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啃老,父母向女兒索要生活費過分嗎?

2020-12-20 三俗也深刻

如果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吃苦的一代,六十年代是奮鬥的一代,七十年代是追求的一代,八十年代是創業的一代,而九十年代無疑是灑脫的一代。而零零後更是享樂的一代了。而零零後正在成長,九零後這一代人正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但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一代人中出了很大的問題,他她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愛家。有時候,我很難理解新一代成長起來的人,他她們可能從小未吃過什麼苦,也在寵愛中成長,不懂得尊重長輩和家長,有的只是任性!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這樣是不行的,這對社會的發展來說,危害性是很大。

最近,慶晨報報導了家住重慶北碚的小周卻遇到的難題,因為拒絕到父母安排的公司上班,父母提出要求:討要生活費。無論小周以後從事何種工作,必須每月向家裡繳納1000元生活費。這筆為家庭分擔壓力的錢,在小周看來,是父母赤裸裸的威脅。

對於小周的看法,我個人是完全不贊同,要知道,你現在是成年人了,應該有一分承擔起家庭為父母分擔的責任,在你自己沒有能力找工作的時候,父母替你找了一份工作,就算不喜歡,在未找到合適工作之前應該不要去換;這是對父母的一種尊敬,而父母要求其交千元生活費一點不為過。可能在中國一些「啃老族」眼裡,父母養自己是天經地義之事。已經不再感到可恥之事了,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說,年輕人出現這樣的念頭是蠻可悲的一件事情。

現在有些人說,中國已經逐步西化,大家都以自我為中心,但叛逆不孝順並非個性,而是一種違背人倫。這不是把道德加在你的身上,而是做為一個人,最起碼要懂得尊重人,特別是長輩!

可能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除了自我意示很強,家庭意示都很薄弱,這是一種心智上的不成熟,從該事件中的小周便是如此。為此,父母要求她交千元生活費並不過份,相反小周更要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新時代的年輕人可能都很有個性,但這種只是任性不懂事的做法,是要引起警惕的,特別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年輕人,要學會獨立自強,方才有立足於世的能力!

