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紅色議事廳 真如鎮街道讓居民在老舊小區綜合修繕中更有獲得感

2020-12-20 新民晚報

圖說:居民區黨組織牽頭在小區打造紅色議事廳 真如鎮街道供圖

老舊小區綜合修繕「三舊」換「三新」項目正在進行中,居民們都在關心「三舊」到底會換成什麼樣的「三新」?不少居民還產生了這樣的困惑:資金、時間都投入下去了,為什麼有些小區有了「高科技」 加持,有了不輸新小區的設計理念,有了「高大上」的情懷,大家卻「並不領情」,甚至「無感」?怎樣做才能真正走進大家的心?

針對這些問題,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在綜合修繕中充分整合資源,引導居民區黨組織牽頭在小區打造紅色議事廳,收集民意,面對面協商議事,使居民得以進行睦鄰交流,有更多獲得感。

更時尚並不意味著更實用

人口多、老齡化程度高、道路狹窄、停車位少、綠化散亂不規整,樓距間隔狹窄、牆體剝落、晾曬難、水管鏽蝕滲漏、電線老化、老人孩子缺少活動空間……這些問題幾乎已成為老小區「通病」的「標配」,清澗六居民區也不例外。

今年,清澗六居民區的綜合改造終於提上了議事日程,居民們都很期待,不時會到居委會打聽情況。「書記,我們小區會改造成啥樣?」經過前期工作,在負責綜合修繕的設計師提出的方案中,有不少「高大上」的設計,如地樁式路燈,模塊式集中晾嗮……老舊小區將變得更時尚了。

在清澗六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銘心中,一個7萬平方米、1300戶、四成老年居民的的老舊小區,「安全與實用」「體現功能性、解決問題」,是擺在第一位的需求。

八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錢燕萍表示,對老舊小區來說,綜合修繕的設計,還需要符合人們的日常心理。「比如模塊式晾曬架,下面是座位,上面連著晾衣架,天晴時誰願意頭頂著棉被坐著聊天?雨天不晾曬了,可也不會有人冒雨出來坐著呀!」這樣一來,這些理念勢必會變成居民心目中的「雞肋」。

此外,修建殘疾人通道,是「綜合修繕」體現人文關懷的重點,但居民們坦言,類似的便民工程,以前也進行過,在有些場地開闊的地方,確實解決輪椅進出的難題,但在老舊小區,轉彎空間有限,居民的輪椅車被卡住,進退兩難的現象常常發生。類似這樣的「好事」,能否在綜合修繕裡有新的思路,將好事辦到位,更是居民所盼。

綜合改造應有前瞻性生長性

如今,「海綿城市」的概念深入人心,不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也建議,小區是不是也能夠通過一個「海綿+」的形式,讓綜合改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生長性。

「比如小區場地有限,能否一個場地多種服務,在多功能設計上下工夫,達到分時段充分利用?」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同樣也是居民關注的大事。去年3月啟動加裝電梯的清澗二小區 53 號樓,目前正在施工,儼然成為小區裡的「網紅樓」。施工時就有不少人前來打探, 「我們樓能不能也安裝電梯啊?」

雖然有很多「利好」政策加持,但居民樓加裝電梯的難度依然不小,首先要挖「電梯井」,移走地下的煤氣、上下水管道等,需要資金和時間。在清澗二居民區「綜合修繕」徵詢意見時,5棟呼聲高且住戶意見較一致的居民提出,「綜合修繕」時,在這5棟樓前一併開挖地下空間、完成管道移位,提前為電梯「預留位置」,為日後加裝電梯工程打下資金和時間上的有利基礎。

對此,清澗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阮瑋認為,類似的改造,若能在「綜合修繕」中做到預判斷、巧安排、帶帶過,就能為加裝電梯儘量創造有利條件,讓居民期盼的電梯來得更早點。

