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信息錯發家長群,秒速撤回後,幼兒老師卻回覆:你們退學吧
現在許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沒時間教育孩子,就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完全丟給學校,認為既然學校收了自己的孩子,就得全權負責孩子一切問題。張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家長,自己平時工作繁忙,又沒有耐心教育孩子,經常就把孩子放在幼兒園讓老師負責。
這天張女士看到自己女兒的衣服破了,認為是幼兒園老師失職,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就跟自己的閨蜜吐槽了起來。但是張女士一個手抖,竟然把吐槽老師的信息發到了家長群裡,信息中說到老師很不負責,不管孩子,儘管張女士秒速撤回了自己的信息,但還是被很多家長和老師看到了。
許多家長也開始在群裡表達自己的不滿,不久後張女士就收到了老師的私人回復,但不是來道歉的,而是請張女士為孩子辦理退學。因為張女士已經多次在群裡散播這樣不負責任的不良言論,對幼兒園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園方表示不再繼續教育張女士的孩子了。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問題不是光靠學校就能解決的,孩子的教育,不僅要靠老師的認真教育,更要靠家長的耐心指導,所以要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成果,家長和老師應該積極做好家校溝通。
1、雙方互相尊重
許多家長不能接受老師的教育方式,心裡對老師很是不滿;而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的家境不是很好,看不起學生家長,從而影響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正常溝通。無論是老師或者是家長,都是為了孩子著想,所以雙方之間應該學會互相尊重,就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進行認真討論。
2、溝通要及時
孩子在學習上或者是生活上出現問題時,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一定要及時。不能讓事情一拖再拖,有些事情拖一拖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如果一件事情不及時解決,那麼就會持續發酵,越來越嚴重,甚至對孩子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孩子在身邊出現什麼問題,一定要及時告知對方,儘快商討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3、溝通要真心
有不少家長在聽完老師的建議時,經常是表面附和,其實內心是不認同的,當然也不會去遵循。而也有很多老師,每天跟家長溝通只是例行匯報,避重就輕。雙方這樣的做法其實不如不要溝通,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雙方都應該要真心對待。
4、家校溝通重在平時
許多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往往只發生在孩子有問題發生的時候。其實孩子會出現問題,往往是由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慢慢發展起來的。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會觀察,雙方之間積極反饋孩子的學習狀況,如果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也能早發現早解決。
現在的通訊這麼發達,很多老師也為學生家長建立了家長群,平時家長們可以在群裡和老師多多互動,不僅有利於了解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有利於聯絡和老師之間的關係。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光靠家長的教育不能使他養成健全的人格,單憑老師的指導也不能使他學成系統的知識。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需要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共同合作,家長們和老師們應該積極認真、及時多次地做好家校溝通,對於孩子各方面的問題,早發現早討論,早解決早安心,共同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更幸福快樂地生活。
我是,想了解更多育兒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我,每天為您分享育兒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