或許對小周這樣的年輕人,在成長起來的過程中,她們都是沒有遇過什麼挫折,一遇事就逃避,她們想要自由,渴望自己闖一片天地,但無奈又不願意去接受社會現實的殘酷,又想在父母的羽翼下庇護。在這裡,我想對這些年輕人,你們都枉來人世走一遭,人可以犯錯,但不能依賴,你可以少拿工資,先不要說養家,承擔起責任,最起碼你要養活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世上生存的有尊嚴,小周或許有她自己的想法,也不滿意父母安排的工作,對父母要生活費不理解,但這並非是父母的錯,也不是威脅,而是幫助你成長,小周應該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索要5000生活費被拒,是孩子過分還是父母過分?
    綜上所述,大學期間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還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大學所在城市的物價水平,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生參加活動或是否戀愛,學生自己是否有在兼職等各種因素。近來,有大學生索要5000元生活費無果,那麼到底是孩子過分還是父母過分?
  • 大學生要求父母,一年給54000元生活費,這個要求過分嗎?
    ,工薪父母苦不堪言,你覺得過分嗎?作為大一的新生,購買筆記本電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上的各種日常開銷,小許決定向父母提出每個月需要4500元作為生活費。,一年給54000元生活費,這個要求過分嗎?☞為什麼有的大學生會向父母索要高額生活費呢
  • 我一個大二的女生向父母一個月要5000塊錢生活費,過分嗎?
    你索要太多,不僅表現出貪婪和享樂,也反映出你的心態比較雜亂,對學習以外的事情關注太多。不管你的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在學生階段你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不能太花心。最後要說的是,一旦你走上攀比虛榮的道路,5000一個月是不夠的,給你多少也未必夠用。
  • 大一要求父母每月給3500元生活費過分嗎?孩子有獨立能力嗎?
    經常在問答看到下面這樣的問題,我女兒/兒子要去上大學了,一個月給他/她800元生活費夠嗎?我現在讀大一,一個月要求我父母給3500/5000元的生活費合理/過分嗎?看著這種問題,心裡有種莫名的心酸,一邊是家長的心聲800塊想著是夠了,一邊是孩子的心聲3500/5000塊感覺還算是合理的。
  • 大學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塊錢生活費,被拒後竟然感到委屈?
    以前為她不可父母都是拿錢眼睛都不眨一下,而現在上了大學之後父母卻開始剋扣她的「工資」,一個月只給兩千。她想加工資到4500被拒絕。在求助中還特意強調了同宿舍的朋友都很有錢的樣子,用的都很好。而自己一到月底就只能吃食堂。這篇求助實在槽點太多,需要好好掰扯掰扯。一個月兩千生活費合理嗎?
  • 公婆向兒媳索要7年帶孫費,除了婆媳矛盾,多因無法承受啃老之重
    在2019年,媒體曾報導過這麼這一個事件:四川綿陽一位王婆婆向兒子兒媳索要14萬的帶孫費,王婆婆向法院主張了兩項費用,一是撫養孩子的實際費用,如生活費、醫療費、教育費等。一是帶孫子的辛苦費。王婆婆的兒媳把孩子帶到一歲就外出打工,從此再也沒管過孩子,王婆婆的兒子也不管孩子,王婆婆老伴病重,自己又沒有多少收入,平時全靠女兒接濟一點,為了幫兒子兒媳照顧孩子,欠下外債14萬多,她實在支撐不下去,想讓兒子兒媳把孩子領回去自己帶,但兒子兒媳不願接回孩子,也不支付費用,還說要離婚。無奈之下,王婆婆將兒子兒媳告上法庭。
  • 都拒絕啃老,卻拒絕不了新型啃老,父母該為孫子輩「買單」嗎?
    說起「啃老」,大多數人能想到就是不工作靠父母養,吃父母的喝父母的樣子。這一種已經算是比較過時的「啃老」行為了。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父母養育孩子,需要的花費也是越來越大了。 再加上對孩子的全方面教育和培養,孩子平時要上的補習班的消耗也是非常的大,年輕父母養育孩子有壓力,老一輩就會想要幫一把提供一些資金上支持,可是這一幫,就漸漸的變成了理所應當,孫子輩教育金成了「新型的啃老」方式,你有沒有在啃老呢?
  • 作為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算過分嗎?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到底算不算過分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各人家庭條件不同,生活費包括的內容也不同,所以需要綜合分析判斷。我一個朋友也算是小康之家,他的兒子在上海上某985院校上大學,每月給孩子3500元生活費,節假日還會給孩子發個紅包。
  • 女兒上大學,家長每周給200生活費過分嗎?聽聽這些學生怎麼說
    女兒上大學,家長每周給200生活費過分嗎?:我女兒今年9月份剛到南方上大學,每周給她200元生活費少嗎?何況女孩子每個月還要買衛生巾、衛生紙,還要交話費,這些不都是花銷嗎?最後還會剩錢嗎?如果我是你的女兒,肯定也不滿意。
  • 4歲女兒與爸爸逛商場,索要抱抱被拒絕,女兒一句話讓爸爸妥協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不僅是年幼的寶寶需要抱抱,孩子學會走路之後依然會向父母索要抱抱,一則是對安全感的訴求,二來是孩子自身體力有限,容易感到疲憊4歲的女兒與爸爸逛商場,索要抱抱被拒絕,女兒一句話扭轉局面
  • 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被拒:父母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導讀: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被拒:父母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被拒:父母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二女學生要求父母一年給54000元生活費,你覺得過分嗎
    一位大二的女大學生,在社交平臺上提問「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引發廣泛熱議,回答數高達15547個。 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讓人拍案叫絕,她寫到: 不過分,不就4500元生活費嗎?一年也不過54000元而已。
  • 55歲父母訴苦:獨生女帶著一家四口來啃老,女婿嫌棄咱沒當他親生
    他們認為那是父母應該做的,是父母應該給的。卻從未想過,有一天,父母也會因為他們的啃老,而不堪重負。1羅阿姨今年55歲了,已經退休了五年,而老伴今年剛剛退休。老兩口只有一個女兒,這些年來,他們真是把女兒寵上了天。女兒要什麼給什麼,在他們看來,女兒就是他們的全部。
  • 大二女學生要求父母一年給54000元生活費,你覺得過分嗎
    一位大二的女大學生,在社交平臺上提問「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引發廣泛熱議,回答數高達15547個。,不就4500元生活費嗎?等到你畢業了,每月給父母9000元,也不過分吧!你一人每月花4500元,父母兩人每月花費9000元合情合理。一年也就108000而已。
  •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索要7000元生活費,你心安理得嗎
    轉眼間就到了大學生開學的季節,大學生們開始陸陸續續的返校了,開啟了他們新一年的校園生活,一說到校園生活,就難免會想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弟弟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和我說他的一名舍友每個月都要向家裡要7000元的生活費用於日常花銷。弟弟說,他非常羨慕這名室友,而自己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生活費。
  • 老父親向女兒索要生活費卻只得到一袋大米,吃完後痛心不已
    都知道百善孝為先,卻常常看到在父母生病時兒女不管不顧,兒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沒有狠心的父母也沒有狠心的兒女,不能只看到表面被虐待的現象,其實每個做兒女的也是有苦衷的。有位老大爺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就是做錯了事情讓他悔恨終身,女兒也一直痛恨著他,這也怪不得兒女不孝順。
  • 父母能拒絕贍養費嗎?
    女兒考上初中後,母親讓女兒給父親打電話索要贍養費,出乎意料的是,她父親沒有支付贍養費,因為她母親把女兒換成了母姓。讀完這篇專欄文章後,我與朋友們進行了討論,我的一個朋友認為,不管他們和父母姓什麼,他們都有義務在未成年之前撫養他們的女兒,所以他們仍然要支付贍養費。
  • 非婚生子女能向另一方索要撫養費嗎?
    未依法領證結婚的情況下,生了孩子,然後分手了,這樣造成的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樣的權利嗎?法律對於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問題是怎麼規定的,非婚生子女如何索要撫養費,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最近,常律師接到這樣一個案子:【案情陳述】原告林某與被告鄭某未婚同居,並於2017年4月26日生育了一非婚生女兒林某1,林某1並未辦理戶口信息。林某、鄭某雙方均不同意結婚,但均確認該非婚生女兒林某1系雙方的親生女兒。
  • 啃老女兒不工作,上海租房睡覺,父母想接回家,女兒:再逼就撞牆
    每一年高考,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如願以償,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經過幾年學習之後,用自己所學回報社會和父母,成為社會這個大機器中的一個螺絲釘,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作用,正是因為有了無數這樣平凡的「螺絲釘」,社會才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但是也有這麼一部分人,大學畢業之後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願參加工作,成為「啃老」一族。
  • 潛入啃老吧的第十天,我向父母要了500萬
    父母健在、四肢健全是他們的特徵;上啃老、下啃小是他們的目標。 為了讓自己啃得心安理得,他們甚至每天抄寫聖經互相洗腦,虔誠地向父母索要兩千塊的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