居民議事廳聊聊小事敞心扉

真西一居民區有 7 個自然小區,這次綜合修繕是一個「迷你」小區——新馳苑,兩幢高層,有288戶,千餘名居民。這個小區基礎建設相對較完善,小區車棚早已是智能化的了,2017 年進行雨汙水改造工程的時,已將停車布局基本完工。

因此,此次綜合修繕,除了對大門處、門衛室進行一些標準化建設、將車道進行人車分流、對牆面及小區微型花園進行微修飾,更是將重點落在了「鮮花」計劃上,將高層的一樓大廳打造成議事廳,讓小區能有一個居民商量事情的地方,便於居民開展「自治共治」,進行睦鄰交流。讓真西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楊建霞感到驕傲的是,真西一不少自然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我是從來不管的」,為啥?通過居民「議事廳」,小事聊聊,打開心扉,大事解決起來也方便了,居民們對居委會也就沒有隔閡了,大家有事直接說,甚至直接就解決掉了。新民晚報社區版記者 傅佩文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相關焦點

  • 真如這個小區樓組巧用「紅色議事廳」成功裝上3臺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件事歷來「難於上青天」,但這麼難的事在真如鎮街道清澗二居民區裡似乎開展得挺順利。短短幾個月內,就敲定了3臺電梯的加裝事宜。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推進,該小區的「紅色議事廳」起了關鍵作用。據清澗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阮瑋透露,得益於「紅色議事廳」,該小區有3個樓組將實現加裝電梯,享受「上上下下」的便利。上圖為53號樓組加裝電梯鋼結構井道清澗二居民區是一個典型的老小區,共有58棟6層老公房,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佔居民總數的40%,所有樓棟都有高齡老人和患病老人,上下樓梯成了不少人的「心病」,加裝電梯呼聲強烈。
  • 老舊小區改造 幸福路街道給居民交出「幸福答卷」
    【連網】為了改造老舊小區髒亂差、設施不配套、安全隱患多等方面的問題,海州區幸福路街道開展了「幸福亮燈」、道路修繕、打造家門的小花園等一系列幸福民生工程,在不斷改善小區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幸福指數。「我們幸福路街道共有物業小區11個,無物業小區5個,其中,以園丁小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12個。」
  • 上海真如鎮街道:自治共治共建「美麗家園」
    關於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大多數人依然有些困惑,也有一些居民對定時定點扔垃圾仍有一些分歧。 關於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各個街鎮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到底什麼方法宣傳能起到更為廣泛的推廣作用,讓更多居民自願關注,真如鎮街道一直在探索。
  • 修繕設計效果圖搶先看!普陀這些小區即將「改頭換面」!
    北石路174弄小區真如鎮街道北大街居民區所轄的北石路174弄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房屋老舊,外牆面嚴重脫落,小區內道路破損不平。△以上為設計效果圖在設計修繕方案時,居民區黨總支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引導居民們共同參與小區的環境設計,在方案中改什麼、怎麼改都充分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極大調動居民們參與的積極性。許多居民自發當起了志願者,對小區內部公共設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向居委會提出建議。
  • 舊居修繕改造、原拆原建...浦東、嘉定、松江的老舊小區有新動態
    舊居修繕改造、原拆原建......浦東、嘉定、松江的老舊小區有新動態 2020-05-10 0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陀區防汛辦走訪真如鎮街道
    普陀區防汛辦走訪真如鎮街道 2020-04-02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陀這個「明星小區」啟動修繕,未來將華麗「大變身」→
    宜川路街道「明星小區」近日啟動修繕趙家花園要「大變身」啦!今年,街道將趙家花園列入綜合修繕小區。為將好事辦好,趙家花園居民區黨總支依託「紅色議事廳」多次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和樓組長會議,聽取居民意見建議,並反覆與設計公司討論,優化設計方案。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助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 讓城市更宜居
    小區內的綠地、樹木、廊亭及荷花池塘裡光影靈動,營造出風姿綽約的浪漫意境,晚飯後的居民們三三兩兩徜徉其間,悠享家門口的斑斕夜色。去年,如意苑被列入西湖區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涉及樓房的修繕整治及公建設施改造、小區道路和停車位調整、綠化環境提升等內容,經過半年多的施工建設,已於八月完工,惠及2000多戶居民。
