞧了我國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三年級教材上短短三十幾個字的小短文,正式宣告了語文新領域要開始了,並且要一直從三年級持續到高三畢業。許多父母認為,一年級和二年級小學生所學的知識非常簡單而且最輕。
  • 高考將至,語文複習臨時抱佛腳有用嗎?完成這三件事能迅速提分!
    隨著六月的到來,高考倒計時也在逼近,很多同學已經覺得來不及了,尤其是語文的複習,我們都知道語文要靠平時的積累,臨時抱佛腳真的沒有用嗎?語文究竟能不能在最後一個月實現逆襲呢?那麼在最後一個月究竟如何備考語文迅速提分呢? 你需要完成三件事即可。
  • 養貓必須忍受的6件事,加菲掉毛好忍,美短亂抓好忍,這事忍不了
    養貓必須忍受的6件事,加菲掉毛好忍,美短亂抓好忍,這事忍不了1.亂抓幾乎每一隻貓咪都有亂抓東西的習慣,這是天性,改不過來的,特別是在小的時候,調皮的小貓能把沙發,毛衣,褲子,床單等都抓上它的印記,再跟人玩耍的時候也很容易把人的皮膚抓破,這些習慣總是讓主人很頭疼,特別是美短,非常調皮的一隻小貓。
  • 初中生語文成績差?每天堅持做好這3件事,快速提高語文成績
    但很多中學生苦於語文差,而拖累整體排名,學不好語文無外乎這三種原因,一是認為語文沒什麼好努力的,自暴自棄,不用心學習;二是認為其它學科更為重要,語文大家都差不多,不願意多花心思;三是對語文學科完全提不起興趣,導致嚴重偏科,語文越學越差。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並重的學科,在中考和高考中都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 「夜讀」老師教會我的三件事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很多老師,他們不僅教我讀書寫字,還教會了我很重要的三件事。1第一件事是,不要因為別人認為你不行,你就覺得自己不行。青春期的少女本來就很敏感,因為這件事我更加不自信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寫得很爛。那節語文課後,語文老師特地單獨來找我,跟我說:「在我公布名單的時候,我一直在注意你,我看你臉上的笑意一點點消失,變得很沮喪,我內心也很難過。
  • 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照著這3點來輔導,抓好習慣打好基礎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朋友們都會抓得比較緊。一周內的學習狀態整體都是比較好的,家長們的積極性加上學生們要表現的心情,這一周的語文學習相對比較輕鬆。我們老師強調在開學後,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抓好的是基礎學習和學習習慣,家長們往往在態度上認可,但是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幫助孩子學習。開學後的這段時光,孩子學習的勁頭十足,家長還擔心什麼呢?讓孩子們好好表現就可以了,好不容易送到學校去,終於有老師來給家長分擔輔導學習的工作了,家長就可以不用管了嗎?
  • 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照著這3點來輔導,抓好習慣打好基礎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家長朋友們都會抓得比較緊。一周內的學習狀態整體都是比較好的,家長們的積極性加上學生們要表現的心情,這一周的語文學習相對比較輕鬆。而且大部分家長在聽寫生字詞、語文預習、朗讀課文等學習環節上的督促和輔導也做得比較好。
  • 閱讀這件事,不能都交給語文老師,從識字到閱讀,家長輔導很關鍵
    一條條的問題透露著不少家長的焦慮,我們重視閱讀,強調閱讀,並不是需要把所有孩子都培養成「小書呆子」,而是從閱讀這件事中,建立語文思維,學會思考,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閱讀,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但是閱讀這件事,不能光交給語文老師。不少中小學都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這對閱讀練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語文老師需要家長的配合,可是家長卻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
  • 小學生語文經常考滿分,家長分享:我們輔導過程,就做了這3件事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在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同學語文經常考滿分,有的語文老師會說,分數的參考價值不大,要看孩子日常的語文學習習慣。低年級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哪些呢?朗讀、背誦、書寫、閱讀,4個基礎習慣,如果你能做好,語文成績基本不會太差。但是小學生的自律性比較差,做好這3個基礎學習習慣,還是要靠家長來督促。有的家長也不服氣:我們也是按照語文老師的方法來輔導孩子學習的,為什麼我們孩子就考不了滿分?滿分從考試角度,說明孩子非常細心,認真讀題了。但是滿分不是小學語文追求的學習目標,我們日常的學習關注應該放在這3件事上。
  • 新學期,狠抓這5件事,孩子語文成績蹭蹭蹭往上漲
    語文正在成為最容易拉分的學科,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學期到來了,家長要引導孩子狠抓以下這幾件事,孩子語文成績蹭蹭蹭往上漲。而學習語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是推敲語言文字、積累語言素材的習慣;二是熟讀文章,背誦古詩文的習慣;三是記日記,鍛鍊寫作的習慣;四是預習課文,課後及時複習的習慣
  • 語文老師強調:新學期,做好5件事,語文成績蹭蹭蹭往上漲
    語文作為母語,學起來遠沒有數學和英語吃力,可要想在分數上有所突破卻非常難。新學期到了,孩子們該怎麼學,才能使語文成績噌噌噌往上漲呢?接下來,筆者將從語文考試5大題型入手,為各位家長、同學支支招!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考試中最不能丟分的題型。要想拿好每一分,同學們必須先把字寫好、寫端正。畢竟,潦草模糊的字跡,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輸入,還會增加評卷誤判和扣分情況。
  • 語文老師強調:新學期,做好這5件事,語文成績蹭蹭往上漲
    語文作為母語,學起來遠沒有數學和英語吃力,可要想在分數上有所突破卻非常難。新學期到了,孩子們該怎麼學,才能使語文成績噌噌噌往上漲呢?接下來,筆者將從語文考試5大題型入手,為各位家長、同學支支招!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考試中最不能丟分的題型。要想拿好每一分,同學們必須先把字寫好、寫端正。畢竟,潦草模糊的字跡,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輸入,還會增加評卷誤判和扣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