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很多時候,家長群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當老師和家長們的關係比較好的時候,這個群就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好,還能及時溝通一些問題。
但是當家長們對老師有意見的時候,這個群就可能變成一個導火索。因為家長在吐槽的時候,很可能會不小心發錯群,這樣就會引起很多問題。
小陳是一個90後,也許是因為還有些年輕,平時做事很是衝動,經常惹出一些麻煩。這不,最近這幾天,她就在家長群裡面犯了個錯。
事情還要從上周三說起,那天小陳去接孩子,卻發現孩子穿的新衣服破了幾個洞。剛好在公司裡,小陳被領導教訓了一頓,心情很是不好,看到新衣服破了,她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本來她想著跟自己的閨蜜吐槽一下這件事,但是卻不小心把那些話都發在了家長群裡。發現自己發錯群了,小陳趕緊撤回,但是已經有很多家長看見了。
最重要的是,家長們進行了一番討論,小陳的消息雖然撤回了,但是她說了些什麼大家都已經看到了。
結果沒過多久,小陳就接到了幼兒園那邊的電話。園長告訴她,他們不打算繼續讓小陳的孩子在這上學了,既然小陳覺得幼兒園照顧不好她的孩子,那麼最好還是換一家幼兒園。
小陳這件事,應該有很多人都遇到過吧。我們平時在發消息的時候,難免會有發錯的時候。而且很多家長其實心裡多多少少對老師都有些不滿,重點在於,我們該怎麼解決這些不滿。
1. 溝通是第一選擇
有些家長覺得,溝通只會讓老師知道自己的不滿,老師可能以後對自己的孩子更不好。可實際上,溝通會讓老師知道家長的想法,也能更好地改善自己工作上的疏忽。
當家長發現孩子遇到了什麼事,或者是不公平的待遇,第一選擇就應該是跟老師進行一下溝通。畢竟,一個老師要照顧整個班的孩子,怎麼可能沒有任何疏忽的地方呢?
身為老師,他們自然也是想讓孩子們都健健康康的,家長們不必懷疑老師的用心。確定了這一點之後,家長們就可以擺平心態,跟老師好好溝通了。
2. 家長要主動跟老師交流
其實有些時候,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很小,但是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變大,最後沒辦法解決了。而在矛盾變大之前,老師通常都意識不到有不對勁的地方。
因為老師面對的是整個班的學生和家長,不可能注意到某一個家長或者孩子不對勁。這就要求家長們主動跟老師交流了。
這種交流,其實是非常日常的,家長和老師可以坐在一起聊一聊,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彼此分享一下心得。
3. 遇到事情,不要一味地責怪老師
家長們通常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管孩子發生了什麼,他們總是覺得錯在老師。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才總是不太好。
其實只要家長們稍微了解一下老師的工作,就會發現,哪怕他們對孩子們再用心,也總有各種問題出現,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面對那麼多孩子,老師也難免會分身乏術。
所以說,在遇到了事情的時候,家長要是一味地責怪老師,那麼之後就沒辦法再跟老師好好溝通了。與其把彼此之間的關係搞成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好好說話,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
無論什麼時候,老師和家長總是在同一條線上的,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好好的。所以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要把這段關係搞砸,好好溝通才能讓孩子在學校和家庭裡都過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