  • 「搭車」舊改 杭州老舊小區存量用房「煥新」釋放民生獲得感
    記者從市建委、市舊改辦了解到,乘著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東風,杭州不少街道社區圍繞群眾所需,將企事業單位閒置的存量用房全新「賦能」,改建成老人之家、少兒遊樂項目、黨群服務中心等新配套設施,一處處滿足居民生活「剛需」的新空間,正在加速釋放著註腳全面小康的民生獲得感、幸福感。
  • 重慶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四個「關鍵詞」
    2018年,重慶市政府確定的沙坪垻、九龍坡、南岸、渝中4區的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試點示範項目已初見成效。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超過95%的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總體評價良好,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重慶市將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試點示範範圍擴大至主城各區,啟動和實施改造提升示範項目50個。
  • 真如鎮街道困難居民美好家園「微心願」有望夢想成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床,睡一個舒服覺,再也不用把沙發挪進挪出!」這是家住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八二居民區的居民江阿姨的一個小夢想。在真如鎮街道昨天(14日)舉辦的「美好到家、建證幸福」區域化黨建共建活動中,街道和區域化黨建聯盟成員之一的華鼎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鼎建築」),將攜手幫助像江阿姨這樣的一批家庭困難居民實現設計美好家園的「微心願」 。圖說:來自華鼎建築的設計師楊子旭正在和居民討論如何做新房內部裝修。
  • 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楓林這個老舊小區改造從打造特色樓道中找到破解密碼
    舊家電、席夢思、老舊自行車 ...... 樓道內堆積物是不少老舊小區的通病。 而在楓林的這個小區中, 卻是另一番景象
  •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治理「變身記」
    河南日報客戶端 記者 姚瑩瑩 通訊員 丹丹 貴雲 雪巖  城市發展得好不好,除了要看高樓、廣場這些「面子」,也要看老舊小區這種不起眼的「裡子」,更得聽聽居民們的心裡話,改造前後,居民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
  • 北京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名單來啦!快看看有沒有你們小區
    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過程中,錢的問題也格外重要。據了解,本輪整治將加大老舊小區政策統籌和投入,創新籌資機制,探索發揮財政資本金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採用政府支持、企業投資、業主付費模式。石景山居民可「掃碼」坐電梯 微信支付即可試點小區古城街道環衛樓轄區內項目內容通州今年5個老舊小區將變「美麗家園」試點小區梨園鎮、永順鎮、中倉街道、北苑街道、玉橋街道轄區的5個小區項目內容
  • 廣西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區老舊小區全面開工
    近日,今年第三季度廣西召開的全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在貴港召開,代表們考察發現,貴港市財政局職工小區的每棟樓均有既有加裝電梯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小區新改造的小花園裡每天都有居民在散步、閒聊……眼前的一切,讓人很難想像這些小區是始建於上世紀的老舊小區。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如今西城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成為一片幸福新天地2020年,西城區新上報的24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近期已獲得市政府審批通過,且已明確了相應的實施主體單位,有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巧謀劃精設計,「借」出新空間白雲路七號院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想像中老舊小區的侷促和雜亂不一樣,走進小區可以看到,停車有序、道路寬敞、設施齊全。
  • 漯河探索「紅色物業」管理模式 老舊小區治理群眾當主角
    牛行街是漯河市最古老的街道。「泰南105號院」的4棟樓分別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無專業化物業,院內道路坑窪不平,下水道經常堵塞,路燈不時「罷工」,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是典型的髒亂差老舊小區。  變化來自今年源匯區開始的老舊小區整治「清零」行動。在街道辦事處組織下,今年4月,院內的6名黨員組成黨小組,由老黨員吳建設任組長,牽頭成立了業主委員會。